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大家把江雪的每句诗第一个字连起来:千、万、孤、独。这就是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的真实心境。但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投入到自然山水之中。在永州的十年,他不但创作了像江雪这样千古绝唱的诗歌,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散文,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所以小石潭记的“记”是游记。知人论世柳宗
2、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柳宗元简介游记就是作者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文体知识游记有三个要素:所至、所见和所感。为其骨为其肉为其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n)石/底以出,为坻(ch),为屿,为嵁(kn),为岩。青树/翠蔓(wn),蒙络/摇缀,参差(cn c)/披拂。潭
3、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然不动;俶(ch)尔远逝,往来翕(x)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chung)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初读,读准字音、节奏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竹林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
4、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格外 清凉以为,把作为。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名词作状语,向西名词作状语,向下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玉佩、玉环碰撞的声音,我的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大约表示约
5、数,左右向下穿透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轻快迅疾的样子 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表修饰源头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6、感到凄凉因为凄清停留代词,代这件事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游览经历就离开了。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跟随着同去年轻人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1.名词作状语(1)从小丘西行词类活用(2)下见小潭(3)皆若空游无所依(4)潭西南而望(5)斗折蛇行(6)其岸势犬牙差互向西向下在空中向西南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像狗的牙齿那样2.形容词的使
7、动用法凄神寒骨词类活用心乐之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为高兴发现小石潭潭中气氛小潭源流潭中景物交代同游者1.请按顺序梳理文章故事情节。再读,知行踪按照先闻其声、后见其形顺序来描写的。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准确的动词,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历,感受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探奇的情趣。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什么写法?移步换景是游记中
8、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下来。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由水声寻到小潭,犹如跟随导游,边移步,边观景,富有画面感。1.本文在描绘景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说说你们的发现教师提示:可以从写词、描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等角度去思考美读,明写法站立远视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北斗星曲折的样子和蛇蜿蜒前行的样子表现了小溪的弯曲。溪身:蜿蜒曲折岸势:参差不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溪两岸凹凸不平的情状。由面到点。先总写,写出鱼的数量和“空游无所依”(侧面写出水的清澈)的状态;再特写,体现了游鱼的灵动及
9、作者浓厚的赏景情趣。动静结合的手法。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由景及情。以小鱼的自由自在比衬人的心情,写出作者此刻“物与我融为一体”状态。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定点特写)。知识链接:定点特写:指的是在一个立足点将某一处景物描绘出来。1.柳宗元为何会由“乐”转“忧”?研读,悟主旨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寄情山水的方式只能获得短暂的欢愉,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触景生情,作者心中凄凉、孤寂、悲苦之感顿生,片刻欢愉俱散,而伴随作者的却是永久的寂
10、寥、凄凉与忧伤。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手法:寓情于景)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乐:因自然之美而“乐”,是暂时的。忧:因个人遭遇而“忧”,是持久的。拓读,还原作者的人格魅力 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余秋雨文化苦旅 壹壹 关注现实,关心民生,表达政治思想:如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田家诗送薛存义之任上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天问贰贰 他不忘“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天下苍生”的初心,他想利国利民,他想改变黑暗现实,他始终关注政治和民间疾苦,写下了大量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文。结语 “将生活中的痛感转化为艺术中的美感,将生活中的折磨转化为艺术中的享受”,这就是柳宗元,一个用审美的双眼捕捉美丽、传达快乐的文学家,一个不能忘情于现实与政治的痛苦的政治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