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4 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1414在柏林在柏林优质课优质课说课稿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篇微型小说, 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 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奥莱尔避开了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血 腥战场,独具匠心地从战争的后方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 老兵的一段话作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 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面前, 使得今日享受太平的人们心有 余悸,认识到战争在剥夺人生命的同时也无情地将人们的灵魂摧毁。 我们无法接受带着必死信念的老兵的结局,即使从战火中走出来,我 想他也永远无法从战争的阴影下逃走。小说
2、的篇幅极短,却包含着丰 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二、说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 1.读读写写“咔嚓、嗤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作者对于残酷 战争的控诉。 3.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 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窦桂梅老师也说过,优秀的作品首先吸引 人的是文字中的精神滋养。结合本课深刻的主旨及写作特点,我将品 第 2 页 共 4 页 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领会文章
3、结 尾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重点抓住老兵的一段话及对结尾的描写, 引导学生通 过问题,感受文章深刻的主旨。 说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 上, 通过教师的指导, 围绕重点展开讨论、 交流, 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解决学习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以描述战争的一段话进行导入,奠定学习的基调。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把握情节。,把握情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
4、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抽查 朗读。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讨论识字方法,帮助识记。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引导抓住重点词句,分别体会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形象,感知战 第 3 页 共 4 页 争的残酷。 1.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 了什么? (说明小姑娘缺乏关怀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2.老兵所说的“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如果把“他们的母亲”改为“她”好不好? (“
5、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 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 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中的两个“静” 有没有什么区别? (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结尾处 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 内悲哀的气氛。)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 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引导学生对文题的分析,补充背景知识,由课文表现的一个场景 延伸至整个战争的认
6、识,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 (五)蓄势铺垫,感受技法。(五)蓄势铺垫,感受技法。 1.思考: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2.小组交流讨论。 第 4 页 共 4 页 引导感受结尾给人的强烈震撼效果,体会蕴含的深刻内涵,感悟 小说结尾的写法。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 小小的读(观)后感。 以写读(观)后感的形式,将课堂上的感悟延伸到课外,加深对 战争的认识。 (七)课堂总结。(七)课堂总结。 本文主要写了预备役老兵失去三个儿子,妻子因伤心而发疯,自 己又要上前线,准备把妻子送往疯人院的故事,揭示了侵略战争给被 侵略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造成无尽的伤痛。 五、说板书设计。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次板书根据小说的情节展开,让 学生回顾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凸显表达的主题,给学生留下深 刻印象。 开端:交代背景、人物及事件(1) 在柏林 发展:老妇人再次数数,小姑娘笑, 战争残酷, 老兵解释原因(2、3) 给人民带来苦难 结局:车厢寂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