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学习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干预建议一、主要表现1、学习方法不良表现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计划性,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低下。2、出现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心理现象。3、厌学情绪严重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欲望低下,丧失学习兴趣,不能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不能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甚至迟到、早退、旷课,直至最终辍学流失。4、.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
2、为方式,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具体表现为考前高度紧张焦虑,日常生活受较大影响,考试时情绪紧张,心慌意乱,出现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混乱等,甚至伴随躯体反应,如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头昏等。二、干预建议1、增强学习责任感教师可通过心理讲座或团体辅导等形式,引导学生将学习与自己的生涯规划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责任感,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2、增强学习成就感教师应注意体会积极关注的内涵,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用多元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使其获得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找到学生的上进点和积极因素,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努力中获得成功体
3、验。3、增强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为缺乏信心的学生安排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使其获得成功机会,同时学习迁移成功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还可以采用归因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模式。还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学习。交往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干预建议一、主要表现1、退缩心理表现为与人交往过分担心、紧张,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不愿或不敢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退缩、孤僻,人际交往受到较大局限。严重者可表现出社交恐怖。、自傲心理表现为与人交往自高自大,自傲强势。不善体察对方情绪,移情能力较差。往往自觉人际关系良好,或是自觉人际关系不佳但不愿或不善从自身出发分析原因。、异性交往心理由于性生
4、理的发展,青少年开始对异性感到好奇,渴望接触和了解,但可能在与异性交往中行为不当,或过于压抑或过于放任。二、干预建议1、调整认知观念人际交往中的退缩心理与自傲心理,往往与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缺乏正确认知有关。教师在辅导中应注意帮助学生端正自我认知,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和他人,既不过度退缩,也不过于自傲。2、培养交往技能有些人际交往问题是由于个体缺乏交往技能而产生的。教师可通过自信训练、敏感性训练、拒绝训练等帮助学生了解交往的基本原则,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改善人际关系。3、指导两性交往教师可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开设性别心理教育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性别认识。此外,举办适合中学生的两性交往团体活动
5、,如教跳交谊舞、集体舞,进行小组拓展训练等,为学生开展公开的两性交往提供平台。另外,引导学生妥善处理青春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挫折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干预建议一、主要表现1、环境适应表现为不能顺利适应新环境,在升学、就业等转折关口不能有效调适自己,在较长时期内仍无法积极主动适应,并由此给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带来影响。2、学业挫折适应有些青少年相对缺乏心理弹性,不能理性面对自己偶尔的失败,无法接纳自己暂时的落后或退步,由此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全面否定自我。或因自己擅长的学业领域没有充分表现,而感到苦恼烦闷。3、情感挫折适应青少年闭锁性与开放性的心理矛盾使得他们在交往中
6、一方面感到和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少,大家似乎各忙各的,一方面又格外看重自己的知心至交,一旦友谊出现问题,很容易感到情感受挫,产生悲观失望、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体验。4、自我发展适应由于在人际交往、学习方面遇到困惑,甚或是不能接纳自己在青春期所发生的面相、外形的变化,部分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中感到困惑,在自我概念、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体验等方面不能有机整合,甚至发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二、干预建议1、端正自我认知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自我认知,通过“我是谁”等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充分全面认识自我,建立完整和谐的自我概念,纠正自我偏差。特别关注部分自我意识发展较早、较快的学生,避免学生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7、。2、指导情绪疏泄教师应通过心理讲座等教给学生疏泄情绪的具体方法,如调整认知,转换视角,利用音乐、活动等形式疏导情绪,善于将挫折转换为动力等。3、增强心理弹性教师可通过认知改变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还可通过团体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看待和应对挫折,主动随环境变化调整自我,增强适应能力。意志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干预建议一、主要表现1、从众心理表现为人云亦云,缺乏主见,不加分析地接受他人或团体影响,盲目地追求流行标准,轻率地改变行为的方向。2、倔强固执表现为脾气倔强,固执己见,不善于听取他人合理意见或建议,自以为是,行为偏执。3、冒失冲动表现为懒于思考,贸然抉择,草率行事,轻举
8、妄动,不分析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行为后果。4、缺乏坚持性表现为对待工作、学习刚开始热情高涨,稍遇困难即选择放弃。热情有余,干劲不足,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水平较低。二、干预建议1、了解意志水平教师可通过日常观察、专业测评等方式了解中学生意志发展水平,明确薄弱环节,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2、加强自我管理教师可通过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具体方法,如制定计划,加强执行力,自我评估等,也可进行行为训练。3、增强自我控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日记等形式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暗示,通过自我强化等行为训练增强自我控制力。、指导具体方法教师可教给学生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如练习注意力集中术、制定自我
9、管理表格、进行自我强化等。情绪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干预建议一、主要表现1、孤独伴随自我的发展和闭锁心理的出现,很多青少年常会体验到孤独感。适当的孤独体验有助于个体丰富情绪感知,而常常体验到孤独则易使个体情绪低落,疏远人群,强化集体疏离感。2、抑郁抑郁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情绪。抑郁在女性青少年中较为常见。有部分女性会伴随生理周期而出现周期性情感抑郁,感到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对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失去兴趣。抑郁大多经自我调适而得到缓解。个别可能会陷入较长期的抑郁状态,严重者可发展为抑郁症。3、焦虑适度焦虑有助于个体提高应激水平,过度焦虑则是一种不良情绪,有害个体身心健康
10、。部分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或人际交往产生焦虑感,时常忧心忡忡,神经高度紧张,甚至胡思乱想。可伴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等明显的躯体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焦虑症。4、恐惧加里森曾把青少年恐惧的对象汇总为三点,即对以往经历过的事物的恐惧,对与自我有关的如死亡、学业失败、能力低劣、社会评价的恐惧,对社会事件如团体交流、与人约会等的恐惧。恐惧是逃避危险、自我保护的本能。而无端惧怕某些本身不具有威胁性的事物或场所则是不正常的,严重者可发展为恐怖症,如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物体恐怖症等。5、嫉妒嫉妒是对他人获得胜利、成功时所持的不满态度,并伴随苦涩难言的内心体验。青少年由于
11、自我意识发展、自尊心和好胜心较强,更易产生嫉妒感。研究者曾把嫉妒心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羡慕到嫉妒,由嫉妒到嫌忌,由嫌忌到嫌害。在第一阶段个体可能会由嫉妒而产生压力和动力,而在第三阶段个体可能会公开或隐秘地采取不道德行为,表达自己的敌视情绪。二、干预建议1、调整认知观念在中学生咨询实践中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困惑不在孤独、抑郁、恐惧、焦虑、嫉妒等情绪体验本身,而在于对其缺乏正确认识造成的。如自我夸大抑郁体验,联想为抑郁症;自我不能原谅自己内心的嫉妒感,一味谴责、批判自己等。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情绪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这些情绪的产生大多时候是正常的,只要端正认知,自我调适,大多
12、可自行克服。2、教给操作技术教师可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调试情绪的简便易行的技术,如进行放松训练,通过脱敏技术克服焦虑、恐惧;通过活动调节、音乐调节、环境调节、交流倾诉等方法克服抑郁情绪等。3、进行行为指导当学生为孤独感、嫉妒心等苦恼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具体行为指导,如引导学生参加团体活动,善于化嫉妒为动力,激发学生上进心,学会从这些负面情绪中体会积极因素,促使自我成长等。不良个性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干预建议一、主要表现1、过度敏感过度敏感的青少年会察觉到他人的细微变化并由此产生过度联想,也会对自己的身心变化敏感多疑。过度敏感的基础是过分自我关注,如果再加上过多思虑,就容易形成多疑的个性,常常出现焦虑与
13、紧张。2、过度独立过度独立的青少年常常比较倔强固执,拒绝他人的积极建议和善意劝告,甚至以逆反心理对待成人。过度独立的基础是过分自信、性格上的执拗及认识上的偏差,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对抗及反社会心理,甚至出现行为问题。3、过分自尊过分自尊的青少年大多也过分敏感,在与人交往时十分警觉,自尊心较易受到伤害,并伴生情绪体验及行为反应。过分自尊往往和过度自卑相联系,由于内心深处缺乏自信,就会更加在意他人的反应。4、过分自责青少年的过分自责原因很多,如对自己的错误或缺点不能释怀,长时间进行自责和自我折磨;或者由于苛求完美而对微小错误反映强烈,产生严重自责心理;也可能由于认知偏差而将自己偶然的错误缺点夸大为整
14、体的、甚至是品质性的错误、缺点,对自己全盘否定,通过不断自责来自我惩罚。过分自责往往有损个体的自尊、自信,若长期存在会影响身心健康。5、过分自我掩饰由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增强,青少年常常会对自己加以掩饰。有些甚至时时事事都想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动机,在行为上畏畏缩缩,躲躲闪闪,心理上则处于经常性的焦虑状态。如长期过分掩饰,可能会发展成虚伪、表里不一等个性品质。二、干预建议1、引导学生自我悦纳教师可结合自我意识辅导,特别关注有以上不良个性问题的学生,分析其具体原因,帮助其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2、帮助学生完善个性教师应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形成对学生的客观认识和评价;其次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还可以在生涯辅导中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分析,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专业发展乃至人生发展作出规划。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