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绕核心目标,拓展课堂视野围绕核心目标,拓展课堂视野 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木瓜恰恰恰 学科 音乐 学段 小学高年级 年级 四年级 相关 内容 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四年级 (下册)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年 1 月 是否已实 施 已实施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手机号码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围绕核心目标,拓展课堂视野围绕核心目标,拓展课堂视野 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一、
2、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引领学生 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体验、感受、与表 现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 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背景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核心内容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卖题材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 明快简捷、段落规整清晰、歌词通俗上口,描绘出“印尼果农带着新鲜美味的热 带水果到集市上叫卖销售、 城里人都争着前来品尝购
3、买 (木瓜等) ”的热闹景象。 歌曲内容生活化,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学生演唱。歌中有介绍水果品种的 赞美吆喝声, 独具浪漫色彩和潇洒风趣。 特别是衬词“恰恰恰”的运用更有特色: 既增添了欢乐活泼情绪,又显露开朗豪放的性格特点。 歌曲分为三段体,大调式。 第一乐段:以弱起小节贯穿始终,四个乐句的节奏形态相同,并用“跳进递 增与模进”的表现手法,使旋律上扬富有朝气,流畅而优美。多以同音进行与模 进为主,节奏规整、明快。歌曲的旋律欢快。在每个乐句结束时都加进了“恰恰 恰”的衬词,更显得活泼潇洒,富有异国情调。 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形态相同,旋律也基本类同,只是结尾两 个音稍作变化。旋律运用
4、了连续的切分节奏:突出了叫卖的独特风采;增添了劳 动快乐与美好生活的感受。第一乐句旋律大跳向上、小跳与级进有规则的交替、 力度渐强、结尾上扬,把欢快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第二乐句旋律与第一乐句基本 相同,但力度渐弱,平缓下行、最后落到主音“do”上收尾,叫卖的音乐形象清 晰完整。 第三乐段重复再现了第一乐段。 2 2. . 本课内容的前后联系本课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课为教材中出现的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 学生绝大部分对于印尼以及印 尼音乐并不知道和了解。本首歌曲同时也是一首“叫卖歌” ,是流传在民间以唱 歌的方式来叫卖的歌曲。 学生曾在二年级学唱过歌曲 卖报歌 也是一首叫卖歌。 “切分音”虽然在以前
5、的歌曲中出现过,但没有作为正式的知识点来强调,学生 有概念不清的情况。本课中出现了大量连续“切分音” ,这对学生的演唱是一大 挑战。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唱时既要关注学生在拍、 读、 唱过程中速度的统一, 也要指导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演唱。 (二)学生情况分析(二)学生情况分析 1.1.调研目的调研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对歌曲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2.2.调研内容与方式调研内容与方式 调研的内容包括: 问题一:你知道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吗?听过或者唱过这个国家的歌曲吗? 问题二:你知道什么是“叫卖歌”吗?如果知道可以唱一首吗? 问题三:你认识这个节奏吗(切分音)? 调研的方式:访谈法。随机
6、选择 8 至 10 名学生进行问答。 3.3.调研结果与分析调研结果与分析 四年级 2 班共有 32 名学生,随机抽取了 10 名学生回答了以上问题,问 题一回答“知道印度尼西亚”的有 1 人,占调查人数的 10%;全部没有听过 印尼歌曲,占调查人数的 100%。问题二回答知道“叫卖歌”为 1 人,占调查 人数的 10%; 没有人能够演唱叫卖歌曲, 占调查人数的 100%。 问题三回答 “认 识”知道并读出的学生为 1,占调查人数的 10%人;但说错名称的为 2 人, 占调查人数的 20%,其余 7 人回答不认识,占调查人数的 70%。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印度尼西亚”以
7、及相关 的信息。所以教学时要加入背景文化介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学生显然对“叫卖歌”没有概念,在教学中要在适 当的地方用简练的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学生建立起“叫 卖歌”特征概念,并能进行初步判断区分。 “切分音”虽然在以前学过的歌 曲中出现过,学生大部分出现记忆混淆或忘记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 带领学生复习并采取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 0 2 4 6 8 10 知道不知道回答有误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通过分析旋律特点、听琴模唱、读谱视唱、教师范唱、边唱边划拍子等 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8、,引导学生唱好歌曲。 2、启发学生在感受、体验歌曲节奏的同时,用击掌及律动体态表现歌曲。 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3.通过教师对作品进行合唱改编, (四)技术准备 1、将各种辅助材料制作成幻灯片辅助教学。 2、用音乐软件对歌曲的范唱伴奏进行剪辑,便于学生听辨及演唱。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前期教学状况 问题 对策 在间奏处会随着音乐演唱“恰 恰恰” 用连音唱法演唱“恰恰恰”音 量大,声音没有弹性。 对比聆听,引导学生用轻声高 位置的方法, 加上丹田的力量, 用断音唱法演唱好间奏处的 “恰恰恰”。 未接触过印尼音乐和以叫卖 为题材的印尼歌曲. 不能把握以叫卖
9、为题材的印 尼风格歌曲的特点.不了解印 尼音乐. 教师范唱,用歌声告诉学生这 是一首卖水果的歌曲。同时借 助课件让学生了解印尼风情与 印尼的甘美兰音乐. 音乐知识: 学生知道弱起小节 与切分节奏 不能把握弱起小节与切分节 奏连续并用”时的强弱感觉。 通过拍节奏,模唱等方式引领 学生掌握。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视唱、表演、吹奏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三)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准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的节奏。 2
10、. 知道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属于叫卖歌,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 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 1. 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的节奏。 2. 使用较长的气息演唱歌曲中连续切分音。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一)(一)聆听导入,感受歌曲聆听导入,感受歌曲 【阶段目标】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基本信息 1.学生聆听范唱, 观察乐谱。 教师提出问题: 范唱和歌谱哪里不一样? 说一说歌曲给你的感受?歌曲表现了什么情景?说一说歌曲的演唱顺序? 可能发生的谈话内容:没有唱出“恰恰恰” ;有拍手的声音;买木瓜 卖水果;招
11、呼客人 2.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叫卖”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感受,感知歌曲音乐信息。 (二)(二)学唱歌曲,齐唱表现学唱歌曲,齐唱表现 【阶段目标】采用听唱视唱结合的方式,唱会歌曲。 1.学生边听范唱,边看歌谱小声跟唱,并唱出“恰恰恰” 。提示学生 要用高位置演唱。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边唱边记下歌曲中难唱的地方。 3.教师依据学生反馈进行指导。 4.教师讲解“切分音” (1) 认识 “切分音” 。 切分音是把小节内处于正常强弱规律的强弱拍、 强弱音倒置而形成的非常规节奏。 (2)唱一唱歌曲第二乐段,边唱边数有几个切分音。 (3)教师指导
12、学生调整呼吸,帮助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演唱歌曲中连 续切分音。 5.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师弹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恰恰恰”边唱边扭胯。 (2)学生边听范唱边对口型。 (3)学生跟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4)学生用清唱的方法完整演唱歌曲。 6.师生讨论歌曲三个乐段在情绪上的不同。 (第一乐段:愉快、轻松; 第二乐段:热情、喜悦;第三乐段:自信、欢快)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师生共同创编歌曲结束句。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针对核心内容设计。通过采用听唱为主视唱为辅的 混合法学习歌曲,引导学生完整唱会歌曲,解决歌曲演唱的基本问题。通过师生 讨论设计表现方法进行歌曲演唱,进一步提升对核心内容
13、的表现。 (三)(三)加入合唱,表现歌曲加入合唱,表现歌曲 【阶段目标】通过识读乐谱学会歌唱部分,并在演唱中注意监听声部之间的 均衡和统一。 1.教师介绍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位于东南亚,首都雅加达,又称 “火山之国” “千岛之国” ,盛产热带水果。 2.教师:水果市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为了更好表现这样的场景,老 师把歌曲的第二乐段改编成了合唱。 请同学们试着唱一唱乐谱。 3.师生合作演唱歌曲。教师唱一声部,学生唱二声部。 4.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进行合唱改编,为歌曲带来新鲜感,进一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演唱、监听、感受的过程中达到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巩固 唱好合
14、唱的基本方法。 既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延续, 更有利于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 也丰富歌曲表现。 (四)器乐点缀,丰富歌曲(四)器乐点缀,丰富歌曲 【阶段目标】通过欣赏印尼传统音乐“甘美兰” ,丰富学生的音乐积累,启 发学生借助演唱以外的形式表现歌曲。 1.欣赏印尼传统音乐“甘美兰” 。 2.为歌曲第一乐段加入口风琴伴奏。口风琴吹奏“恰恰恰”的部分, 注意演奏时的力度不要太大。 3. 学生分组合作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借助其他音乐表现 形式表现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拓展眼界,升华歌曲(五)拓展眼界,升华歌曲 【阶段目标】通过欣赏印尼语演唱的木瓜恰恰恰
15、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1.聆听印尼语演唱的木瓜恰恰恰 。边听边关注,木瓜在印尼语中 的发音是怎样的?歌者对于连续切分音的演唱和我们刚刚唱得有什么不同?为 什么这样唱? 2.教师弹伴奏,学生模仿刚刚的演唱风格。 3.师生合作综合表现歌曲。 教师使用尤克里里为学生伴奏,学生采 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针对相关领域设计的。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使用,带 领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印尼风情,使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 的演唱热情,并用愉快、喜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再次对核心内容进行情 感升华。 (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 【阶段目标】 归纳总结学习心得。 师生总结本课学习的
16、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和总结,掌握学习歌曲的方法。 六、学习评价方式六、学习评价方式 (一)(一)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贯穿 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谈话、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并贯穿于整个 教学活动中。学生评价运用于歌曲会唱时。 (二)评价量规(二)评价量规 齐唱部分演唱是否准确? 合唱部分两个声部的旋律是否清晰? 音高节奏准确() 有一项不准确() 音准节奏有待提高() 有表情地演唱() 高声部音高节奏准确 () 低声部音高节奏准确 () 有一项不准确() 有一项不准确() 音高节奏有待提高() 音准节奏有待提高(
17、) 有表情地演唱() 有表情地演唱()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教学思路是以“叫卖”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 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 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做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 带来的愉悦感受。所以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有: 1关注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实践为基础。抓住歌曲 中最有特点、最有韵味的节奏“XX X”(恰恰 恰)引导学生关注和表现了音 乐的风格特点,又使整堂课一直处于轻松活泼的氛围中。 2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在教学歌曲这一重点环节中,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 身生活体验,使学生不仅了解歌词内容,更明白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把音 乐知识的
18、教学灵活渗透到歌曲的情绪表现中,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用自己的歌声来 表达歌曲。 3在唱歌模式上有所创新,从整体感知歌曲入手,紧接着进入歌曲局部的 学习,逐步从节奏、旋律、歌词、情感等方面进行乐谱的分析比较,以恰当方式 组织学生参与表演练习直至掌握歌曲,之后是有目的的拓展,整节课情感的深入 挖掘及表现贯穿始终,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等先进教学 理念变为现实。 4.灵活使用教材进行合理改编。根据歌曲和声编配二声部旋律,既增丰富歌 曲旋律,又有利用于学生合唱能力培养。使学生不仅仅单纯的学唱一首歌而是注 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八、教学反思八、教学反思 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旋律简洁,特别是
19、“恰恰恰”的加入,更是体现了音 乐的轻松明快、活泼热情的特点。本节课目的为让学生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音 乐风格,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 值观。这节课上完后,我比较顺利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 目标。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因此我始终以音乐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 学环节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音乐中进行完成的,体现出音乐教学的学 科特点。我把歌曲所具有的独特旋律、节奏特点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 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为了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风格, 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把学生带进印尼, 让学生了解印尼习俗,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印尼独特的音乐之美,加深学 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为教学做好铺垫。 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如心里素质不是很好,这节课也有一些遗憾。下次在对 待课堂的动态生成时,还应更成熟,智慧些,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使之成为课 堂的主人。 八、钢琴伴奏谱八、钢琴伴奏谱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