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资料推荐- 青少年心理卫生名词解释 青少年心理卫生 名词解释 轻度心理异常: 也可称轻微心理失调, 是心理活动的局部异常状态, 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 中度心理异常: 也可称心理障碍, 主要包括各种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重度心理异常: 指各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主要包括各类精神病。 性心理: 指与性征、 性欲以及两性交往等有关心理状况和心理活动。 个性: 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心理面貌。 情绪: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 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支配行动、 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观察法: 是在
2、自然条件下, 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心理现象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 行为等) 进行系统的观察与记录, 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是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 主动引起所要考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 是通过搜集被研究者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 是指使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对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进行测量的研究方法。 个案法: 是对某一个或某一群体在较长时间里(几个月、 几年、 甚至更长时间)连续进行调查, 以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方法。 第二性征: 是指由性生理发育导致个体身体形态上的
3、性别差异。 性生理发育: 是指性器官及其生理机能的成熟。 认知: 是指个体内外信息的接收、 加工、 存储和提取的复杂过程。 同化: 指主体将作用于他的外界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顺应: 指主体通过调节自身认知结构, 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守恒观念: 是指个体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 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性格: 是指个体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是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在人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道德品质: 即品德, 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或倾向, 由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构成。
4、道德认识: 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道德规范、 准则的认识和理解; 二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评价和判断。 道德情感: 是个体评价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 是人们实现道德行为时作出的自觉、 顽强的努力, 其实质是一种自我控制、 自我约束的能力。 道德行为: 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的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遗传: 是指亲代通过基因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家庭气氛: 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别是父母亲之间的关系, 以及他们
5、待人处事的态度。 主观能动性: 是指个体的主观意识、 主观态度和主观活动对客观世界能动的积极作用, 包括个体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 性: 是生物学上的用语。 它通常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别, 包括男女两性染色体不同、 性腺不同、 激素不同、 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不同等。 性别: 是心理学上的用语。 它通常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差别基础上的心理差异,表现在性格、 能力、 气质、 感知觉、 思维、 记忆、 情感等方面。 性别角色: 是社会学上的用语。 它是社会按人们的性别不同赋予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 性心理: 是指与性征、 性欲以及两性交往等有关心理状
6、况和心理活动。 自慰: 是通过性幻想、 性梦、 手淫等方式来缓解体内性冲动和性紧张的行为。 性幻想: 是指自编、 自导、 自演与异性交往内容的联想。 手淫: 是指用手或者物体刺激自己的性器官, 达到性兴奋的行为。 抚弄自己的生殖器官以引起性快感、 获得性满足的行为, 是个体的一种自慰行为。 早恋: 是指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感情补偿: 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情感方面受到挫折时, 用早恋方式排减受挫情绪, 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性恐惧: 常见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学生, 主要是对自己身体内部和外部的急剧变化, 尤其是对月经和遗精感到惊慌恐惧, 产
7、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性罪错/性失误: 随着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 青少年性的需要开始增强,但他们的性认识、 性道德和性约束能力还不成熟, 在好奇心理和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 有些青少年会做出违反道德, 甚至违反法律的性行为。 性无知: 是指青少年对性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 主要表现子啊三个方面: 性知识的严重缺乏, 性知识来源的非教育性和性观念的错误认知。 表面特质: 是指从外部行为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 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深处并制约着外部行为的特质, 是个体行为的最终根源。 气质: 是不以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 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
8、强度、 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性格: 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是一种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个人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是指人对特定对象的较为持久的反映倾向, 是性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性格的认知特征: 是指在感知、 记忆、 想象、 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是指人在情绪活动的强度、 稳定性、 持续性和主导心境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是人在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调节的方式和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兴趣: 是个体积极探究和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 它促使个体对与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 积极的
9、探索, 使个体处于一种兴奋的、 快乐的积极情绪体验中。 理想: 是个体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人生观: 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决定着人生的追求和生命的价值。 良好个性: 是指个体能顺利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一种健全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自尊自信、 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独立创新、 诚实正直、 合群协作、 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等。 不良个性: 指的是个性发展的不良倾向, 也称人格缺陷。 青少年在成长与发展中, 较易出现的不良个性有自我为中心、 孤僻、 依赖、 逆反、 浮躁、 怯懦、 敌意、 反社会倾向等。 孤僻: 是以退缩和回
10、避为特征的不良个性。 依赖: 是以依附性为特征的不良个性。 怯懦: 是以胆怯和懦弱为特征的不良个性。 反社会倾向: 在心理上缺乏道德价值观念, 在行为上不符合社会规范, 但尚为形成反社会人格。 健康的个性: 1、 个性的完整性, 即个性的三大结构个性的动力系统、 表征系统和调控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 2、 个性能与变化着的环境相适应。 责任: 是指一个人份内应该做的事, 责任感即责任意识或负责精神。 自我责任感: 是指一个人在遵守道德、 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抱以积极主动、 认真负责的态度。 自尊: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 长处、 重要性等方面的情感上的评价。 自信: 是个体对自
11、己能力作出充分评估的一种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活动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和觉察, 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 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 还包括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独立感: 是指个体摆脱他人监督、 支配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 自尊心: 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和体验。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有两个典型的特点: 思维的片面性: 是指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有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倾向。 我向思维: 是指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和进行思考, 皮亚杰将这一思维称为自我中心。 艾尔肯指出,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有两个特点:
12、幻想观众: 是指青少年认为自己是别人瞩目的焦点, 是舞台上的主角, 其他人都是观众。 个人不死: 是指青少年认为自己是异常独特, 而且永生不死的。 视角转换/换位思考: 是一种社会认知技能, 是指在自我认识或社会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 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 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 体验他人的观点, 最后得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观点或结论。 从众: 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 在知觉、 判断、 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自卑: 是由于个体的认知歪曲而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消极评价, 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否定、 自我轻视的情感体验。 不合理的认知具体表现: 绝对
13、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 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过分概括化: 是一种以偏概全, 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 糟糕透顶: 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它指的是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便认为这是非常可怕、 非常糟糕和不幸的。 自负: 是由于个体的认知歪曲而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过高评价, 以及由此产生的过度自我接受态度, 是自以为是、 骄傲自大的一种情感体验。 悦纳自我: 是指对现实的持认同、 肯定的态度。 情绪的成分: 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外部表现: 面部表情: 是指由面部肌肉和腺体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姿态表情: 是指人在情绪
14、状态下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 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两种。 语调表情: 是指在情绪状态下个体语言的声调、 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情绪包括快感度、 激动度、 紧张度和强度 快感度: 是指情绪体验在愉快-不愉快 两极端之间程度上的差异, 快感度与需要是否达到满足有关。 激动度: 是指情绪体验在激动-平静 两极端之间变化。 紧张度: 是指情绪在紧张-轻松 两极端之间变化。 强度: 是指情绪体验可以在强度的两极端强-弱 之间有不同等级的变化。 情绪状态的分类: 心境、 激情、 应激 心境: 是一种比较轻微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 爆发性的、 短时的情绪状态。 应激: 是由于出乎意
15、料的紧张情绪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认为,由于外界刺激物按一定顺序作用于人, 就会在大脑皮层中按照刺激物的顺序形成比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反应综合征: 拉扎勒斯认为, 情绪是一种综合性行为反应, 每种情绪都包括生理、 行为和认知三种成分, 这三种成分在每种特定的情绪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而且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 全身适应综合征: 塞利认为应激是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如寒冷、 外伤、 中毒等) 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即外界刺激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但人的反应却是固定不变的), 这种非特异性反应构成一种综合系统。 并分为三个阶段: 惊觉阶段、 阻抗阶段、 衰竭阶段。 焦
16、虑: 是个体面临或预期即将到来的威胁而又对此无能为力、 不能应付时出现的紧张痛苦反应, 是个体处于失助状态之中而又不能采取有效行为去对付威胁使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抑郁: 是指个体在较长时期内感到无精打采、 闷闷不乐、 异常沮丧的一种不良情绪体验。 恐惧: 是指个体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特定事物、 人际交往或处境等产生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 嫉妒: 是一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不服气、 不愉快、 自惭、 怨恨的情绪体验。 情绪调节: 个体管理或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他人情绪的过程, 是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 使情绪在生理反应、 主观体验和行为表现等方面发生一定变化的过程。 唤醒水平的调节:
17、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唤醒水平的调节。 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 注意转移调节法、 活动调节法、 音乐调节法、 表象调节法、 暗示调节法 注意转移调节法:不良情绪发生时, 要有意识地让自己把注意力从应激事件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活动调节法: 利用不同速度、 强度、 幅度、 方向和节奏的动作练习, 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 音乐调节法: 运用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来感染人, 使人们产生某种共鸣, 进而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 表象调节法: 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在头脑中再现各种表象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 暗示调节法: 是运用语言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 也可以用手势、 表情或其他暗号来进行。 不随意运动: 指不受
18、意识支配的不由自主的运动。 随意运动: 是实现意志行动的基础, 有了随意运动, 人就可以根据目的去组织、支配、 调节人的行动, 从而实现预定的目的。 激励: 指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 克制: 是指抑制和阻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为。 内部困难: 是指干扰目的确立与目的实现的内部因素, 如信念动摇、 知识经验不足、 情绪消极、 能力缺乏、 身体欠佳等。 外部困难: 是指阻碍目的确立与目的实现的外在因素, 如环境恶劣、 家庭贫困、缺乏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 他人的讽刺打击等。 意志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坚强与否的尺度, 主要表现在自觉性、 果断性、 坚韧性、 自制性四个方面。 意志的自觉
19、性: 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 并对行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有深刻的理解, 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 使之符合于既定的目的。 意志的果断性: 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 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坚韧性: 是指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 战胜各种困难, 不屈不挠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 自制性: 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品质。 双避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 而人们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产生的冲突。 趋避冲突: 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 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产生的冲突。 挫折: 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 预定目标不能是实现
20、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抱负水平: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预先设定的标准。 动机冲突: 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出现了两个力量相当的动机, 指向不同的目标, 而且两者不可兼得, 一个目标得到满足, 另一个目标就会受到阻碍。 挫折承受力: 个体对待挫折的适应能力, 又称耐受力、 容忍力等。 挫折的反应类型: 情绪性反应, 理智性反应 情绪性反应: 受到挫折后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活动所产生的反应, 多为消极的反应。 理智性反应: 遭受挫折后在理智控制下所作出的反应, 多为积极的反应。 直接攻击: 有的攻击行为表现为以动作、 表情、 文字等方式将愤怒直接发泄到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上。 转向攻击: 有时
21、由于不能直接攻击引起挫折的对象, 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攻击时, 把愤怒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 心理防御机制: 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 恢复心理平衡而有意无意地使用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保护机制。 认同: 是指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建立与另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同一性。 补偿: 是指某一目标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无法实现时, 个体设法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 弥补原有受挫的痛苦。 升华: 是指一个人遭遇挫折时, 把那些不为社会认可的冲突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幽默: 是指当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时, 运用智慧因势利导, 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除矛盾、 冲突等
22、不和谐因素, 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 缓解心理冲突、 维护心理平衡。 压抑: 是最常见、 最基本的一种防御机制, 是指个体把那些为社会道德不容的冲动、 需求、 不愉快的经历等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 使自己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文饰: 也称合理化, 是指个体给自己的失败和挫折寻找各种能为自己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投射: 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歌曲归咎于他人, 或者将自己的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 欲望或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 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反向: 是一种矫枉过正 的心理防御机制, 是指个体吧自己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 动机、 观念、 行为等,
23、 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 以减少内心焦虑, 维护心理安宁。 学习(广义): 泛指人类和动物的学习, 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 获得个体经验, 并有经验引起行为较为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习(狭义): 仅指人类的学习, 指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以语言为中介, 通过思维自觉地、 有目的地、 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 并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智力: 是指顺利完成智慧活动的能力, 即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 包括观察力、 记忆力、 注意力、 想象力和思维力等, 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要素。 非智力因素: 是这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不直接参与
24、认识过程, 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动机、 兴趣、 情感、 意志、 气质、 性格等。 学习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 并使这种学习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动力。 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或判断,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学习兴趣: 也称求知欲, 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 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 学习策略: 是学生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一般性的整体策略和谋划, 它不同于学习方法。 认知策略: 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采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又可分为复述测略、 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
25、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又可分为计划策略、 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又可分为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和获得其他人的支持等策略。 学习困难: 是指无明显智力缺损的学生由于心理、 素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上出现障碍, 表现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 元认知: 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包括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 厌学: 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 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学习疲劳: 是指
26、由于连续学习或高强度学习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生理疲劳: 是指人体生理系统产生的疲劳症状, 主要是由身体能量的过度消耗引起的。 心理疲劳: 并不是由身体能量的过度消耗引起, 而是由于所从事的学习活动不符合个体的心理需要, 难以形成积极的态度所引起的。 考试焦虑: 是指学生面对考试情景所产生的一种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的心理状态。 归因训练: 是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 使学生掌握归因技巧, 逐渐改变不良的归因模式, 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 兴趣迁移: 是指把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 人际交往: 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 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人际吸
27、引: 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的相互喜欢和亲密的现象。 同龄团体: 是指同龄人在相同的规范和目标指引下协同活动而形成的群体。 友谊: 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 以心理认同感和情感依恋为主要特征。 亲子冲突: 是指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公开的、 过度的行为和心理上的对抗或对立。 人际交往问题: 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了阻碍学习交流和行为协调过程的负面因素, 人际交往遇到了一定的障碍, 需要交往双方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 社会认知: 是指在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 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 形成关于他人印象的过程。 首因效应: 是指在形成对方印象的过程中最先获得的信息起着主要的作用。 晕轮效应:
28、 是指当人们对他人某方面的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 倾向于据此推断该人具有其他方面的特征, 又称为光环作用。 社会刻板效应: 是指人们根据国籍、 地域、 社会角色等标准, 对人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类人形成相对固定的、 概括的、 笼统的看法。 愤怒: 个体由于需要不能满足、 目的不能达到而产生的剧烈的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羞怯: 个体在别人面前感到局促不安、 郁闷压抑、 手足无措、 非常不自然的一种心理倾向。 自卑: 个体过分轻视自己、 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人格特征。 多疑: 个体完全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他人的人格特征。 孤独: 个体很少与他人交往、 心理不安全感较高、 自我封闭的一种人格
29、特征。 社会性退缩: 个体在陌生和熟悉的环境下独自一人、 回避社会交往的行为方式。 宽容: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 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去认识对方的行为动机,体验对方的情感, 思考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以求得心理上的沟通与理解。 自我表露: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主动向朋友、 父母和老师提供关于个人的信息。 倾听: 集中全部注意力, 从对方的谈话指捕捉信息, 发现问题, 弄清对方谈话的真正含义, 使谈话能够持续进行。 好奇心: 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对新奇事物的认知倾向。 网络成瘾: 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 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 心理功能损害, 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
30、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教养方式: 父母指导和控制孩子的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 学校风气: 简称校风, 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师生共同具有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尚。 班集体的凝集效应: 集体对其成员有一种吸引作用。 班集体的驱动效应: 集体的影响能使集体成员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形成个体发展的内部驱动力。 班集体的同化效应: 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具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风气: 社会生活的风貌和气氛, 一般表现为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的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互效仿和传播流行的观念、 爱好、 习惯、 传统和行为, 它是社会经济、 政治
31、、 文化和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 同时也是表现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与精神面貌。 心理危机: 个体遇到重大生活事件, 却又无法回避, 也无法用已有的方法加以有效解决时产生的严重心理不平衡状态。 外源性危机: 由那些发生在个体外部, 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危机, 如自然灾害、 火灾、 交通意外、 患病或亲人死亡等。 存在性危机: 主要指的是对一些重要的人生问题发生困扰而产生的内心失衡状态, 如对活着的意义、 独立性或者自由等涉及人生意义的问题产生困惑而导致个体出现内心冲突、 抑郁、 焦虑等情绪不适。 危机干预: 及时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们恢复心理平衡。 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
32、过程, 其目的是随时对那些处于困境, 正遭受挫折的, 或将要发生危险(自杀或攻击他人) 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使之重新建立和恢复危机发生前的心理平衡状态。 自杀: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冲动型自杀: 也称情绪型自杀, 是在由某种偶然事件引起的爆发性情绪(如愤怒、 悔恨等) 失控状态下发生的冲动行为。 理智型自杀: 主体在经过有计划的自杀准备后采取的自杀行为。 企图自杀: 个体有明确的自杀意愿, 但尚未采取可以致死的自杀行为, 如个体写好了遗书, 或通过言语暗示要自杀等。 自杀未遂: 已经发生了有意毁灭自己生命的行为, 但没有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 采取了故意毁灭自己生命的行为, 并导致了死亡。 自杀意愿: 一种持续存在的想结束自己生命的心理活动。 30 / 30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