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2.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书,理解其影响掌握明朝的八股取书,理解其影响。3.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17岁时,岁时,父母、大哥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寺庙做和父母、大哥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尚
2、。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加强君主集权,在政治、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加强君主集权,在政治、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吗?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吗?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探究一:明朝的建立探究一:明朝的建立1.1.背景背景(1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 动荡,民不聊生。动荡,民不聊生。(2 2)13511351年,农民起义爆发并迅年,农民起义爆发并迅 速发展,朱元璋
3、领导的队伍速发展,朱元璋领导的队伍 逐步强大。逐步强大。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新课探究新课探究应天应天(南京南京)朱元璋朱元璋(明太祖明太祖)13681368年年时间时间:建立者建立者:都城都城:灭元朝时间灭元朝时间:13681368年年灭元朝标志灭元朝标志:攻占大都攻占大都2.2.建立建立明太祖明太祖想一想: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想一想: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皇帝还有谁?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探究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探究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材料:材料:洪武十三年(洪武十三年(1380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
4、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结果发现胡惟庸家藏有士兵。太祖大怒,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结果发现胡惟庸家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以“枉法诬贤枉法诬贤”“”“蠹害政治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同时藉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
5、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1.1.背景:背景: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 的权力过大。的权力过大。2.2.目的:目的:巩固统治,强化皇权。巩固统治,强化皇权。3.3.措施措施(1 1)改革官制)改革官制取消行中书省,取消行中书省,设立设立“三司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分封诸子为王在在地地方方表现: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表现: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分 为为三,互不统属三,互不统属目的:使行省的权力目的: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散表现:驻守各地,监控地方表现:驻守各地,监控地方目
6、的:巩固皇室目的:巩固皇室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在在中中央央目的:进一步集中权力目的:进一步集中权力目的:分散兵权目的:分散兵权作用:皇帝直接掌握作用:皇帝直接掌握了了 军事军事大权大权(2 2)设置特务机构)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锦衣卫锦衣卫目的:监目的:监视官民视官民特点:由皇帝直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是皇帝接指挥,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的耳目和爪牙
7、职责:掌管侍卫、缉职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皇帝,镇压官民发展:明成祖成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立东厂 ,与锦,与锦衣卫合称衣卫合称“厂卫厂卫”4.4.作用:作用: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 接向皇帝负责,这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接向皇帝负责,这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探究三:科举考试的变化探究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1.背景:背景: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提倡尊孔崇儒。2.2.表现表现明朝科举考试细则明朝科举考试细则八股文特点八股文特点=内容空疏内容空疏+
8、形式呆板形式呆板+脱离实际脱离实际+禁锢思想禁锢思想命题范围:命题范围:“四四书书”“”“五经五经”答题限制:对题目的答题限制: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不得随意发挥答卷格式答卷格式“八股八股文文”:答卷由八个部: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要有分组成,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两股对仗的文字3.3.影响:影响: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四书”“”“五经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八股之害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等于焚书,而而败坏人才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有甚于咸阳之郊所
9、坑者凡四百六十余人也。坑者凡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顾炎武举子看榜图举子看榜图南京江南贡院考试隔间南京江南贡院考试隔间举子看榜图举子看榜图 结合图片和教材,思考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有哪些严格的规定?明朝时期,考生的作弊手段多以夹带居多,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选拔考试能选出什么样的人才?(考试内容固定)(考试内容固定)(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古人用的小抄古人用的小抄明朝科举考试的细则明朝科举考试的细则 命题范围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题限制答题限制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否则即为离经叛道,不能录取 答卷格式答卷格式“八股文”:答卷
10、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八股文的特点: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八股文的特点: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探究四:经济的发展探究四:经济的发展农农业业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手手工工业业棉纺织业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丝织业丝织业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制瓷业制瓷业制瓷中心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商商业业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北京、南京两
11、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和数十座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北京、南京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和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晋商、徽商等有名的商帮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晋商、徽商等有名的商帮明朝时引进的农作物明朝时引进的农作物手工业手工业观察下图,结合教材,分析明朝经济发展与宋代经济有哪些变化?观察下图,结合教材,分析明朝经济发展与宋代经济有哪些变化?棉纺织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丝织业丝织业:苏州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制瓷业制瓷业:制瓷中心是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青花龙文梅瓶青花龙文梅瓶现代青花瓷餐具现代青花瓷餐具商商业业 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越。出现北京、
12、南京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和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商帮商帮。明朝的统治明朝的统治农业农业引进新的作物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建立明朝改革官制改革官制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推行三司制朱元璋强化朱元璋强化皇权皇权改革科举制度改革科举制度表现:考“四书”“五经”影响: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经济的经济的发展发展手工业手工业制瓷业纺织业设立特务机构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商业商业出现商业中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以及商帮1.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朝()A.选官标准极为苛
13、刻B.自然灾害发生频繁C.社会治安状况较差D.君主专制大为加强D2.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明通行宝钞(纸币)的发行机构曾发生重要变化。观察题2图可知,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是()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行政中枢发生变化D.赋税制度开始调整C3.洪武(明太祖)时期所有奏章的处理都是皇帝一人亲批,而永乐(明成祖)、洪熙(明仁宗)时期则出现了皇帝与内阁阁臣共议的局面,虽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委之他人”,但所批答之意见已经包含了皇帝与阁臣“造膝密议”的内容。这说明()A.君主权力受到内阁制约B.阁臣意见影响皇帝决策C.权力运行带有民主色彩D.宰相制度减少决策失误B4.为加强皇权,朱元
14、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机构,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材料反映的史事是()A.文字狱的迭兴 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C.军机处的设立D.废丞相,权分六部 B5.明代宦官汪直权倾朝野,手下爪牙“从京城到全国各地,到处侦查隐秘的事情,即使是亲王府邸,也不能幸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朝()A.大兴文字狱B.分封诸子为王C.施行廷杖处罚D.设置厂卫机构D6.严复曾这样描述一项制度:“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这反映了该制度()A.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B.提供了相对公
15、平的竞争机会C.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D.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A7.明朝许多学子虽然通过考试晋身仕途,却成了“不识古今传国之世次,不知当世州郡之名、兵马财赋之数者”。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A.闭关锁国的影响 B.设立锦衣卫C.八股取士的实施 D.大兴文字狱C8.吴琦在明清社会群体的新趋向中写道:“明中期以后,出现了以十大商帮为核心的商人集团正是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的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材料显示明朝时商帮的出现()A.取代了传统的小农经济 B.促使明朝取消了重农抑商政策 C.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转型D.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D9.
16、明初,明太祖多次批评元朝“主荒臣专,威福下移”“委任权臣,上下蒙蔽”,导致元朝灭亡,故明初虽设中书省,但丞相多不满员,僚属大为削减。洪武十一年(1378年)命诸司奏事不必“关白”(通告,报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做法()A.为废除丞相制度创造了条件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C.意在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D.表明丞相削弱了皇权A10.学者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指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但是皇权专制必然打破这种平衡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替代”。这一变化反映出()A.对皇权的监督限制趋向制度化 B.政治的开明程度大大降低C.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D.中央集权的趋势大大加强B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