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38KB ,
文档编号:5965967      下载积分:2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965967.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doc

1、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 【答案】 (1)幽篁、深林、明月。营造了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解析】【分析】(1)作者在写景上运用物象幽篁、深林、

2、明月,写人则用独坐、弹琴、长啸。看似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意境,使其成为千古佳品。据此理解作答。 (2)本题要深入挖掘“独”字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作用。“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故答案为: 幽篁、深林、明月。营造了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

3、点评】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意境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明确 诗中所写景物及营造的意境。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结合“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句意,明确“独”的本意,语境意义及 传达出诗人的心境。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场景。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做简要赏析。 【答案】 (1)示例:轻薄的烟雾和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冰冷的河水以及水边的沙滩。(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解析】【

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某句诗的画面。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像和适当的描写。这句诗运用了互文的写法,也就是烟雾和月光既笼罩着江水,也笼罩着沙滩。这一点在特别注意。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表面上看是在批评歌女,实际上是在批评统治者和权贵。因为那些歌女哪里有自由,都是被权贵所指使的呀。 据此可作答。 故答案为: (1)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

5、了抒情效果。 【点评】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1)本诗通过_可以看出是_季节。 (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

6、辞方法?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残花;暮春(2)拟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1) “残花落尽见流莺”: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从“残花落尽见流莺”中的“残花”,可见描写的是暮春时节。 (2) “春风一夜吹乡梦,梦逐春风到洛城”: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把“春风”拟人化。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武元衡的家乡是在洛阳

7、附近的缑氏县)。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故答案为:残花;暮春; 拟人,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宋)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

8、,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注】淮村:淮河边的村庄。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败垣:毁坏的矮墙。向来:往昔,过去。(1)根据诗歌的情感基调,给此诗配乐,选择_的乐曲最合适。( ) A.悲伤凄凉B.高亢激昂C.恬淡悠扬D.轻快活泼(2)联系全诗,赏析首句中“自”字的妙处。 【答案】 (1)A(2)一个“自”字,写出了桃花不识人间悲苦,依旧盛开的情境,与下文烟草茫茫,晚鸦聒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以花的无情,来反衬诗人见到此情此景时的痛心之情。 【解析】【分析】(1)桃花盛开本是一幅很鲜明的画面,显示出勃勃的春的生机,但诗加上“无主”二

9、字,就平添了凄凉与伤惨;而春草笼烟展示的也是万物繁昌的景象,加上“茫茫”二字,隐隐在说,这里的耕地都长满了野草,一片荒凉,末缀上乌鸦这一不吉祥的鸟,不啻在告诉人们,这里已经没有人烟了。诗人匠心独运,把极热闹奋发的春天写得极不堪,不写兵荒马乱,兵荒马乱已经包括了进去。故而选A合适。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小桃无主自开花”,意思是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兵后的凄凉。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的诗蓄势。用以反衬诗人见到此情此景时的痛心之情。 故答案为:A; 一个“自”字,写出了桃

10、花不识人间悲苦,依旧盛开的情境,与下文烟草茫茫,晚鸦聒噪,兵后逃亡,人烟稀少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以花的无情,来反衬诗人见到此情此景时的痛心之情。【点评】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和感情基调。答题时应注意,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准确选择。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答题时应注意,答题步骤为: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霁夜(北宋孔平仲)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风送雨已何处?

11、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注释】霁:雨雪停止,天放晴。霁夜:雨过天晴之夜。孔平仲:北宋诗人,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生卒年不详。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又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寂历:寂静,疏落的样子,冷清。帘栊:窗帘和窗牖。戍墙铃:城墙上守城兵士播响的铃铛。南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明亮夜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因戍墙铃响而梦醒。B.颔联先实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然后再虚写“淡月笼云”的夏夜景色。C.颈联仍先写雨前秋风扫落叶,再写雨

12、霁萤火横飞。D.尾联由今夜推想到明朝,想象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必然是苍翠欲滴。(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视觉方面的朦胧夜色,在夜深人静之时尤显“寂历”,接着以诉诸听觉的戍墙之铃的清冷与之映衬,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颔联实写眼前“淡月笼云”的清寂的霁夜之景,虚写之前的狂风暴雨,这就构成鲜明的虚实对比。C.颈联里秋声堕叶的听觉静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很确切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欣悦的意趣。D.全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答案】 (1)B(2)C 【解析】【分析】(1)B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本

13、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B项表述错误,颔联“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是虚写,眼前“淡月笼云”的景色是实写。 (2)理解诗歌内容,辨析四个选项可知,C项“表现出”表述错误,颈联用秋声堕叶的听觉动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对于引动诗人的清秋逸兴,很有艺术效果。 故答案为: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含义的理解,需要了解作者作诗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还要考虑到写作手法,再做分析选择。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需要了解作者作诗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还要考虑到写作手法,再做分析选择

14、。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木芙蓉(南宋)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注】吕本中:南宋诗人,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此后闲居从事著作和讲学。东风:春风。(1)“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运用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芙蓉_的自然属性。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拟人;耐寒(不畏严寒)(2)这首诗托物言志,借不畏风雨寒霜、不随春风开落的木芙蓉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不受他人摆布的坚定志向。 【解析】【分析】(1)诗句“雨后霜前着意红”的意思是:在雨后或霜前(意为在摧毁花木的天气到来之前)都会有意开得更红

15、艳。将木芙蓉赋予人的思想,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芙蓉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努力开放的情形,用其鲜艳的色泽表达了木芙蓉不畏严寒的精神。据此可填写作答。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木芙蓉”,实际上是借“木芙蓉”来写人。特别是“一生开落任东风”写出了木芙蓉的从容与淡定,不管风吹雨打,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也按自己的本性,自开自落。这是一种潇洒,从容自在的形象,诗人好像是在写木芙蓉的品格,实际上是托物言志,抒发自己也要像木芙蓉那样,不管环境有多恶劣,不管有多么的艰难,也依然从容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据此理解分析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拟人;耐寒(不畏严寒)。 这首诗托物言志,借不畏风雨寒霜、不随

16、春风开落的木芙蓉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不受他人摆布的坚定志向。【点评】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牢记常用和特殊修辞方法的形式和作用,根据用词、句式特点、语气等要素判断。 本题考查分析托物言志写法。答题时应注意,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结合诗句分析作答。7请你分别对含“最”字的两句诗“最是一年春好处”和“此物最相思”进行朗读设计,并阐述理由。 朗读技巧提示:停连、重音、节奏、语气、语速、语调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7、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最”应使用欢快的语气,语速稍快,来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相思中的“最”应使用低沉的语气,语速稍慢,来表现诗人内心对友人的思念。 【解析】【分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所以“最”应读出欢快,欣悦的感情。相思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所以“最”应重在抒情,读出对友人的思念。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

18、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最”应使用欢快的语气,语速稍快,来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相思中的“最”应使用低沉的语气,语速稍慢,来表现诗人内心对友人的思念。【点评】本题考查朗读设计的能力。朗读设计包括设计朗读的停连、重音、节奏、语气、语速、语调等。要对诗中的某个词进行朗读设计,最关键的是要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不同,朗读的设计也不同。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 (1)宁静幽美

19、(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2)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意境,根据意境来分析山村的特点。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分析可知,用“闲”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闲”,正

20、是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故答案为:(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2)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点评】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指出

21、该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B.“齐鲁青未了”是作者近望泰山,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和历史悠久。C.“决眦”写出诗人想把一切看个明白,睁大眼睛张望,眼眶好似决裂。D.尾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答案】

22、 (1)B(2)高大巍峨(或遮天蔽日) 【解析】【分析】(1)B项“作者近望泰山”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齐鲁青未了”不是近望泰山,而是远望泰山。 (2)“阴阳割昏晓”:南山北山阴阳分解,晨昏不同。这是写泰山两面的光明与阴暗的反差大。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故答案为: B 高大巍峨(或遮天蔽日

23、)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首先明确句意,然后抓住“ 割昏晓 ”明确 高大巍峨 的特点。10诗歌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1)诗中展现的是一幅_(填季节)风景图,从_这一景物可以看出。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字填入诗歌结尾“”处,并简述理由。 A眠 B憩 C玩我选(_),理由:_【答案】 (1)初夏(夏季);杨花(或荷叶)(2)选A;“眠”字押韵,能显示出小凫雏偎依在母凫身边的那份亲密和安然,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解析】【分析】(1)“糁

24、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是写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由漫天飞舞的杨花以及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可知,此诗表现的季节是初夏。 (2)这是一首绝句,要求押韵,故排除B;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结合“笋根雉子无人见”可知,表现的是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所以此句应是写小凫雏偎依在母凫身边的亲密和安然,而“眠”字更符合此意境。故选A。 故答案为:初夏(夏季);杨花(或荷叶) 选A;“眠”字押韵,能显示出小凫雏偎依在母凫身边的那份亲密和安然,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点评】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读懂诗

25、歌,稍加分析就能得出答案。 标题考查诗歌押韵特点的理解。考查的是诗歌的基本知识,考生要注意平时对诗歌知识的积累,并且要灵活运用,阐述理由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足”字写出了山西村农家的好客及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B.颈联写乡俗民事,赞美了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批判了拜神求佛的陋习。C.尾联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D.

26、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显“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令人回味无穷。(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2)在逆境中蕴含着希望,只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人生就有豁然开朗的转变。 【解析】【分析】(1)B项,“批判了拜神求佛的陋习”错误,作者没有批判求神拜佛之意。故选B。 (2)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

27、,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在逆境中蕴含着希望,只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人生就有豁然开朗的转变的哲理。 故答案为: B 在逆境中蕴含着希望,只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人生就有豁然开朗的转变。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本题考查诗句哲理的把握,注意首先明确诗意,揣摩包含的哲理。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莫笑”二字,表达诗人对农家

28、淳朴厚道民风的赞赏。B.颔联写诗人困顿之后的豁然开朗,道出了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C.颈联描写“春社”的祭祀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乡土风俗的喜爱。D.全诗紧扣“疑”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D(2)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故选D。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若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会拄着拐杖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

29、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D;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点评】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准确理解诗歌内容,能读懂诗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大意,理解诗人寄予的情感并能从诗歌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炼字、炼句的角度进行赏析点评。游山西村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而不是紧扣“疑”字。 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通过诗中的典故可以看出,作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想做官而没人引荐的苦衷,表达出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的愿望。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