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8 ,大小:1.38MB ,
文档编号:5998569      下载积分:1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998569.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doc

1、汉语史整理资料(湘大中文系10级适用,蒋金星老师的重点)考试比例:训诂学40%,文字学30%,音韵学30%。1名词解释 5分*5=25分2简答 10分*3=30分(文字、音韵、训诂各一个)3论述题 15分*1=15分(训诂)4默写 广韵和平水韵的平入声 10分左右5把古文字转化成简化汉字 6分左右6标点 老师说本题难度最大,古文200字左右 14分左右注:1. 对标点没有信心的同仁最好带铅笔和橡皮吧。2. 资料中加粗为老师所提供的重点,但不是全部重点,剩余重点要靠各位的聪明才智和多年的考场经验。3. 资料中有国际音标,去打印店打印的时候需要顺便带上国际音标安装包,我在乐园旁边小打印店里安装了,

2、如果不想麻烦的可以过去直接打印,更不想麻烦的可以直接略过那一小节不看,我觉得老师也不会考。我用人格保证没有任何商业目的。第二讲 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基础知识1、三十六字母是怎么一回事 (1)汉字的语音结构 在唐代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汉字的字音可以分析为声母和韵母(包括声调)两部分。 (2)双声 他们把声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叫双声字,有多少群双声字就表示有多少个声母。 (3)字母 音韵学家拿一个含有该声母的字代表该声母。古人专门替这种声母的代表字起了个名称,这就是字母。古人的“字母”,就是指声母的代表字。 (4)字母的最早创立者 (唐代的和尚舍利 唐代的和尚首温 唐代的和尚神珙 唐代少数民族和尚

3、了义) 唐末五代和尚守温 1923年,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录该馆所藏的我国敦煌写本一个残卷,记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三十字母表。守温三十字母唇音 不芳並明舌音 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牙音 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齿音 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喉音 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中有守温关于音韵学著作残卷,还有归三十字母例。(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守温参照梵藏字母,创制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 (5)守温为什么能创制三十字母 一方面,一般的和尚既无官场之逐,又无百姓之辛苦,可以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各种学问。另一方面,佛教

4、经典都是印度传来的,他们使用的梵文是拼音文字。守温既通晓双声叠韵,又对梵文字母有着深刻的理解。(6)宋人三十六字母 到了宋代,汉语声母又有了新的变化,音韵学家们根据当时语音实际情况,增加了“非、敷、奉、微、床、娘”六个字母,并对原有的个别字母加以调换,重新排列,就成了汉语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宋人三十六字母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牙音见溪群疑舌音舌头端透定泥舌上知徹澄娘唇音重唇帮滂並明轻唇非敷奉微齿音齿头精清从心邪正齿照穿床审禅喉音影喻晓匣半舌音/半齿音来/日(7)宋人三十六字母的价值l 宋人三十六字母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l 首先,掌握三十六字母是学好音韵学的一个关键。它代表了宋代

5、的声母系统,它可上溯上古声母系统,下探近代以至现代普通话和方言的声母系统。l 其次,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给后代的语音分析和研究语音发展规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拼音字母的制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启发,近代的注音字母和现在的汉语拼音字母都与三十六字母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二、音韵学及其内容(重点在概念,考名词解释)(一)语音学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基础的学科,它适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如果以研究内容为出发点,语音学可以进一步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特点)、试验语音学、应用语音学等。(二)音韵学 音韵学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

6、系统,是汉民族特有的学问,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l 古汉语音韵学也称为声韵学,是分析、研究汉语史上语音、特别是汉字字音情况及其发展演变系统的学科。l 由于古代汉语语音保存在文字中,所以音韵学实际是分析、研究汉字声、韵、调的科学。 (三)音韵学的内容 我国传统音韵学包括三部分:今音学、等韵学、古音学。古音学 古音又称上古音,古音学是对今音学来说的,它研究的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而以诗经用韵为主要的根据,并且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今音学 今音又称中古音,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唐宋的汉语语音系统。等韵学 等韵学是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汉语发音

7、方法和发音原理。l 等韵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韵图和门法。l 韵图是利用图表形式逐一表示一个个反切的读音。对韵书来说,它把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简练明晰地表现出来,对于使用韵图的人来说,韵图是汉语音节拼合的练习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准确读出反切读音的目的。等韵学的精华表现在韵图上。北音学 学者们还提出以元代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音的等韵图为对象,建立一门“近代语音学”(有人主张称“北音学”。)l 中原音韵:周德清著,是代表近代官话的一部韵书。中原音韵指中原音韵一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l 汉语音韵学就是今音学、等韵学、古音学及北音学这四个部门的总称。第三讲 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一)

8、(根据韵书和反切分析音类)我国古代出现过不少音韵学著作,记载了若干种语音系统。运输是古代音韵学著作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是现代人研究汉语古音的重要依据,东汉末年,人们的语音分析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创造出一种叫做“反切”的注音方法,随后就有人编写了韵书,以后历代都有韵书出现。一、 什么是韵书韵书是以分韵和注音为主要功能的工具书。这种工具书按照音节的内部成分(声调、韵腹和韵尾、介音、尾音、声母)给汉字层层分类。并且用反切给汉字注音。通过分析韵书的内部分类和反切用字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一部韵书的语音系统包括多少个声调、多少个韵,多少个声母,一韵内包含几个韵母,哪些是同音字。不同时代产生的韵书在编排体例上有

9、所不同,表现音系的细致程度也有所不同。下面分别介绍中古和近代两种有代表性的韵书体例。二、广韵编纂原理1、中古时期的韵书以广韵为代表,它的体例可称作三级分类法。(1)第一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分出的单位是卷。广韵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注文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 。所收之字按平、上、去、入分成四部,平声因字多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2)第二层分类以韵腹和韵尾为标准。一卷之内,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就是“韵”。l 广韵分206韵,其中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l 每个韵以开头一个字作为该韵的名称,叫做“韵目”。l

10、如平声的“东、冬、锺、江”,上声的“送、宋、用、绛”等。l 韵基:把“韵腹+韵尾”看做一个单位,是传统音韵学以直沿用的分析方法,这个单位可以叫做韵基。(3)第三层分类是同音字组,一韵之内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划为一组,这样的同音字字组,称为“小韵”,后人也管它叫“纽”。l 小韵和小韵之间,用圆圈隔开。l 全书共有3800多个小韵,每个小韵在开头的字下注明反切,是本小韵所有字的注音。并注明该小韵所收的字数。l 小韵中的其他字则只作释义(韵书起到字典的作用),不再注音。l 但有又音的,则注明又切或“又音”,但这种“又音”只管这个被注的字本身,与同小韵的其他字无关。2、 广韵分析音韵的局限性这样的韵书直接

11、提供的语言信息由三层:声调、韵、小韵。它的欠缺是没有明确显示出介音和声母的类别。完整的韵母由介音、韵腹、韵尾三部分构成,若要完全把韵母区别开,还应该把一韵之内的字再分更小的类,即把介音不同的字分为不同的类。以介音、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为条件分出的小类叫做韵类。此外,一个声母的字还可能因为某种细小的差别而分成两个声类。韵类和声类的信息都包含在小韵的对立中,需要通过分析反切而间接地获得。三、韵略易通不考四、古代韵书的编纂原理 层级分类法,通过对汉字的层层分类揭示音节分析的结果。现代人则通过这些分类而了解一部韵书的音系结构。五、反切的系联1、什么是反切:2、反切的原理: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

12、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反切字的读音。它的前提是: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相同。 3、清陈澧切韵考用系联法,分析广韵的声类和韵类。4、 反切系联法 反切对古人来说仅仅是一种注音的方法,对于现代音韵学来说则是研究古音的重要对象。像广韵那样的韵书,没有把韵类和声母标石出来,对它的音系细节就必须做进一步分析,才能把声母和韵类都彻底区别清楚。这一分析是通过分别“系联”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来实现,叫做“反切系联法”。系联反切上字可以得到声类,系联反切下字可以得到韵类。5、法切系联法的基础一是反切的基本原理。二是古书里反切用字的任意性。6、陈澧系联法的理论原

13、则(四个)一是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一定是双声;二是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必定是叠韵;三是凡两个反切上字同类的,反切下字必定不同类(因为如果同类,就应该是同音字而不必分成另一小韵);四是凡两个反切下字同类的,反切上字必定不同类。7、陈澧系联法的具体条例 同用、互用、递用。基本条例:“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1)同用:冬,都宗切;当,都郎切;登,都滕切;的,都历切“同用”,就是几个被切字同用一个反切上字,“冬、当、登、的”反切上字同用一个“都”字,无疑为同声类。(2)互用:当,都郎切;都,当孤切“互用”,就是两个被切字互为反切上字。“当”、“都”互为反

14、切上字,无疑为同声类。博,补各切;补,博古切。每对互用的反切上字一定属于同一声母。(3)递用:冬,都宗切;都,当孤切;当,都郎切。“递用”,就是一个被切字的反切上字,又被递用为下一个反切的被切字。“冬”、“都”、“当”递用为反切上字,应为同声类。例子:西,先稽切;先,苏前切;苏,素姑切;素,桑故切;桑,息郎切“西、先、苏、素、桑、息”为递用,这些递用的反切上字一定属于相同的声母。由此可见,凡是反切上字有“同用”、“互用”、“递用”关系的,必定属于同一类声母。所以根据基本条例就可以系联出一大批声母相同的字来。然而,也有些声母相同的字用这种方法却无法系联起来,于是,陈澧又制定了补充条例,以补基本条

15、例之不足。8、补充条例:两个“变例”补充条例:“切语上字既系联为同类矣,然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者,以其切语上字两两互用故也。今考广韵一字两音者,互注切语。其同一音之两切语,上二字声必同类。今于切语上字不系联而实同类者,据此以定之。” 这就是说,有些不能直接系联的反切上字,可以根据“又音”、“互见”的反切间接系联。一是在反切上字时,有的反切上字明明是同类,却与同用、互用、递用系联不起来。就把广韵中此字下收的“又音”系联。例子:多,得何切 得,多则切 都,当孤切 当,都狼切都贡、多贡同韵,故“都”、“多”二字实为一类。二是在系联反切上下字时,有的反切下字实为同类,却无由系联者,据“四声相承”情况定其

16、韵母的分合。9、陈澧的结论(1)声类结论:陈澧用系联法,把452个反切上字归为40声类。l 声类,指反切上字的分类。它还不等于声母,一个声母有时可分成两个声类,这是因为反切下字中包括有介音(即“等”),有些声母不能与i 、u、 某个介音结合。例子:见k 有“古、公、过”等和“居、举、九”等两个声类。(2) 韵类结论 陈澧用系联法,把广韵1200多个反切下字系联为311个韵类。一般认为广韵206韵。第四讲(重点) 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二)(根据等韵图分析音类的语音性质)一、韵书分析音类的局限性l 从韵书的分类只能知道那些字属于相同的音类,但不能知道同一层面的音类和音类之间在语音性质上具有什么样

17、的关系。l 就韵这一层面而言,有些韵存在一下联系:l 包含共同的韵尾l 包含共同的韵腹l 就韵类这一层面而言,有些韵类包含相同的介音。二、等韵图1、什么叫等韵图:简称韵图,是用汉字编排的声韵调配合表。(各种等韵图书影,省略)2、等韵图的编纂原理:以层级分类和交叉分类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汉语的音节结构。3、等韵图产生的年代l 韵图大约产生于唐末五代时期,盛行于宋元明清;l 宋元时代的韵图属于前期,明清时代的韵图属于后期。l 前期韵图与后期韵图的体例有所不同,但编纂原理是一样的。4、等韵学概说l 概括地说:等韵学是唐代兴起的,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系统地分析汉语语音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18、;是分析汉语声、韵、调音理的科学。l 具体地说:等韵学研究汉语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声母系统;等韵学研究汉语韵母的结构及其变异;音节表(等韵图)为其主要表现方式。l 从定名来说:古人用“七音”分析声母的发音部位,所以等韵学又称“七音学”;由于古人以“等”说韵,故等韵学又称“等韵学”。(一) 等韵学对声母的研究(概括说来是三句话)l 以“字母”表示汉语的声母;l 以“五音”或“七音”分析声母的发音部位;l 以“清浊”分析声母的发音方法。1、字母l “字母”名称是唐代佛门信徒受梵文佛经的影响,从梵文中翻译过来的。唐代汉语的声母有30个。l 到宋代,又增加了“非、敷、奉、微、床、娘”6个字母,遂

19、成“三十六字母”。这“三十六字母”大体反映了唐、宋时汉语标准语的声母系统。2、五音、七音五音 “五音”是等韵学家描写声母发音部位的术语。指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注意:牙音,实为舌根音;齿音,指齿头音。)七音 在“五音”基础上又分出半舌、半齿音两类而总称“七音”。l 唇音分重唇音(帮组)、轻唇音(非组);l 舌音分舌头音(端组)、舌上音(知组);l 齿音分齿头音(精组)、正齿音(照组);l 牙音即舌根音(见组);l 喉音(晓、匣、影、喻);l 半舌音(来);l 半齿音(日)具体来说(可以不看):牙音,就是舌根音(舌面后音),包括塞音k,k,和鼻音。舌头音,就是舌尖中音,包括塞音t,

20、t,d和鼻音n。舌上音,就是舌面前的塞音,和鼻音。重唇音,是双唇音,包括塞音p,p,b和鼻音m。轻唇音,是唇齿音,包括塞擦音pf,pf,bv和鼻音。后人把这个部位上的擦音f、半元音也都称为轻唇音。齿头音,是舌尖前音,包括塞擦音,和擦音s,z。正齿音,是舌叶音,。也有的学者认为是舌面前音,。喉音中,有零声母,有舌根音的擦音x,舌面的半元音j。是个比较复杂的类别。半舌音,是舌尖中音的边音l。半齿音,是舌面前的摩擦鼻音n。3、 清、浊l 清、浊是等韵学家分析辅音声母发音方法时用的术语。清,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辅音声母,因其音清而高,故称清声母。浊,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声母,因其音低而沉,故称浊声母

21、。l 早期等韵学家把“见”称为“清”,“溪”称为“次清”(第二个清),“群”称为“浊”,“疑”称为“清浊”(不完全的浊)。全清,简称清,指的是清声母里边的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声母;零声母也属于全清。次清,指的是清声母里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声母。全浊,指的是浊音里的塞音、塞擦音声母。次浊,或叫半浊,不清不浊,指的是浊音里鼻音、边音、半元音等。擦音也分清浊两类,它们的称呼,有的书上单叫清或浊。(二) 等韵学对韵母的研究 概括地说:以“等”、“呼”分析韵母的结构;以“摄”、“转”归纳韵母的类别和变异。1、等、呼(1)等 即等第,为区别韵母的洪细即大小高低而设。l 江永音学辨微:“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

22、二等次大,三、四等皆细,而四尤细。”l 今天看来,是根据韵母中主要元音及介音发音状况的差异而划分的类别。l 一、二等(即洪音)是没有i介音的韵母,所以声音大,如a、o、e。三、四等(即细音)是有i介音的韵母,所以声音细,如ia、ie。再细分:一等的主要元音靠后,故口腔共鸣大,所以声音洪亮,如a;二等的主要元音稍前,即(舌面)稍高,口腔共鸣小于一等,所以是第二大、次大,如e;三等的主要元音同一等,但有i介音,所以不如一、二等洪亮而为细,如iang;四等的主要元音因为有i介音而比二等更靠前,即(舌面)更高,口腔共鸣最小,所以“尤细”,如ie。(2)“呼” 指韵母结构中主要元音之前有没有韵头而言。l

23、 在宋、元等韵图中,只指有无“u”介音。有u者称合口呼,无u者称开口呼。l 到了清代等韵图中有了四呼:没有介音者是开口呼,有i介音的是齐齿呼,有u介音者是合口呼,有介音者是撮口呼。l 总之,介音是区别 “等”和 “呼”的杠杆。l 早期即宋元时代用介音i区分“等”,用u区分“呼”。晚期即明清时代用介音i和主要元音这两个标准划分等,用i、u 、分别划分“呼”。2、摄 “摄”是等韵学家为归纳韵母类别而使用的术语。把一些音值相近的韵合成一个类别,称为“摄”。l 宋元的等韵图把广韵206韵进行归并,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归为一类十六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

24、深、咸。(十六摄不考)3、转 “转”是等韵学家分析、归纳韵母变异情况时使用的术语。l 六朝人已开始先秦古音不同于“今音”。当他们用“今音”读诗经等古代韵文时,碰到该押韵却押不出韵时,就临时改变这个韵脚字的今音读音以求叶韵。这种改字读经的办法,称之为协音。l 在唐代,有人注古书时也把协音称为合韵。意思是从今音看,把两个本来不同韵的字合成一个韵。l 到南宋,吴棫(字才老)撰韵补用“通”、“转”的方法专门研究“协音”学说。l 所谓“通”、“转”,是指持“协音”理论的人认为:既然按“今音”,一个字的读音已经是甲韵和乙韵相通,也就是说,从甲韵转到乙韵中去了,所以这就叫“协音通转”。l 持“协音通转”说的

25、人不承认古今音有变化,因而是错误的。例子: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南,协句,宜乃林反。” 朱熹:“南,叶尼心反。” 例子:诗经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朱熹:“仪,叶牛何反。”l 明代陈第提出“古诗无协音”即古今音有变异的正确观点。他认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论证了古今音的不同,对后世的音韵研究颇有影响。 l 事实上,古音通转都是有条件的,通转之所以产生,是方言或历史演变的结果。l 也有人认为“转”是“辗转”的意思,就是指的声母和韵母辗转相拼,拼出一个个字音来。第五讲 (重点)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26、(三)(从其他文献考证音类)一、从诗文押韵归纳韵部1、方法l 考察一个时代诗歌和其他韵文的用韵情况,是发现韵部系统的一个方法。l 对于没有韵书韵图的时代,可以通过押韵字归纳出来。例子:诗经押韵字系联法l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l 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l 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l 顾炎武把诗经1870多个入韵字通过“系联”即A=B、B=C、A=C归纳成韵部。l 以上划线部分的字可系联在一起属于同一部。他用这种方法

27、把古韵归纳为10部。2、诗文押韵的时代性l 诗文押韵具有时代特色,各个时代的押韵体现本身所处时期的韵部系统。3、官韵和自然韵 :同一时代的押韵分部还有文体的差别。l 唐代以后,形成了官韵和自然韵两种风格。官韵 按照官方规定的韵书押韵,就是押官韵。宋元明清的近体诗都押官韵,这种用韵脱离实际口语,只遵守固定的韵书分部。自然韵 按照实际口语用韵押自然韵。唐代的古体诗、宋词、元杂剧、明清说唱曲艺基本上是自然韵。4、自然韵的价值l 自然韵价值较大,在音韵学上更受重视。l 有些诗歌体裁本来从民间产生,前期的创作语言通俗易懂,押自然韵,后来却脱离普通民众,被文人骚客所拥有,语言“雅化”,押韵也模式化,总在遵

28、守早期的韵部系统,没有跟随时代而变化。宋词、元曲就有这个问题。二、从谐声系列考证上古声韵类别1、谐声字 谐声字就是形声字,指由代表意义类属的义符(形符)和表示读音的声符(声旁)合成组成的合体字。2、谐声字的造字原理l 一个声符,往往产生一系列谐声字。l 一组谐声字的韵母往往相同或只有介音不同;l 一组谐声字的声母往往也相同或者属于同一发音部位,即声母相同或相近。例子:长张、帐、胀、怅、苌3、段玉裁“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l 段玉裁创立“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这是清代古音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例子:如“台”在“之”部,从台得声的 “治、枲、胎、苔、邰、鲐、笞 、始、怠、怡、饴”等字都同部。例子:说文

29、里同一谐声偏旁的字一定属于诗经押韵中的同一个韵部。l 有了段玉裁的学说,诗经韵和谐声字在上古韵母的研究中占同等价值。最重要的是:以谐声偏旁为纲领,古书里不押韵的字也可以归到诗经押韵的系统去了。先秦古韵l 王力在汉语音韵研究中,把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著上古韵母系统研究、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等。l 汉语史稿分先秦古韵为30部。l 目前高校多采此说。先秦韵11类29部(至战国增冬部达30部 )4、谐声字与上古声母研究l 上古时期没有现成的声母资料保留下来,既没有等韵图和字母,也没有反切,诗歌韵文也只能反映韵母。l 因此,谐声字就成为研究上古声母最有效的依据。黄侃古

30、音19纽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影(喻于)见端(知照)精(庄)帮(非)晓溪透(彻穿审)清(初)滂(敷)匣定从(床)并(奉)疑泥(娘日)心(山邪)明(微)来三、利用异文、通假字分析字音异文 指的是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之间、或原文与引文之间文字的不一致。例子:“伏羲氏”在古書中也寫作“庖犧氏”、“包羲氏”等。l 這樣的異文對於研究上古漢語的聲母和韻母系統都非常有價值。 l 造成异文的原文非常复杂,有异体字、同义词、错讹、衍文、脱文、别字等。l 其中别字大多是用同音字代替,对于古音的研究有一定用处。例子:逶迤、委蛇、委移、倭迟通假字 通假字是经常性地把一个字当成另外一个同音字或音近字来使用。例子:荀子君道

31、:“其德音足以填抚百姓。”镇、缜、稹、嗔、慎、颠、滇、填例子:汉书高帝纪:“填国家,吾不如萧何。”镇、缜、稹、嗔、慎、颠、滇、填例子:耽、眈、忱、沈、枕、鸩说明古代端组与照组的部分字本来曾是同一声母。第六讲不考 略第七讲 今音学一、今音学的产生今音学 今音学是指研究切韵系韵书的学科。时间,今音学产生的时代:孕育于魏晋,发轫于隋,兴盛于唐宋。今音学产生的原因:1、社会的要求需要研究音韵。l 这一时期战乱频仍,许多人皈依佛门以求解脱。人们对佛经和梵文的研究更加深入。进而启发人们研究汉语语音。l 隋书经籍志:“自后汉佛法行于中国,又得西域胡书,能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与八体六文

32、之义殊别。”l 战争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2、文学形式的发展需要研究音韵。l 魏晋以来,特别是六朝,骈文、韵文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韵书。最早出现的韵书是三世纪魏李登的声类,晋吕静的韵集。以后韵书大为发展。3、识字读音需要研究音韵。l 汉魏以后,汉字的形体由篆文、古文变成隶书、楷书,使谐声字的声符标音作用渐渐不太明确。 4、政治上的大一统对文化提出了统一的要求。l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特别是隋文帝开始实行科举制,延揽大量人才。当时文字虽同,但各地语音有别,成为汉语交流发展一大障碍,于是学者们便倡言,汉语定韵要有一个统一标准。 l 要求有一部在取音上能兼顾南北双方音

33、读的韵书,切韵就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产物。今音学的内容l 从时代上说,今音学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的语音系统,又称中古音系;l 从成果上说,今音学的研究成果是韵书,主要是切韵、广韵、集韵和“平水韵”等所有切韵音系的韵书,所以中古音时期又称“韵书”时期;l 从研究的要点说,今音学研究要点在“韵”。二、今音学研究的韵书韵书 韵书,是指把汉字按其韵的异同,分别部居,分韵编排的书。1、切韵(1)切韵的由来切韵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一部韵书,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隋文帝开皇(581600)初年,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著名学者在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编订新韵书,法言

34、执笔记下审音原则,于文帝仁寿元年(601)成书。 (2)切韵的内容l 切韵五卷。其中平声54韵分上下二卷,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总计193韵。(3)切韵音系的性质(不考)a、主张是一个单一的方言音系。b 、是大致以一个方言为基础的活音系。c 、主张是古今方国之音,即综合音系。d 、主张是文学语言音系。(4) 切韵在汉语史上的地位(重点):切韵音系是了解和研究语音史的基础。因为:第一,切韵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韵书。它成于隋,到初唐就被朝廷规定为标准韵书,即官韵;宋朝扩充成广韵,其官韵地位更加强化;元明清虽被“平水韵”取代,但平水韵也是在广韵基础上改编而成。第二,该音系综合了不同方言

35、的语音内容和一部分较古老的韵书的内容,包容范围广,分类细致严密,该音系最适合作为研究古今音和方音的共同参照系。第三,从时间上说,切韵音系正处于汉语史的中间环节。往上能够跟上古汉语联系,往下能够跟近代汉语联系,无论是对于发现历史事实还是解释音变规律来说,这个音系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替代的。(5) 切韵的声母系统和三十六字母的区别。两个系统之间相同的声母有:舌头音“端透定泥”,舌上音“知彻澄娘”,牙音“见溪群疑”,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喉音“影喻晓匣”,半舌音“来”,半舌音“日”。唇音,三十六字母分重唇音“帮滂并明”和轻唇音“非敷奉微”;切韵的唇音声母只有一套,没有轻唇音,所有轻唇音字读重唇。齿音,三

36、十六字母的正齿音只有“照穿床审禅”五母,这套声母在切韵原分属两套,等韵图上分列在二等和三等。人们把列在二等的叫做“照二系”,通常用“章昌船书禅”作代表字。喉音,三十六字母的喉音次浊声母“喻母”在切韵是两个声母,韵图上也通过分等有所区别。人们把三等地位上的叫“喻三”,通常用“云”或“为”)作代表字;把四等地位上的叫“喻四”,通常用“以”(或“喻”“余”)作代表字。(6)切韵声母到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演变A.全浊声母轻化(浊声母变成清声母,叫做浊音轻化)。l 切韵的全浊声母并(奉)、定、澄、从、邪、崇、船、禅、群、匣,分别归入同部位的清声母。l 其中的塞音、塞擦音按照声调条件分化:l 平声字变成送气音

37、(次清),仄声字变成不送气音(全清)。l 擦音没有这种分化,都变成同部位的清擦音。B.唇音分化出一个fl 切韵的唇音声母帮、滂、并、明,到三十六字母分化为重唇音帮、滂、并、明和轻唇音非、敷、奉、微。l 轻唇音的非、敷、奉到现代变成f,微母则变成了零声母。C.知彻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三组声母合并为现代的t,t,。t,t,三母是由中古的知组、庄组、章组声母合流而成,其演变的情形大致是:庄组、章组在唐末宋初之际合并为照组,大约到了中原音韵时期,知组又与照组合并。D.影母、于母、以母、疑母、明母一部分(三十六字母“微母”)和日母的少数字,合流为现代的零声母。E.见溪群疑晓匣、精清从心邪两组的齐齿

38、呼和撮口呼字的声母变成了t、t、。这三个声母大致产生于清初稍后的时期。2、 广韵(206韵) 广韵为宋初陈彭年等据切韵及唐人增订本修订而成,1007年完成,次年改名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收26194字,分206韵,较切韵多出13韵。(重点)广韵的韵母(背平声和入声)平声:1东2冬3钟4江5支6脂7之8微9鱼10虞11模12齐131415佳16皆1718灰19咍(海阴平)2021真22谆23臻24文25欣26元27魂28痕29寒30桓31删32山33先34仙35箫36宵37肴38豪39歌40戈41麻42隔43唐44庚45耕46清47青48蒸49登50尤51侯52幽53侵54覃55谈56盐57添

39、58咸59衔60严61凡入声:1屋2沃3烛4觉5-2021质22术23节24物25迄26月27没2829曷30末31鎋32黠33屑34薛35-4142药43铎44陌45麦46昔47锡48职49德50-5253缉54合55盍56葉57帖58洽59狎60业61乏3、集韵l 1037年,宋祁等上书言广韵“多用旧文,繁略失当”,宋仁宗遂诏祁等修订广韵,令丁度等主持其事,“务从赅广”。1039年纂成刊行,赐名集韵。此书收53525字,亦分206韵。4、礼部韵略l 1037年,丁度等修成礼部韵略。l 为适应科举应试的需要,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就颁行了比广韵较为简略的韵略,它事实上是广韵的略本。 5、平水韵l

40、 一般所言平水韵源于1252年江北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此前韵书所标同用之韵合并,成107韵。l 金代王文郁编写平水新刊韵略,把平水韵并为一百零六韵。l 这就是后来通行的“平水韵”。同用、独用l 广韵卷前韵目下皆注独用、同用之例。例子“鱼”下(举平兼赅上、去)注“独用”;“虞”下注“模同用”。l 此类规定皆为诗人作诗押韵而设,如谓鱼韵字只能与本韵所属字为韵,是谓“独用”;l 虞、模韵字则可彼此相押韵,是谓“同用”。l 同用:就是写近体诗时有关的相邻近的几个韵可以通用;l 独用:就是本韵不能跟其他韵的字通用。平水l 平水: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的别称,以城西南有平水支流得名。l 金元

41、时称平阳所刻书籍为“平水板”。l 王文郁曾做过平水书籍。l 刘渊是平水人。 平水韵(平声和入声要背)l 上平: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l 下平: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l 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琰、二十九(豆兼)(例子:马日事变 1927年,在国民党第

42、35军军长何键的阴谋策划下,驻长沙的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于5月21日发动了残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的反革命叛变。因为事变这天中文电报用韵目“马”字代表21日,所以称这一事件为“马日事变。” )l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箇、二十二祃、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l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 十六叶、十七洽(例子:艳电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一般

43、特指汪兆铭(汪精卫)于1938年12月29日由林柏生代为发表致蒋介石的电报式声明,表示其支持对日妥协的政策,声明称为艳电。因29日的韵目代日为“艳”而来。 )6、声调从中古到现代普通话的变化(见教材第171页)。(1)平分阴阳(2)浊上变去(3)入派四声三、今音学与格律诗唐人的律诗(平韵)都是依照“平水韵”押韵。当时虽没有“平水韵”,但已有独用同用的规定。宋代到清代,诗人写律诗绝句,也都是依照平水韵押韵。现在列举一些唐人律诗的例子。平水韵上平声东韵 匈奴尤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孤塞楼云中。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将军)平水韵上平声冬韵例子:犬吠水声

44、中,桃花带雨浓(冬)。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钟)。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钟)。(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上平声江韵例子:诗家九日怜芳菊,逐客高斋瞰浙江。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司空曙九日登高)上平声支韵例子: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支)。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之)。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支)。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脂)。(李白望汉阳柳色寄王宰)上平声微韵例子:皇纲归有道,帝系祖玄元。运表南山祚,神通北极尊。大同齐日月,兴废应乾坤。圣后趋庭礼,宗臣稽首言。千官欣赐睹,万国贺深恩。锡宴云

45、天接,飞声雷地喧。祥光浮紫阁,喜气绕皇轩。未预承天命,空勤望帝门。(唐李岑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元、言、喧、轩:元韵。尊、坤、门:魂韵。恩:痕韵。元魂痕同用)例子: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湘灵鼓瑟)(下平声,青韵,青独用)下平声庚韵例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入声字:白、日、入、欲、一)例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入声字:夕、八、惜) 第八讲 音韵学的应用一、明了汉字古今音变的道理例子:陈寅恪,恪k还是qu 。出生于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恪:苦各切(溪铎开一入宕)l 声母为牙喉音的一、二等字,在普通话和方言中经常会两读,如“江”、“家”、“鞋”等,方言中读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