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对比同一类型的诗,发现其特点,并能初步运用。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能通过抓关键字品味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3课时第1课时望天门山课时目标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读懂课题1.谈话导入我们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有一位诗人,他一生游览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
2、川,写下了无数歌颂山河美景的名诗,素有“诗仙”之称,他就是李白。2.简介李白今天,我们就跟随李白去天山门游览一番。出示课题3.读懂课题(1)指导读好停顿,望/天门山 望就是往远处看的意思(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天门山在哪?是一座怎样的山?二、读通诗句,读出节奏李白眼中的天门山风光如何呢?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好节奏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生展示读,随机正音3.引导:读古诗,不仅要读出节奏感,还要读出它的韵律美。三、圈画景物,练习想象1.借助工具,了解诗意(1)利用字典,借助注释插图等方法,自学古诗。(2) 交流反馈:
3、预设: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回是回旋的意思。出是耸出来的意思。孤帆是单独一只船的意思。2.找出景物,练习想象(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2)山怎样,水又是怎样?自由想象画面景物楚江 ( )的( )碧水 ( )的( )青山 ( )的( )孤帆 ( )的( )日 ( )的( )四、品关键词,想象画面1.同学们,李白的诗就像一幅画,请在每行标出关键词品一品,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景物关键词想象画面楚江 ( )的( )碧水 ( )的( )青山 ( )的( )孤帆 ( )的( )日 ( )的( )预设:景物关键词想象画面楚江 ( )的( )断高高
4、的天门山似乎被汹涌的长江水从中间断开。碧水 ( )的( )回汹涌的长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激起回旋,形成了波涛汹涌的奇观。青山( )的( )出站在行驶的小船上时,两岸的青山迎面而来。孤帆( )的( )日 ( )的( )来一只小船沐浴着阳光从远处飘来。小结: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我们通过品读关键词,仿佛看到了诗人看到的壮丽景色。2.区分景和情句子,串联想象(1)诗人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欣赏到了别样的风光,那么,哪些诗句写出了山川气势,哪些诗句写诗人行船时的感受呢?你能找出相应的诗句吗?内容对应诗句(1)交流:内容对应诗句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行船感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2)现在你能把画面串联起来,想象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整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吗?预设: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五、拓展资料,感悟诗情1.当年李白25岁,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一心想报效朝廷,那是他第一次离开四川,乘船奔赴江东,行至天门山时,由于船顺流而下,两岸
6、的青山迎面而来,在李白的眼里,这青山好像出来都在欢迎他到来,此刻他的心情(激动、高兴)景物关键词想象画面诗人心情楚江 ( )的( )断高高的天门山似乎被汹涌的长江水从中间断开。激动、高兴望着如此壮丽的景色,他多想说: 碧水 ( )的( )回汹涌的长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激起回旋,形成了波涛汹涌的奇观。青山( )的( )出诗人站在行驶的小船上时,看到了两岸的青山迎面而来。孤帆 ( )的( )日( )的( )来一只小船沐浴着阳光从远处飘来。2.此时,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他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他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
7、大。此时,他多想说:预设: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祖国山川是如此地雄伟壮丽。3.江水澄澄,山色青青,白帆悠悠,红日喷薄,李白的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你感受到了他对(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4.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景物关键词想象画面诗人心情楚江 ( )的( )中断高高的天门山似乎被汹涌的长江水从中间断开。激动、高兴望着如此壮丽的景色,他多想说:_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碧水 ( )的( )回汹涌的长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激起回旋,形成了波涛汹涌的奇观。青山 ( )的( )出诗人站在行驶的小船上时,
8、看到了两岸的青山迎面而来。孤帆 ( )的( )日 ( )的( )来一只小船沐浴着阳光从远处飘来。5.总结(1)回顾学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2)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解诗题、读节奏、圈景物、品关键词、想画面、悟诗情来学习古诗。6.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个方法自学其他两首古诗。板书设计望天门山青山 碧水 白帆 红日断 回 出 来解诗题 读节奏 圈景物 品关键词 想画面 悟诗情第2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板块一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现在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师:我们通过解诗题,读节奏,抓关键字,想画面,悟诗情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师:这节课,我们要运用这个方法,学习另一首古诗,去领略西湖
9、美丽的风光。板块二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著名的景点就要数西湖了,宋代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交流解诗题:诗人和朋友在西湖的小船上饮酒,起先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师: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也就是相当现在的县长,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原作有两
10、首,这是第二首。师:你会读了吗?“潋滟”很难读、亦、宜”字音相近,要注意读对。师:你划好节奏了吗?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师:诗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它有三种读音,表示涂。揩,擦。除去的时候,读m,表示涂抹,泥(n)的时候,读m,表示擦。用手按着并向下移动的意思的时候,读m,你能分别给它们组组词吗?生:m(抹药) m(抹石灰)m(抹布)师:一起读读句子吧!妹妹是个淘气包,拿着画笔在墙上乱涂乱抹(m m),妈妈拿着抹(m m)布跟在她后头,擦得满头大汗。师:你都圈出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师:“潋滟”这是
11、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波光闪闪,银光闪烁,波光粼粼,银光闪闪)师:空蒙是什么意思?(迷茫的样子)师:你标出了哪个关键词,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可以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的阳光洒在西湖上,西湖 。 师:孩子们,在你的描述中,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难怪苏轼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们也不禁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师:西湖的雨天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你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想象说话: 的雨洒在西湖上,西湖 。师:是啊,下雨了,西湖的柳树更加柔美,她在细雨中跳跃着优美的舞蹈,蒙蒙细雨好像一层面纱遮住了她那害羞的脸。师:你也像老师
12、那样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雨中的西湖美景吗?下雨了,西湖 。生:下雨了,西湖的小桥更加秀美,小雨蒙蒙地下着,飘飞在小桥四周,使小桥好似缠上了一条白色的玉带。下雨了,西湖的山更加朦胧,它绕着山跳起了妩媚的舞蹈,暖暖的雨落在肥沃的土地上,扬起一片泥土的芳香。下雨了,西湖的花儿更加美丽,花儿在蒙蒙小雨中跳舞、唱歌,那声音把人都诱住了,那舞姿把人都迷住了。下雨了,西湖的船更加神秘,雨给她戴上了一层飘扬的头罩,让人们看不清船上到底是什么。师:是啊,所以诗人说,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不禁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就是西施,她是谁呢?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西
13、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生:西施的故乡在浙江诸暨,西湖在浙江杭州,很近,她们都是美人,都有个西字,所以西湖又叫西子湖。西湖的晴天如同西施浓抹,西湖的雨天如同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西湖都很美。师:那你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师:难怪诗人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师:你读出了苏轼的心情当然是激动,高兴师:你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吧!板块三师:让我们把西湖美景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师:古往今来,西湖一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文人墨客更是在此留下了很多诗句,我们来看其中的两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望湖楼醉书。第3课时望洞庭课时目标1.认识“庭、未、盘”3个生字
14、,读准多音字“磨”,会写“镜、未、磨、遥、银、盘”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抓住关键词,品味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1.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回顾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3.课件出示学法:解诗题 读节奏 圈景物 品关键词 想画面 悟诗情4.明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要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最后一首诗。二、应用方法,迁移学诗1.出示学习单,自主学习1.解诗题洞庭湖:2.读节奏: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景物关键词想象画面诗人心情望着如此美丽的景色,他想说: 3.汇报学习情况我们已经领
15、略了洞庭的雄奇壮丽,西湖的西子神韵,我们再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脚步去(1)简介刘禹锡(2)解诗题:位于湖南省北部,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读节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正音:庭是后鼻音,盘是前鼻音多音字“磨”磨m(消磨)m(磨坊)这块磨(m m)盘被打磨(m m)得很光滑。停顿指导(4)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景物湖光 秋月(和谐)潭面(平静)山水(青翠)白银盘(大)青螺(小)(5)整首诗都是围绕哪个关键字来写的?你标出来了吗?景物关键字湖光 秋月(和谐) 和潭面(平静)山水(青翠)白银盘(大)青螺(小
16、)“和”是什么意思?和谐,和美想象说话:什么景色是那么和谐呢?景物关键字想象画面湖光 秋月(和谐)和潭面(平静)山水(青翠)白银盘(大)青螺(小)预设: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多么的宁静!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 出示平静的湖面图片,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清冷的月光洒在平静如水的湖上,湖面就像一面还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地望着青翠的山水,诗人又有怎样的想象?A 诗人遥望的山指什么?水又指什
17、么?B 诗人把洞庭湖比作什么,把君山又比作什么?师补充资料:都说,八百里洞庭,洞庭湖的面积2579.2平方公里,湖中就君山,君山的面积0.96平方公里。C 数字比较,学生说感受。预设:洞庭湖非常辽阔,相比较下,君山显得很小。D 末句改成“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好吗?小结: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心想:怎不叫人心旷神怡、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呢?洞庭湖宁静,祥和,湖中的君山犹如青螺,真是不忍离去啊!E 感情朗读三、阅读链接,对比升华链接雍陶题君山,对比阅读升华美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题君山
18、唐 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1.学生读一读,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就好像是美如仙女,楚楚动人2.交流两位诗人不同的比喻,表达出相同的感受君山的秀美3.朗读全诗,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及情感4.多种形式朗读,引导背诵四、指导书写,交流学习所得1.指导书写“镜、未、磨、遥、银、盘” (1)归类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镜、银上下结构的字:盘半包围结构的字:磨独体字:未(2)要点总结:左右结构的字中“镜”要注意笔画的穿插,教师范写“银”,“银”的末笔捺要写舒展范写“磨”“麻”中的撇要舒展,“林”要写得扁一些捺要舒展,“石”也要写扁一点撇不能超出“广”的撇
19、(3)学生练写,师生共同评价,没写好的字再写一个2.同一类型,发现特点古诗题目共同点:写景诗写法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1)景物内容小结师问:这三首都是写景诗,主要写山和湖,可单单只写了山湖吗?李白还写了什么?苏轼还写了什么?刘禹锡还写了什么?李白主要写山,还写了碧水、白帆、红日。苏轼主要写湖,还写了水光,山色,刘禹锡主要写湖,还写了秋月、潭面、山水。师小结:有山有水、有风有雨。景物的内容就丰富起来了。(2)写法小结师问:诗人还给景物用上了什么的写法?比喻、想象(3)写法迁移,尝试练习师举例写校园的花,生举例还可以写花的叶、露珠、蜜蜂、变化等3、随堂练习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积累词语中断楚江至此孤独帆船饮水起初 镜子 未知 打磨 遥望 银行 棋盘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湖光山色在诗人的笔下是那么壮丽,那么美好,祖国河山如此多娇,怎不让我们感到骄傲与自豪?在古诗的王国里,山水诗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继续去领略祖国山水的壮丽和古诗的魅力。板书设计望洞庭湖光 秋月潭面 和水 山白银盘 青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