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第1课时四大地区的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四大地区的划分。2.针对两个典型地区,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2)东部地区: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台1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部地区:晋、豫、鄂、湘、皖、赣6个省区。西部地区:陕、甘、宁、新、内蒙古、青、渝、川、贵、云、藏、桂12个省(市、区)。东北地区:黑、吉、辽3省。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总体特点:区域发展差异突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发展、西部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
2、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2)具体表现: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 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 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 吸纳外资的能力强, 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 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
3、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1读教材P15 图113,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答案第一产业的比重东部远小于其他三大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东部大于其他三大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其他三大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读教材P15 图114、115,回答问题。(1)说一说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答案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是轻工业比例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重工业比例先上升后下
4、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地区2012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答案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该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的比例来看,该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教材图表点拨图117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本图反映的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所经历的时空历程:从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的第二步,
5、开放14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更加提高。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然后从沿海到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线。即开放由东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进入21世纪后,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6、,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据此回答(1)(3)题。(1)关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区域发展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四个地区在资源方面有明显差异B四个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显著的差异C四个地区的开放程度有明显的差异D四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2)下列叙述中,四个地区共同具有的特征是()A都临海,都有大河入海口B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C都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D都有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3)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水量从
7、北向南依次增大答案(1)A(2)D(3)C解析第(1)题,四个地区的区域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第(2)题,中、西部经济地带不临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政策优势、海外侨胞的人缘优势、地缘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中国现有6个经济特区,包括东部沿海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和西部地区的喀什;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是农业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粮食的商品率高,四个地区都有商品粮基地。第(3)题,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
8、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12题。1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市场2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答案1.D2.C解析第1题,两者都位于长江流域,气候、地形、土壤因素相同,但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是我国农业出口商品基地。第2题,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部地区森林发育形成肥沃的土壤,西部地区主要以草原植被为主,所以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3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
9、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答案(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40分钟课时作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据此回答14题。1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是()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D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2东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是()集中
10、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A B C D3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C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D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4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属于中部地区的是()A吉、皖、湘、琼 B晋、内蒙古、陕、桂C豫、晋、赣、鄂 D冀、鲁、辽、粤答案1.C2.D3.D4.C解析第1题,我国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第2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但能源不足,
11、靠近沿海,不具备沿边经济贸易优势。第3题,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第4题,本题要求学生掌握中部地区所包含的省区及其简称。中部地区包含的省区有:山西(晋)、河南(豫)、安徽(皖)、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B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C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较恶劣D丙地区
12、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6甲地区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交通便利资源、能源丰富老工业基地基础好科技水平高A B C D答案5.C6.B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向西递减,A项错;东南沿海矿产资源贫乏,B项错;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劣,C项正确;丙地区即江西省区位指数低,是由自然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D项错。第6题,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水平较高,区位指数大于40。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78题。7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A西
13、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8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答案7.A8.D解析第7题,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且昼夜温差大,风能资源丰富。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增长最快,进入21世纪产出效益呈下滑趋势。读“我国各省(区、市)某项指标统计地图
14、(图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回答910题。9该指标最可能是()A人口数量 B石油储量C耕地数量 D年降水量10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B矿产资源储量的差异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答案9.A10.A解析第9题,图中显示,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人口数量较大的省(区、市)面积较大,而北京、天津、宁夏、新疆等人口较少的省(区、市)面积较小,故该图最可能是按人口数量这一指标绘制的。第10题,图中东部省(区、市)面积大于西部省(区、市),即东部省(区、市)的人口数量较大,这是由于东部地处平原、丘陵地区,且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自然条
15、件远比西部优越,故东部人口数量大于西部。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112题。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2002年200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3长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大东北12.849.737.512.550.437.111.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
16、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2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答案11.C12.B解析第1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读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12题,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大经济圈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1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长江沿岸形成了六大经济开发区。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
17、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2)乙所在省区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_线、_线运往上海。(3)丙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不可能是()A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B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C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带动区D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4)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工业基地(名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缺乏。答案(1)水稻种植业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
18、政策支持。(2)有色金属浙赣沪杭(3)D(4)沪宁杭能源和矿产资源解析本题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河流轮廓确定各经济区所在的省市,再根据各省市工农业生产、资源分布、交通线路及经济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性因素作出回答。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_、_、_、_分布。(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3)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答案(1)海岸江河铁路干线边境(2)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地势较为低平,土壤肥沃;河川径流丰富(水源充足);濒临海洋。(3)(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解析第(1)题,由图可直接得出答案。第(2)题,农业区位因素要从气候(热量、降水、光照、雨热关系)、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分析。第(3)题,比较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差异,主要从三者的位置、资源、政策等方面分析。9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