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文的概念及要素说明文的概念及要素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 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 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 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 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 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 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分类:说明文分类: 说 明 说 明 对 象 对 象 事物说明文(实
2、体事物)事物说明文(实体事物) 事理说明文(抽象事理)事理说明文(抽象事理) 语 言 语 言 特 点 特 点 平实说明文(简明平实准确平实说明文(简明平实准确) ) 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说明对象的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的对象 内容: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语言:生动说明文 平实说明文 4.说明方法常见的有 举例子举例子 分类别分类别 列数字列数字 作比较作比较 画图表画图表 下定义下定义 作诠释作诠释 打比方打比方 摹状貌摹状貌 作引用作引用 5.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6.说明的语言: 准确性 生动性 文 体 知
3、识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 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 深,由现象到本质。)深,由现象到本质。) 说明的顺序:说明的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包括“总、总分式:包括“总- -分、分分、分- 总、总总、总-分分- -总”等,(其“分”的部总”等,(其“分”的部 分又常按并列式或递进式安排。分又常按并列式或递进式安排。 )事事 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 2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 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4、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 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能告诉我们人类什么呢?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能告诉我们人类什么呢? 春春 天天 夏天夏天 秋天秋天 冬天冬天 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年年如是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年年如是 竺可桢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 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 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重点) 竺可
5、桢竺可桢( 189018901974 1974 )浙江上浙江上 虞人,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他在 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 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 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 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 开的。开的。他主编了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区划 中国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等丛书,是我国 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6、 认识作者 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翩翩然(然( ) 孕孕育(育( ) 风雪风雪载载途(途( )炎炎热热 ( ) 簌簌簌簌( ) 物物候候( ) 农农谚谚( ) 连连翘翘( ) 悬悬殊殊( ) 纬纬度(度( ) 经经度(度( ) 销声销声匿匿迹(迹( ) pinpin zizi ynyn ynyn huhu shsh ss ynyn qioqio wiwi nn jnjn 字音积累 孕育:孕育: 翩然:翩然: 销声匿迹: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草长莺飞: 比喻酝酿着新事物。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动作轻快的样子。动作轻快的样子。 原意
7、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词语解释 风雪遍地。 形容春天的美好的景色。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从内容来看,本文是一篇什么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什么?、从内容来看,本文是一篇什么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介绍了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介绍了 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初读,整体感知初读,整体感知 2.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
8、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默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默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再读,理解内容再读,理解内容 1. 1.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 顺序来描写的?顺序来描写的? 描写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描写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 者展现一幅四季风景画。者展现一幅四季风景画。 本段是按照本段是按照四季的时间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顺序来写的。 秋天秋
9、天 春天春天 冬天冬天 夏天夏天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果实成熟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昆虫匿迹 衰草连天衰草连天 冰雪融化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孕育果实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 秋秋 夏夏 冬冬 春春 2.2.本文本文1 13 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 一步步引出来的?一步步引出来的? 第第1 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
10、让读者知道物候的种种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物候的种种 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铺垫。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铺垫。 第第2 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第3 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 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 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物候学”的代到近代,从起源
11、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物候学”的 形成及其功用。形成及其功用。 1.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2.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3.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精读,探究理解精读,探究理解 1. 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 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 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 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以广泛应用在农业
12、生产上。 举例子举例子 列数字列数字 作比较作比较 2.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高下的差异高下的差异 纬度的差异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分类别分类别 举例子举例子 列数字列数字 作比较作比较 南京桃花盛开时南京桃花盛开时 北京桃花含苞待放北京桃花含苞待放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四月间)(三四月间) 纬纬 度度 差差 异异 二月海南二月海南 二月雪乡二月雪乡 夏热 南北温度 差别不大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闭敲
13、棋子落灯花。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济南苹果树四月中 或谷雨节开花或谷雨节开花 烟台苹果树开花要烟台苹果树开花要 到立夏到立夏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气候气候 复杂多样复杂多样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山顶和山下的差异山顶和山下的差异 高下 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现代三月的长城 古今的差异 原因原因 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 导 致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造 成 物候现象差异 返回教程
1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的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能否调整? ?这样安排有这样安排有 什么好处什么好处? ? 四四 个个 决决 定定 因因 素素 空空 间间 因因 素素 时间因素时间因素 按照影响程度大小按照影响程度大小 主主 次次 逻逻 辑辑 顺顺 序序 3.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
15、的发展;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本文说了哪几个问题(结构层次)?本文说了哪几个问题(结构层次)? 1. (1 - 3)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 (4 - 5)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3. (6 - 10)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 4. (11-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结构梳理 物候、物候学物候、物候学 重要性重要性 决定因素决定因素 意义意义 全全 文文 的的 说说 明明 顺顺 序序 逻逻 辑辑 顺顺 序序 浅浅 深深 现象现象 本质本质 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
16、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 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 促进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 主旨概括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每个 季节安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 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 的关系,以此安排农事。 赏读,品析语言 开头第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 形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大地苏醒 过来”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 种花次第开放”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给人带来扑面 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燕子“翩然而来”, 活泼伶俐的小燕
17、子的形象一下子浮现在眼前。“变黄” 的树叶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 闻其声,如见其景。 品味语言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 又好像在又好像在暗示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唱歌,劳动人民懂,劳动人民懂 得它在唱什么: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运用运用拟人拟人手法,赋予这几种动植物人的思想感情,手法,赋予这几种动植物人的思想感情, 好像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大好像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大 增强了文章的增强了文章的生
18、动性生动性和和可读性可读性。 朗读第二段,说一说朗读第二段,说一说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 品味语言 3 3、第、第2 2段举了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用了段举了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什么说明方法?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 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增增 强文章生动性和可读性。强文章生动性和可读性。 杏花杏花传语传语耕地耕地 桃花桃花暗示暗示种谷子种谷子 布谷鸟布谷鸟唱歌唱歌 三 个 三 个 举例子、作引用举例子、作引用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
19、特色? (1 1)说明语言)说明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生动、优美、形象 (2 2)文章语言)文章语言科学、准确科学、准确 第一二段运用第一二段运用描写描写的表达方式、的表达方式、拟人拟人的修辞手的修辞手 法,加强了说明文的法,加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增强了文章的可可 读性读性。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1)(1)古代流传下来的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2)北京的物候记录,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年的山桃、杏花、苹果、 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
20、、刺槐的花期比19611961年迟十年迟十 天天左右左右,比,比19601960年迟五六天。年迟五六天。 (3)(3)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 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约1 1。 品析语言 品析语言 (1)(1)古代流传下来的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农谚就包含了丰富 的物候知识。的物候知识。 不能删掉。不能删掉。“许多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如果去掉意 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 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候知
21、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许多许多”体现说明文语体现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言的准确性。 表态表态+ +解释词语解释词语+ +“如果去掉”“如果去掉”+ +体现体现准确性准确性 品析语言 (2)(2)北京的物候记录,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年的山桃、杏花、苹 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19611961年迟十天年迟十天左右左右,比,比19601960年迟五六天。年迟五六天。 不能删掉。“左右”表约数,不能删掉。“左右”表约数,意思是比“十天”意思是比“十天” 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
22、去,就成了刚好“十天”, 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右”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右”体现说体现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品析语言 (3)(3)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 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约1 1。 不能删掉。“约”表估计,不能删掉。“约”表估计,不能确定,只不能确定,只 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与实际情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与实际情 况不符。“约”况不符。“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
23、来、已经、 一向、渐渐等。一向、渐渐等。 2、: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等。: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等。 3、:大约、可能、左右等。:大约、可能、左右等。 4、:之一、多、有余、很少等:之一、多、有余、很少等 5、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 等。等。 6、: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 总是、有时”等。总是、有时”等。 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有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有 :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大自然的语言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大自然的语言 为题,将大自然人格化了,将物候
24、现象说得生为题,将大自然人格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 动有趣,能吸引读者;生动含蓄地揭示物候现动有趣,能吸引读者;生动含蓄地揭示物候现 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 述物候现象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追究因果关 系系阐述研究意义。阐述研究意义。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古古 代代 农农 谚谚 选选 粹粹 麻雀囤食要落雪。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古 代代 农农 谚谚 选选 粹粹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25、。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龟背潮,下雨兆。龟背潮,下雨兆。 猪衔草,寒潮到。猪衔草,寒潮到。 泥鳅静,天气睛。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 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夏至、冬至 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古称“日北至”
26、和“日南至”, 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春分、秋分 :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 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雨水 : : 降雨开始,雨量增多。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惊蛰 : : 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 物开始活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谷雨 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 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1.1.采集三则以上农谚,采集三则以上农谚, 并说出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并说出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2.完成同步学习第完成同步学习第 五课五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