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5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理解“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诗句的意思;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难点】了解诗歌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长征。1同学们,八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2了解长征。(1)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2)听老师来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2、。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课件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3、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3有关作者毛泽东的资料。4介绍这首诗的体裁。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1)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2)学生质疑。(字词)(3)根据大家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2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红军/不怕/远
4、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三、再读诗句,感知诗意。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
5、大意。课件出示: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指导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全诗。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上节课同学们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领会诗歌所饱含的精神气概。二、研读课
6、文,体悟诗情。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2研读诗句,体会诗句饱含的感情。学习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提出问题,质疑思考。你能说出诗中哪个词语说明红军翻过的山多,涉过的水多吗?(万水千山)红军越过千山万水,历尽坎坷磨难,诗中用哪个字对此历程进行了高度概括?(难)面对千山万水的阻隔和千难万险,我们的红军战士怕不怕?(不怕)你从哪里具体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不怕?读一读。(万水千山只等闲)设计意图:这四个问题虽不难,却一环套一环,能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所揭示的深刻含义,也能帮助学生背诵。(2)指导朗读,读中感悟。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首联,首联是
7、诗的总纲,应以高昂的语调、略快的节奏朗读,以表现对红军战士的赞颂之情。“不怕”要读得坚定有力:“万水千山”音节略拖长,表现红军长征路途的漫长和艰辛;“等闲”语气略舒缓,读出不畏艰险的感觉。(3)体会情感。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学习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这句诗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长征艰难?(五岭逶迤、乌蒙磅礴)课件出示:五岭的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五岭和乌蒙山的险要。(2)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不怕难呢?(腾细浪、走泥丸)(3)探讨交流,领悟诗情。思考: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
8、丸,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课件出示:这句诗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里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来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4)指导朗读。这两句诗开始叙述长征的经过,节奏应较首联略舒缓。“腾”和“走”要读得刚劲有力,为后面蓄势,“细浪”和“泥丸”的语气略重,以表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学习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这句诗中,你又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云崖、大渡桥横铁索寒)课件出示:泸定桥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泸定桥。(2)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困难呢?(暖)(3)讨论交流:金沙江、大渡河,这一暖
9、一寒,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明确:这句诗是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体现了长征的惊险悲壮,也让我们体会到红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4)指导朗读,读中感悟。“云崖暖”“铁索寒”语调一扬一低,声音一实一虚,节奏一松一紧,处理为对比重音。“拍”“横”可适当拖长字音。学习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千里雪)(2)那你又是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喜)(3)讨论交流: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明确: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这句诗写长征的最后路程,
10、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又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4)指导朗读。最后两句诗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语调转高,要读得欢快、流畅,尤其是结尾的“尽开颜”三个字要一字一顿,高昂有力,形成全诗感情的最高峰。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1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明确:五福“征难图”:越五岭、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
11、体会。2课堂总结。本诗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拥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3这是一曲胜利的赞歌,这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走进这厚重的历史,领略这震撼的诗行,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四、背诵积累,布置作业。1练习背诵课文。2课后收集毛主席的诗词,认真地读一读,丰富积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始终抓住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整首诗歌的过程中,我用的是讲授与谈话相结合的方法,意在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就是这样按照“展示目标整体感知具体感知”这一教学程序的设计层层深入,用生动的语言和不断的启发诱导,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来实现对学生情感和能力的拓展升华。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