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 感受、乐曲阿拉木汗欢快、活泼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阿拉木汗 伴奏;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绕手腕、动脖子等基本动作。 3 能初步把握前十六 xxx 节奏型;能分辨“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五件乐器的音色。 重点:感受阿拉木汗的情绪;能为音乐伴奏。 难点:能准确把握伴奏谱中的前十六节奏。 道学具:微课件、打击乐器、课件、节奏卡片 新授: 一打击乐伴奏。 1 教师:老师在我们学校的艺术楼为大家录制了一段视频。请同学们开观赏 ,注意老师视 频里提出的问题。 (教师播放微课) 2 这段音乐是什么情绪的? 3 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欢快的情绪?它的速度是怎样的?节奏有
2、什么特点呢? 4 在这些紧凑的节奏型里有个很欢快的节奏型, 你听很快乐 xxx (是拍手) 很开心 xxx, 请你也来模仿老师拍一拍。 5 师出示前十六节奏型 xxx, 仔细观察, 这个节奏型是怎么组成的?教师介绍节奏型的 名字。 6 其实这种节奏型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 (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学生记忆 前十六节奏型的特点) 7(课件)伴奏谱中你找到前十六的节奏型了吗?拍一拍这个小节。 8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维吾尔族音乐阿拉木汗 , ,它是 4/4 拍,请同学们随着音 乐用 1、2、3、4 的数字随音乐轻声数拍。 9 教师指导学生敲击桌子表现响板的节奏。 10 教师分发打击乐器响板
3、,指导学生再辞伴奏。 11 教师指导学生拍手表现铃鼓的节奏。 12 教师分发打击乐器铃鼓,指导学生再次表现铃鼓的节奏。 13 三角铁的节奏,请同学们来创编一个动作来表现三角铁长音的特点。 14(教师分发打击乐器)经学生分成三组,让我们共同来伴奏吧! (放音乐) 二了解“女子十二乐坊” ;听辨、记忆五件乐器的音色。 1阿拉木汗作为优秀的民族音乐,多次登上舞台,请同学们欣赏由十二位女子演奏 的阿拉木汗 ,仔细观察,认真听都有什么乐器?(放视频) 2 学生汇报听到的乐器的名称。 3 教师简介“女子十二乐坊” 。 4 教师播放五件乐器的演奏片段。引导学生听辨各个乐器的音色,了解其音色特点。 5“女子十
4、二乐坊”在演奏时,频繁的更换主奏乐器,充分发挥每个乐器的音色特点, 老师将它们归为三组(课件展示) 。请同学们仔细听,你能不能听出都是谁领奏?用手指表 现出序号,告诉老师。 三了解“阿拉木汗” ;学跳维吾尔族舞蹈。 1“阿拉木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听,教师范唱。 2 学生回答。然后闭上眼睛想象阿拉木汗长什么样子?(放音乐) 3(放课件“阿拉木汗”的图片) 。 4 跟着老师来学跳维吾尔族舞蹈吧!教师重点讲解绕手腕、动脖子的动作。 5 请全体学生最音乐表演舞蹈。 6 男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女生随音乐跳起舞蹈。 四结束。 今天的音乐之旅即将结束,让我们相聚在下一次的音乐旅途之中吧!同学们再见! 教学
5、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精彩片段:教学中,我能通过“微课”这一新颖、直观的有效教学方式,直接让学生亲 身感受古筝的音色以及阿拉木汗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师在课前录制好的亲自演奏的古 筝版阿拉木汗 ,使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了古筝清脆、悦耳的音色;初次感受到了阿拉木 汗活泼、流畅的旋律走向。更具直观性和震撼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教学瑕疵之处:因为曲谱包含了旋律、歌词以及三个声部的节奏谱,内容较多,所以字体看 起来不是很大,清晰度有欠缺。所以教师还应大力提高自身制作课件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 通过教学环节的层层递进以及对难点的准确把握和处理, 即使是三 个节奏谱同时伴奏,各个声部的同学把握的非常准确,层次清晰而且比较整齐! 教学再设计:如进行教学再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 学生, 你想怎样为音乐伴奏?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 大胆的改变,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多动脑,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阿拉木汗自测题阿拉木汗自测题 一、 小朋友你能试着拍出前十六的节奏吗? 二、 说一说阿拉木汗是什么民族的歌曲?“阿拉木汗”又是什 么意思呢? 三、 你喜欢哪件打击乐器的节奏,请你随音乐来表现吧! 四、 “女子十二乐坊” 都有什么乐器?你最喜欢什么乐器?介绍一 下它的音色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