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一句话必背】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3. 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7.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都错。)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9.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知识点梳理】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2.改革开放的地位: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改革开放的成就)?(1)综合国力增强(国强):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经济腾飞,科教文卫蓬勃发展。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富):收入增
3、加,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3)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影响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进入新时代,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1)老经验: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新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3)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4)新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
4、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如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5)时代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6.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7.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别是什么?挑战(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对策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改革进行到底
5、,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1)社会文明程度: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 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 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根本目
6、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4)发展思想: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5)意义: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需要,缓解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如何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为了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
7、民生之忧11.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知识点:(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6)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一句话必背
8、】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3.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4.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5.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6.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知识点梳理】1.我国为什么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性(创新对发展的影响)(1)人类文明发展角度: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国际竞争角度: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
9、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国家发展角度: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4)精神角度: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5)创新改变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舒适,更丰富多彩。必要性:我国科技创新现状(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
10、家角度:(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4)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拓展: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企业角度: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把核心
11、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个人角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应该如何做?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角度:时代发展需要弘扬创新精神;我们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一句话必背】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2.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3. 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知识点梳理】1.民主在
12、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2.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3.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我国的民主有广泛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
13、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5.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什么?注意区分(1)选举民主(2)协商民主.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民主制度)主要有哪些?(重在选择题判断)(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14、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条件/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民主决策目的/意义: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有力保证: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15、、社会听证制度(选择题)10.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1)对国家: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2)对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拓宽民主渠道,更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等)11.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必要性)(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12.公民
16、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13.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一句话必背】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
17、国富民的基本保障。3.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 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5. 法治政府行使权利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6.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知识点梳理】1.为什么要实行法治?(作用、重要性)(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
18、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国家重视法治建设得表现有哪些?(中国的法治蓝图)(1)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全面依法治国(十八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3)中国法治新蓝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
19、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方针:(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5.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及宗旨分别是什么?(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权力来源:人民。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2)宗旨:为人民服务.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要依法行政)?(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怎样建设法治
20、政府(如何依法行政)? 政府: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4)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5)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
21、法;全民守法。.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一句话必背】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 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3. 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4.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
22、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知识点梳理】1.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重要性(1)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增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3.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 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
23、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7.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8.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
24、大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1) 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补充: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时代精神)(2) 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
25、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P26注意区分不同时期的精神表现)它们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10.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2)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4)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 ,创造精彩人生。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地位:社会主
26、义核心价值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13.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原因)(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使命、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须坚守中国特色的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14.怎
27、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勇于实践,明辨是非、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一句话必背】1.我国的人口国情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2. 文明发展道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4. 三大基本国策:人口问题计划生育,资源问题节约资源,环境问题保护环境。5.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 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28、社会。7. 建设生态文明: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8.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知识点梳理】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人口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新的特点:增速趋绶,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等。2.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9、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2)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什么?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5.我国的资源现状、危害分别是什么?现状:(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30、,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由于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危害: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会越来越小。6.我国环境现状及环境恶化的危害?(1)环境现状:总体上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时有发生。(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环境问题的危害)。7.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出路是什么?)(1)我国的人口、资源、 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2)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1、,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8.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9.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何建设生态文明?)(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
32、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0.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 护红线。(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
33、幸福。(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1.如何正确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指经济发展;绿水青山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2.怎样建设美丽中国?政府:(1)国策: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
34、族永续发展。(4)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企业: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废水未经处理严禁向外排放;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等;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观念;积极向群众宣传我国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习惯,落实环保行动,如少用一次性物品,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建议等。13.本框基础知识梳理:(1)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
35、、循环、低碳发展之路。(3)生产生活方式: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4)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5)文明:生态文明。(6)三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一句话必背】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 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3.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知识点梳理】1.我国民族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和基本政治政策?社会主义民
36、族关系?(1)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原因)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各民族的共同追求)4.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
37、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5.国家是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为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民族地区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经济上: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2)民生上: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3)文化上: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6.如何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怎么做?()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积极拥护和宣传各种民族政策。努力学习,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38、做贡献等补充: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4)实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的措施;(5)坚持改革开放;(6)民族地区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7.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措施、方法)(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3)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地维护国
39、家安全。8.“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9.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国两制”的重要性)(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具有强大生命力(2)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商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10.为什么祖国
40、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11.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基本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2)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3)政治基础、前提、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必须坚持“九二共
41、识”、反对“台独”)。(4)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青少年能为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做些什么?(1)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义务。(2)自觉抵制一切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并敢于作斗争。(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认真学习,掌握保卫国家的本领。(4)积极拥护和宣传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一句话必背】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 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
42、方位。4.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5.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知识点梳理】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梦?(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两个“百年”奋斗目标)(1)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建国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
43、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6.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方法)(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44、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8.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4)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第 17 页 共 17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