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史第9章.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简介皮亚杰(皮亚杰(Jean PiagetJean Piaget)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是欧洲欧洲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重大贡献者。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1896年出生于瑞士南部的小城,该城只有数万人口,以法语为母语。11岁,发表有关鸟类的生活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15岁,以研究出生地附近的软体动物而闻名于学术界进大学前即在当地动物学杂志连续发表软体动物研究论文25篇之多。日内瓦博物馆拟聘他为软体动物标本部主任,但因系中学在校生而作罢。22岁以软体动物研究为题
2、获生物学哲学博士学位。青少年时期的皮亚杰,学术兴趣集中在软体动物研究上,获得博士学位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曾一度感到仿徨迷失。后经教父建议做了两方面改变:一方面扩大学术领域,除生物科学外广泛涉猎哲学、宗教、社会学、心理学;另一方面扩大生活领域,走出家乡面向广大世界。从此皮亚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哲学的宏观取向提出问题,采科学的微观取向寻求答案。以此大方向为指针,将自己的兴趣从纯生物学的研究,转向对人性本质的知识来源问题的探讨。他在探讨此一问题时,舍弃以往哲学家思辩的老路,企图从生物学的观念就儿童如何对环境事物认知的问题寻求科学答案。此一转变决定了他一生学术生涯,在以后60多年的长期研究中,他始终以
3、儿童认知心理发展为主题。方向决定后,1918年先到苏黎世,一方面在大学听课,另一方面在著名精神病学家布莱勒(Eugen Bleuler,1857一1939)的诊所实习,并研读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著作。翌年赴巴黎,除在巴黎大学进修外,在1920年结识曾与比奈合编智力测验的西蒙,得有机会在比奈心理实验中心工作了一段时间。此时间内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心理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发现根据成人思维逻辑编制的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不适于用来研究儿童的认知能力。因为这类测验题目采是非对错的标准,订定年龄常模;对同一试题作答时,年幼儿童答对者较少,年长儿童答对者较多;对同一年龄组施测时,答对题较多的儿童智力较高,答对题较
4、少的儿童智力较低.皮亚杰分析测验结果发现,年幼儿童对题目的错答有雷同之处。因此他特别对不按标准答案作答儿童感兴趣,他想探讨的间题是:为什么儿童不按标准答案作答?是因为他们不能辨别对错,还是他们对问题另有自己的想法?对此等问题一再探索研究后,皮亚杰创始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并进而建构了自成一家之言的解释人类知识来源问题的新理论.皮亚杰1921年返国后,任职于日内瓦卢梭研究所;1925-1929年任纳沙特尔大学教授;1929一1971年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52-1963年兼巴黎大学教授;1955-1980年更兼日内瓦国际发生知识论中心主任。皮亚杰的思想影响欧洲心理学界60余年,史称日内瓦学派(Gene
5、va School)。认知发展研究始自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已在欧洲成名。直到1936年皮亚杰获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后,其思想始为美国所接受。但因时值行为主义鼎盛时期,其理论并未获美国心理学界普遍重视。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他的著作才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皮亚杰获36所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1969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赠科学杰出贡献奖,是为欧洲学者得此殊荣的第一人。1980年9月16日病逝于日内瓦,享年84岁。在从事测验工作的过程中,皮亚杰发现了新的实验领域:儿童个体的认知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相对于人类种属的心理发生而言,是一个个体发生。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思辨领域,应当进入心理
6、学中加以研究应该关注儿童认识是怎样形成的?儿童的智力、思维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出现的?儿童通过与世界的积极互动发展智力智力的本质是适应,儿童的智力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儿童对客体的适应,儿童通过动作对客体环境的适应,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真正原因。认知结构智慧心理学1 抛弃进化论的智力观2.承认进化论的智力观(1)以环境的压力解释适应的变化(2)以内部产生的突变解释适应的变化(3)以内外因素间不断的交互作用来解释适应的变化图式(schema)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
7、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个体靠图式去认识和辨别事物,从而对该事物获得认知。图式是智能行为的基本构建区组或构建单元,可帮助个体理解外部世界,并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婴儿出生时即带有某些反射活动图式,如吮吸抓握遗传性的低级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图式会继续在完整性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增加,以使个体更好地适应世界。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和改变顺应: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现实 同化引起图式量的变化,顺应引起图式质的变化平衡: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之间的一致婴儿用天生的摄食图式去吮吸各种乳头 同化 母亲的乳头或是婴儿奶瓶奶嘴)平衡 婴儿能对付 新情况 婴儿第一次遇到一个口杯 不平衡 婴
8、儿的吸吮图式不适用 顺应 婴儿必须调整其摄食图式以便能使 用 各种口杯(返回至同化)个体建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个体建构自身的思想框架,以便理解环境和与环境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法 由于受到在巴黎比奈心理实验中心经验的启示,皮亚杰相信,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标准测验法或定程式的实验法,均不适于研究儿童心理之用。因而他创用了临床法。所谓临床法(clinical method,是指实验者与儿童受试以作业和面谈的方式,让儿童自由操作并自由解说他的做法和想法。“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智力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与成人在思维方式上有性质上的不同,我们并不是生来就具备了现成的所有的知识,
9、而是分阶段地发展我们的认知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婴儿仅仅通过直接感觉和动作来了解世界,缺乏内部心理图式,即:混淆的自我中心意识此时期婴儿还不能区分自己和外部环境。缺乏客体永久意识当婴儿感觉不到某物体时,婴儿认为该物体已不存在。相关证据支持证据支持证据皮亚杰通过将某物体用东西遮住,研究他自己的小孩在这阶段客体恒存意识的缺乏。05月的儿童不会寻找眼睛看不见的客体,即使是他想要的东西。8个月的儿童会寻找完全遮住的客体。反对证据(Bower,Wishart,1972)在一项实验中对14个月的婴儿出示某物体,在婴儿伸手要获取该物体时关掉照明,在红外线下观察下发现婴儿虽然看不见却依旧伸手
10、够取该物体。(Bower,1977)在一项实验中,对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出示一个玩具,然后在婴儿与玩具之间放入不透明挡板,并在挡板后将玩具悄悄移开,当挡板被移开时,鲍尔发现婴儿对玩具不在原处感到奇怪。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1)延迟模仿:原型消失后,仍能继续模仿(2)象征性游戏:佯装入睡(3)初期语言出现:用语言称呼并不存在的事物(4)个体仍旧受外部世界和事物表象所支配。(5)表现出片面性个体一次只能关注某事物或某情况的一个方面。(6)包涵问题在理解全组和亚组关系问题上存在困难。个体仅关注于视觉上最明显的组而不顾其它的组。(7)自我中心对于别人不像自己一样看、思考和感受事物这一问题的理解
11、存在困难。(8)缺乏守恒意识不能意识到虽然事物在外观上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守恒或不变。由于仅关注最可见的变化,个体往往缺乏对总体性质的把握,如数量、液体及物质。相关证据支持证据支持证据类包涵测试-向一个儿童出示一些珠子,大部分是棕色,另一部分是白色,如果问题是“是棕色的珠子多还是珠子多?”,儿童一般回答棕色的珠子多。守恒实验-皮亚杰测试了多种形式的守恒,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运算,总是在测试中失败。皮亚杰和(Inhelder,1956)用“三山实验”测验了前运算期儿童的自我中心意识。对四岁的儿童展示三山模型,测试个体能否正确地描述从不同角度见到的景象,个体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去描述。六岁的儿童更理解从
12、其它角度看问题,但也容易犯错误。反对证据(McGarrigle et al)将皮亚杰的类包涵任务进行调整,使其更易理解、更合适。他们首先问前运算期儿童(平均年龄6岁)一个皮亚杰式的问题“是黑牛多还是牛多?”,然后将所有的牛倒过来(假设是睡着了),然后问“是黑牛多还是睡着的牛多?”答案正确率从25%上升到48%。(Hughes)发现当实验任务设计得更具有“人性感觉”一点,3.55岁的儿童能克服片面性和自我中心。当儿童被要求将一个玩具小孩藏起来,以免被两个玩具警察发现(一项要求被试考虑其他人的观察角度的实验,但是提供了一种更好、更易理解的理由),儿童能够达到90%的成功率。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13、711岁)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到一定的复杂度,可以做到:对世界进行心理运算,也就是对事物间和环境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操作,例如补偿性操作、守恒操作、可逆性操作。克服片面性,即此阶段儿童可以同时考虑到事物或环境的多个方面。此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局限是:儿童的头脑中没有纯粹的心理运算事物的外在(具体)表象同时被操作。因此,守恒测验要成功完成,儿童必须看到转变的过程。相关证据支持证据支持证据当b行更分散一点,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意识到虽然外观上有所改变,但数量仍保持不变。当液体从宽瓶倒入窄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将高度的升高与宽度的减小相补偿,同时能在心理上将此过程逆操作,因而得
14、出液体守恒(即液体的总量保持不变)。反对证据(McGarrigle,Donaldson,1974)发现:如果不被需要特征所误导,46岁的前运算阶段儿童也能成功地完成守恒测验。迈加里尔和唐纳森设计了一项“偶然变动”情形,即淘气的泰迪来了,弄乱了其中一行。在这种情形下,因为这种转变不是刻意安排的,大多数儿童(63%)能确定数量守恒。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心理结构已经高度发展并得到内化,即:概念能在头脑中操作,推理/演绎可在没有具体例子帮助下,仅靠言语表达完成。个体能思考以前从未遇到的假设问题和抽象概念。个体能以更系统和更有组织的方法解决问题。相关证据支持证据支持
15、证据逆转推理任务儿童能分析论题的抽象形式,如:如果ABC,那么AC。他们在不需要玩具和图片的帮助下,也能解决如“艾迪丝比苏珊白,艾迪丝比丽丽黑,谁最黑?”的问题。演绎推理任务对于如钟摆任务一类的问题,当给儿童线及悬锤,要求找出影响振幅的因素时,儿童能逻辑和系统地解决问题。反对证据皮亚杰式的实验任务测试非西方认知发展的是否有效,不少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质疑,(Gladwin,1970)是其中之一。一些详细的调查发现形式运算思维是以特定的文化方式获得。例如:波利尼西亚的帕拉瓦特航海者在引领船只时表现出复杂的形式运算思维,但是他们却无法正确回答西方标准的认知发展测试。皮亚杰与教育总的来说,其运用主要在回
16、答什么时间教和怎样教。什么时间教 因为皮亚杰的有关生理成熟和阶段发展的观点,“准备(状态)”这一概念变得尤其重要,儿童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与成人性质上的不同,只有在他们的潜在认知发展到相应阶段才能教给相应的概念怎样教因为皮亚杰的理论重点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自我建构,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主动发现学习来完成。教师角色在皮亚杰式的课堂里,教师的角色是推动者。教师应该是一个非直接的知识传播者,一个非直接的教导者。课程涵义因为“准备(状态)”这一概念,一部分知识应在另一部分知识之前教授,或甚至应该有一特定的顺序。发展的局限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因为受生理成熟的影响而不可能加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1.成
17、熟 指机体的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2.练习与经验习得 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与习得的经验。个体的习得经验可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3.社会经验 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社会传递、文化教育、社会生活、语言交际等社会性因素。皮亚杰认为社会经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环境和教育对此并不起决定性作用。4.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个体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儿童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可协调成熟、个体的经验习得、社会性经验三方面的作用。皮亚杰道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儿童的道德判断:1928、1932开创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系统实证的先河 研究方法:
18、对偶故事法()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1.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2.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前):直接接
19、受行为的结果,还不能作出道德意义上的判断。(2)他律道德阶段(4、5岁7、8岁):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动机。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3)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既考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也称为道德相对主义。2.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故事1:海因茨偷药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
20、,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故事2:警官的矛盾 与海因茨同住一镇的警官布朗先生,夜间值完班回家途中,正好看见海因茨破窗进入药房,他也听说过海因茨缺钱买药的困境,布朗觉得自己值班时间已过,但维持全城治安仍属自己职责所在。在迟疑之间,海因茨已偷药离去。布朗应不应该进一步追查海因茨偷药的案件?故事3:童子军的困境 乔逸14岁,是学校童子军的小队长,希望参加半年后举办的童子军大露营。于是,他不但领来申请表格,报名参加,而且省下零用钱准备参加露营时支付一切费用
21、。就在乔逸准备启程露营的前两天,他的父亲突然跟他商量,要乔逸把积蓄的美金50元借给他另作他用。乔逸满心不高兴,只好谎称自己只有10美元,留下另外40元带去参加露营。乔逸临走前把他对父亲撒谎的事偷偷地告诉了弟弟,你认为弟弟该不该把乔逸的秘密告诉他父亲?1.前习俗水平(10岁前的大多数)着眼于行为的具体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无内在的道德标准,只有客观责任感。()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避罚服从(避罚服从取向)取向)以免去体罚与服从权力为道德判断的依据。()朴素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相对功利取向)功利取向)以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偶尔考虑到互利为道德判断的依据。是一种利益交换的心态,而且总希
22、望得到比付出的多。2.习俗水平(11-15岁的大多数)以满足社会舆论希望、遵循现行的社会准则、受到赞扬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寻求认可取向)一种行为是否正确,要看其是否被别人喜爱、对别人有帮助,取悦于人。()维护权威与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遵守法(遵守法规取向)规取向)以是否维护社会秩序、尊重权威、个人尽本分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的部分人)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不违背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是最好的行为。()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社会法制取向)(社会法制取向)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共同约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重要的是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普遍伦理取向)考虑到道德的本质及不成文的普遍道德原则,为坚持崇高原则,可忍辱负重,作出牺牲,免遭自我谴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