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欣赏花儿与少年欣赏花儿与少年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 。 【教材分析】 这首乐曲是根据我国青海民歌四季调改编而成的。在当地“花儿”代表姑娘, “少年”代表小伙子。乐曲的第一段基本上采用了歌曲的旋律,2/4 拍,主要由 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组成,节奏活泼明快,充满生气与活力,象征了少年热情 用剑的性格。在民歌音调的基础上,衍化出一段 3/4 拍柔美抒情的旋律,音乐富 有舞曲的韵律,仿佛是姑娘在轻歌曼舞。最后,乐曲又转回 2/4 拍,再现了第一 段的主题旋律,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乐曲的三个段落的旋律虽然建立 在同一音调上,但由于二拍子与三拍子的交替使用,使各个段落间既有内在的统
2、一,又形成鲜明对比,使乐曲的音乐形象显得格外丰满多姿。 【育人立意】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和相关知识的拓展,使学生对我国青海地区的音乐有所了解,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学生天真、可爱,课堂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音乐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学中 呈现出积极的面貌,音色较为统一、圆润。相对音乐总体素养较为薄弱,但学生 多乖巧,课堂纪律较稳定,因此该班学习虽进度略慢,但学习很踏实。 【教学目标】 1.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 ,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体 验乐曲描绘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景,感受青海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 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初步哼唱其主
3、题旋律,并能用多 种音乐表现方式表现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音乐形象。 3. 在师生合作、互动中运用听、奏、唱等多种形式,自主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 活动中表现音乐,以及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在多种音乐活动中初步学会哼唱主题旋律,并能用不同的音乐 形进行表演。 2. 教学难点: 能正确听辨乐曲中的两种拍号,感受、表现其优美抒情的旋 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萤火虫律动进教室 (一)欣赏青海自然风光 (二)欣赏歌曲四季调 1、初听感受音乐情绪 关键设问:带给你怎样的情绪?仿佛看到什么画面? 2、学唱主题,感受韵味 3、通过聆听、哼唱分析歌曲的节
4、拍、节奏以及旋律 4、打击乐器伴奏,表现风格。 出示两条节奏 分组展示 教学说明: (1)学习要点:依托青海民歌四季调学习乐曲第一段,用打击乐器为歌曲 伴奏,充分感受乐曲第一段的情绪和青海民歌的风格。 (2)教学意图: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的方式来烘托四季调欢快热烈的音乐情 绪,为乐曲花儿与少年的学习做铺垫。歌曲速度较快,节奏不容易掌握,因 此让学生学习哼唱最有民歌韵味的旋律,然后通过师生合作演唱来熟悉歌曲,整 个第一段音乐的欣赏是通过奏和唱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青海民歌的风格。 二、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 (一)介绍音乐家王洛宾,揭示课题 (二)初听乐曲,整体感受 关键设问:你能从乐曲中听出四季调的旋律
5、吗?它们分别出现在乐曲的什么 位置? 教学说明: (1)学习要点:完整聆听乐曲。 (2)教学意图:通过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为乐曲分段。 (二)欣赏第二段 1. 聆听感受、小组讨论 关键设问: 和第一段相比, 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拍子、 节奏、 旋律、 情绪) 教学说明: (1)学习要点:参考第一段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得出问题答案。 (2)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灵活运用刚学到的分析手法对第二段音乐 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哼唱第二段主题旋律 思考: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表现这段音乐? 3. 师生共同律动 教学说明: (1)学习要点:哼唱第二段主
6、题旋律,师生共同简单律动,充分感受乐曲第二 段的情绪。 (2)教学意图:第二段音乐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抒情优美具有较强的歌唱 性、律动性,节奏疏松。因此采用哼唱和律动的方式来体验这段旋律,丰富了音 乐的表现方法。 三、综合表演 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并表现乐曲 表演要求: 第一部分:用“小乐器”伴奏表现音乐 第二部分: “律动”表现音乐 第三部分:用“小乐器”伴奏表现音乐 教学说明: (1)学习要点:完整欣赏乐曲,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表现乐曲的三个部分音 乐形象。 (2)教学意图:在分段落欣赏之后,通过此综合表演,能较好的巩固学生对乐 曲的整体感知,更直观地感知各部分不同音乐旋律和情绪特点。 四、拓展欣赏 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 教学说明: (1)学习要点: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 。 (2)教学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同样一首作品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呈现出不 同的音乐风格,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