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一)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以前,从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生(齐):泰山岩岩,华夏所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其文煌煌,其名煊煊。主持(男):有一个名字,传颂了两千五百年;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治国定邦安天下。主持(男):有一个名字,与中华文化紧相连;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浸润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主持(男):有一个名字,是师的楷模;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是仁的诠释。主持(男):有一个名字,我们为他骄傲,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我们因它而自豪。主持(齐):让我们共同走近孔子,走近论语;让我们共同亲近中华文化的源头,聆听
2、历史的声音片段一:论学课堂。孔子领学生读书(作摇头晃脑状)。生齐读诗经之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孔子:宰予,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宰予:先生,我已经懂了。孔子:那你说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是什么意思。宰予:(沉默片刻,吞吞吐吐地说)先生,其实,我还不太理解。孔子:(语重心长地)宰予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宰予:(惭愧地)谢谢先生。请教先生,为什么我总是没有其他弟子学得好呢?孔子:学而不思则罔,
3、思而不学则殆。你要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这样才会学到更多知识啊。宰予:是啊,可是有时我也很努力,却总觉得自己只是一知半解,没有颜回、子路他们学得好。孔子:这是因为你的学习兴趣没有他们浓厚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宰予:谢谢先生。那么,我学过的课文常常会忘记,那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这就要多多温习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宰予:哦,原来是这样。孔子:除了多思考,多温习以外,多向别人请教也是学习的好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宰予:先生,我明白了,我一定会遵照您的话去做的。学生:(齐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4、君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
5、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二)片断二:论志学生三三两两散开,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只有颜回、子路和曾点陪伴着老师。孔子: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子路:(迫不及待)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颜回:(沉思)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孔子:曾点,那么你呢?曾点:(放下琴)我与他们两位不太一样。孔子:不要紧,但说无妨。曾点:我希望能够在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个好友,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6、。(孔子点头以示赞许)子路:老师,您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孔子: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音乐起。生齐诵: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生齐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片断三:论仁地点:杏坛弟子们将孔子围坐。颜回:(起身,施礼,恭敬地问)请问先生,一般的人该怎样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呢?孔子:(看看颜回,做略思状)克制、约束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这就是仁。如果有一天,你约束自己而回复到礼,那么,天下的人都会赞叹你是个有仁德的人
7、。仁发自于自己的内心,哪里是由别人来决定的呢?颜回:请问先生,具体该怎样去做呢?孔子:那要在视、听、言、行上克制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 谢谢先生,颜回虽然愚钝,我将努力按照先生的话去做。仲弓:请问先生,作为主持一方的长官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对待属下要像是对待尊贵的宾客一样尊敬,使用他们的时候要像祭祀一样庄重。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于人。这样,就没有怨气了。仲弓:谢谢先生,我要认真按照您说的去做。樊迟:先生,我天生鲁钝。您能用更简单的话教我什么是仁吗?孔子:樊迟呀,仁就是爱人呀。要学会关爱别人。樊迟:先生,什么是智呢?孔子:智就是学会理解人,了解人啊。樊迟:先生
8、,我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他们的内涵呀!孔子:把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就是有仁德、有智慧的人呀!樊迟退出,迷惑不解。见子夏:师兄,刚才我见先生问什么是智慧,先生说“把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先生的话太深奥、内涵太丰富了!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拥有了天下,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不讲仁德的人就疏远了。生齐诵: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9、“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
10、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片断四:论义学生围坐。诵书。子路:先生,有人说您安贫乐道,反对富贵,是这样吗?孔子:子路,升官发财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当然我也不会例外了。如果可以追求的话,即使做下等的奴役,我也愿去做。然而,如果违背原则去追求,自然不能去做了。人要追求义。子路:贫穷的生活中难道也会有快乐吗?孔子:人生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怎样去生活,而不是迎合市井庸俗的眼光,获得别人的赞赏。粗茶淡饭,弯着胳膊枕着,只要有追求,快乐也在其中呀!不讲道义得到的富贵都是浮云。子路:老师,在义和勇之间,我更崇尚勇。孔子:子路,君子应该首先崇尚义。君
11、子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老百姓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盗贼。子路:老师,我明白了,在利益面前,我们要保持独立、高尚的人格。见义勇为,才是真正的勇。孔子:孺子可教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生齐诵: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以为乱,
12、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片断五:论师弟子们陪孔子行走,子路匆匆而来,大声向老师问道。子路:请问先生,听到一件事可以去做就去做吗?孔子:有父亲和兄长在,那怎么能马上做呢?当然要与父亲和兄长商量一下了!子路:谢谢先生,我明白了。(子路退下)冉有:先生,我正好也想好了一件事情可以就去做吗?孔子:听到一件事可以做,当然要抓紧时间去做了!冉有:谢谢先生,我现在就去做。(冉有退下)公西华:先生,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子路问您“听到一件事可以去做就去做吗”,您说有父兄在要商量一下,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您却说要马上去做呀?孔子:冉有性格退缩,我这样回答,希望能推他一把
13、;子路敢作敢为,性格急躁,我这样回答,是希望他能遇事要退一步想想,考虑细致。公西华:先生,您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吧!我还发现平时先生总是多让我们讨论,只有在我们讨论不出来时,才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告诉你答案当然很简单,可是,大家很快就忘了。只有你自己探究,才能锻炼你们的思维。所以,只有在你想知道而弄不明白,想说出口,而表达不出的时候我才告诉大家呀。公西华:那先生为什么这些弟子讲的内容也不一样呢?孔子:当然你基础好,理解快,我说的就难了。公西华:请问先生,作为弟子,最重要的学习品质是什么?孔子:是思考,因为思考而产生自己的想法。不盲从,不迷信。公西华:先生,弟子明白了。正因为颜回从
14、来不反对您说的话,所以,你说他对你没有什么帮助。孔子:你太聪明了。你这就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孺子可教也!子贡:先生,您说贫穷而不讨好人,富贵而不骄横。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这样的人当然很不错了。但是,还是比不上安贫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子贡:先生,诗经上所说的人要像雕琢玉器那样不断打磨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子贡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就能推演出别的道理。你善于思考又能举一反三。你可以开始学习诗经的微言大义了。子贡:谢谢先生教导。生齐诵:子曰:“有教无类。”子曰:“中人以上者,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上,不可以语上也。”子路问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15、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微弱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子
16、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三)片断六:论君子 弟子们陪孔子谈话。子贡:先生,您经常教导我们要养成君子的作风。请问,什么是君子呢?孔子:先做再说,这就是君子。子贡:那依先生之言,做君子岂不很简单?孔子:是的,很简单。所以,只要以严肃的态度修身养性,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君子。众弟子作喜色状。子贡:先生,君子有遵循的原则吗?孔子:君子遵循三个原则,可是我一条也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这是先生对自己的描述呀!子夏:我听说君子有三种变相。看起
17、来不可侵犯,实际上跟他一亲近,又非常温和,充满了感情,但听他讲话,尽管他说笑话,但他言语的内容,又非常庄严,不可侵犯。孔子:这是因为君子有高度的修养呀。子夏:那君子和小人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呢?孔子:君子团结,小人勾结;君子想道德,小人念乡土;君子想法令,小人想恩惠;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念叨的是利;君子安详,小人狂妄;君子做得多,小人说得多子夏:那君子本身还有哪些特点?孔子:君子不害怕贫穷,君子不与人争执,君子不救助富人,君子担心到死还没被称颂。子夏:先生,我们感觉每一句话,您都是在讲自己呀。仰之弥高,专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您的修养,我们难以企及呀。孔子:只要加强修养,我们都是君子。生齐诵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片断七:论担当田垅。孔子师徒来到汉水边,遇隐者。长沮、桀溺在耕田。孔子师徒来到田垅边站
19、住。孔子看见长沮、桀溺在耕田。孔子:子路,前面就是汉水,去问那两个隐者,渡口在哪里。仲由:请问先生,渡口在哪里?长沮:(指着孔子)那个老头是谁呀?仲由:孔丘。长沮:是不是鲁国的孔丘。仲由:正是。长沮:既然是鲁国的孔丘,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桀溺:你是谁呢?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鲁人也!桀溺:你一定是孔丘的学生。仲由:(点头)桀溺:唉!当今天下,动荡不安,到处都一样,谁能改变这种状况,扭转这种局面呢!仲由:我们能扭转。桀溺:恐怕未必吧!仲由:只要有开明的国君能重用我们。桀溺:当今天下哪有开明国君呢?孔丘四方游说,却是八面碰壁,终不得用,太迂腐了!仲由:我老师不到黄河心不甘。桀溺:不如跟我们当隐
20、士吧!种田打渔,逍遥一世。仲由:非所愿也!仲由:老师,他们说你太迂腐了。孔子:哦!仲由:他劝我们归隐山林。孔子:我们怎能归隐呢!归隐山林岂不是与飞禽走兽为伍吗!唉!子路呀!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带着你们到处奔波了。仲由:老师,我们都心甘情愿。孔子的车队缓缓而行。接舆披头散发,疯疯癫癫。接舆来到孔子车旁,唱起歌来。其词曰:凤兮凤兮!何处栖兮!凤兮凤兮!无处栖兮!凤兮凤兮!胡不归兮!凤兮凤兮!何时归兮!往者去兮!来者远兮!政者殆兮!隐者安兮!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已兮而兮!而兮已兮!接舆且歌且走,扬长而去。孔子追去,不见踪影。但见孔子怅然若失。陈国蔡国交界处开阔地 这片开阔地草木茂盛。天气炎热,孔子师
21、徒来到这里,坐下歇息乘凉。但见:一众陈国役徒蜂涌而至。一众蔡国役徒呼啸而至。众役徒一字儿排开,把孔子师徒团团围住。孔子大惊。仲由:(上前)你们是什么人,把我们围住!役徒甲:我们奉命行事。仲由:奉谁的命?役徒甲:奉大夫之命。仲由:(回来)老师,他们是奉命行事。孔子:哦!先被困于匡邑,后被围于蒲地,今又厄于陈蔡,呜呼!孔子端坐。仲由:老师,断粮了!孔子:哦!仲由:怎么办?孔子:都来听课吧!众:是!(皆席地而坐)孔子:大难不得死,必有后福,都打起精神来,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嘛,让他们围住吧!颜回:老师,讲课吧!孔子:君子在贫穷的时候,在遭遇厄运的时候,正是修身养性接受考验的时候颜回:老师,你经常把君子
22、和小人对比,其具体的区别又在哪里呢?孔子: 所谓的君子,应该是具备了“仁、义、礼、智、信”这五种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我所谓的小人,是指那些心术不正,品德败坏、行为不轨、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人,其人格低下,故小也!颜回:老师,再给我们讲一讲中庸的道理。孔子:君子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中庸的道理既简单,又高深。仲由:老师,怎样才算是刚强呢?孔子:子路呀!你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笑)仲由:我孔子:刚强有外在和内在之分,枕戈待旦,冲锋陷阵,战死沙场,这是强悍者的刚强,是外在的;而坚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这是内在的真正的刚强。国家太平时,我行我素,不改变穷困时的节操,而国家动乱时,
23、仍不改变穷困时的节操,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也是内在的、真正的刚强。此时此刻,我们正需要这种内在的刚强。仲由:明白了。生齐诵: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主持(男):这是一个求学者的奇迹;主持(女):这是一个有志者的传奇;主持(男):这是一部关于仁的学说;主持(女):这是一部关于义的分析。主持(男):他是为师者的楷模;主持(女):他有君子的风范。主持(男):他勇于担当,主持(女):他将天下挑在双肩。主持(男):先秦经典的铿锵音韵犹在我们耳边回响;主持(女):儒家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主持(男):诵读论语,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主持(女):诵读论语,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主持(男):琴声淡去,余音袅袅;主持(女):论语吟罢,口留清香。主持(男):愿我们的文化瑰宝大放异彩,主持(女):愿一中学子豪情满怀,再谱新的篇章。主持(齐):“相约论语诵读经典”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