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岳阳楼记范仲淹范仲淹范仲淹渔家傲渔家傲.秋思秋思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宋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诵读词作,理解诗词,把握内容。2、赏析词句,感悟深层内涵。3、明确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
2、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小组讨论:为何雁去衡阳没有留念之意?“大雁南飞”是一种
3、自然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运用拟人拟人的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戍边条件的艰苦。时间:秋天地点:边塞(西北边疆)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自主思考:闭字的妙处“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由此也可见边塞战事紧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燕然未勒的典故的意义?“燕然未勒”运用典故,写出了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的现状,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这两句抒发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浊酒一杯”“家万里”多年戍守边疆,离家千万里,思乡
4、之情油然而生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这句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示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体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怀。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参互成文
5、,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问题1: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塞风光图。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写,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为下阕抒情做铺垫。问题2:词人开篇就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请你说说塞下风景“异”在什么地方。异声(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异寒(霜满地);异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嶂,孤城闭)。这都充分说明了入秋以来,塞北的荒凉,环境的恶劣。问题3: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两个字概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问题4:结合全词内容,简要说说这首词的主旨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主要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表现了戍守边疆的艰辛和将士思乡却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抒发了词人的报国之情。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渔家傲.秋思2、完成课后练习册3、预习下节课内容下课啦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