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数学解决问题学校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用数学解决问题学校数学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挂念! 1、用数学解决问题学校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用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中的一个新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学校一班级下册19页的例3。 2、教材分析:用数学不是孤立专项的训练,而是分散于新教材的各个单元,其目的在于让数学更加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同学学习了简洁的用加法减解答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事实上,用数学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提升,同时也是为后面文字叙述式的用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
2、学目标的确立 本节课在设计时,力求使同学生疏到现实社会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学问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依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所述的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方面: 1、让同学了解并把握问题的含义。 2、培育同学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经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在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价值,培育同学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培育同学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难点:了解并把握问题的含义并提出问题 三
3、、教具的预备 由于一班级孩子年龄小,有意留意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我特意设计了动画课件,让课堂布满趣味性和多变性。 四、课时支配 本节课我支配1课时,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问题,借助情景图让同学理解问题的含义,知道什么是问题;二是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由同学主动提出问题,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三是由同学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受生活阅历和理解力量的限制,学校生对抽象的数学学问往往难以理解,也为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此。我设计一个大家到公园游玩的故事,让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不断解
4、决数学问题,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 学习新知 1、老师: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了,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伴侣们出来活动了,你们猜他们去干什么了?下面我来做动作大家猜好吗? 2、老师藏在讲桌后面,喊:好了!同学一下子就说出“捉迷藏”;老师又拿出手绢,同学马上猜出是“丢手绢”;接着老师比划一个圆圆的东西放在地上一脚踢出去,同学心情高涨,“踢足球”脱口而出。 3、老师:你们太聪慧了,看来难不倒你们了。小伴侣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你们情愿帮忙吗?(同学会兴奋地说:情愿!) (二)、读图明意 探究新知 为了让同学有针对性的提出并解决
5、问题,把主题图稍作修改,一块一块的出示,如出示捉迷藏区域,丢手绢区域、踢球区域。让同学看一块依据相应的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1、课件出示捉迷藏图(伴音提示: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个人? A、找出已知和未知 (渗透给同学一道完整的文字叙述题至少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B、小组争辩解决问题 C、总结思路,全班沟通。 2、 课件出示丢手绢图(伴音提示: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你能提出几个问题?) A、组内争辩(老师巡回参与,适时点拔,收集资料); B、请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问题及想法; C、讲评、鼓舞; 3、课件出示踢足球图(探究过程同2) (三)、巩固反馈 深
6、化新知 1.老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慧,小动物们也来凑吵闹,都等急了,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第20页的小动物图) 2.老师:都有哪些小动物呀?(同学:有小鸟、小鹿和小鱼。)看着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争辩汇报。 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板书问题。(这时,每当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课件中把同学提问的部分闪动几次,以此让同学进一步的明确所提问题。) A、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B、草地上还有几只小鹿? C、有几条小鱼在做玩耍? D、飞走了几只小鸟? E、跑了几只小鹿? F、游走了几条小鱼? 4、老师:你能又对又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吗?请你拿出练习本解决你宠爱的问题。 5、同学反馈,
7、集体订正。 (四)、练习巩固 课本练习四的第一到第三题。 (五)、学问应用 体验成功 老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能用数学学问解决这么多问题,而且做得又对又快。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藏着很多数学问题,你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数学问题吗?和同桌说一说。(老师引导同学依据身边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 (六)、课堂总结 老师总结:今日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格外好,用自己的聪慧才智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而且还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发觉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看来学数学可真重要呀,我们肯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七)、布置作业 课堂延长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提个数学问题,并想方法解决它,好吗? (八)、板
8、书设计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条件 问题 来了13人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 藏起来几人? 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一共多少人? 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 还有几人没来? 2、用数学解决问题学校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支配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支配,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同学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学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进展解决问题的力量。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
9、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规律挨次如下: 例1,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2,引导同学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同学呈现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洁到简单,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规律画面。它遵循了同学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班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预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
10、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进展为本”的理念,不仅留意双基的落实,还要留意同学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学问、力量、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同学经受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提高同学的探究力量。 5、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同学经受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11、)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依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实行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沟通等教学手段,创设肯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同学经受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同学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受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实行多种教学手段使同学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同学体会生活中的很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
12、思考和合作沟通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同学参与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班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同学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老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向取得优异成果的同学表示庆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 一是唤起同学对已有“倍”的学问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学问和心理
13、上的预备。 二是复习时亲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同学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 三是为同学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看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同学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同学参与的用小棒摆飞机的玩耍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与这个玩耍活动吗?”引导同学亲自参与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同学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 在此基础上老师又适时
14、提出问题“依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同学爱好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同学动手操作、动眼观看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同学在小组里争辩,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同学经受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15、去观看、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育了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三)运用学问,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同学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同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同学依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依据所提问题,小组争辩解决方法,同学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同学更坚固地把握学问,还能体会合作沟通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
16、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查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同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究和争辩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制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挂念同学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穿。 (五)进展评价。 让同学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同学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3、用数学解决问题学校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是三班级的一节数学课,同学在二班
17、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洁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供应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供应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我们学校所争辩的课题是新课程同学学习方式争辩学校中高班级应用题自主学习方法探究,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课题争辩成果以及新课改理念,我留意调动同学的学习阅历和生活阅历,接受独立尝试、争辩等方式,让同学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已把握的学问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乐观的影响,体现同学学习的自主性。比如: 在第一个环节中,为了激发同学的学习乐观性,体现新课改中“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就结合同学比较有爱好的体育活动话题来创
18、设主题,谈话引入新课。 在其次个环节中,我让同学依据主题图自己提出问题,并查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主要体现了新课程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的教学理念。这里能让各个层次的同学从本身的力量动身去接受问题,理解问题,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体现了课题中激发同学主动思维的观点。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主要让同学独立思考,接受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同学说出每种方法时,我又通过课件进行引导,由于让同学充分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样能充分发挥同学的想象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法上把独立思考和小组的合作沟通有效
19、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做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孩子,促使孩子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算法多样化。以及课题中通过一题多解,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给同学自由解答权,培育同学思维的创新性的观点。另外,通过比较发觉异同,小结沟通阅历收获。不但能加深同学对算理的理解而且培育了同学探究分析,总结概括的力量。另外通过比较让同学在无意中明白我们在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也应当留意方法的优化,这才是最合理的学习方法。 在第四个环节中,我合理利用材料,发散同学的思维。尽可能做到让每个同学都能学到自己的数学,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另外,在第一个练习中,也体现了课题中通过一题多变,启发同学
20、思维机敏性的观点。 最终一个环节,我让同学总结阅历,畅谈收获。主要是想给孩子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体现了课题中引导同学加强课外实践,促进同学思维力量的提升的观点。 4、学校六班级下册数学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校六班级下册数学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共享。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
21、技能 用已学的圆柱体积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渗透转化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经受探究不规章物体体积的转化、测量和计算过程,让同学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让同学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加同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所学学问合理机敏地分析、解决不规章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转化前后的沟通。 三、教学预备 每组一个矿泉水瓶(课前统一搜集农夫山泉矿泉水瓶,装有适量清水,水高度分别为6、7、8、9厘米),直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板书:圆柱的体积。 问:
22、圆柱的体积怎么计算?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分? 2、揭题:这节课,我们要依据这些体积和容积的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整板书: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分,为学习新知做好学问上的预备。 (二)探究实践,体验转化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桌子上有一个没有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老师:原本这是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已经喝了一部分,你能依据它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随机板书) 预设1:瓶子还有多少水?(剩下多少水?) 预设2:喝了多少水?(也就是瓶子的.空气部分。) 预设3:这个瓶子一共能装多少水?(也就是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3、) 2、你觉得你能轻松解决什么问题? (1)预设1:瓶子有多少水?(怎么解决?) 同学:瓶子里剩下的水呈圆柱状,只要量出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就能算出它的体积。 老师: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直尺)你想利用直尺得到哪些数据?(底面直径、水的高度) 小结:知道了底面直径和水的高度,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轻而易举。请你预备好直尺,或许等会儿有用哦! (2)预设2:喝了多少水? 同学:喝掉部分的外形是不规章,没有方法计算。 老师:当物体外形不规章时,我们想求出它的体积可以怎么办? 老师相机引导:能否将空气部分变成一个规章的立体图形呢? 同学能说出方法更好,不能说出则引导:我们不妨把瓶子倒过来看看,你发觉了什
24、么? 引导同学发觉:在瓶子倒置前后,水的体积不变,空气的体积不变,因此,喝了多少水=倒置后空气部分的体积,倒置后空气部分是一个圆柱,要求出它的体积需要哪些数据?(倒置后空气的高度) 小结: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利用水的流淌性成功地将不规章的空气部分转化成了一个圆柱体,得到所需数据后能求出它的体积。这样一来,第3个问题还难得到你吗? 5、二班级数学用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学校数学(第四册)二班级下册P4例1. 教学目标 、同学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把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培育同学认真观看、独立思考、合作沟通等
25、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同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育同学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宠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使同学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把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在情境中引出课题。 观看学校的篮球竞赛,提出数学问题。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争辩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写在卡纸上。 小组汇报。 、观看比较几种方法的联系,找出相同与不同。 、小结。 、质疑。 巩固反馈,深化新知 、创设练习一第题接力跑的情境,请小记者现场报道。 独立完成并说出想法。 上台呈现。 集体订正。 、轻松
26、一下:老师为教这么优秀的同学感到特殊的幸福。你幸福吗? “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假如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扭扭腰.” 学问应用,体会成功 、算出篮球竞赛四强的总分。 小组竞赛,四人小组合作分别算出四个班的总分,而且要列出算式,哪个小组最快又精确的.为第一名,评出前三名。 年“体育节”篮球竞赛 六班级四强得分统计表 班级 上半场得分 下半场得分 总分 六()班 比下半场多分 六()班 比上半场多分 六()班 比上半场多分 六()班 比下半场少分 请第一个完成的小组长上台呈现,集体订正。 、学会合理的用钱,学会乐于助人。 刚才竞赛的小运动员们来到了麦当劳,每小组元,请你们小组合作帮
27、他们选择买什么,再算算,钱够吗? 小组汇报。 、应用新知,现场编题 联系生活中的情境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同学现场解决。 课堂评价 、评价自己,学习别人的优点。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你觉得这节课谁表现最好? 你觉得这节课袁老师表现怎么样? 小结:让我们连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作业:观看生活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回来和同学沟通。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现在有多少人在看竞赛? (人)(人) (人)(人) (人)(人) (人) (人) (人) 6、学校三班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课题: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班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练习中习题。 教学
28、目标: 1、使同学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洁搭配现象,通过观看、猜想、试验等数学活动,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把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金色的秋天即将过去,一只蝴蝶在草原上劳碌,它要干什么呢? 原来它是受了才智老人的差遣,要去给百变小樱送一封信。小樱会不会让我们看信的内容呢? 噢,是才智老人邀请她到数学城堡去呀! 二、争辩合作,探究搭配方法 1、尝试猜想。 小樱带了2件上衣,3件下装,假如她每天
29、都想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她可以不重复地穿几天? 2、思考争辩。 (1)引导思考:用2件上衣和3条下装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可以想一想、画一画、甚至算一算,用最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 (2)独立思考,尝试表示。 (3)小组沟通: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沟通。老师巡察,参与指导小组活动。 3、呈现汇报:现在哪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请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呈现说明,其他同学评价。 预设同学的方法可能有:(1)数字表示;(2)文字表示;(3)符号或图形表示:(4)计算。 4、观看比较 (1)刚才我们呈现了这么多表示方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30、小结:经过刚才的争辩我们发觉,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装,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其次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装,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定下装,再配衣服,第一条下装可以配2件衣服,其次条下装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样地第三条下装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种搭配方法。可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课件演示) (2)刚才同学们还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最宠爱哪一种?为什么? 看来有挨次地连一连、排一排能挂念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全部的搭配方法找出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我们刚才说的穿衣服时不遗漏、不重复、有序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数学问题搭
31、配问题。 板书:搭配 5、拓展延长 (1)假如小樱想在数学城堡里待一星期,她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有不同的穿法?那该怎么办? (2)请你帮她增加一件上衣或者一条下装,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用你最宠爱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和同桌沟通。 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其他同学评价。 假如在前面同学没有想出用算式的方法,在这里老师可适当引导,使有力量的同学初步感知。 6、感知提升 假如带4件衣服,3条下装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假如5件衣服,4条下装呢?6件衣服,6条下装呢? 三、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密码门 带好行装,小樱来到了数学城堡,哎呀,数学城堡的门是密码门,她是头一次来,不知道密码,怎么办呢
32、? 这时才智老人告知她,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2、4、9中的一个,各位上是3、6、8中的一个,密码可能会是哪些两位数呢?你能挂念小樱把全部的状况都排列出来吗? 同学独立尝试、汇报评价,老师板书。引导同学得出两种不同的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定十位上的数字,再配个位上的数字;先定个位上的数字,再配十位上的数字。 2、选定路线 小樱进了城堡的门,才智老人要她到数学乐园去找聪聪和明明,她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呢? 先指导同学看懂图,同学在书上画一画,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争辩沟通。指名呈现汇报。 3、拍照 小樱到了数学乐园,见到有几个小伴侣争着要和聪聪、明明拍合影呢,他们每人都要和聪聪、明明单独拍照,小樱的魔杖
33、能拍10次,够吗? 假如小樱也要和聪聪、明明各拍一张合影呢? 4、选择交通方式 拍完照后,聪聪、明明问小伴侣们最想上哪儿的高校,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回答呢? 是呀!北大、清华是很多同学们憧憬的高校,期望你们努力学习,能到那儿去上高校。北大、清华都在北京,假如从银川到北京,我们可以怎样去呢?出示课件。 同学争辩,沟通汇报。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问? 7、学校数学一班级下册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2课时 解决问题(一)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目标是使同学学会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生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教学设计如下: 1留意对同学解题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
34、中,利用教材供应的资源引导同学发觉数学信息并选择有效的数学信息,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使同学经受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留意对解题步骤和策略的巩固和强化。 在教学中,带领同学经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之后,准时地对解决问题的经过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引导同学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在同学头脑中形成清楚而有条理的表象,有利于同学对解题步骤及方法的把握,切实提高了同学的解题力量。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练习,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练习题:小红要写12个大字,已经写完了7个,还要写几个大字? 师:你从题目中
35、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计算还要写几个大字? 2同学独立思考并解答。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3导入新课:今日,我们将连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同学运用已有的学问阅历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同学解决问题的阅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做好预备。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20页例5。 师:认真观看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师:问题是什么? 生:问题是还有几人没来。 2选择有用的信息。 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条件
36、? 摆一摆:老师引导同学将已知条件和问题制成纸条,让同学把有联系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摆放在一起,不用的已知条件放在一旁。 读一读:让同学将有联系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师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是多余的条件。 3解决问题。 (1)引导同学通过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你能把用文字表述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吗? (同学动手画图,老师巡察指导) (2)组织同学沟通,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3)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提问:求还有几人没来,怎样列式呢? 生:1697(人)。 提问:谁能说说算式中的16、9、
37、7分别表示什么? 生:16表示踢球的总人数,9表示已经来的人数,7表示没来的人数。 4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强化记忆。 (1)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学习检验方法。 提问:“还有7人没来”,解答正确吗?你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预设 生1: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确。 生2:7916(人)。 小结: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用加法来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2)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提问: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共分为几步? (生总结) 提问:是不是我们找到的信息在解决问题时都要用到呢?(不是)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受这样几个步骤:通过看图和文字信息,猎取题
38、目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8、学校数学列方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初步经受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把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货物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方程思想,丰富解题策略,进展数学思考,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让同学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体验用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欢快,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生疏了方程,学会解只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一步计算的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用列方程、解方程的
39、方法也能把一些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困难的问题,很简洁解决。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列方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和我们过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样,首先要审题。(板书:审题) 题中告知我们哪些已知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过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审题后要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也要分析数量关系,所不同的是,现在我们要找一个数量关系式。(板书:找等量关系式) (3)过去我们解决问题时是想怎样从已知的推算出未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未知的数设为X。(板书:设未知数)可以这样写:先写“解”字,表示下面是解题的过程,而设小军的跳高成果
40、为X米这句话必需写下来,否则,人家就不知道你下面列出的方程是什么意思。 (4)谁能依据我们找到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板书:列方程) (5)下面我们用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了。(板书:解方程) 请同学上黑板板书。 强调:由于在设的前面已经写上了“解”字,所以在接方程时不再需要写“解”字了。 (6)、由于这里是解决实际问题,在求出答案后,还应当像过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样写上答句。(板书:写答句) (7)、在问题解决后要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合理。突出两点:第一是看方程列的是否合理,其次是看解方程是否正确。(板书:检验) 2、练一练:第一题 3、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1)、小明打一篇个字的文
41、章,已经打了一些,还剩下个字没打。小明打了多少个字? (2)、学校为扩充图书资料,今年方案投入 资金1.2万元,是去年的1.6倍。去年投入资金多少万元?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试一试: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一头蓝鲸重165吨,大约是一头非洲象的33倍。这头非洲象大约重多少吨?(列方程解答) 5、练一练:其次题 三、全课总结: 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那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9、学校数学三班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同学依据以往的生活阅历来估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本节课给同学供应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同学回顾、争辩、沟通,在必要的时候适当予以指导、提示,而不是过多地干涉同学的活动,让同学自觉地猎取学问,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1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同学的估测力量。 通过解决“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来鼓舞同学运用自己的阅历总结估测的方法,在沟通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并针对不同状况结合同学的阅历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同学的估测力量。 2准时总结,促进学问的生成。 在教学中,当同学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之后,老师作以恰当的总结,挂念同学把没有表达清楚的地方进行完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