1、14故乡 鲁 迅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 ,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教学重难点 小说采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来源 :163文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许多凄婉的心声。 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 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来源 :163文库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这是一个 的故乡。 三、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1-5 段 ),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 乡的目的;第二部分 (6-77 段 ),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
3、 的变化;第三部分 (78-88 段 )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2、 .学生按以小组为单位,逐个说说各自给课文原标题故乡前加的定语,并引用课文来阐释理由。 明确 : 如: 在故乡前加的定语有: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 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其中 ,我 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最准确,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所写的故乡农村景象就是衰败荒凉的。 又如: 被压抑、被毒害的故乡。故乡的各种变化,包括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文中第 74 自然段,指出都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是封建统治、
4、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造成的。 来源 :163文库 ZXXK 3、思考: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 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 、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 “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四、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闰土的?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完成下边的表格。 ( 用小黑板出示表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根据表格的要求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 (学生上黑板填表 ,并让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学生填出的表格内容如下) 对比内容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 语态 对我的态度 生活态度 2
5、、从表中的语句中 ,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 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明确: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 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 当年 ,“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 ,“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
6、我”与 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闰土这个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4、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 ,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 墨来写杨二嫂呢? 明确: 其实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 ,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 ,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 ,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 情。 5、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 通过
7、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五、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人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 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 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明确: 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
8、的冷淡隔膜 。 4、在“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 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 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我”为什么要“害怕”? 明确: 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 “我”无法回 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来源 :学 _科 _网 Z_X_X_K 明确: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 “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9、 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 ,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 六、理解朗读,积累词语 老师告诉过大家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学习语文,强调的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词汇,为今后的更好地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 2、学生读一读
10、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 结束语: 学习本文,也许留在心里的是抹不去的闰土形象,也许是美好月夜,也许是宏儿和水生的未来,这就是 鲁讯小说的 魅力。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多种情感的汇合、混合和化合。这样的感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 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 心灵中一丝一丝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会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色彩而又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 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课件、素材、试题、教学计划 等欢迎到 163文库下载 全套 资料!】 相关 课文朗读 mp3,课文视频 等,请到对应栏目中的“素材”中 下载。 或者 到 百度 搜索“ 163 文库 ”,到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