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三章 分期与考古学文化分期与考古学文化“三期说”理论被视为近代考古学“从古物学中脱胎而出的唯一指路明灯”空间是导致考古遗存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文化”概念涵盖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三种基本因素,进一步促进了考古学研究乃至学科的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年代学分析年代学分析运用方法和技术手段,确认或求证实物遗存在历史上的发生或存续时间一、一、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相对年代:实物遗存或考古学文化在存续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分期”绝对年代:实物遗存或考古学文化存续的具体时间 公元纪年从内涵和意义来看,两者在年代学的构建上具有互补性,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二、测年方法及其应用二、测年方法及其应用绝
2、对年代的测年方法 多表述为一个时间段或时间范围“第一次有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年代学方法,考古学的表述既有了绝对的年代长度,也有了相对年代序列”相对年代绝 对 年 代地层学类型学地质年代学骨骼断代法动物群测年放射物断代14C及AMS技术钾-氩法(K-Ar)铀系法裂变径迹法(FT)动植物断代法树木年轮法骨骼断代法古地磁断代法古地磁法电子俘获测年法热释光法(TL)光释光法氨基酸外消旋法电子自旋共振法地质学和地化学法黑曜岩水合法纹泥沉积法地质年代学法历史文献法年历学(一)14C断代法及AMS技术又称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就是利用放射性碳素不断衰变原理进行测年的技术方法1949年由美国的W.F.利比创立14C是
3、宇宙射线中子在高空中与氮反应而生成,它具有按一定速率放射性衰变的特征通过对比样品14C现存含量和原始含量的差别,就能算出生物死亡或停止14C交换的年代,即样品的年龄14C产生、分布和衰变示意图 14C半衰期示意图l任何含有碳的有机质遗物都可以进行放射性碳测年以一年生植物等为代表的短期遗物是测年的理想标本20世纪7080年代引入特殊的气体计数器,可测量非常少的样品lAMS(加速器质谱)开始发展起来,原理是直接计测样品中的14C原子数,不必测量放射性衰变最小样品量有几毫克甚至几百微克即可,测量时间也大为缩短AMS成为考古学和晚第四纪地质学获得较精确年代的重要测年方法14C断代法测年结果也存在误差:
4、u第一,取样前、取样中或取样后的标本污染;u第二,实验室处理样品过程的可能污染、统计误差、系统误差等因素导致结果有变数;u第三,有机物沉积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所测物品的沉积背景或者其本身的使用过程进行分析14C测年法是考古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绝对年代测定方法 (二)树轮年代学通过研究树木木质部年生长层以及利用年生长层来定年根据树木每年年轮的计数,然后确定年轮的年代一个气候区的树轮纪年主系列表可以用于考古断代,即将古代木质遗物上的树轮与主系列表中的特征年轮相比较,定出其准确年代 树轮计数、匹配和重叠以建立特定地区的年代序列示意图最大的贡献贡献在于它建立了延续时间很久的树轮序列,这是进行14C年代
5、校正的基础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树木年轮来测年局限性:局限性:l只能适用于四季分明,树木年轮明显的气候区;l必须相同树种间进行对比,并且要求已建立该树种的年代主系列(三)古地磁法考古地磁断代考古地磁断代通过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主要用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窑、炉、灶、砖、瓦、陶瓷的年代测定测定年代误差较大:很难得到精确可靠的“已知年代”样品;地磁场的变化缓慢,不容易定准;样品未能清除干净其磁性干扰地层沉积磁性断代地层沉积磁性断代是利用地层沉积磁性与地磁极性同步的现象进行地层断代的技术,一般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四)热释光测年法通过测量样品释光强度来获取其被加热的年代,可以测量具有晶体结构并
6、且被烧制过的样品三、考古遗存的年代分析三、考古遗存的年代分析(一)绝对年代的分析历史文献法 内证和外证14C测年数据高精度14C-树轮年代校正曲线高精度系列样品法(二)相对年代的分析考古地层学主要是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等情况判断不同堆积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包括先后关系和共时关系1.先后关系:叠压关系和打破关系日照两城镇遗址T2400东壁剖面图2.共时关系考古遗存中的遗迹之间(也包括文化堆积)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并存时间角度:绝对共时:不同的遗迹同时形成和同时废弃 相对共时:遗迹之间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时间内具有并存关系 属于不同时期:同一活动地面上的遗迹,由于年代互不衔接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或文化期别,
7、不属于同时并存的聚落遗存3.年代分析的几个问题(1)文化层的厚度和形成时间长短文化层的形成原因:日积月累形成;某些特殊原因短时间形成对土质、土色、结构和包含物等情况做详细分析,也可以结合土壤微形态等分析方法来确定考察一个遗址考古遗存的发展序列,主要任务是利用层位关系对各堆积单位进行连接,究明其相对年代关系(2)遗迹本身有形成、使用和废弃三个年代遗迹的形成年代指的是从建造到开始使用为止遗迹的使用年代指的是从开始使用到废弃不用为止遗迹的废弃年代指的是从废弃不用到遗迹被填满为止,过程可长可短废弃堆积在年代上是晚于遗迹的建成和使用年代的,这之间的年代差是大是小,与遗迹的性质、功能密切相关(3)层位关系
8、和年代序列考察一个遗址中的层位关系,除了文化层和遗迹之外,遗迹内的更小堆积单位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利用层位关系可以确定文化层之间、文化层与遗迹之间、遗迹之间、遗迹内部各堆积层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通过分门别类地对遗迹和遗物的形态进行排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纵向演变和横向联系,以探求其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的方法一、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内容一、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内容考古遗存的具体年代关系以及更广时空范围内文化遗存之间的关系建立没有文字记载时期文化时空框架和发展谱系在文字产生之后,类型学也在分期断代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考古类型学的产生和发展集大成者:瑞典考古学家O.蒙特柳斯,
9、把北欧新石器时代划分为四期,青铜时代划分为五期,建立了年代序列中国:20世纪2030年代,安特生、李济和梁思永 20世纪40年代,吴金鼎、李济、斐文中和苏秉琦 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立各区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系统(二)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1.考古类型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属于同一类别 质地、用途、外在形态上的相同或相似2.同一类别遗存的形态发展具有一定的逻辑序列桥联法 横联法3.类型学分析应从层位关系入手,最终要经过层位关系的检验第一,每件遗物都有制作、使用和废弃三个年代第二,不同类别的堆积单位在类型学分析中是有差别的突然废弃的作坊遗址 废弃的房屋和墓葬 灰坑和窖藏 文化层堆积第三,类型学分析应从层
10、位关系入手,并需多处层位关系的验证二、类型学和考古分期二、类型学和考古分期(一)器物和器物组合的分期1.确定出土遗物的共存关系 O.蒙特柳斯:物品的共存次数应该重复出现30次以上 俞伟超:没有见到相反的例子,重复出现四五次以上2.地层单位的分组和排序考古发掘中划分的文化层或确定的各种遗迹3.选择典型器物或装饰纹样4.典型器物的型式划分并列关系 先后关系5.期、段的划分陕县庙底沟遗址仰韶文化花瓣纹和回旋勾连纹演变图海岱龙山文化袋足鬶演变示意图 (二)居址和墓葬的分期1.居址的分期选择典型遗迹单位典型遗迹单位的出土器物进行排队进行居址的分期2.墓葬的分期 地层关系分组法:分组;比较归类;分期 典型
11、器物法:选择;分析轨道;检验核对;段期划分(三)类型和考古学文化的分期遗址的分期是类型或考古学文化分期的基础,而类型或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又是对同一文化不同遗址分期结论的归纳和概括从单个典型遗址入手,将若干个典型遗址的分期成果用类型学方法比较后串联起来,并加以归纳和概括,就得出一个类型的分期鲁中南、苏北地区大汶口早期阶段陶器分期图三、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三、文化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分组的方法来全面分析一个文化类型的文化因素构成,区分出自身因素和外来因素,进而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一)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l首先,分析对象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l其次,分析单位文化因素的构成l再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尽可
12、能地采用定量分析方法l最后,文化因素分析应与文化分期结合起来(二)文化因素分析的条件首先,资料应相对丰富,对文化内涵和特征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其次,对周围地区同期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再次,对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前身文化以及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外围地区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三)文化因素分析的作用和意义1.确定考古遗存的文化性质2.梳理考古学文化的源流3.划分地方类型和探讨文化的中心区问题4.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融合和人口迁徙5.探讨考古学文化在各大区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是认识成组物质文化遗存与特定人群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一、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
13、一、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一)考古学文化的提出不同特征和组合的考古遗存实际上是共存的具有文化类型含义的阶段观念开始被用于考古学研究德国考古学家G.科西纳V.G.柴尔德欧洲文明的曙光史前的多瑙河英国考古史学家G.E.丹尼尔考古学文化是一个具有时间、空间和考古遗存群体特征的三位一体的基本单位(二)什么是考古学文化 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 聚落形态;墓葬形制;生产工具和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和宗教用品等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即使相同的环境条件也会产生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三)考古学文化的命名第一种
14、是以首次发现某种考古学文化的典型遗址的小地名来命名第二种是以典型文化特征来命名第三种是以时代、朝代或国家、古族的名称来命名(四)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共同体的关系V.G.柴尔德、夏鼐、卫聚贤二、考古学文化的层次结构二、考古学文化的层次结构(一)关于类型的问题在考古学文化内划分地方类型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内涵上的地域性差异;2.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3.自然地理位置的相对独立性,各自成为小的地理单元;4.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新的文化因素;5.古史传说中古国或古国群的分布 划分类型的方法分两种:一是每一个区域即为一个地方类型 二是纵向分期后按期划分横向地方类型考古学文化的界定和研究
15、第一个层次考古学文化内部的地方类型第二个层次每一个类型内部的划分第三个层次(二)关于文化区的问题考古学文化之上是文化区或文化圈文化区在不同时期数量不相同,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有所变化文化区之间的关系也有亲疏之别张光直:一个是世界式的或非西方式的,主要代表是中国 一个是西方式的,其特征是突破式的严文明:南方以稻作农业为特色的文化区;北方以旱地农业为主的文化区;东北、西部以狩猎和采集为特征的文化区 三、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三、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一)区系类型的提出梁思永、尹达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东西二元对立说梁思永关于龙山文化的分区研究苏秉琦把对仰韶文化进行的分区研究扩大到整个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
16、,提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区表示横的关系,是空间分布,是块块系是纵的关系,是时间的垂直关系,是条条类型是分支,所以整体又可以称为“条块”说(二)区系类型的内容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各个区域内在的基本文化特征和文化发展的源流关系,而产生不同文化特征的基本原因则是地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苏秉琦将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划分为六大区系: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考古学文化纵横关系清楚、分布区域明确、内在联系密切有五区:
17、以黄河中游为主的中原地区 以黄淮下游为主的海岱地区以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为主的环太湖地区以长江中游为主的江汉地区以燕山南北、辽河上下为主要分布区的燕辽地区除此之外,以川渝为主的西南地区,以甘青为主的西北地区也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中国新石器时代区域文化的扩张1.约自公元前7000年 2.约公元前5000年 3.约公元前4000/3000年区系类型是运用类型学方法对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推动了考古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进程,为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建立起来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的总框架和总谱系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文化、文明的发展进程,彻底打破了中原一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单源说,阐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由多元逐渐走向一统的历史进程思考题思考题:1.简述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的关系及其断定方法。2.如何分析考古遗存的年代?3.试论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考古研究中的运用。4.试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条件和作用。5.简述考古学文化及其层次结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