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21 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 以气体为纽带的以气体为纽带的实验选择题实验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共 48 分) 1. 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PdCl 2 溶液遇 CO能产生黑色的 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的仪器还可以制取H2、NH3等气体 B. 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 C. 装置中分别盛装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 D. 装置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PdCl2+ CO + H2O = Pd +CO2+ 2HCl 2. 通过测定混
2、合气中 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 Na2O 2 (含 Na2CO3) 纯度,实验装置 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干燥管 b 中装入碱石灰 B. Q 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份O2、CO2 C. 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 D. 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 Q气球慢慢缩小 3. 氢化钙(CaH2)常作供氢剂,遇水蒸气剧烈反应。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氢化钙。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盛装试剂依次为 NaOH溶液、浓硫酸 B. 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3、可以用稀硫酸替代浓盐酸制备氢气 D. 装置用于吸收尾气,避免H2扩散到空气中 4. 已知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 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 并用氮气制备 Ca3N2,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NO2+ NH4ClNaCl + N2 +2H2O B. 、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浓H2SO4、碱石灰 C. 中盛放的试剂是 NaOH溶液 D. 实验结束,取中的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可以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5. 常温下,二氯化二硫( )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红色液体,熔点为-80,沸点为 137.1,在空气
4、中产生烟雾,遇水分解为S、 SO2、 HCl。 实验室中用Cl2和S制备S2Cl2的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证明Cl2具有氧化性 B. 实验结束后,装置 V中收集到的液体呈黄红色 C. 装置中盛放无水CaCl2,作用是吸收未参与反应的Cl2 D. 冷凝管的作用是使S2Cl2蒸气冷凝回流 第 3 页,共 21 页 6. 实验室用 H2还原 WO3制备金属 W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处收
5、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 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 K,再停止加热 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7. 已知: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表: 物质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 当温度计 1 示数为9095,温度计 2 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C. 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
6、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 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8. 氧化铅(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 CO,其原理 为 H2C2O4COCO2H2O。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 CO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 CO 能使银氨溶 液产生黑色沉淀)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中的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 B. 实验时,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当装置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再点 燃装置处酒精灯 C. 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再熄
7、灭装置处酒精灯 D. 尾气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NaOH 溶液吸收等方法 9.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 2H2O)是一种淡黄色粉末,某课外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检验 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和中分别盛放足量NaOH溶液和CuO,可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 B. 实验时只需要在装置中反应结束后再通入N2 C. 若将中的无水CaCl2换成无水硫酸铜可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 D. 实验结束后,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黑色,则产物一定为铁 10. 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 33,沸点为 73,氯气 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 70下反
8、应制备 ICl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 ICl3。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5 页,共 21 页 A. 装置 A可选用的药品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B. 装置 B的作用是除杂,也作安全瓶,能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 C中是否发生堵塞 C. 装置 C中的硅胶可用碱石灰代替 D. 装置 D最恰当的加热方式为酒精灯直接加热 11. 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 验前向装置处圆底烧瓶中滴加 12滴酚酞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处圆底烧瓶中析出纯碱 B. 除杂试剂为饱和Na2CO3溶液,用于吸收CO2中混有的 HCl 气体 C. 硬质玻璃管
9、和倒置的漏斗作用相同,装置可用装置替代 D. 借助弹簧夹 a、b 能有效控制装置中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2. 四氯化钛(TiCl4)极易水解,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即产生“白烟”,常用作烟幕弹。其 熔点为25 ,沸点为 136.4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部分加热和夹持装置 省略),用 Cl2与炭粉、TiO2制备 TiCl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A. 中应盛装饱和食盐水 B. 冷凝管有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 C. 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处的加热,后停止处的加热 D. 该设计存在不足,如、之间缺少防止水蒸气进入的装置 13.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10、 Cl2和 NO2在 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 Cl2和 NO2,即发生反应 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3mol L1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 B. 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 C. 装置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 D. 若制备的NO2中含有 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 NO 14. 用 KIO3与 H2S反应制备 KI固体,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关闭 K,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试剂,向装置 B中滴入 30的 KOH 溶液,制 得 KIO3;打开 K,通入 H2
11、S直至饱和可制得 KI,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关闭 K,向所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 H2S;把装置 B中混合液倒入 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钡,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成品。下列有关该实 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 7 页,共 21 页 A. 步骤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B. 步骤装置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2S + IO3 = 3S +3H2O + I C. 装置 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 D. 步骤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馏 15. 常温下,二氯化二硫(S2Cl2)为橙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 某学习小
12、组合成 S2Cl2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 A中装浓 HCl,B 中装 M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瓶为防倒吸的安全瓶 B. D 瓶中所盛试剂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C. 实验时需先点燃 E 处的酒精灯再加热 B装置 D. 实验结束,再由 A滴加饱和NaHCO3溶液入 B 中,以防止拆卸装置时污染空气 16. 四氯化锡(SnCl4)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上的氯化催化剂。 实验室制备四氯化锡的装 置如下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金属锡熔融时通入干燥氯气反应可生成 四氯化锡;无水四氯化锡熔点 33 ,沸点 114.1 ;无水四氯化锡遇水蒸 气生成白色烟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3、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A. 实验时滴加浓盐酸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再点燃处的酒精灯 B. 的试管中依次盛装MnO2、饱和食盐水、浓H2SO4、NaOH 溶液 C. 装置用于收集SnCl4,浸泡在冷水浴中效果更好 D. 、两个试管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来代替 17. 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 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O3固体、NaOH溶液 B. 实验时,湿润的 pH试纸、鲜花、品红溶液、KMnO4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 淡黄色沉淀 C. 此设计可证明SO
14、2水溶液的酸性,SO2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D. 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使KMnO4溶液褪色不 具有可逆性 18. 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第 9 页,共 21 页 A. 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3Fe(s) + 4H2O(g) = 高温 Fe3O4(s) + 4H2(g) B. 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甲 C. 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色 变为红色 D. 实验后,可用铝粉在高温下还原玻璃管中的固体获得铁单质 19. 氮化锂常作催化剂和固体电解质,实验室
15、以氮气(含少量 CO、O2)为原料选用下列 装置制备 Li3N。已知:氮气和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Li3N,Li3N 遇水发生剧 烈反应;在加热条件下,锂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含盐酸的 CuCl溶液能定量吸 收 CO,且容易被 O2氧化;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 O2。洗气瓶中的试剂 均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连接顺序:氮气 B E A C D B. 装置 D 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C. 装置 E可用盛装炽热氧化铜的硬质玻璃管替代 D. 为了节省氮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入氮气 20.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 SO2和 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
16、 是 ( )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A. 装置 B 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O4 2 B. 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C. 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 装置 C 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 21. 通过测定混合气中 O2的含量可计算出已变质的 Na2O2(含 Na2CO3杂质)的纯度,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气囊 Q中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为O2、CO2 B. 可向干燥管 b中装入碱石灰 C.
17、 读完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即可测量O2的体积 D. 支管 a能使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滴下,同时使测量气体体积更加准确 22. 实验室可以利用镁粉在加热条件下与氮气反应制备氮化镁。用一瓶氮气样品(含少 量 CO2、CO、O2)制备氮化镁。已知:连苯三酚碱性溶液定量吸收 O2;CuCl的盐 酸溶液能定量吸收 CO 且易被 O2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1 页,共 21 页 A. 装置连接顺序:氮气样品 d c a b B. 若先点燃酒精灯后通气体,产品纯度降低 C. 装置 a 可以用盛装浓硫酸的洗气瓶替代 D. d 装置中的 CuCl在除杂中表现还原性 23. 实验室利用反应
18、 TiO2(s) + CCl4(g) TiCl4(g) + CO2(g), 在无水无氧下制取 TiCl4,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CCl4、 TiCl4的沸点分别为: 76、 136, CCl4与 TiCl4 互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分别盛装碱石灰、NaOH溶液 B. 热水的作用是使 CCl4气化, 冰水的作用是使 TiCl4冷凝 C. 反应结束, 先停止通 N2, 再停止加热 D. 分离中的液态混合物, 采用的操作是分液 24. 实验室可以利用镁粉在加热条件下与氮气反应制备氮化镁。用一瓶氮气样品(含少 量 CO2、CO、O2)制备氮化镁。已知:连苯三酚碱性溶液定量吸收 O2;CuC
19、l的盐 酸溶液能定量吸收 CO 且易被 O2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A. 装置连接顺序:氮气样品 d c a b B. 装置 a 可以用盛装浓硫酸的洗气瓶替代 C. 若先点燃酒精灯后通气体,产品纯度降低 D. d 装置中的 CuCl在除杂中表现还原性 第 13 页,共 21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实验探究, 为高考常见题型, 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把握实验的严密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解答】 由装置可知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
20、为 NaHCO3溶液,用于除去 HCl,为浓硫 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在中发生反应,则二氧化碳可被还原生 成 CO,可观察到中溶液产生黑色沉淀,以此解答该题。 A装置为常温下固体和液体制备气体的装置,可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备氢气,用浓 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备氨气,故 A 正确; B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后,说明已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可防止氧气和钠反应,故 B正确; C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故 C 错误; DPdCl2溶液遇 CO 能产生黑色的 Pd,方程式为:PdCl2+CO+H2O=Pd+CO2+2HCl,故 D正确。 故选 C。 2.【答案】D
21、 【解析】解:A加入氯水与样品反应在 Q气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碱石灰吸收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在量筒中排水法测氧气的量, 进而计算过氧化钠的量, 故 A正确; B加入酸后 Q内发生反应: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反应产生 CO2、O2气体,故 B 正确; C反应产生的 CO2、O2使气球变大,将广口瓶中气体排出,水进入量筒中,所以量 筒中水的体积即为产生的 CO2、O2的体积,所以滴稀 H2SO4前必须关闭 K1、K2打开 K3,故 C 正确; D读取气体总体积后关闭 K3缓缓打开 K1还要打开
22、K2,才能观察到 Q 气球慢慢缩小, 原因是不打开 K2体系是密闭的,气球体积无法减小,故 D错误; 故选:D。 变质的过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加入酸后 Q 内发生反应: 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反应产生 的 CO2、O2使气球变大,将广口瓶中气体排出,水进入量筒中,所以量筒中水的体 积即为产生的 CO2、 O2的体积, 反应停止, 打开 K2, 再缓缓打开 K1, 广口瓶内外相通, 气球 Q慢慢缩小,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 CO2,最后量筒中收集的是 O2,据此分 析选项。 本题考查混合物含量的测定,题
23、目难度中等,本题要搞清量筒、的作用,根据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解答。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类实验,为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的制备以及制备物质过程 中的氢气的提纯和物质的反应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A.装置生成 H2,混有 HCl 和水蒸气,装置除去 HCl,装置干燥,则装置、 盛装试剂依次为 NaOH 溶液、浓硫酸,故 A 正确; B.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 B 正确; C.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故 C 正确; D.装置用于吸收空气中的 H2O,防止 H2O进入装置 IV
24、与产品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 D。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制取氮气, 并用氮气制备 Ca3N2的有关实验, 掌握实验原理以及反应是关键, 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答】 A.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制备氮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NaNO2 NH4Cl = NaClN 22H2O,故 A正确; B.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的氮气需要干燥,可以利用浓 H2SO4除去水蒸气,碱 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中依次盛装浓 H2SO4、碱石灰,故 B正确; C.装置中含有氧气,可以利用装置除去装置中的氧气,NaOH溶液不能除去氧气,可
25、以改成酸性氯化亚铁溶液,故 C错误; D.Ca3N2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a(OH)2和NH3, NH3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故 D 正确。 故选 C。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制取,实验方案的评价,难度不大。 【解答】 氯气和硫反应所得产物中氯元素显负价,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体现氧化 性,故 A 正确; 第 15 页,共 21 页 装置 V中收集到的液体为二氯化二硫, 根据熔沸点可知为黄红色液体, 故 B 正确; C无水氯化钙常用来吸收水蒸气,无法吸收氯气,故 C 错误; D氯气和硫反应进行了加热,产生的二氯化二硫呈气态,冷凝管的作用是使S2Cl2
26、蒸气 冷凝回流,故 D正确。 故选 C。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涉及物质的制备实验的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 的原理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 【解答】 H2还原 WO3制备金属 W,装置 Q用于制备氢气,因盐酸易挥发,则、应分别 用于除去 HCl、H2S、氧气和水,得到干燥的氢气与 WO3在加热条件下制备 W,实验结 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以避免 W 被重新氧化,以此解答该题。 A 气体从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中逸出, 得到的氢气混有水蒸气, 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 故 A 错误; B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避免不纯的氢气
27、发生爆炸,可点燃 气体,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度,声音越尖锐,氢气的纯度越低,故 B 正确; C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 使 W处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 以避免 W 被重新氧化,故 C 错误;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故 D 错误。 故选 B。 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学实验、反应原理、基本操作等,难度中等,注意对实验原理的 理解掌握。 【解答】 A.Na2Cr2O7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也一定能氧化正丁醛,为防止正丁醛被氧化, 应将酸化的 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 A正确; B.由反应条件、反应物和
28、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温度计 1 保持在 9095,生成正丁醛,温度计 2示数在 76左右 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 B 正确; C.正丁醛密度为 0.8017gcm-3,小于水的密度,故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 C 正确; D.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 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 D错误。 故选 D。 8.【答案】B 【解析】【分析】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要求的应用,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常考题型, 难度一般。关键是掌握化学
29、实验的原理,侧重知识的能力考查。 【解答】 A.用碱石灰干燥 CO,由于浓硫酸能把碳氧化,杂质有二氧化硫,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故 A 错误; B.实验时,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当装置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再点燃装 置处酒精灯,故 B正确; C.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处酒精灯,故 C错误; D.尾气为 CO,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 D错误。 故选 B。 9.【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通过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产物的检验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把握物质的性 质和检验方法、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
30、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利用、除去 CO2,中的无水氯化钙将气体干燥后,如果中 CuO固体转变成 红色,则反应一定生成 CO,故 A正确; B.实验开始后,装置中的空气对分解及检验都有干扰,所以必须先通入 N2除去装置中 的空气,故 B 错误; C.由于从、溶液中导出的气体会带出水蒸气,因此中放置无水硫酸铜无法检验分 解生成的水蒸气,故 C 错误; D.草酸亚铁晶体分解剩余的固体 FeO 也为黑色,故 D错误。 故选 A。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涉及氯气的性质和净化、尾气处理和实验装置的评价,难度一 般。 【解答】 A.装置 A未加热,不可选用
3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不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不反应,故 A 错误; B.装置 B 的作用是除出 Cl2中 HCl杂质,也能作安全瓶,能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 C 中是 否发生堵塞,故 B 正确; 第 17 页,共 21 页 C.装置 C 中的硅胶是干燥氯气的,不可用碱石灰代替,因为碱石灰与氯气反应,能吸收 氯气,故 C错误; D.装置 D需要在温度稍低于 70下反应,最恰当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故 D错误。 故选 B。 11.【答案】C 【解析】略 1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是结合物质制备考查了基本实验操作,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题,考查考生分析 实验装置并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 【解答】
32、 A.装置中用于制备氯气,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获得的氯气中含有 HCl、水等 杂质,但是 HCl 不会干扰实验,可以用浓硫酸吸收水,故中盛装浓硫酸,故 A 错误; B.冷凝管有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故 B 正确; C.反应完毕后,继续通入氯气,使四氯化钛在氯气中冷却,防止空气进入装置中与四氯 化钛反应,先停止处加热,后停止处加热,故 C正确; D.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会导致水蒸气进入装置,所以之间缺少防水蒸气 进入的装置,故 D 正确。 故选 A。 1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和常用化学仪器的作用, 难度较易。 【解答】
33、 A.3 mol L-1的盐酸不是浓盐酸,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故 A 错误; B.该实验不需要干燥氯气,装置的作用是可以观察和条件通入氯气的量,故 B 错误; C.装置的作用是便于观察和控制通入二氧化氮的量,故 C 正确; D.由于 NO不与水反应,NO2会与水反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除去的是 NO2,故 D 错误; 故选 C。 14.【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 A项, 滴入 30氢氧化钾溶液后, 发生反应 3I26KOHKIO35KI3H2O, 棕黄色(碘 水颜色)溶液变成无色,故 A正确; B项,黄色沉淀为单质硫,反应为
34、3H2S + IO3 3S3H2OI,故 B正确;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C项,由题知尾气是 H2S,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故 C 正确; D项,一系列操作应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发结晶,故 D错误。 故选 D。 1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物质的除杂,制取,尾气处理等知识,难度较大,应注意。 【解答】 A.根据图示可知,G 应为收集装置,故 A错误; B.D瓶中所盛试剂应为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故 B错误; C.实验时需先点燃 E处的酒精灯会使硫和氧气反应,故 C错误; D.实验结束,再由 A 滴加饱和 NaHCO3溶
35、液入 B中,以防止拆卸装置时污染空气,故 D 正确。 故选 D。 1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以制备四氯化锡为载体,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氯气的实验室制取 原理、气体的干燥与提纯,属基础考查,难度中等。 【解答】 A实验时滴加浓盐酸反应一段时间使装置充满氯气,然后再点燃处酒精灯,故 A 正确;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则、的试管中依 次应盛装的试剂是 KMnO4溶液、饱和食盐水、浓硫酸、NaOH溶液,故 B错误; C装置用于收集 SnCl4,浸泡在冷水中使其液化,效果更好,故 C 正确; D、两个试管可以用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来代替,起到干燥和
36、除去多余氯气 的作用,故 D 正确。 故选 B。 1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是对化学实验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常考题型,难度一般。关键是掌握实验的原理和 理解流程图的含义,侧重知识的综合能力考查。 【解答】 A.依据实验的装置可知,正确 b 中产生 SO2,c 是尾气吸收装置,所以 a、b、c 中依次 盛装 70%硫酸、Na2SO3固体、NaOH溶液,故 A正确; B.实验时,湿润的 pH 试纸变红而不褪色,鲜花、品红溶液、KMnO4溶液均褪色,Na2S 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故 B错误; C.依据装置可知, 此设计可证明 SO2 水溶液的酸性 (PH试纸) , SO2的氧化性 (与
37、Na2S 反应)、还原性(与高锰酸钾反应)、漂白性(品红) ,故 C正确; D.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使 KMnO4溶液褪色不具 第 19 页,共 21 页 有可逆性,符合 SO2的性质,故 D 正确。 故选 B。 18.【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铁与水蒸气反应 的方程式和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 【解答】 A.高温加热时,装置中发生的是铁与水蒸气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氢气的反应: 3Fe(s)+4H2O(g) = 高温Fe3O4(s)+4H2(g),故 A 正确; B.因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虚线框处
38、宜选择的装置是乙,故 B错误; C.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生成氧化铜变黑,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被氢气还原为 铜由黑色变为红色,故 C正确; D.实验后,可用铝粉在高温下还原玻璃管中的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氧化铝,即发生 铝热反应获得铁单质,故 D正确。 故选 B。 19.【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氮化锂的制备,注意分析题给的条件,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根据题中提供的装置完成制备氮化锂的实验,CuCl 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 CO,且易 被 O2氧化,所以应该在氧气吸收完毕后,再吸收 CO,装置 B 中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 定量吸收少量 O2,装置 E中氯化亚铜盐酸溶液能定量
39、吸收少量 CO,装置 A 中浓硫酸 干燥氮气,再与锂反应,为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有氮化锂的装置,实验装置的最后要 连一个干燥装置 D,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氮气BEACD,故 A正确; B.装置 D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干扰实验,故 B错 误; C.装置 E 若换成盛装炽热铜粉的硬质玻璃管,可除去氧气,但同时生成的氧化铜可以和 一氧化碳继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干扰实验,故 C错误; D.为了防止锂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应先通入氮气,后点燃酒精灯,故 D 错误。 故选 A。 20.【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探究 SO2和 Fe(NO3)3溶液的反应原
40、理实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物质的性 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 A.铁离子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也能氧化二氧化硫 生成硫酸根离子,故 A 错误; 第! !异常的公式结尾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 21 页 B.实验室中配制 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故 B 正确; C.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三颈烧瓶中通入 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故 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发生倒吸,产生的尾气中还有 NO气体,用氢氧化 钠溶液不能完全吸收,故 D正确。 故选 A。 21.【答案
41、】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物质的组成或含量的相关知识,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AB.加入硫酸与样品反应在 Q 气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蒸气,在量筒中排水测氧气的量,进而计算过氧化钠的量,故 AB 正确; C.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 K3,缓缓打开 K1,还要再打开 K2,才可观察到 Q气球慢慢 缩小,原因是不打开 K2体系是密闭的,气球体积无法减小,故 C 错误; D.支管 a 能使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滴下,同时使测量气体体积更加准确,故 D正确。 故选 C。 2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物质性质、实验过程分析判断等知识
42、,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是解 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连苯三酚碱性溶液定量吸收 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 CO且易被 O2氧化,则 先吸收氧气再吸收 CO,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干燥气体,装置连接顺序:氮气 样品 cdab ,故 A错误; B.若先点燃酒精灯后通气体, 会有一部分镁粉与空气中氧气、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 产品纯度降低,故 B正确; C.装置 a主要是吸收氮气样品中的水蒸气和少量 CO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吸 收 CO2,故 C错误; D.d 装置中的 CuCl能定量吸收 CO,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则 CuCl 在除杂中表现氧化 性,故 D
43、错误。 故选 B。 2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应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物质分 离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的知识点虽然比较繁多,但是也要牢牢地记住把握,这样才能 把这样类型的题目做好。 【解答】 第 21 页,共 21 页 A.中盛装碱石灰,中可以用浓硫酸来隔离空气中的水蒸汽,故 A 错误; B.热水的作用是使 CCl4 气化,冰水的作用是使 TiCl4 冷凝,故 B 正确; C.反应结束,终止实验时为防止倒吸,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 N2,故 C错误; D.D中的液态混合物为 TiCl4与未反应的 CCl4,二者互溶,但 CCl4和 TiCl
44、4是两种沸点 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应该用蒸馏进行分离,故 D错误。 故选 B。 2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物质性质、实验过程分析判断等知识,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是解 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连苯三酚碱性溶液定量吸收 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 CO且易被 O2氧化,则 先吸收氧气再吸收 CO,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干燥气体,装置连接顺序:氮气 样品 cdab ,故 A错误; B.装置 a主要是吸收氮气样品中的水蒸气和少量 CO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吸 收 CO2,故 B错误; C.若先点燃酒精灯后通气体,会有一部分二氧化碳和镁粉反应生成氧化镁,产品纯度降 低,故 C 正确; D.d 装置中的 CuCl能定量吸收 CO,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则 CuCl 在除杂中表现氧化 性,故 D 错误。 故选 C。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