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背景分析本课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认识图形方面的内容。本节课立足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几何性质来认识三角形,体会学习不同图形方法的共通之处,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教材分析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其他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
2、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三角形已有直观的认识,在生活中也积淀了很多关于三角形的经验,也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可却无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表达。加之学生的好奇心较重、乐于探究,因此,我采用了生活实践情境引入教学,从课前“做”三角形,到课中“找”、“识”、“画”、“拼”、“拉、“思”,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
3、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教学流程】第一环节:情境体验,引发兴趣1.做一做(课前):让每一位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2.找一找:根据三角形的特点,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如:红领巾、三角架、古埃及金字塔,塔桥.【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入手,从而引出主题图与课题。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拉近数学课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识一识先通过看一看、摸一摸
4、手中的三角形,并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词填空。指明边、角、顶点的位置,并且讲述为了表示方便,3个顶点可用字母表示。以上那个三角形我们就表示为:三角形ABC.下定义;再有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概括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在这里着重强调“围成”这个词。小游戏:随后可以找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演示“围成”的动作。自学高底:最后让学生自学书本61页的内容,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2.画一画第一步回顾旧知:通过以前所学过“过直线外一点o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让学生能回忆起如何画垂直线段。第二步动手操作:根据画垂直线段的方法,学生自我尝试画三角形的高。第三步小组合学:小组内观察所画的三角形的高和底,
5、交流他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第四步小组展学:小组将讨论内容通过整理,进行汇报展示。最后,引发思考:从交流中可以发现: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几条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大胆假设与尝试,鼓励学生以小组学习为单位通过合学、展学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分析三角形的内部结构。】第三环节:实践运用,拓展创新1.拼一拼:用3根小棒围三角形,用4根小棒围四边形,看看各能围出几个?2.拉一拉:拿出三角形、四边形边框,分别拉一拉边框,你有什么发现?3.让学生们小组进行思一思讨论两个活动各有什么发现。并且总结三角形的另一个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设计意图:通过拼、拉两个动手操作的活动,小组合作能
6、够思考推敲出三角形的特性:具有稳定性。能更好地让学生通过动手和动脑总结理论。】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第一关:火眼金睛。第二关:奇思妙想。第三关:大显身手。第四关:智力冲浪。同学们顺利闯关,看来大家都学得很不错,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俗话说:趁热打铁。在新课后设置大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沉淀及升华,通过闯关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设计有坡度的练习能让不同的学生吃好和吃饱。第五环节:反思总结,自我构建1.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2.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三角形的特性与性质,学会画三角形的高。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
7、知识,交流本课的收获。板式设计。本课的板书结构清晰,更能让学生对方法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教学反思】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是富含古代文明的埃及金字塔和现代化建设桥梁,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始,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是由许多几何图形构成的,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种。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通过拼一拼和拉一拉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的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