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教育概述 第一节 教育及其发展* 教育的含义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地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规律:教育者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去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通过一定的教育媒介起作用的;三者之间联系和作用的结果是受教育者合乎目的地变化* 学校教育制度广义国民教育制度狭义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旧中国学制的沿革1902 壬寅学制1903 葵 学制1912 壬子葵丑学制1922 壬戌学制(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
2、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地趋势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制度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熊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劳动(社会)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的发展20世纪以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及其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3、解释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支持与指导。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体现:超越日常教育实践经验,帮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经验纳入对教育的科学认识之中;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有利于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大学,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罗马罗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教育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教育研究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从事教育研究必修遵守研究的伦理原
4、则:自愿原则、匿名原则、保密原则和无害原则。教育研究的特点:既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特征,也有自身的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教育研究的意义1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选择研究课程 查阅文献资料 制订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 分析研究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质的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第二章 教育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A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和制约 政治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和制约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
5、度的反作用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A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B教育对生产
6、力的促进作用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A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与制约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B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反作用 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节 教育与科技、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科技对教育的影响与制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
7、响教育的内容对教育技术的影响B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A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B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 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主体统揽 个性塑造 传统扩展 重点突破第三节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
8、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理论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铄论(环境决定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前提)遗传
9、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环境 A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制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孟母三迁 B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3教育(主导)A个体社会化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B个体个性化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个体主观能动性身心发展的动
10、力*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和阶段性,循序渐进2不平衡性,某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互补性机体某一方面受损,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超常发展);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4稳定和可变性,稳定:即不所以更改内容和方法,可变:也要充分挖掘潜力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个体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不平衡性、顺序性和阶段性、个别差异性*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
11、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
12、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一节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含义 广义:存在于一切教育中,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待狭义:国家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所确立的工作总方针,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守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一)国家的教育目的(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各
13、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1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活动
14、、教育对象的发展)2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则在宏观上体现教育目的对人才智力的共同要求,微观上体现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培养任务以及社会的需要* 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作用激励评价l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个人本位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代表人物法卢梭、 瑞士裴斯泰洛齐 、德国康德 、美国马斯洛 、法国萨特社会本位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鼎盛时期:1920世纪初 代表人物:德国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孔德、涂尔干价值取向中
15、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一个国家整体的教育目的而言,在其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观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把人与社会发展的互依性、互利性作为社会整体教育目标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教育的实际运行过程来说,把满足社会的需要和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僵化地理解为二者在实践中分量相等,应予以动态的、发展的把握就价值实现的实践着眼点而言,要落在人地发展上第二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的概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依据1999.6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
16、务,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点:(性质-要求-途径)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表明了我国社会注意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2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素质要求。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
17、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性质,明确社会主义方向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教师职业特点: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其根本任务教书育人一、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体力和脑力的付出),创造性(创造性的运用教学规律 )
18、;连续性(时间的连续性,没有固定的交接班限制)、广域性(空间的广域性,任何场所都是劳动空间);长期性(人才培养周期长)、间接性(不直接创造财富,学生为中介,实现劳动价值);主体性(劳动手段是教育自身,直接成为教育因素和榜样)、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职业角色学习者和学者 知识的传授者 示范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学生的朋友 研究者* 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弘扬正气,摒弃陋习)、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高度自觉,自我监控)知识素养政治理论素养 深的专业知识
19、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职业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与 学生 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 社区型的开发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对待 师生关系 上新课程强调 尊重、赞赏教学关系 帮助、引导自我 反思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 合作第二节 学生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
20、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能力,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可塑性和可能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和关怀的需要*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l 生理成熟提前l 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实用化l 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l 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l
21、 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第三节 师生关系意义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 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3. 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内容1在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教学相长)(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着;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即使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22、自主发展2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民主平等)(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是的友好互助关系)3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尊师爱生)* 基本类型专制型 放任型 民主性*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智慧、教师人格因素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策略1. 了解和研究学生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 要发扬教育民主4.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第五章 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内涵课程是指学
23、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类型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组织和形式 分科 综合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 选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任务 基础型、扩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的呈现方式 显性 隐形课程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社会需求;2科学知识;3学习者身心的发展;4课程理论* 课程内容1.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概念: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2. 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3. 教材概念:根据学科
24、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1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2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3理论与实践统一4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第二节新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 新课程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 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第三节课程标准* 含义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制定依据* 结构* 新课程
25、标准的主要特点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中突破学科中心改善学习方式第四节课程资源内涵形成课程的基本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不同:校内和校外课程自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 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适合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解释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2. 审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3. 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4. 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以及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5. 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26、6. 建立课程资管理数据库,扩宽校内外课程资源以及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第六章 教学第一节 教学概述* 概念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基本任务1.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首要任务)2.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 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第二节 教学过程* 概念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
27、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 本质 1.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知识的间接性;教师的传授性;途径的有效性;认识的教育性) 2.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基本规律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2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应防止以下倾向: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学中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护士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
28、统一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3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2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传授的知识是规律性的知识,量要适当,采用启发式教学)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像形式教
29、育论者那样,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像实质教育论者那样,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智力。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学生思想平等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防止两种倾向: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方法* 原则概念:根据对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30、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意义:教学方法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教学方法并非简单地随着不同的社会变革和世界观不同而发生变化,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实际、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 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教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谈话法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31、讨论法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2直观感知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使用来说明、印证某一实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实物或现象的观察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用法实践活动法4探究活动5情感陶冶(体验)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基本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性、综合性、创造性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现
32、代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元化的座位拍了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第六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1.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4. 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第七章 教育评价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教育评价的内涵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学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评价的作用导向功能 、鉴
33、定功能改进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研究功能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类型和方法l 类型评价参照基准不同A相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判断出每个评价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一种评价。相对评价法便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个人相对位置的变动也使竞争充满活力,促使每个学生力争做得更好。但其缺点是:由于评价对象所在团体的整体水平不一,会导致对个体评价结果的失真;由于重在考查被评价者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难以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对个体的等级分类,易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B绝对评价法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
34、比较,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绝对评价法设定评价对象以外的客观标准,考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以促进学生有的放矢、主动学习;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差距,调整自我,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但客观标准的制定是非常困难的,难以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合理和有效;而且由于标准的过分统一会妨碍学生个性的发展。C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今昔或诸侧面比较)的评价方法。个体内差异法中,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比较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可以减轻评价对象的压力。但由于缺乏评价对象间的相互比较,容易导致信度降低、学生自我满足等。评价目的不同A诊断性评价(事先的评价)在
35、某项教育活动开始前或某一决策方案实施前进行的准备性评价。属于预测性评价,目的为了B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C总结性评价评价主体不同A自我评价 B他人评价* 方法测验法表现性测验法评定量表评价法轶事记录评价法档案评价法第三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鼓励性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发展趋势1. 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2. 由关注总结性目的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的发展3. 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4. 评价方法
36、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现代教育评价改革重点1.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4.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第八章 德育第一节 德育概述* 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和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社区、学校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
37、德的活动。 性质:社会性、历史性、阶级和民族性、继承性* 意义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 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任务A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B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C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D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
38、好的品德心理品质第二节 德育内容用什么样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教育青年青一代的问题。德育任务的具体化。德育过程和原则第三节 德育过程* 含义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规律1对学生知(品德认识)、情(品德感情)、意(品德意志)、行(品德行为)的培养提高的过程。2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一个长期、反复、
39、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原则A导向性原则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法发展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B因材施教(学生实际出发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和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C知行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
40、为的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要求:1加强理论教育2组织学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对学生评价坚持知行统一,4教育者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个别教育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马卡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平行教育原则) 要求:1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2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发挥学生集体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机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E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内在的动力,又要辅以纪
41、律的约束,把两者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足以教育目的提出,符合德育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是相辅相成的) 要求: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3建立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F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到达长善救失目的。 要求:1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优缺点。2教育者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将学生消极因素转换为积极因素。H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热爱学生,又
42、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辨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效果) 要求:1教育者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以及尊重热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I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教育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要求:1统一学校内部力量2统一学习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力量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第四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德育途径
43、概念(德育组织形式):学校教育者对 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基本途径: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l 社会实践活动l 课外、校外活动l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地活动l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学习l 班主任工作* 途径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德育方法;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方法: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 德育方法选择的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像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德育工作的新形势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党校第十章课外活动 第一节 课外活
44、动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在课程计划和学科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意义1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2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各种能力。4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特点与任务* 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任务一、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在科技,文艺、体育、劳动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三、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第三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主要内容社会实践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 组织形式1群众活动:集体活动、竞赛活动、参观访问浏览和调查、文体活动、墙报黑板报、社会公益劳动、主题系列活动。2小组活动:学科活动、劳动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3个人活动。第四节 课外活动的的组织* 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2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