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2. 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表示:+7 2个氧分子 ;3个镁原子 ;碳酸钙 ;氧化铝中铝显+3价 ;过氧化氢 ;碳酸 ;3个亚铁离子 ;KMnO4 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表示下列四辐图片的化学意义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高锰酸钾制氧气 双氧水制氧气 电解水 【新知导学】: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 表示 叫做化学方程式。
2、2、化学方程式须遵循原则: 、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活动探究:阅读教材p105(归纳)1、化学方程式须遵循原则: 、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左边写 化学式,右边写 化学式,中间用“等号”相连。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止一种时,则在其间用“+”号相连,读做“和”。(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各种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注:注明 和生成物的 。观察思考:P99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电解水为例)?2.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通常有哪些?如何注明?3.化学方程式中的“”、“”有何意义?使用时要
3、注意什么?点燃活动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正确读法:以2H2 + O2 2H2O为例:宏观角度读作: 。微观角度读作: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含义?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以电解水为例)?2、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通常有哪些?如何注明?3、化学方程式中的“”、“”有何意义?使用时要注意什么?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相关解释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分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等于水B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每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2一种化肥X,在运输过程
4、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其反应方程式为:2X2N2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 NH4OH2 B.NH4NO2 C.CH3COONH4 D.NH4NO3 3下面是某同学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化学反应:镁带燃烧你认为每步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在相应的右边横线上改正。一写:Mg+O2MgO 燃烧二配:Mg+O2=MgO2 三注:Mg+O2= MgO2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变化: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 加热碳酸氢铵: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红磷在空气 燃烧_【课后作业】1.用化学方程式表
5、示下列化学变化:1. 镁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2. 铁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3.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4.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5.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6.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7. 蜡烛燃烧:文字表达式 8.加热高锰酸钾: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9过氧化氢制氧气: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10.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11水
6、在直流电下分解: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12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1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15.加热碳酸氢铵: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16.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17、碳酸分解: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2、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能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4CO2
7、+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SO4 B.SO3 C.CO2 D.SO2姓名 成绩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2下列应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熟石灰与沙子混合用来砌砖B
8、用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配制无士栽培营养液C用不锈钢制水壶D大理石做建筑材料3某药品商标标出锌的含量,这里的“锌”是指A元素B分子C化合物D单质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然界的水B石油C乙醇D黄铜5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6“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
9、,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BCD8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可以大量摄入B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可以只吃蔬菜和水果C为了预防贫血,可以适量的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D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可以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9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火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C煤矿的矿井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D厨房煤气泄露
10、,立即打开油烟机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氢原子的符号是A2HB2H+C2H2DH2O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B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12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
11、性大于铜;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2016年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我国活动的主题的“拒绝烟草的危害”。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31H32N1FeO1请回答下列问题:一个血红素分子由_个原子构成。求血红素分子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最简整数比)14新能源汽车离不开金属
12、材料和新能源。(1)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填序号);A 氢能 B 核能 C 石油 D 风能(2)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由_能转化为机械能;(3)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硬铝和纯铝相比,硬度较大的是_;(4)如图是生铁的冶炼装置图,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_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5)向Cu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15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如图回答问题: 第一周期1H2He第二周期3Li4Be5B10Ne第三周期11Na12Mg13Al(1)表中12号元素的名称是_,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
13、学反应中其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用离子符号表示)(2)表中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有_A12号和4号 B12号和2号 C12号和13号 D10号和2号1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含结晶水),请回答:00C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最大的是_。t20C时,将30克甲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是_(填“饱和”“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列式即可)。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_法提纯甲。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从t20C降温至00C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三、实验题(本
14、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_。(2)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与A装置相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写一点即可)(3)将BCD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判断C中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4)按E和F装置进行实验(在水中将试管的胶塞取下),该实验现象说明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区别是_。18小明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属于_(填“吸热”、“放热”)反应。写出36 s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5、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有一赤铁矿样品(主要成分为Fe2O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探究:小明取10 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不断加入稀盐酸到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加入稀盐酸的量如图所示。求:(1)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2)计算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甲丁物质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乙物质质量的减小等于甲丁物质的增加,故丙物质的X=5,既可以作催化剂也可以是杂质,所以A
16、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是正确的叙述;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是错误的叙述,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2:7;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2A【解析】【分析】选择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详解】A、熟石灰与沙子混合用来砌砖,熟石灰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符合题意;B、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配制无士栽培营养液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用不锈钢制水壶,只是形状改变,物质还是不锈钢,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做建筑材料,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
17、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两个定义的本质特征,是区分这两种变化具体例子的方法。3A【解析】【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某药品商标标出锌的含量,这里的“锌”是指元素。故选A。4C【解析】【分析】【详解】A. 自然界的水,是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B. 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C. 乙醇即酒精,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 黄铜由铜和锌组成,是混合物。故选C。5A【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
18、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6C【解析】【详解】A、根据化学式可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故不符合题意;B、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故不符合题意;C、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故符合题意;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分析】氧化
19、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碳酸钙、氢氧化钠、硫酸都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选C。【点睛】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它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和氧化物。8C【解析】【详解】A、糖类物质为我们身体提供能量,但摄入大量糖,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引起肥胖;长期过多,引起高血糖,甚至会引起糖尿病,故不符合题意;B、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但无法提供蛋白质,因此,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只吃蔬菜和水果,人体的营养就不均衡了,故不符合题意;C、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因此,为了预防贫血,可以适量的食用含铁元素丰富
20、的食物,故符合题意;D、亚硝酸钠能致癌,为保持肉制品鲜美,不可以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分析】【详解】A油锅着火应立即用锅盖盖灭,切不可用水浇灭,以免发生危险,故错误;B家用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以免发生触电,故错误;C煤矿的矿井内弥漫着可燃性的瓦斯气体,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故正确;D煤气具有可燃性,煤气泄漏时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所以煤气泄漏时不能开油烟机,故错误。故选:C。10A【解析】【详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H表示的是两个
21、氢原子。故选A。11B【解析】【详解】A、铁表面的氧化铁结构疏松多孔,不像氧化铝薄膜致密,故不能起保护作用,A选项错误;B、酸碱可中和,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故两者可中和,B选项正确;C、碳酸钠也可使石蕊试液变蓝,但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C选项错误;D、蔗糖的饱和溶液只针对蔗糖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仍可溶解,故D选项错误;故选B。12B【解析】【分析】【详解】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不正确。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和氧化铜反应也生成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正确;pH试纸用水润湿以后,再将
22、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相当于把待测液给稀释了,则测出的pH不准确。故错误。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因此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也可分,所以错误。可以利用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故说法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75 1:2 【解析】【详解】(1)一个血红素(分子式是C31H32N1FeO1)分子由31+32+1+1+1=75个原子构成。(2)血红素分子(分子式是C31H32N1FeO1)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3、是(132):(161)1:2。故答案为:(1)75;(2)1:2。14C 化学 硬铝 红色粉末变黑色 在装置的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燃烧尾气 硫酸钠、硫酸锌 【解析】【详解】(1)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填:C;(2)锂电池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是由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化学;(3)硬铝属于铝合金,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与纯铝相比,硬铝的硬度更大,故填:硬铝;(4)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为了防止尾气排
24、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需要在装置的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将其燃烧掉;故填:红色粉末变黑色; 在装置的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燃烧尾气;(5)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向Cu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与硫酸钠不反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所以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没参加反应的硫酸钠及生成的硫酸锌;故填:硫酸钠、硫酸锌。15镁 金属 失 Mg2+ AD 【解析】【分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详解】(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可知其元素分类为“金属
25、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为2,易“失”2个电子而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为Mg2+。(2)A、12号镁和4号铍都易失去电子,性质相似,故A正确;B、12号镁易失电子,2号氦性质稳定,性质不相似,故B不正确;C、12号镁和13号铝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性质不相似,故C不正确;D、10号氖和2号氦性质稳定,性质相似,故D正确。故选AD。16丙 饱和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乙甲丙 升温至t2,加溶质甲 【解析】【详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最大的是丙;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将30克甲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最多
26、溶解15g,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25g+50g=75g,属于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甲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乙大。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甲、乙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0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溶液由t1的饱和溶液转变为t2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27、可采取的措施是:升温至t2,加溶质甲。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试管 锥形瓶 2H2O2 2H2O+O2 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安全等(合理即可) 蜡烛剧烈燃烧或蜡烛燃烧更加剧烈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则不能(合理即可) 【解析】【详解】(1)仪器是试管,是锥形瓶;故填:试管;锥形瓶;(2)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与A装置相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无需加热;故填:2H2O2 2H2O+O2;不需要加热(或操作简单、安全等)(合理即可);(3)将BCD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若观察到蜡烛剧
28、烈燃烧,则说明C中氧气已收集满;故填:蜡烛剧烈燃烧(或蜡烛燃烧更加剧烈);(4)按E和F装置进行实验(在水中将胶塞取下),会观察到E试管中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而F试管中液面上升,该实验现象说明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区别是: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不可以;故填: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不可以。18放热 HCl和NaCl 【解析】【详解】(1)由时间温度图可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之后使得溶液温度升高,故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填:放热(2)由时间pH图可知,在36s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因此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HCl和NaCl。故填:HCl和NaCl【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
29、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 80% 10%【解析】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所以反应中固体质量减少,最终不溶的固体是杂质,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10g-2g=8g,设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Fe2O3+6HCl=2FeCl3+3H2O160 2198g x160/8g=219/x x=10.95g所以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95g109.5g100%=10%;答:略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