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人教版语文必修人教版语文必修2 2全套精品教案全套精品教案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背景材料】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 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 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次年改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 始创作新诗, 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 ,在当时的诗坛上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创作转向散文, 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 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
2、 ,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 作家。 1948 年 8 月 12 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 朱自清诗文选集 。 二、月夜有无蝉声? 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 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 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 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 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 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 学家刘崇乐教授。 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 这一段文字说 月夜确有蝉声, 不过那位著者又说, 平
3、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 那一个月夜, 却听到它们在叫。 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 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 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 (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 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 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 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 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 所以对此印
4、象格外深刻。 这才写了 关于“月夜蝉声 一文, 公开作答。从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写文章是极其认真负责,绝不含糊的。 朱自清还从这件事中引出一个更深的教训,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往 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 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 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朱自清这一段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轻 率的推论会使人们误把成见认作真理,妨碍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这个体会和 认识已经远远超出“月夜”有无“蝉声”的讨论本身了。 三、荷塘夕照明怀念朱
5、自清先生 今年(1978)八月十二日,是朱自清先生逝世三十周年。清华大学为了纪念他,把座落 在“水木清华”池边的古老方亭命名为“自清亭”。它和附近小山坡上纪念闻一多先生的“闻亭” 比邻而立。朱、闻两位老教授,都是毛泽东同志称颂过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 国知识分子。 “自清亭”的命名,使我想起解放初清华园的荷花池畔,也曾为纪念他而建过一个草亭, 名“荷塘月色。那草亭早因破旧而拆除了,可是,那荷塘呢? 2 夏日的黄昏,刚下过一回阵雨。雨过天晴,我信步来到荷花池畔。荷塘一片碧绿,间杂 着朵朵莲花,微风中送来阵阵清香。 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这是我在中学里读过的。在解放前,到清华
6、念书 的时候,我打听到朱先生笔下的荷塘,就是这个荷花池,走去一看,原来不过是一湾死水, 几树垂杨,败叶残花,潦倒其间。塘中央还有座小岛,岛上杂树丛生,荆棘遍地,偶尔还从 斜刺里跑出一两只野兔来,人称荒岛。 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时候,这里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 加寂寞”。这篇文章的头一句话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冷僻而又有几分清幽的荷塘 月色,就正好成了他“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暂时“自由”“独处”的地方了。 我那时虽是工学院的学生, 由于爱好文艺和对朱先生的倾慕, 对清华园里的进步文艺活 动,总是要挤进去听听的。朱自清经常出席文艺晚会,发表演讲。他这时已不
7、是我想象中风 度潇洒的诗人,而是一个扶着手杖,身材瘦小的老人了。但看去精神却很好。他认定了前进 的方向,提出要做“向下的”知识分子,即接近工农大众的知识分子。他领头发表反对国民党 打内战的和平宣言, 在抗议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学生的争人权宣言上签名, 起草教授罢教宣言, 还常扶着手杖去征集签名。“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这用以自况的诗句,表 明晚年的朱自清的确不再是写荷塘月色时感伤独处的朱自清了。 朱自清写过一首挽一多先生的诗,称闻一多是“一团火”,那么,自清先生又该比作 什么呢? 他同闻一多的性格是大不相同的,也许是一池清水吧。虽是清水,也会时起波澜, 甚至卷起千堆雪。不是吗? 你看
8、他在 “一二九”运动中,跟随清华学生游行队伍进城, “一二一”运动中,他到灵堂向四烈士致敬。闻一多被害时,他冒着危险,在成都各界人士 追悼会上发表演说。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 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心签名此虽只为精神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 责任。”在弥留之际, 他还一再嘱咐家人不去买那出卖中国人灵魂的“救济面粉” 在池塘边漫想,清华园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更教人心潮难平。从朱自清的诗句,想到叶 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两句诗反映了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壮志豪情; 我想,也反映出今天老知识分子们的心境吧。而荷塘月色呢,该另有新篇了。
9、 (摘自光明日报 ) 四、 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 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 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 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示范教案】 荷 塘 月 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
10、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3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 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 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
11、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 练习。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 ,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 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 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是文章 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
12、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 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 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 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 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 (即第 1 自然段) ,写作者 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 (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 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 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 ,写江南 采莲
13、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 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 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 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 ,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 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 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 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4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
14、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 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 按照作者的活动、 视线的转移, 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 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 (第 2 节) 荷塘 (第 4 节) 月色 (第 5 节) 荷塘周围的树 (第 6 节) 漫步思索(线索) (板书) (二)讲读第 2 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 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 ,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 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小路沿荷池而筑, 随荷池弯曲, 呈曲折之态。 多树则蓊蓊郁郁, 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
15、用了对 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 、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 、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 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 3 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 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 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 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
16、活的向往和对黑暗 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 4 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 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 曲曲折折 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 田田 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 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17、 荷香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 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 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 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 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 5 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5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 无余的情景。
18、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 光的朦胧、淡雅。 “洗”, “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 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 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 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 “酣眠”比喻朗照, “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 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
19、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 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 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 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 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 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 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
20、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 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 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 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 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 者对
21、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 而鉴赏 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 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 ,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 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 6 上下点功夫。 附:板书设计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荷叶像裙 形态美 荷花似星 月下荷塘 荷香比歌 动态美 叶颤如电 “波浪”凝碧 静态美 流水含情 月光如
22、水 荷 薄雾似纱 正面为主 塘 荷塘月色 花叶若梦 素 月 灌木黑阴斑驳 淡 色 杨柳倩影如画 侧面为主 朦 光影和谐似曲胧 胧 树色如烟似雾 杨柳风姿绰约 静 荷塘四面 远山隐隐约约 灯光没精打采 衬 蝉蛙静中显闹 动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 素质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3、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4、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形散神聚的特点。2、 散文的一般鉴赏。3、 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
23、一课时 7 一 、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 风情万种, 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 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 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 (复 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学生的散文故都的秋 ,来品味 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 (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作家、作品简介(检查预习) 1、作者 郁达夫 (18961945) , 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 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 深受近代欧洲、 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
24、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 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 年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 春风沉 醉的晚上 出奔 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 大胆挑战,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 情景交融, 文笔优美, 自成一家。 、写作背景 从 1921 年到 1933 年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 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月离杭赴福 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
25、种闲散安逸的生 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 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 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 年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 、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 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 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 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
26、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三、捕捉信息,寻找文眼“神” 1、过渡: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 ,而在文章当中,作 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 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 提问: 那么, 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 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8 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 “静” “悲凉” ;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 “润” “淡” 。 (板书: 北国之秋:清、
27、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3、小结:概括得好。显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国之秋要远胜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已成为作 者的魂之所牵,梦之所萦,真是韵味无穷。 (板书:味) 四、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1、 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 学 生阅读圈点 )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 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段主写牵牛花,第段主写槐树,第段主写秋蝉, 第10 段主写秋雨,第 11 段主写果树。 2、提问: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学生讨论、发言 ) 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
28、图、秋雨图、秋果图。 3、提问: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 的哪个方面? 明确: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 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4、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 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11 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 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 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29、 树影(暗灰) 灰 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5、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 的感受? 明确:冷色。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6、 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 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 还是宁静? 明确:有鸽声(飞声) 、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 9 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 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 白天, 你根本听不到
30、它的走动声, 但在晚上, 夜深人静时, 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 因此, 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7、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 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孤独、痛苦。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 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
31、理清了文章思路,从散文的“形”和“神”两方面分析了文章整体内容,作者分 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 ,有声有色,有动有 静。下节课我们再具体鉴赏文章是怎样将景与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第二课时 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 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11 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和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
32、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前者在第自然段,后者在第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应。 3、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和自然段相呼应,假如、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 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 发情感, “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 “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和 10 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4、最后来看第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 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 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 说明感秋处处有, 中国文人最突出, 而
33、秋 “深 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三、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鉴赏 1、 提问: 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 还是空间顺序? (学生讨论 、 发言并具体谈意见。 )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 ,也应学会“求异思维” 。大家想 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这是一篇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 。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 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2、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 悲凉”的特点的呢
34、?(学生讨论 、发言 ) 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 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 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 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 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3、小结:同学们的发
35、言很精彩。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 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 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板书:形散神聚) 4、过渡: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 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 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 而只选取了表现 “清、 静、 悲凉”的景物来写呢?(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 ) 11 明确: (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 清、 静、 悲凉的了。 (2) 作者当时提倡
36、 “静的文学” , 写的也多是 “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 , 这样看来, 作者选择 “清、 静、 悲凉” 的景物来写也就不起怪了。 (3) 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 是个抑郁质的人。 5、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物,我们所取的角度是从 作者的主观方面来考虑的;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客观上讲,这些景物是不是真是的? 明确:这些景物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观。作者并没有 因为自己的主观感情而将自然景物扭曲, 失去它固有的特征, 而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逼真 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这就说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作者选什么 样的景抒
37、什么样的情。 6、引导:大家知道,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剑人合一” ,道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 那么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明确:自然景观和主观感情相结合,或者就称为“物我合一” 。王国维先生说: “一切景 语皆情语” ,诗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景”与“人”合为一体, “物”与“我”完美交融。郁 达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造了一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板书:景人合一) 四、由内到外,生发点染 迁移 1、过渡: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散文不仅要“形散神聚” ,还应做到“景人合一” 。下面我 们来做一点阅读训练。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文段(1)秋天像一把柔韧
38、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风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 扬地在平滩上挥洒;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 般羞羞答答。 点拨:这是一个宁静、清新,让人倍感温馨的秋天,读着它,你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 秋梦中。这里的秋天然人感觉朦胧羞涩,就像一棵含羞草。 文段(2)相思树的碎花,落满了一地;白了头的芦苇,在水池边摇曳。在群雁南归的时 节,老农忙着在秋日下暴晒刚收割的谷粒,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容。 点拨: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就是个丰收的秋天,一切成熟了,人们收获着谷粒, 也收获着喜悦。 文段(3)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酔?总
39、是离人泪。 点拨: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秋让人悲伤、凄楚,是颗颗离人泪联缀而成的。伤感至 极, “离人泪”变成了“霜染”的样子,这哪里是离人泪,简直是在流血。怎一个“染”字 了得! 12 2、转接:同学们能以自己的心去体会文章的情,那么我们所学的故都的秋是赞秋呢, 还是悲秋?(学生讨论、发言 ) 明确: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点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像一幅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首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是在 用自己的心去品味故都的秋味,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 (板书:颂秋) 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升华 1、做法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
40、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 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朗读,大家 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2、要求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 200300 字之间。 六、附(板书设计) : 故都的秋(颂歌) 郁达夫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形散神聚 景人合一 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一
41、、激情导入 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 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这是多高的评价!这位作家是谁 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 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二、读二、读“文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3 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 帮助学生删减意义不大的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也有主次之分) 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
42、生字词):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 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方法:快速阅读, 划出关键词句,用规定符号圈点勾画填写。 绿 绿囚绿 绿 绿 (遇绿 赏绿 囚 绿 释绿 怀绿) 学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读三、读“绿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 (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 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 (喜爱之情) 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
43、一读,读出作者的 喜爱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 感到孤独,(择绿的原因)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 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 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 声的歌唱。(囚绿的原因)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4创设情境,与绿对话:选用文中语句,以“我欣赏你,因为你是 ”的 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体会绿的形象。 5归纳总结绿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作者心目中“绿”是 的象征
44、。 (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后) 14 1 “囚绿”后, 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 (用 自己习惯的符号圈点批注)。思考: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 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 更快。 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 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 了的孩子。 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45、。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向它 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2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围绕最有感触处来感受绿的新形象。 (总着朝窗外的方向)(可见绿具有“坚贞、执着、顽强不屈、向往自由、光明”的可贵 精神。) 3总结归纳: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 内在美震撼了作者。 学生总批,教师总结:绿是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它是希望,是执著的使者。在 作者的笔下,我们由浅入深,感受到了绿的自然之美、绿的执著之美,对绿的形象有了更深 层次的认识。 三、读三、读“情情”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1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
46、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 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引导学生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 作者把绿藤当作他的惟一的“朋友”, 囚绿也是爱绿, 是爱绿的一种极端的行为, 表达了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最后,作者被绿那顽 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不是又释放了它吗?择绿赏绿也好,放绿怀绿 也罢,支撑这些行为的巨大的情感动力是作者对绿深沉不变的爱。 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不能囚禁它,给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2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引发
47、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 情吗?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 15 教师出示陆蠡资料和写作背景。 陆蠡其人:陆蠡其人: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 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 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 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 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 岁。 陆
48、蠡其时其文陆蠡其时其文 1937年7月,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时值日寇入侵, 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 本文 写于1938 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 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 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 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自由讨论, 达成共识, 明确: 除了怀念之外, 作者在写此文章时, 还有一种懊悔、 自责, 更有一种祈祝之情。 作者希望有一天能重见常春藤, 其实是在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 解放。至此,“绿”不仅仅是指那棵普通的“常春藤”了,它是“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 广大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3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