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氧饱和度监测原理血氧饱和度监测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及使用注意事项血氧饱和度的定义血氧饱和度的定义血氧饱和度(SpO2)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3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血氧饱和度的检监测原理血氧饱和度的检监测原理血氧饱和度的测量采用光谱和体积描记原理,发光二极管发射两种特定波长的光,660nm和940nm,选择性的被氧和血红蛋白以及去氧血红蛋白吸收。4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
2、测量方法是采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测量时,只需将传感器套在人手指上,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这两个波长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仪器即可显示人体血氧饱和度,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连续无损伤血氧测量仪器。5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 光接收器测量两种波长的光通过毛细血管网后的光强变化,推算出氧和血红蛋白与总的血红蛋白的比值。血氧的测量范围为0100%。100%去氧血红蛋白氧和血红蛋白氧和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6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传统检测血氧采用动脉血送检,在操作中有创伤,且结果回报不及时
3、。采用血氧饱和度监测,操作方便,能提供连续的动态检测指标,及早发现缺氧情况和病情变化。应用血氧饱和度监测可避免多次采用动脉血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故被广泛应用。但其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与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的结果不一致,影响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判断。7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影响血氧饱和度结果的影响血氧饱和度结果的原因及措施原因及措施8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一、指套移位一、指套移位 血氧饱和度测定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吸收光谱的特征。如未对正红光,探头探入过深、过浅或宽松均不能感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使血氧饱和度读数偏低或不显示。可调
4、整手与指套的位置,使红光正对甲床调整指套大小,用胶布固定好。9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二、指尖皮肤冰冷二、指尖皮肤冰冷 术中暴露时间长,引起患者寒战、皮肤冰冷,导致指端读出的血氧饱和度读数值偏低或不显示。应注意肢体保暖,保持室温,必要时加盖棉被或用热水袋保暖。10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三、指端皮肤或颜色异常三、指端皮肤或颜色异常 涂指甲油、指端有污垢、甲床厚、灰指甲等都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准确。监测时应将指甲清洗干净。11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四、监测肢体血氧障碍四、监测肢体血氧障碍频繁测血压、躁动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紧、肢体过度
5、弯曲、长时间固定于一指监测等。均会阻断血流,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应避免测压肢体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时要勤更换手指,约束带松紧要适宜。12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以导致血管收缩或扩张,影响监测结果。此外药物的外渗会导致组织红肿。如发现结果异常,可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如药物外渗应及时观察输液部位有无渗出、红肿,及时更换液体通路。13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六、与主体接触不良六、与主体接触不良由于患者翻身、更换体位时,使血氧饱和度监测线受牵拉松动。确保连接紧密,应对准槽位插入底部14 场地
6、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七、氧气管被分泌七、氧气管被分泌物堵塞或半堵塞物堵塞或半堵塞氧气不能进入或不能顺利进入肺泡,造成组织缺氧或无效供氧。使血氧饱和度下降。应按时更换、及时清洗氧气管。15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八、氧气管脱出或受压八、氧气管脱出或受压氧气管在患者咳嗽后脱出,或者氧气管在患者翻身后扭曲受压。应及时固定和检查氧气管位置,保持通畅。16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九、机械因素九、机械因素探头位置不对,探头或导线脱落,机械故障。应及时检查探头位置,将探头放置在合适位置,检查探头和导线、导线和检测仪的连接,确保连接紧密、无松动脱落。对机械故障应及时更换监测仪。17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十、患者因素十、患者因素如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期,危重患者心脏骤停。无脉搏无法检测。糖尿病、动脉硬化其搏动血流减少,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18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小结小结危重患者和年老体弱患者行连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时,要做好指端皮肤的护理,选择合适患者皮肤情况的脉搏监测探头。在监测过程中,经常检查探头的松紧度和位置,减少或避免探头压迫而引起局部皮肤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