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至塞上 王维,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泼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2、有诗。”,历史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居延,汉末设县
3、,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译: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首联叙事出使边塞,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这里是诗人自喻。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译: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借蓬草自况,写
4、飘零之感,颔联抒情内心抑郁(即景设喻,借景抒情),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长河:指黄河 译: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直”,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描绘
5、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 古 名 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将(护都)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j),骑马的侦察兵。护都,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译: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尾联用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刻石记功以返的典故,歌颂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精神,也显示出使臣对边关战事的关心。),
6、尾联叙事战事繁忙,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维,叙事,抒情,内心抑郁,绘景,塞外风光,叙事,战事繁忙,情由事发,出使边塞,景由事终,小结,主题,使至塞上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布置作业,1熟练的背诵这首诗歌。2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_,_。 3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
7、泊秦淮 杜牧,简介作者: 杜牧:唐代的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他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后来,由于卷入党派纷争的政治旋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施展。著有樊川文集。那么唐代还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写作背景: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
8、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朗读:,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雾月色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卖唱的歌女哪里懂得亡国的悲与恨,还在对
9、岸的酒楼里高唱后庭花。,体会诗意:,赏析诗歌。 一、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 这两句是写景,写了哪些景物? 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2.“笼”是什么意思?(笼罩)3.“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4.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二、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
10、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
11、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小结: 主题:此诗写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1、诗中运用的形象的动词描绘了一幅迷茫、冷落景色的诗句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表达作者感受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描绘出声音的一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诗人关心国家
12、命运而无比忧愤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暗示晚唐国事衰颓,统治者还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冷静地揭示历史教训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运用讽刺手法,表达深沉的悲痛,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诗中互文见义,描写出秦淮河两岸空冷寂寞情调的诗句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9、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借以表达自己深沉的忧郁之情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0、诗人通过写景和叙事渲染出一种凄凉暗淡气氛的诗句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11、诗中借叙事斥责统治者腐化堕落,不顾国家安危,以醉生梦死的生活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心灵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2、于情景交融中表现晚唐时代气氛,借对历史的思考,表现对现实深刻忧虑的两句诗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无题 李商隐,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2、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3、体会诗歌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