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1:XX县20XX学年度继续教育工作量化考核一览表单位(学校):考核项目及分值 考核内容得分考核方式工作机构及管理(15分)成立有继续教育工作机构(含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学习领导分管及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分)查文件乡镇中心学校有完整继续教育档案(3分),各乡镇随意抽查两所学校,继续教育档案齐全、规范(各3分);县直学校有完整继续教育档案,规范(9分)。查档案有2016年工作总结、2017年工作计划(2分)查文件、档案集中(专项)培训(30分)按上级文件要求安排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建有培训台账(6分)查文件、档案落实“国培计划”、省市级各项培训(12分)(出勤率、合格率100%记满分,
2、每降1%扣1分。)查表册与统计落实县级各项培训(12分)(出勤率、合格率100%记满分,每降1%扣1分。)查表册与统计校本研修(30分)有校本研修工作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2分)查文件开展了校本研修,有研修主题、研修内容、参研人数、效果评价等活动记载。(4分)查文件、档案每位教师配备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并规范使用(4分)查报告册落实教师“八个一”素质提升行动(房教师201004号文件)(10分)(落实其中任意5项记满分,每缺一项扣1分)查报告册校本研修学分登记规范,档案健全(10分)查登记表、档案教师网络学习(20分)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10分)查管理员、学员研修成绩册有网络学习计划
3、和台帐(10分)查文件、档案其他(5分)积极参与各级教师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组织教师参与“留住真情我的暖心故事”征文活动(5分)查数据说明:“考核内容”栏中各小项设定的分值为最高达标分值,考核中对未达标的可酌情给分。单位负责人签字: 检查人签字: 2017年 月 日附件2:XX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学分折算标准研修项目折算办法登记依据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年度师德考核:合格记2学分,不合格不记学分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学校年度师德考核结果教学常规专题研讨、专家讲座0.05学分/小时活动方案、教师学习笔录考察学习、校际交流异校实际学习天数:0.1学分/天考察方案、学习记录集体备课、说课0.1学分/小时活动
4、记录,说、备课笔录讲公开课0.2学分/节有关证明和教案教学观摩:听(评)课0.05学分/节签到册、听(评)课笔记师徒结对0.25学分/学期,师徒同记学分。相关文件、活动计划工作绩效有效教学学期综合评价:高效、有效、低效、无效,分别计2、1.5 、0.5、0学分由学校制定评价方案学生考试成绩为必备指标读书修身读书活动学期考核: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分别计2 、1.5 、1.2、0学分由学校制定考核方案读书笔录为必备指标教育科研发表或获奖文章撰写论文在报刊(其级别以刊号为准)上发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别计2、1.5、1、0.5学分;论文评比(按主办单位层次确定,教育学会所属专委会降低一
5、个层次确定)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0.8、0.5学分;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0.8、0.5、0.4学分;市级0.5、0.3、0.2学分;县级0.3、0.2、0.1学分。网络文章不记学分。报刊原件、获奖证书;论文发表须有正式刊号,或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的刊物;与教育教学有关,1500字以下的折半记分;论文获奖和竞赛评定单位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科研、教师教育机构;同一论文只计最高级别,不重复计分。编写教材、专著主编按每章1学分计,参编人员按所撰写内容每章0.5学分计。编写教育教学方面的正式出版物原件课题研究教改实验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层次:课题负责人分别计5、4、3、2学分,课题组成员
6、分别记4、3、2、1学分。未结题不记学分。立项文件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结题证书(文件)注:1.“读书修身”优秀人数,以及“工作绩效”中的“高效”人数均不超过本校教师总数的30%,超过此比例,记分无效。附件3:XX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20XX年度校本研修学时学分登记汇总表单位:(章) 填表人:序号基本信息 项 目 合计得分备注姓名性别学科师德修养教学常规工作绩效读书修身教育科研注:本表汇总人数以20XX年上半年在校为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完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进一
7、步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现就大力推行中小学校(包括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下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深化培训管理改革针对当前教师培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重项目设计、轻整体规划,重统一培训、轻教师选学,重短期学习、轻持续提升,重学时认定、轻结果应用等问题,各地要以大力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为抓手,着力构建培训学分标准体系,科学规划培训课程,积极推行教师培训选学,完善培训学分审核认定制度,建立健全培训学分转换与应用机制,深化教师培训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教师专
8、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层、分类、分科建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对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培训课程赋予相应学分。培训课程分层应以教师发展阶段为基础,以能力诊断为依据,根据教师年度发展和周期性发展需求,进行递进式设计,推动教师持续成长。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培训机构研发培训项目与课程、教师规划职业发展和进行培训选学要将培训学分标准作为基本依据。教师参加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的教研活动,可纳入培训学分。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教师自主选学,支持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和参训时间
9、等。二、分层提供教师培训课程,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教师培训学分标准,分层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明确培训核心课程,为培训机构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发系列化、周期性的培训课程提供依据。培训机构要重视培训课程开发,科学制订培训课程建设计划,着力提升培训团队课程研发能力,努力提供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系列化培训课程。教师要制订个体发展规划,通过能力诊断,明确所处发展阶段和培训需求,提出培训选学菜单,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订培训规划、设计培训项目、遴选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绩效评估提供依据。中小学校要制订校本研修规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校本研修项目、开发校本研修课程,着力解决教师日常教
10、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本研修规划设计及实施成效的审核评价。三、建立教师培训学分认定规范,实现学时学分合理转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科学确定教师培训学分结构体系,明确学分总量,提出国家、省、市、县、校等不同级别培训以及教师自主研修的学分比例要求,规范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合理制订培训学时与培训学分转换办法,应体现培训级别和学员学习成效差异,培训级别越高学时的学分值越高,学员学习成效越好同一培训学时的学分值越高。一线优秀教师承担培训任务应按照培训级别不同折算相应学分。四、严格教师培训学分审核认定,规范培训考核评价
1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遵循“中小学校申报、市县审核、省级认定”的流程,规范教师培训学分审核认定程序,确保认定结果客观有效。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及时将学员参训情况及学习成效反馈至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中小学校。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教师培训档案,记录教师所学课程、学习成效和学时学分等关键信息。中小学校按相关要求定期申报教师培训学分,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年度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反馈教师所在中小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周期对教师培训学分进行认定,并将结果反馈市县。五、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推动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记录和存储教师参加培训与自主研修的成果,
12、支持培训学分的查询、累积和转换,为高等学校认可培训学分,纳入学历教育提供服务。支持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通过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等方式,建立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机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交桥”,拓宽教师终身学习通道,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各地要遴选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展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试点工作。国家结合“国培计划”实施进行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试点。六、强化教师培训学分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师培训学分与教师管理、学校考评和教育督导工作相结合,推动地方和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严格落实教师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必备条件,每个注册有效期内,教师须完成省级教育行政
13、部门规定的培训学分,方能注册合格。将教师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将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县级教育督导的指标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学分监测与通报,分级落实监测责任,及时发布年度和周期监测报告。七、推进教师培训学分信息化管理,提升培训管理效率各地要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教师培训选学、学分审核认定、学分转换和学分应用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平台应具备“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功能,为教师便捷有效选学提供服务;实现培训学分申报、审核、认定、查询一站式服务,便于学分认定管理;为每位教师建立培训电子档案,为切实推进培训
14、学分应用提供依据;建立培训学分银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互联互通的学分银行体系,支持大数据管理,为培训学分的累积、转换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八、加强组织保障,落实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职责国家对各地开展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依据本意见制订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加快推进培训学分标准研制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对市县培训学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测评估,做好周期性教师培训学分的认定工作。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本地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实施细则,健全培训学分管理组织机构,做好培训学分审核工作,加强对学校参与相关工作的指导与监管。学校要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师培训学分申报与管理,真实有效反馈教师培训学习成效。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