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案例第二课时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的一篇回忆录,由于属于离学生实际情况比较久远的事情,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有很多的不明白,军阀是干什么的,和李大钊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抓李大钊;为什么要杀李大钊等,而这些在课文中这些情况交代得不是很深透,只有通过资料的补充,学生才能懂得其中的原因,了解更多,感悟更多。这篇课文内容比较长,拓展的材料也十分丰富,如果仅靠课堂,可能不能完全交代清楚,所以,课前一周我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相互交流,使之对文章背景和人物事迹有大致的了解,为理解文章内容和感悟人物精神品质做好铺垫。同时,学生在搜集资料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
2、力、合作精神和资源共享意识。这篇课文本来计划两课时上完,由于课文实在太长,学生经过了两次的通篇阅读后,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在后面的分析句子,塑造人物形象就显得比较仓促,没有那么深透了。鉴于这种情况,经过与师傅讨论以后,决定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已经在读通文章,解决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李大钊生前的几件事情也有了了解,并让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带着问题进入对人物形象和篇章的进一步理解,发挥了其学习的主动性;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习“焚烧文件”和“被捕”两部分,感受李大钊的英勇不屈,二是体会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精神品质。第二课时着重强调的
3、是人物的革命精神,而第三课时更偏向于让学生体会李大钊对家人的爱,虽然二三两个课时按照课文顺序被分成两部分教学,但所要让学生感受的人物精神品质是不因课时而分割的,在体会人物革命精神的同时穿插着父爱,在体会父爱、夫爱的同时也贯穿着人物的革命精神。课时分工较明确,在课文内容的解析上按照“焚烧文件”和“被捕”两部分的顺序进行,但课堂教学并没有按照自然段逐一解析,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对重点问题有机地解决。对于这一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都在不停地反思、不停地考虑,怎样避免纯粹的对课文段落的逐一分析,而要让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自然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呢?怎样才能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自然而
4、然感受人物形象,而不是我以告知的方式交给学生“李大钊是这么一个人”呢?在与同事反复讨论,并对教案进行反复修改后,我决定以最简单直接的问题入手“为什么要焚烧文件?”,开门见山地把学生引导到这节课要学习的其中一个事件上,而着重从对父亲的细节描写上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第一部分“焚烧文件”师:思考:为什么烧?生:因为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师:这是母亲告诉我的。这个原因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怎么跟我说的?生:“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出示PPT“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生齐读师:平时父亲是慈祥的,总是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各种幼稚的问题,为什么此时却这样含糊地回
5、答我?【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中提出的疑问,也是理解的难点,答案不唯一,大致可以归纳出“复杂,对孩子一言难尽 局势紧张,不是谈心的时候 保护、关爱孩子”这样几点,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提示:含糊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回答“模模糊糊、吞吞吐吐”。我会接着问那为什么不讲清楚?又为什么要对女儿吞吞吐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可能的原因。学生答后,我对可能的原因做个归纳】正如课前预设,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上有一定难度,开始他们对我的提问没有做出明确的反应,我急于引导他们说出答案,因此忙着抛出课前预设好的问题“含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模模糊糊、吞吞吐吐,而不讲清楚?”
6、结果个别学生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甚至还有一点是我补充上去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没有处理好,这本来就是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我何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提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可能的原因”,其中“联系生活实际”是想让他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事情你问父母或其他长辈,他们并不说得很清楚,或者是索性说小孩子不懂的,不要管大人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往往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会这么说。而“结合时代背景”是要学生联系故事发生的背景,明白当时的局势。如果说,我在提问的时候能够强调让学生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并给予一定提示,可能有更多的学生
7、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我认为还可以尝试另一种思考方式。当让学生从几方面谈谈事情发生的原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事物的多个角度去分析。如这个问题,为什么父亲会这样含糊地回答我?首先,可以考虑外因,即当时的局势;其次考虑内因,即父亲的心理或其情感因素;第三,考虑事物本身属性,联系这个问题即事情本身的复杂性,一言难尽。总之,在提出这一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的时候,如果教师的引导能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对类似的疑难问题加以反复训练和巩固,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慢慢掌握其中的思路和规律,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而急于求得个别优秀学生的一个完美答案绝不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目的。课堂
8、上,我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过于匆忙,如果花多一点的时间和精力和提示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可能就会有更好的理解。然而这样做在这堂课上是否合适?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李大钊的英勇不屈,二是体会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精神品质”。如果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那么“李大钊对于家人的爱”这部分的比重就会加大,而这原本是第三课时的重点,如此,又该如何处理,还是说在分配课时和教学目标的时候就欠妥当,值得继续思考和探索。师:可能是因为事情复杂、对孩子一言难尽, 可能是因为局势紧张、不是谈心的时候,也可能是出于保护、关爱孩子,所以父亲含糊地回答“我”,所以“我”问父亲为什么烧掉,父亲没有立
9、刻回答我,而是?生: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出示PPT: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师:父亲对我的回答是含糊的,然而母亲劝他离开的时候,他的态度却是坚决的出示PPT,生自由读,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会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也会答得不够准确或者冷场。这里我设计了一些提示:“轻易”什么意思?现在离开 “轻易”“随随便便”吗?(不是,局势严重,阎振三被捕)为什么还说我不能轻易离开?(工作紧张、工作重要)前面能找到体现工作越来越紧张的句子吗?(每天早出晚归,干什么工作?确实很紧张、很重要)你认为在父亲心中,工作重要到什么程度?/他把工作放在什么位置?(比生命
10、重要、第一的位置)是的,在父亲看来,革命事业是比生命还重要的,革命事业是高于一切的。并板书“革命事业高于一切”。 这样连续的追问,不仅在内容形式上把前面的第二自然段也分析掉了,虽然没有点明“前后照应”,但让学生建立了前后联系的一种感受,而且让学生对人物精神品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概括】这个问题抛出去以后,好几个学生都小声念道“读懂了什么?”我猜测,他们对这个“读懂了什么” 没什么概念。其实课文讲到这里,结合第一课时的讲解和课前学生对时代背景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学生要说出李大钊的精神品质并没有太大困难,而此时难住学生的、让他们愣了一阵子的可能正是这个不明不白的“你读懂了什么?”课后,我也问了几个学
11、生,好几个学生都说,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回答,不知道老师要他讲些什么所以不敢回答。我想,这个问题太大是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这样的提问方式我平常不用,我只是借用了他人的提问方式。现在想想,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也不知该往何处下手吧;如果事先意识到这一点,把问题设计成“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你体会到了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那么学生应该更容易接受。生齐读PPT上父亲说的话【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感悟,也把他们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阅读的方式输出】第二部分“被捕”【第一部分是从是件引入话题,而这部分内容我从寻找对父亲的细节描写的句子入手,直接进入到体会人物形象的
12、环节,因为之前对人物形象已经有了认识,这一部分学生能在较少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朗读对人物进行分析。前一部分,教师的“导”占了较多的比重,那么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且上一部分中,学生的感情刚刚达到了一个小高潮,顺势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让人物更加丰满,让学生对人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也让形式上看似两部分的内容在内部形成了一个整体。】师:默读“被捕”部分(8-17),用横线划出描写父亲的语句。生:交流划出的句子。出示PPT:“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13、师:自由朗读这几个句子,告诉我们你读懂了什么。【生读一句话,谈谈感受,并要求其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得好的,要求全班模仿朗读,不到位的,给予提示,要求其再次朗读,或鼓励其他能读得更好的学生朗读,也鼓励对于同一句话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大胆发言。这里朗读作为一种阅读理解的手段,也成为学生对文章理解的输出。学生的理解大致有“不慌不忙、沉着、勇敢、镇定、严峻、英勇不屈” 板书“镇定、英勇不屈”】在这一部分中,朗读是体会人物精神品质最主要手段,同时它也是检查学生对这一片段的理解的工具。虽然教学步骤按照预设一一完成,然而,效果并不好。学生朗读的不够到位,本来想要让一些朗读得比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一起朗读来提高整体
14、的朗读水平,但是,站起来读的学生读得都不尽如人意。当然我本身在上课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激情也不够,可能这也影响到了学生,无意中给整个课堂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以至于学生在朗读时也不能充分表达感情。此外,当学生在朗读上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示范,以让学生模仿朗读。可是由于我自身对朗读这几个句子也没什么把握,因此这部分的教学成了我本堂课的较大遗憾。生齐读PPT上三句话师:从这三句话中,我们都感受到了父亲的镇定,文章写了镇定、严峻的父亲的同时,还用大量篇幅描述了一群魔鬼(军阀),从哪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这简直是一群魔鬼?指名回答。师引读:当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警察,一拥而入,
15、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父亲生: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师引读:当粗暴的敌人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时,父亲生: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师引读:当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仍生: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师引读:当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父亲依然生: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通过引读加强学生对人物精神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引出“反衬”,使学生对“反衬”有一定的认识】师:从中我们了解到了一群残暴的魔鬼和一个严峻、英勇不屈的父亲,这种写法叫“反衬”,用军阀的粗暴
16、反衬了父亲的严峻和英勇不屈。文章中有否其他反衬?生:回答(“我”的惊恐和父亲的镇定)找出写“我”的句子,交流师:面对军阀的闯入,“我”是如此恐惧,反衬出父亲的镇定、英勇不屈【加强对“反衬”的理解】在对反衬的理解上没有处理得很好。此处,学生极易把对比和反衬两个概念搞混,事实上我自己也常常搞不清楚。其实我应该对反衬做出一个清晰的解释:所谓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而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要强调的是:在反衬中,存在相互关系的两个事物是有主次的,写“次”是为了从相反、相异的角度衬托出“主”;
17、而对比中,两个事物并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在给出解释之后,再举出一个例子让学生辨别,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学生把“烘托”和“反衬”搞混。虽然学生找出例子时,我能纠正她:这叫烘托而不是反衬,但是我却不能对她的回答作一个更细致更能让她接受的解释,这也是因为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如果我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把这两个概念搞错,那么当她提出这个例子的时候,我就可以告诉她,烘托是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在烘托中,存在相互关系的两个事物并不是相反或相异的;而在反衬中,他们是相反、相异的,反衬的“反”字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接着再给学生一些例子,如凄冷的环境烘托穷人
18、的悲惨命运,而大年夜的幸福美好反衬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等。师小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父亲毫不顾惜自身的安危,不听劝说,坚决留在北京?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面对军阀的包围时能这般的沉着镇定、英勇不屈? 【通过追问,引导学生重新梳理人物形象:对革命事业的信心、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信念】师总结人物形象:他就是这么一位革命者,一位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革命者,一位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革命者。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生:)李大钊。师:出示PPT,展示李大钊像,同时播放音乐。【感情升华】板书镇定、英勇不屈 革命事业高于一切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情感的投入表现得不够充分,教师激情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投入到文本内容中去,但是我语言起
19、伏不够明显,节奏感不强;对学生发言后的评价不够到位、过于单一;经常性地重复学生的答案。原本最后一张PPT在课堂上要出现两次,即开始一次,结尾一次,后来把开始的那次删去,现在想来,课前音乐的播放,容易把学生带入本篇课文的情境中,还是应该加上。原本在“焚烧书籍”这一部分后面有两下枪声的多媒体音效要播放,以此引入第二部分,后来听同事建议,采用了简洁风格,直接说“我们来学习‘被捕’这一部分”,现在想来还是应该适时“花哨”,以创设情境,而且是中午的课,音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要感谢这个新教师课堂展示和评比活动,让我在反复试教和不断修改教案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课后观看了课堂录像并且进行了反思,让我对自身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让我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也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更有信心了。总之,各种教学技能、教学理论的获得,都是在不停的实践和不时的反思中提炼出来的。第 13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