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家好大家好2(三)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三)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v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出发点: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出发点:是以下三个方面的统一。v一要立足于解决“需求大于供给”这个主要矛盾;v二要坚持从远期平衡着眼来测定近期社会保障水平;v三要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为主要目标。3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及其特点v(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v一国或者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源,其规模的大小必然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v社保制度也反作用于经济。v(2)政治、社会结构v西方国家争取选民支持,会使社保水平攀升。v我国城乡的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和
2、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较大差异。v4v(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v制度年龄是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时间长度。v年龄越长,社保水平越高。v随着全球的人口老龄化,社保水平不可避免的抬高。v(4)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5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原则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原则v保护与激励统一v社会保障水平与生产力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v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采取渐进方式v一般地说,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须有“三个低于”: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工资增长速度。6v链接:瑞典社会保障水平v瑞典福利社会以“三高”著称,“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瑞典以较高的税收为社会保障筹措资金,再由中央政府通过公平
3、和平等的分配机制支出(转移)到每一个国民。v1999年,政府雇员和企业受雇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大致为他们工薪总额的4001;自由职业者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大致为他们直接收入的382。v2001年瑞典全国用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总开支相当于GDP的36%,7v我国全国社会保障总支出水平v 1998 2.36%1999 3.76%v 2000 4.42%2001 4.86%v 2002 5.66%2003 5.04%v 2004 5.65%2005 6%v 8 v1998年部分国家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v 英国 22.83v 瑞典 32.14v 美国 16.81v 日本 13.7v
4、法国 29.72v 德国 29.079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v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是指为了保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而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员,对社会保障事业进行的决策、计划、指挥、监督、调节等活动,以及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的筹集、管理、支付、运营等活动。10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涵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涵v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v既包括社会保障的立法制度,也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间、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政府有关部门之间、政府有关部门与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之间在社会保障管理
5、职责权限方面的有关制度、方式和形式。11(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职责界定(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职责界定v横向看,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横向看,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权力设置遵循力设置遵循“三分离原则三分离原则”:v“立法、行政、监督”三分离v基金“征、管、用”三分离v“政、企、事”三分离12v社会保障的决策和管理机构设置体现社会保障的决策和管理机构设置体现“三方性三方性”原则:原则:v社会保障的决策与管理机构,尤其是高层决策与管理机构,应由政府代表、雇主代表和雇员(受保人)代表组成。v三方代表都有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v每一方都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且都具有影响、指导和服务的能力和途径
6、v三方代表的人员须是常设的13(二)管理人员的地位(二)管理人员的地位v社会保险的管理要求是专业化管理,某些环节甚至要求是专家管理v如果社会保障的事业机构与行政机构分开设立,那么事业机构的人员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就不随国家行政机构的变化而变化了。14(三)分权管理的程度(三)分权管理的程度机构功机构功能能行政管理职权行政管理职权业务管理职权业务管理职权上层即上层即中央一中央一级级领导决策制定政策、立法和监督计划及保险基金的平衡调济和运用,并指导和督促检查基层组织的业务工作中层即中层即地方一地方一级级辅助与传递 贯彻中央政策,制定地方性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基层组织的工作下层即下层即基层基层执
7、行执行任务保险金的筹集和给付,以及负责对参保人的各项服务工作从纵向看,社会保障机构的协调和职权划分从纵向看,社会保障机构的协调和职权划分15v地方与中央之间分权管理程度的决定因素:地方与中央之间分权管理程度的决定因素:制度结构的选择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事章程和职责划分v地方分权在行政上和财务上同中央机构的地方分权在行政上和财务上同中央机构的关系可分为两类:关系可分为两类:v一是全国构成一个等级分明的统一体,要求权力高度集中v二是各级机构拥有充分的自由权,要求权力相对分散16v四种主要工作和活动:四种主要工作和活动:v技术性业务:注册登记、保险费征缴、个人账户、保险费的分配和支付等v评估残疾状况的医
8、疗业务v行政管理业务v财务、会计和出纳业务17(四)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及其组织机构(四)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及其组织机构v社会保障管理的三种模式:社会保障管理的三种模式:v1 1、集中管理模式:英国、集中管理模式:英国v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集中对社会保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集中对社会保障各项目进行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障各项目进行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业务机构,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业务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8v特征:v决策权统一于中央;预算统一;v优势:v减少利益冲突;利于各项目间的协调和互济;降低管理成本;便于社会监督v局限:v行政手段为主,易受到行政干
9、扰192、分散管理模式:德国v指社会保障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的管理模式。v优势:v各管理机构有机动性和灵活性,能适应各项目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公众需要。v局限:v机构多,成本高;工作重复203、集散结合管理模式:美国v优势:兼顾各项目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各具体项目的需求;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14、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v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政策法规司;养老保险司;失业保险司;医疗保险司;工伤保险司;农村社会保险司;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直接事业单位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最低生活保障司;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司;优抚安置局;政策研究中心等22v卫生部:v财政部:社会保障财务司v审计署:社会保
10、障审计司v发改委:社会发展司v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3七、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七、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定位与功能度中的定位与功能v作为一个有机体,社会经济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往往处于非均衡状态,包括有诸多不协调、不稳定的风险性因素。v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v它们对社会经济安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与方式存在较大差异。24(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发展是社会选择的结果v自然因素:自然因素:造成的风险是有形的、可感知的,且有来有去。v一般来说,它并不能独立地危害社会安全运行,常常是与社会经济因素联系和结合起来,而成为一股
11、破坏社会运行安全的巨大力量。25v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无处不有、复杂多变,且一般以潜在形式存在。v当其滋生、累积到一定程度,一旦超过某个阈限,或当有外部诱因出现,顿时引爆矛盾的“火药桶”,对社会运行安全造成严重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26结论:结论:v与自然因素相比,真正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运行的是社会经济中的风险因素v在社会因素存在和变化的情况下,社会选择的结果必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7(二)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构件(二)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构件v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三种系统:v动力系统:市场动力系统:市场v控制系统:政府控制系
12、统:政府v稳定系统:社会保障稳定系统:社会保障v这三个系统是互动的,但并不是天然地高度协调和吻合。不仅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使社会经济运行失衡或失控,而且任何一方的过度发展也都会使自身功能异化,且给另外两方的功能发挥造成障碍。28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稳定系统的关系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稳定系统的关系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稳定系统稳定系统载体载体市场政府社会保障内在机内在机制制 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平均利润率机制、风险机制等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预测等社会公平机制、收入调节机制等功能功能激励整合复合型结果结果实现效率最大化,使社会有机体充满活力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保持社会行为
13、的一致性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29(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v补偿功能:收入补偿、支出补偿v互助互济功能v自动调节功能(对经济运行)v稳定功能v促进发展功能v评价:评价:社会保障享有“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的美誉,是一种复合型社会功能系统。30八、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八、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v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v其本质是对公民的生存权进行强制性保护。31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保障法律体系v是一个国家全部社会保障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组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性、功能性联系的有机整体。v其纵向结构,即由宪法、社会
14、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及其以下各层次社会保障法规的组合,按照各自法律效力层次由高到低组成,呈“金字塔”状。v其横向结构,是由同一层次的社会保障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排列而成。32(一)社会保障法体系的结构(一)社会保障法体系的结构与内容与内容v宪法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条款v社会保障法v社会保障单行法规和实施细则v地方性社会保障法规和行政规章v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v法律解释,条约与协定33社会保障法调整对象:社会保障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对象:社会保障关系v社会保障关系是指社会保障关系主体在社会保障活动中,根据社会保障法规而形成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主要包括:v其一,社会保障职能机构之
15、间及其内部有关职责划分、财务管理、资金分配等方面的关系。v其二,社会保障资金筹资关系,指社会保障机构与国家、集体、个人在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v其三,社会保障项目、标准的确立关系。v其四,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管理、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关系。v其五,因执行社会保障政策而引起争议的各方面的关系。v其六,监督社会保障执行的有关方面的关系等。34社会保障法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社会保障法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v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v社会保障法隶属于社会法,是社会法的核心法v社会法与经济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并列,是同属于宪法之下的第二层次的部门法35(二)社会保障立法(
16、二)社会保障立法v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立意: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立意: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即社会保障权v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出发点:结合和兼容以下三点:v减少或消除贫困,使每个人都能维持基本生活;v按照每个人在职期间缴纳保险费的情况支付保险金;v社会保障不完全取代个人的自我保障,每个人都有自我赡养的责任。36社会保障法的立法模式社会保障法的立法模式v分散立法模式: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口群体,尤其经济活动人口群体设置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制定若干平行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企业人员、农业劳动者、个体劳动者。v综合立法模式:即由国家统一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律作为
17、基本法,再根据需要并按照层次递进原则制定若干具体的单行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一种诸法并行的多层次的法群化格局。37(三)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机制(三)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机制v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机制: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司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法律监督程序等。v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v实施社会保章法涉及三类行为:实施社会保章法涉及三类行为:v其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及业务机构的违法行为。v其二,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v其三,被保障人的违法行为。38(四)社会保障法的原则v人权保障;v公平原则;v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v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原则;v普遍
18、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39(五)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状况:v1、建设历程:v1929劳动保险草案;v1944社会保险方案草案(国统区)v1930劳动保护法(苏维埃)v1948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40v建国后:v第一阶段,1950-56年富贵初建;v第二阶段,1966-77年法制建设停滞不前;v第三阶段,1978-89重建;v第四阶段,社会保障法规体系建设阶段v最新,社会保险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41v存在大量法规的同时立法建设不足:v法制建设层次低;体系结构残缺;v 立法层级无序;v难以与国际接轨;v 行政立法多。42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v(一)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
19、特征及其弊端(一)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及其弊端v特征:国家负责、单位包办、板块分割、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缺乏效率v弊端:v保障以“身份”属性取代其“社会”属性,保障范围狭窄,就业与福利、保障的高度重合v保障基金的运行机制紊乱,保障层次单一v保障体系项目不全,没有失业保险43(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国情背景(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国情背景 v经济体制的转变v经济结构的调整v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老龄化影响44(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三个重大挑战 v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v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体制带来的巨大社会震动;v从近期看,则要考虑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波动适时调整有关社会保障项目的收支水平,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45(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期改革轨迹(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期改革轨迹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性质性质探索期突破发展期时间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3年1993今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定位于服从企业改革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进程与改革进程与内容内容分项目和分地区进行的;以单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各相关项目上分别进行探索 深化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探索
21、社会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社会保险属地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46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v一是实行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v二是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部分积累的财务机制v三是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v四是逐步推行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v五是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v六是实行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的属地化管理v七是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47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时间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1994年1994年至今 改革进程改革进程与内容与内容在公费医疗单位实行定额包干、超定额部分按一定比
22、例报销的改革举措,并在部分城市的企业进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试点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并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社会救助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48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v一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99)v二是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v三是失业保险和促进就业的有机结合v四是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相衔接49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 v一是工伤保险由企业保险转变为社会保险v二是生育保险进入了制度化轨道,生育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规范生育保险待遇50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社会救助
23、制度改革 v面向不同的社会群体建立的多元化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取代“送温暖”式的临时性、随机性的救助方式v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扩大v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的制定采取“菜篮子法”5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v统一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v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v社会保障制度的机制创新效应52(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v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三大挑战: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三大挑战:v一是要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v二是要完善新体制的设计v三是要实现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过渡5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v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具有社会化、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和促发展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