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A商周之际,方国变为封国 B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C战国时期,分封变为郡县 D清末民初,专制走向共和2据考证,商朝可辨别的方国有150余个,方国
2、大多是聚族而居;西周共有71个诸侯国,诸侯国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他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这反映出()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 D西周统治区域的扩大3美国学者伯恩斯和拉尔夫合编的世界文明史指出:“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思想家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他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A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B西汉时期武帝确立儒学独尊C南宋时期朱熹提出“格物致知
3、” D明朝后期李贽提倡个性自由4有学者指出,14-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世界被发现”带来的影响是()A促进了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发展 B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C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D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5秦系文献中的“赀”是专门法律术语,表示“罪” 或“罚”,律文中的“赀甲盾铠甲盾牌”逐渐转变为“赀钱”。汉朝时期“赀”“訾”“资”等词混用,多表示“量”“财”等含义。这些变化反映了()A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B文字使用日益频繁C律令儒家化丰富了中华法系 D商品经济发达推动货币发展6据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期,淳于缇萦的父亲被诬告受肉刑,淳于缇萦上书称死者不能复生,断肢
4、体不能再续,愿代父受刑。皇帝为之感动,并说不可未经教化就施刑,于是宽免其父并废除肉刑。可以看出()A政府取消了对民众的刑罚 B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C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 D统治者重视德政和孝道7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描述道:“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大批人口南迁 南方长期基本和平 全国割据局面结束A B C D8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列置州县”,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府的都督、刺史,都督“皆得世袭”,并规定这些州县“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由都督负责管理。这说明实行的措施是()A典客管理民
5、族事务 B羁縻政策 C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D改土归流9考古学家指出:“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样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这表明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 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 D多元发展,相互交融10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 D武将地位的下降11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许多王朝在统治初期,都曾出现诛杀功臣的现象。其中,西汉初期和明初尤为
6、严重。出现这种现象本质上是( )A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B“家天下”的观念根深固 C封建统治残暴的体现 D平民皇帝变态的心理反应12“这场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一次没有代差的实力对决,而且中国的实力总体还有一些优势,但是最终却失败了,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使有识之士开始从更深的层次思考中国的未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3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
7、行政企分开14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15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赞同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C认为苏联模式有其合理之处 D认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成效1620世纪30年代,世
8、界多国出现“政府普遍扩权”的现象,如德、意、日强化法西斯独裁专制,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等。这反映出()A经济大危机的不同影响 B不同社会制度的相互融合C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D现代化道路模式的多元性17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苏弱美强下苏联不得不妥协 B赫鲁晓夫主动放弃世界争霸C美苏领导人都热爱世界和平 D美苏要尽力避免世界核大战18有学者指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教会体制和神学教义进行批判的自然神论走向了极端的无神论,但是在普通民众中却兴起了一场信仰复
9、兴浪潮,主张用个人内在的灵性经验和自由结合的属灵团体来取代关丁神学教义的理性争论和体制化的教会组织。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民众( )A对激进的理性主义的质疑和反思 B力求将自然和社会法则相融合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从自然科学发展中受到了启示19进入19世纪以来,随着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中出现了一批豪农豪商,甚至冒出“少数象三井鸿池那样的大富豪,(他们)称霸全国商业界并贷巨款给幕府和各藩”,“大阪商人一怒,天下诸侯惊惧”。材料所述现象( )A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使社会关系日益趋向紧张C拉开了社会制度变革序幕D对明治维新具有一定影响20英国启蒙运动中“自由”主要是针对不允许政府随意
10、征税及买卖不受政府太多干扰的“自由”;法国启蒙思想中“自由”主题则是“政治自由何以可能”;德国启蒙思想中“自由”蕴含“理性自由,追问“什么是启蒙”。英、法、德三国启蒙运动中“自由”内涵的不同缘于其( )A资产阶级力量的大小 B工业革命发展的程度 C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传统文化理念的追求211788年,美国国会制定西北法令,规定合众国的领土扩张要以接收新的州加入合众国的方式进行,美五大湖南边、俄亥俄河北边的土地,应为自由州;同年,国会又制定西南法令,允许在西边、南边新力人合众国的州实行奴隶制。这一法令( )A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南北矛盾B启动了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历史进程C旨在重塑南北政治经济关系D有
11、助于重建南北战争后的国内政治2220世纪初,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提拉克提出了司瓦拉吉(自主)政治纲领,同时把印度历史上个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西瓦杰作为司瓦拉吉的象征,从而使这个纲领含有争取民族独立之意。他还主张未来印度实行代议制,采取联邦共和政体。由此可知,提拉克的主张( )A要求独立后实行宗主国的政治体制 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色彩C希望联合欧洲无产者埋葬资本主义 D表明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趋向成熟23在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提出了“与英国结盟以保障美洲独立,并建立美洲联盟”的政治构想。1826年巴拿马大会(西属美洲独立国家首次联合会议,英美两国应邀列席)通过了关于建立“永久同盟”的协议
12、。对此,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美国门罗主义引发拉美反抗 B英国支持西属美洲的独立和联合C拉美独立后迅速实现了联合 D西属美洲未能正确认识内外形势24独立前,北美有13个英属殖民地,独立后,北美英属殖民地组成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中南美洲的西属殖民地只有4个总督区,独立后却分立出十几个独立的国家。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两地( )A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差距明显 B殖民地反抗方式迥异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D移民人口数量的不同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均为必考题,共4大题52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在唐宋至明清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教育机
13、构称为书院。书院多以学田为主要的经费来源,学田多来自官府调拨、民间捐输、家族提供等。书院中的经学大师也是书院的山长,主持书院工作。当时学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师承门户之见,开始到处寻访名师,不远万里跟随名师学习。书院仍然是以官方承认、参加科举作为检验学问的方法,所传授的知识集中在儒家经典学习上,没有分化出许多实用的学科,也没有发展出高深的理论学科,这样它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就非常有限。摘编自王洪才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等材料二 到15世纪末,欧洲已有40多所大学,基本都设有四个学科: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其中文艺科目深受古希腊影响,内涵丰富。大学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司法权,能
14、够控制自身的组织和成员;在经济上并不依赖于城市政府,反而对所在的城市经济繁荣大有好处;在大学内部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各种事务进行管理。虽然宗教思想在中世纪教育中依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大学却为新时代文化的出现和知识的飞速增长奠定了基础。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书院与中古西欧大学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古西欧大学发展的影响。(6分)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玛雅人分布较广,他们培植了玉米、番茄、辣椒等重要农作物。14世纪初兴起的阿兹特克人不断向外扩张,征服周围许多部落,形成一大帝国。阿兹特克人的农业
15、、狩猎、捕鱼比较发达。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住在安第斯山中部。印加社会等级森严,农业、手工业发达。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内,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点火,带到更远的地区拉美古代印第安文明是古代人类文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他们处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且极端孤立隔绝的状态。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材料二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孤立的拉丁美洲历史开始真正意义上融入了世界。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
16、,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扩展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革命,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资本家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希望自由市场发挥更加重要的调节作用;与此同时中世纪的宗教观念也逐渐被科学观念取代,科学态度不断普及,民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更加倾向于采用切实可行的(世俗)办法去解决;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要求享有选举权,女权运动应运而生;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把一切
17、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拉丁美洲文明发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大发现”对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文明带来的时代变化。(6分)27(14分)阅读材料后按要求回答。材料一: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
18、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三:(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
19、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马世力世界史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的“新经济的萌芽”指的是什么?(4分)(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与西欧“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4分)28(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51999世界大事记(部分)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成立。1947年,英国结束其在南亚的帝国统治,印巴分治;美国等23个国家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
20、5年,万隆会议召开。1956年,埃及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59年,古巴革命。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1年,欧共体的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澳门回归中国。根据材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论题明确,逻辑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一历史答案1-5BBABC 6-10BCCBA 11-15BBACD 16-20ACB
21、AB 21-24DBCC25【答案】(1)不同:中国古代书院:经费来源多样;中世纪大学:经济上独立;中国古代书院:官府承认办学;中世纪大学:政治和司法权独立;中国古代书院:经学大师主持;中世纪大学:教师学生参与管理;中国古代书院:教授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中世纪大学:教授内容广泛;中国古代书院:参加科目作为检验手段;中世纪大学:宗教思想占主导地位;中国古代书院:社会作用有限;中世纪大学: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2)影响:促进城市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繁荣;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为新时代文化出现和知识的增长奠定基础,促进文化转型。 26【答案】(1)特点:文明悠久;文明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农业相对发达
22、。(2)影响:加强了文明间的联系与交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引发不同文明间的注视、对抗和争斗等。(3)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自由主义的思潮兴起;科学观念、科学态度不断普及;女权运动兴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27【答案】(1)表现:商人地位的所提高; 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更加繁华;海外贸易兴盛;交子出现; 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财政重要来源;(2)明清: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3)不同: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迈进。28【答案】示例:论题1:二战后亚
23、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或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分)论证: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经过反法西斯锻炼的亚非拉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同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也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物质和组织条件,而二战后联合国的非殖民地化活动、民族自决原则、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也创造了有利条件。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导下不断斗争,迫使英国同意其独立。中国在中共的领导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开启了新篇章。拉丁美洲的古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傀儡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亚非拉国
24、家纷纷独立,表明世界殖民体系趋向瓦解。(7分)亚非拉独立殖民体系的崩溃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论题2: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2分)论证:鉴于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了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和运行,向体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4分)二战后,为了与美国对抗,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这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解决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困难,起到积极作用,但计划经济模式忽视市场,不利于经济良性发展,长期局限于成员国内部的经贸活动,具有封闭性,割裂了世界经济,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4分)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20世纪90年代欧盟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区域集团合作的加深,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层次迈进。(2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