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 选自选自论语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0172017年版年版,杨伯峻译注杨伯峻译注)。论语论语儒家儒家经经典奢作,是记录典奢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的一部书一部书,共共2020篇篇。宋代把它与。宋代把它与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四书”。第一章第一章 子曰:子曰:“人人而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乐何?”(八佾八佾)译:译:孔子说: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如果没有仁,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爱之心,奏乐有什么
2、用?”译:译:孔子说: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礼仪吗?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还能讲礼仪吗?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音乐吗?心,还能讲音乐吗?”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尊称,这里这里指孔子指孔子。如礼何如礼何:“:“如如何何”是古代常用句式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意思是是“把把(对对)怎么样怎么样(怎么办怎么办)”)”。八佾八佾:和下文的和下文的“里仁里仁”“”“雍也雍也”“”“子子罕罕”等一样等一样,都是都是论语论语的篇名的篇名。这些篇。这些篇名都是从各篇第一章中摘取出来的。名都
3、是从各篇第一章中摘取出来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如果。而:如果。可:可以。可:可以。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道那怎么可以。不知道那怎么可以。第二章第二章 子曰: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里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都可以。”早晨知道了早晨知道了“道道”,哪怕晚上就死去,都,哪怕晚上就死去,都不会有遗憾了,可见得这个不会有遗憾了,可见得这个“道道”对我们的重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要意义。这个。这个“道道”就是人生的真理。本
4、章强就是人生的真理。本章强调调掌握人生真理的重要性掌握人生真理的重要性,可以看,可以看做孔子爱真做孔子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却应当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命的我们却应当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长度的,着才是有价值的。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长度的,而这个长度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往往是不可预知而这个长度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往往是不可预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学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学习做人的道理,尽早让自己在一种理性光芒的习做人的道理,尽早让自己
5、在一种理性光芒的照耀下,活得更有价值。照耀下,活得更有价值。第三章第三章 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里仁仁)译文:译文:喻:喻:明白,通晓;明白,通晓;义:义:道义。道义。利:利:利益。利益。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的是利。指出了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在在本质上的区别本质上的区别,提出了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君子明白大义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小人只知道小利。道小利。“利利”要服从要服从“义义”,要要重义轻利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对后是孔子
6、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但后人理解成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但后人理解成,把追求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这样就把这样就把“义义”与与“利利”完全对立起来完全对立起来,非此即彼非此即彼,陷于片面陷于片面,这显这显然与孔子的思想是违背的。然与孔子的思想是违背的。第四章第四章 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里仁仁)译文:译文:贤: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齐:齐:向向看齐,与看齐,与平等。平等。内:内:内心。内心。省:省:检查,反省。检查,反省。第五章第五章 子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质胜文
7、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然后君子。”(雍也雍也)译文:译文:质质:质朴。:质朴。文:文:文饰,文采。文饰,文采。史:史:虚浮不实。虚浮不实。彬彬: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相杂适中的样子。孔子说: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当,这才是君子。”孔子谈到理想的君子人格,应是孔子谈到理想的君子人格,应是“文文”“”“质质”并并重。重。文文,文采文采;质质,实质,内在的仁德实质,内在的仁德;文质彬彬文质彬彬,是说是说外在和实质的完美统一外在和实质的完美统一
8、。孔子这里说的孔子这里说的“文文”,指合乎指合乎“礼礼”的外在表现的外在表现;“;“质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仁”的内在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格,同时又能合乎“礼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子。第六章第六章 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泰伯)译文:译文:弘毅: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弘,大。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弘,大。任:任:负担。负担。道:道:路途。路途。曾子说: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
9、力,因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不也沉重吗?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这章这章曾子曾子自勉勉人,读之令人警醒、令人振奋自勉勉人,读之令人警醒、令人振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为国家、为社会挑起重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为国家、为社会挑起重担,走完历史无穷的路,走完历史无穷的路。“任重任重”所以所以力量要强力量要强,不,不强就会在半道支持不住;强就会在半道支持不住;行远路行远路所以所以意志要坚决,意志要坚决,不坚决就会半途消沉下去,放弃追求不坚决就会半途消沉下去,
10、放弃追求。“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以人道自任以人道自任,要把道德和正义推,要把道德和正义推广到每个人,这是何等的重负。但是广到每个人,这是何等的重负。但是“仁仁”的实现的实现岂是易事,这是一个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岂是易事,这是一个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努力的问题。对个人来说,当然不可能于生前完成努力的问题。对个人来说,当然不可能于生前完成这一重任,只有到死后才会停下来。这一重任,只有到死后才会停下来。曾子之语是人生的座右铭,我们在为理想而奋曾子之语是人生的座右铭,我们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会时时从中获得勇气和力量。斗的过程中会时时从中获得勇气和力量。第七章第七章 子曰:子曰:“譬如
11、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子罕罕)译文:译文:为山:为山:堆积土山。堆积土山。篑篑(ku):土筐。土筐。覆:覆:倾倒。倾倒。进:进:前进。指继续堆土。前进。指继续堆土。孔子说: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啊!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啊!”第八
12、章第八章 子曰: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子罕)译文:译文:知:知:通通“智智”,智慧。,智慧。孔子说:孔子说:“智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智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惧怕。不忧虑,勇敢的人不惧怕。”“知仁勇知仁勇”是孔子提出的君子的三种美德。是孔子提出的君子的三种美德。第九章第九章 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子曰: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卫灵公灵公)译文:译文:其:其:大概,也许。大概,也许。恕: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用自己的心推
13、想别人的心。子贡问道: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孔子道:“大概是大概是恕恕罢!自己所不想要罢!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第十章第十章 子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木之名。”(阳阳货货)译文:译文:兴:兴:抒发情志。抒发情志。观:观:观察观察(社会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群:群:结交朋友。结交朋友。怨:怨:讽谏怨刺讽谏怨刺(不平之事不平之事)。
14、迩迩(r):近。近。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诗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诗?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道理来侍奉父母;。近呢,可以运用其中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侍君主;而且多多认识远呢,可以用来服侍君主;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鸟兽草木的名称。”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学而而)
15、译文:译文:就:就:靠近。靠近。有道: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指有道德的人。正:正:匡正,端正。匡正,端正。孔子说: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好学好学”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好学,一定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好学,一定先要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受,以免陷于物欲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
16、效果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遇到有机会时,时常向道德高的人;遇到有机会时,时常向道德高的人学习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些都能做到了,才。这些都能做到了,才称得上是称得上是“好学好学”的人。的人。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请问其目。问其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颜渊)译
17、文:译文:克:克:克制,抑制。克制,抑制。一日:一日:副词,一旦,表示如果有一天。副词,一旦,表示如果有一天。归:归:回归,回归先王时期的仁道。一说赞许回归,回归先王时期的仁道。一说赞许,一说归属。一说归属。由:由:凭,靠。凭,靠。目:目:条目,纲目。条目,纲目。敏:敏:聪慧。聪慧。请事:请事:请,请求,主要表示敬意。请,请求,主要表示敬意。事,事,从事。从事。颜渊问仁德。孔子道: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
18、自己,还凭别人吗?还凭别人吗?”颜渊道: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孔子道:“不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道: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艺术手法艺术手法P3 答在问中叫答在问中叫“反问反问”;有问有答,叫;有问有答,叫“设问设问”。比喻: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生动;化冗长为简洁。排比: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