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篇第三篇 结结 构构 转转 变变第三篇第三篇 结结 构构 转转 变变第六章第六章 二元经济发展二元经济发展第七章第七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第八章第八章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第九章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
2、的演变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一、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p 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米尔达尔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该理论把社会经济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社会或经济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并且具有累积性质。p 1957年,米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把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应用于分析一国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ly dual economy)。根据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
3、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回波效应回波效应 当一个地区开始发展时,由于利润和工资较高,高素质劳动力、资本开始向该地区流动,资源不断累积,导致该地区持续繁荣。而另一个地区则经济发展缓慢,工资和利润较低,高素质劳动力、资本要素不断外流,致使该地区更加落后。扩散效应扩散效应 当发达地区发展到较高程度时,资本利润率开始下降,工资和地租上涨,导致资本和高素质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而欠发达地区则因工资较低,资本收益率高,而逐渐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流入,促进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米尔达尔用劳动力、资本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来解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开始增大,米尔达尔用劳动力、资本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来解释地区间发展不
4、平衡开始增大,然后缩小过程。扩大过程被称为回波效应,缩小过程被称为扩散过程。然后缩小过程。扩大过程被称为回波效应,缩小过程被称为扩散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米尔达尔运用因果循环累积原理,运用回波效应刻画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过米尔达尔运用因果循环累积原理,运用回波效应刻画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过程,又运用扩散效应描述了地区间平衡发展过程,从而程,又运用扩散效应描述了地区间平衡发展过程,从而构建了一个国家区域之间构建了一个国家区域之间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整个过程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整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完全是一个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过程,但这个过程不完全是一个市场机制
5、的自发调节过程,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用。最初政府为了鼓励某个地区发展,给予该地区倾斜式优惠政策,促使该地区。最初政府为了鼓励某个地区发展,给予该地区倾斜式优惠政策,促使该地区加快发展,而其他地区发展依然缓慢,回波效应越来越大,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加快发展,而其他地区发展依然缓慢,回波效应越来越大,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在发展后期,政府对不发达地区实施支持政策,如转移支付加税收优惠,拉大;在发展后期,政府对不发达地区实施支持政策,如转移支付加税收优惠,使扩散效应发挥作用,导致人口和资本等要素向不发达地区流动,加速不发达地使扩散效应发挥作用,导致人口和资本等要素向不发
6、达地区流动,加速不发达地区发展。区发展。米尔达尔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均衡原理的否定米尔达尔理论是对新古典主义均衡原理的否定。经济发展是个不平衡过程,而且。经济发展是个不平衡过程,而且具有循环累积性质,而不是新古典理论所说的像钟摆一样的均衡过程。具有循环累积性质,而不是新古典理论所说的像钟摆一样的均衡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总结与评论二、增长极理论二、增长极理论19551955年,年,佩鲁佩鲁在在略论增长极略论增长极概念概念一文中正式提出一文中正式提出“增长增长极极”(growth polegrowth pole)概念,他)概念,他指出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增
7、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佩鲁在阐述推进型企业时,引入了佩鲁在阐述推进型企业时,引入了“产业综合体产业综合体”(industrial complexindustrial complex)的概念。)的概念。产业综合体中的重心是产业综合体中的重心是推进型企业推进型企业,该企业在规模扩大,该企业在规模扩大时,由于各产业
8、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投入时,由于各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投入产出关系,产出关系,能带动其他企业的销售和经济增长。能带动其他企业的销售和经济增长。产业综合体在地域上集中起来,就产生了具有巨大增长产业综合体在地域上集中起来,就产生了具有巨大增长能力的增长极。能力的增长极。增长极从四个方面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增长极从四个方面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产生对政策制定者产生了强有力的吸引了强有力的吸引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创新和推进型企
9、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的动态趋势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实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政策,些便于操作的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受优优点点增长极理论还存在一些增长极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缺陷,不能现成地、完,不能现成地、完全地将它作为制定地区全地将它作为制定地区发展战略的依据,必须发展战略的依据,必须结合其他地区不平衡发结合其他地区不平衡发展理论来运用。展理论来运用。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简要评论简要评论增长极理论和地理上
10、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都属于增长极理论和地理上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都属于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强调。增长极理论强调的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增长战略,而地理上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更多地强调地区发展的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增长战略,而地理上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更多地强调地区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趋势。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趋势。实际上,这两种理论都是实际上,这两种理论都是对发展初级阶段平衡发展主张的否定对发展初级阶段平衡发展主张的否定。按两者的主张,。按两者的主张,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必须首先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优势的地区,在这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必须首先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若干
11、个增长极或增长中心,在增长极中创建一个或多个推进型企业,些地区建立若干个增长极或增长中心,在增长极中创建一个或多个推进型企业,以促进这些地区的飞速发展。以促进这些地区的飞速发展。等到这些增长极和增长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逐渐向外围地区和其他不发等到这些增长极和增长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逐渐向外围地区和其他不发达地区扩散,最后达到所有地区较为平衡的发展。达地区扩散,最后达到所有地区较为平衡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三、梯度转移理论三、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学者源于美国学者雷蒙雷蒙德德弗农弗农
12、在在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提出的产品年代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或产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或产业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将经历业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将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到衰退整个过程。创新、发展、成熟到衰退整个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 一个地区的梯级是由产业和技术的生命周期决定的一个地区的梯级是由产业和技术的生命周期决定的。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是由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那么该地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劲,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部门是由那些处在产业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部门所组成,则该地区经
13、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局面,它就属于低梯度地区。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大范围的扩展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蛙跳式地向其他广大地区扩展。创新阶段创新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成熟、衰退阶段成熟、衰退阶段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重要新兴部门与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重要新兴部门与新产品一般都发源于地区发展梯度新产品一般都发源于地区发展梯度图上一些高峰的尖端,这往
14、往是经图上一些高峰的尖端,这往往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别是这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别是这些城市密集带中少数科技力量强、些城市密集带中少数科技力量强、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实力强、正处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实力强、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城市于上升阶段的城市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这时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较完备的这时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较完备的城市就会把这些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城市就会把这些处在发展
15、阶段的产品生产接收品生产接收过来过来经过长期生产,产品已经由成熟阶经过长期生产,产品已经由成熟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生产已经完全标段进入衰退阶段,生产已经完全标准化,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它们的准化,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它们的生产由技术密集型逐步转变成简单生产由技术密集型逐步转变成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完全不可能享受劳动密集型,产品完全不可能享受垄断价格。这时,技术和产业由垄断价格。这时,技术和产业由发发达地区向达地区向第三、第四梯级地区转移,第三、第四梯级地区转移,促进促进落后地区落后地区发展发展梯度转移梯度转移是有序的,即产业和技术按照是有序的,即产业和技术按照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和衰退阶段创新阶
16、段、发展阶段、成熟和衰退阶段顺次转移的,这是由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各种内在因素决定的顺次转移的,这是由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各种内在因素决定的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确,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地区经济发展水梯度转移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确,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那些创新能力弱的地区发展水平低,前者主要负责产品设计,产平较高,而那些创新能力弱的地区发展水平低,前者主要负责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一旦产品研制出来了,其大批生产可以转移到次级梯度地区。这也品开发,一旦产品研制出来了,其大批生产可以转移到次级梯度地区。这也比
17、较符合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梯度转移理论在我国发展实践中也得到比较符合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梯度转移理论在我国发展实践中也得到证明。证明。该理论像增长极理论一样只是强调扩散效应,忽视了回波效应和极化该理论像增长极理论一样只是强调扩散效应,忽视了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其实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在发挥作效应,其实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在发挥作用,产品和技术不仅很难转移到梯度低的地区,反而是低梯度地区的用,产品和技术不仅很难转移到梯度低的地区,反而是低梯度地区的资金、劳动等被高梯度地区所虹吸,导致区域不平衡进一步恶化。资金、劳动等被高梯度地区所虹吸,导致区域
18、不平衡进一步恶化。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四、空间经济理论四、空间经济理论(一)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一)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空间经济学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又称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又称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空间集聚现象的原因与形成机制,并通过这种原因与机制的解释,探讨某一地区律,解释空间集聚现象的原因与形成机制,并通过这种原因与机制的解释,探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或某一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空间经济学产生于空间经济学产生于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
19、,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代表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保罗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及其合及其合作者。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自古作者。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自古典和新古典的区位理论以及国际贸易典和新古典的区位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空间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模型(二)空间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模型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决定均衡稳定性。正是这两种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决定均衡稳定性。正是这两种力量的相对强弱决定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力量的相对强弱决定了长期稳定的
20、经济活动空间模式。市场接近效应市场接近效应这是引起区域分异的力量,也就是导致现代这是引起区域分异的力量,也就是导致现代部门的经济活动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称部门的经济活动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称之为聚集力,或者向心力之为聚集力,或者向心力市场拥挤效应市场拥挤效应在企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在企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它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导致利润率下降,它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散,称之为扩散力,也叫离心力空间上分散,称之为扩散力,也叫离心力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模型也就是中心
21、区域模型也就是中心外围模型,类似于米尔达尔的地理外围模型,类似于米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上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城市模型涉及的是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城市模型以城市模型涉及的是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城市模型以冯冯杜能的杜能的“孤立国孤立国”为起点,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为起点,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四周为农业腹地地,四周为农业腹地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与贸易、产业集聚、可贸易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与贸易、产业集聚、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和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的中间产品和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国际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即使越过国界,特定产业同样会国际模型
22、得出的结论是,即使越过国界,特定产业同样会向特有的国家集聚,形成专业化向特有的国家集聚,形成专业化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构建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型。在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构建各种各样的理论模型。在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合写的纳布尔斯合写的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经典著作中主要讨论了三种模经典著作中主要讨论了三种模型:区域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型:区域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三)空间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三)空间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第一,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第一,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积因
23、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空间差异第二,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第二,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内生力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内生力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差异第三,区位粘性的存在决定着第三,区位粘性的存在决定着地区的经济稳定性地区的经济稳定性第四,产业集聚带来集聚租金第四,产业集聚带来集聚租金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四)简要评论(四)简要评论空间经济学的空间经济学的“新新”就就新在它把空间因素融合新在它把空间因素融合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或者说运用新古式中,或者说运用新古典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各典的分析方法
24、构建了各种含有空间因素的理论种含有空间因素的理论模型,使得各种与区位模型,使得各种与区位和空间有关的理论融合和空间有关的理论融合到了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到了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框架中。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模型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模型的假定过于严格,而且的假定过于严格,而且不容易实证。要把其理不容易实证。要把其理论观点运用到现实的经论观点运用到现实的经济分析,用于政策的制济分析,用于政策的制定,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定,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力。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空间经济学吸收了循空间经济学吸收了循环累积因果循环关系环累积因果循环关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转移理论的
25、主要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对发展经济观点。是对发展经济学中区域发展理论的学中区域发展理论的一种丰富和发展。一种丰富和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十章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一、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一、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程(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平衡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平衡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3030年,我国在年,我国在全国的生产力发展的布局上,采取了全
26、国的生产力发展的布局上,采取了“均衡配置、均衡发展均衡配置、均衡发展”的原则,即的原则,即希望通过工业在全国各地区希望通过工业在全国各地区“遍地开遍地开花花”“”“星罗棋布星罗棋布”,来迅速缩小国内,来迅速缩小国内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这种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取这种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各省份的区域发得了一些成效,各省份的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不平衡状况有展差距有所缩小,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这种平衡发展战略所改善。但是这种平衡发展战略违背了经济规律,资源配置效率违背了经济规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低下。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
27、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平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平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区域发展战略思路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区域发展战略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了重大调整,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以沿海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来带动全国经济的以沿海发达地区优先发展,来带动全国经济的共同发展。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是在市场机制共同发展。这种不平衡发展战略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施的,取得显著成就。作用下实施的,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比较严重。以地但同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28、比较严重。以地区区GDPGDP、人均、人均GDPGDP和人口密度和人口密度三个指标来说明。三个指标来说明。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发现东部沿海地区GDPGDP增长率、增长率、GDPGDP所占份额所占份额和人口密度在上升,而西部地区相应下降。和人口密度在上升,而西部地区相应下降。但是,这种不平衡状况在但是,这种不平衡状况在20052005年之后有所扭转,年之后有所扭转,中西部地区增长加速,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中西部地区增长加速,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逐渐缩小。地区地区GDPGDP人均人均GDPGDP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用三个指标来
29、说明 人均人均GDPGDP(元)(元)人均人均GDPGDP增长率(增长率(%)年份年份地区地区19781978198519851990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520151978197819901990199119912005200520062006201520151978197820152015与全国之与全国之差差东北东北地区地区5645648998991 2231 2231 7261 7262 5652 5653 8073 8076 4646 4648 4798 4796.676.677.867.867.827.827.67.6-0.94
30、0.94北部北部沿海沿海4364361 6121 6122 2032 2033 6263 6265 7835 7838 4158 4158 9918 99110 12410 12414.4614.469.349.341.871.878.878.870.330.33东部东部沿海沿海6066061 0531 0531 3841 3842 6122 6123 9533 9536 7776 77710 03210 03213 92113 9217.127.1211.1711.177.467.468.848.840.30.3南部南部沿海沿海3373377167161 2131 2132 2522 252
31、3 3403 3405 2745 2747 6017 60110 54910 54911.2711.2710.2910.297.187.189.769.761.221.22黄河黄河中游中游2782785145146846841 0031 0031 5461 5462 8482 8485 2915 2917 0697 0697.807.809.979.979.529.529.149.140.60.6长江长江中游中游2852855235237047049879871 4991 4992 3902 3904 5484 5486 6846 6847.837.838.498.4910.8310.838.
32、98.90.360.36西南西南地区地区2392394064065965968978971 2841 2842 0012 0013 7763 7765 7235 7236.106.108.418.4111.0811.088.968.960.420.42西北西北地区地区3463465525527557551 0001 0001 5201 5202 3802 3804 0364 0365 5395 5396.706.707.967.968.818.817.787.78-0.760.76全国全国3813816696699049041 5201 5202 1942 1943 3843 3845 492
33、5 4927 9047 9047.467.469.209.208.858.858.548.540 0表表10-2 10-2 中国八大地区人均中国八大地区人均GDPGDP及其增长率情况(及其增长率情况(1978201519782015年)年)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地区地区19781978年年19851985年年19901990年年19951995年年20002000年年20052005年年20102010年年20152015年年增加数增加数东北地区东北地区109.52109.52117.96117.96125.02125.02129.89129.8
34、9133.47133.47135.25135.25137.10137.10137.72137.7228.2028.20北部沿海北部沿海370.29370.29403.32403.32445.12445.12463.45463.45481.11481.11497.99497.99537.46537.46560.63560.63190.34190.34东部沿海东部沿海506.95506.95543.78543.78583.10583.10605.31605.31632.47632.47651.64651.64737.98737.98754.26754.26247.31247.31南部沿海南部沿海2
35、37.01237.01266.45266.45296.22296.22334.30334.30378.81378.81399.71399.71440.82440.82459.01459.01222.00222.00黄河中游黄河中游82.2982.2990.7390.7399.4299.42104.96104.96109.50109.50112.29112.29111.03111.03113.18113.1830.8930.89长江中游长江中游250.46250.46273.63273.63298.53298.53315.64315.64325.89325.89335.01335.01320.6
36、8320.68330.40330.4079.9479.94西南地区西南地区74.0274.0280.1780.1786.4886.4891.0291.0294.2094.2093.6793.6792.3292.3295.2495.2421.2221.22西北地区西北地区13.3613.3614.8014.8016.4116.4117.7917.7919.1419.1420.0720.0720.6920.6921.6521.658.298.29资料来源:据新中国资料来源:据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6)计算所得)计算所得表表10-3 10-3
37、 中国八大地区人口密度及其变化(中国八大地区人口密度及其变化(1978201519782015年)年)(单位:人/平方公里)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我国区域发展的趋势第一,第一,从总体增长趋势看,改革从总体增长趋势看,改革开放以来,南部沿海地区的人均开放以来,南部沿海地区的人均GDPGDP增长最快。分四大区域看,东增长最快。分四大区域看,东部发展比中部快,中部比西部快,部发展比中部快,中部比西部快,西部比东北快,因此,区域发展西部比东北快,因此,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下
38、降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下降趋势。趋势。第二,第二,从分地区增长率变化趋势从分地区增长率变化趋势看,沿海地区的人均看,沿海地区的人均GDPGDP增长率呈增长率呈前高后低态势,而中西部地区的前高后低态势,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人均GDPGDP增长率刚好相反,增长率刚好相反,呈现先呈现先低低后高态势。后高态势。第三,第三,从人口密度来看,总体人从人口密度来看,总体人口密度增加,但沿海地区人口密口密度增加,但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增加最快,西部人口密度提升度增加最快,西部人口密度提升较慢。较慢。(二)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二)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律
39、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发展初期 米尔达尔的回波效应发挥作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米尔达尔的扩散效应发挥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 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分工体系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分工体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 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戈壁沙漠,高山峻岭,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戈壁沙漠,高山峻岭,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交通不便,不太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少;而东部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交通不便,不太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少;而东部地区气候温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这些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造成了东部地区更容易发展。按
40、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这些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造成了东部地区更容易发展。按照空间经济学理论,产业向条件更为优越的东部地区聚集。照空间经济学理论,产业向条件更为优越的东部地区聚集。中西部地区资源矿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而东部地中西部地区资源矿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而东部地区以制造品生产为主,向中、西部输送制成品。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价格区以制造品生产为主,向中、西部输送制成品。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价格“剪剪刀差刀差”加剧了东中西部区域不平等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进入加剧了东中西部区域不平等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进入2121
41、世纪世纪以来,随着矿产原材料价格的迅速上升,这有利于原材料生产地区,这个因素已不以来,随着矿产原材料价格的迅速上升,这有利于原材料生产地区,这个因素已不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因素。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因素。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速了我国区域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速了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过程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过程政策因素政策因素1 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倾斜政策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倾斜政策。国家最早在东部沿海建立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给予这些地区
42、特别优惠政策,而西部不能享受同样的政策,导致资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聚集。同时外资也大量在东部地区聚集。2 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存在差异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存在差异。东部国有经济相对比重偏低,而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较高。而民营经济比国有经济有活力,效率更高,这也使得东部地区发展相对更快。二、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演变二、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演变(一)以效率优先导向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一)以效率优先导向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u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摒弃了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而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摒弃了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而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2020
43、世纪世纪8080年代初,年代初,政府开始把重点转向沿海地区,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沿海地区综合性的优惠政策。这些政府开始把重点转向沿海地区,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沿海地区综合性的优惠政策。这些沿海先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得巨大成功,沿海省份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领头羊。沿海先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得巨大成功,沿海省份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领头羊。u在八九十年代,国家在东部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在八九十年代,国家在东部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天津滨海新区。这些政策举措使中国建成了三大增长极:珠三角增长极,长三角增长
44、极,环渤海天津滨海新区。这些政策举措使中国建成了三大增长极:珠三角增长极,长三角增长极,环渤海增长极。增长极。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二)以缩小差距为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二)以缩小差距为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991999年年9 9月,党月,党的十五届四中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全会正式提出了了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战略,以此为,以此为标志,中国区标志,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域政策的重心实现了第三次实现了第三次转移。以西部转移。以西部大开发为导向大开发为导向的区域政策主的区域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内要包括如下内容容: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
45、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西部地区的税务西部地区的税务安排、企业发展、安排、企业发展、吸引外资等方面,吸引外资等方面,都获得了政策上的都获得了政策上的优惠优惠一是政策优惠一是政策优惠中央政府增大了中央政府增大了从东部地区向西部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财政转移的规地区财政转移的规模模二是财政支持二是财政支持20002000年起中央政年起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投入府对西部地区投入了巨额的基础设施了巨额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建设资金三是加大基础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设施投入中央政府投入巨中央政府投入巨额资金植树造林、额资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通过退耕还林,通过“南水北调南水北调”等项等项目重新分配水资
46、源目重新分配水资源四是加强生态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出台多份文件促出台多份文件促进西部地区人才引进西部地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进和人才培养五是给予人才五是给予人才与智力支持与智力支持p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在规划指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取得了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明显明显成效。成效。p 在西部大开发实施后,资金和人在西部大开发实施后,资金和人才才等生产等生产要素并没有出现类似当年在上海和广东快要素并没有出现类似当年在上海和广东快速集聚的效应。在相当程度上
47、,西部大开速集聚的效应。在相当程度上,西部大开发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特别是依靠中央发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特别是依靠中央政府的投入。西部自身发展的潜力尚有待政府的投入。西部自身发展的潜力尚有待开发,其市场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等也有开发,其市场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等也有待完善。待完善。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三)以共同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统筹发展阶段(三)以共同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统筹发展阶段20032003年为时间节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开始转到统筹兼顾年为时间节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开始转到统筹兼顾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
48、的演变继续推进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促进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开发,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地区协调互动振兴东北等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出台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7年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文件,提出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将东北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促进中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地区崛起2006年国家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包括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以城市群战略规划发展蓝图;因地制宜实施特色战略等。鼓励东部地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9、率先发展中央提出了各项具体区域性政策文件支持和鼓励东部东区保持持续发展三、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三、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经济经济建设建设政治政治建设建设文化文化建设建设社会社会建设建设生态文生态文明建设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政策正逐渐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政策正逐渐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第一个重大调整,即在第一个重大调整,即在“四大板块四大板块”基础上,提出区域发展基础上,提出区域发展“三大支撑带三大支撑带”:“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个重大调整,进一步加强了
50、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第二个重大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将的总体布局,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摆在了突出位置。摆在了突出位置。“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京津冀协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