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 年高考真题剖析与省市名校模拟好题同步训练: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真题再现 (2020 年高考新课标卷)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 方法 A SO2(H2S)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Cl2(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NO(N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ASO2和 H2S 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除杂质 H2S 时,SO2也会被吸收,故 A 项不能实现除杂目的; B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
2、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 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 B项能实现除杂目的; C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 2 2CuO =2CuO ,而铜 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故 C项能实现除杂目的; DNO2可以与 NaOH发生反应: 2322 2NO2NaOH=NaNONaNOH O,NO与 NaOH 溶液不能发生 反应;尽管 NO可以与 NO2一同跟 NaOH 发生反应: 222 NONO2NaOH=2NaNOH O,但由于杂质的 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 NO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 D项能实现除杂的目的; 答案选 A。 【点睛】 除杂操作
3、原则可概括为“不多不少,简单最好”:首先,避免引入新的杂质;其次,尽量避免产品的损失;最 后,方法越简单越好。 【母题来源 2】2020 年高考新课标卷 【母题题文】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 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混合物 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 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KCl、NaCl BKCl、MgSO4 CKCl、CaCO3 DMgSO4、NaCl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不含 CaCO3,排除 C选项;做焰色反应,通过钴 玻璃可观察
4、到紫色,可确定含有钾元素,即含有 KCl;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应含有 MgSO4, 综合以上分析,混合物由 KCl 和 MgSO4两种物质组成,故选 B。 【命题意图】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 操作要点,结合物质的性质综合考虑分析是解答关键。 【命题方向】 (1)物质的分离、提纯是历年高考的命题热点,无论是在综合实验题中,还是在选择题中, 考查的频率均很高。以无机反应为素材的试题对分离、提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洗气装置及试剂,过滤装置 及操作等方前:以有机反应为素材的实验题,对分离、提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萃取、蒸馏与冷凝装置及操 作方
5、面,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2)物质的检验类试题多涉及气体、有机物和溶液中的离子检验,可能出现在选择题中,也可能以填空题 的形式出现在综合实验题或工艺流程题中。物质的鉴别类试题多涉及有机物、溶液中离子和部分固体物质 的鉴别,一般出现在选择题中。 预计 2020 年高考将继续以生产、生活为背景,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思路和方法,物质的检验可能针对 检验(或鉴别)时试剂的选择命题,也可能针对检验某物质(或离子)的操作方法命题。 【得分要点】高考常考物质的除杂方法高考常考物质的除杂方法 原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N2 O2 灼热的铜网 吸收法 CO CO2 NaOH 溶液 洗气
6、CO2 CO 灼热 CuO 转化法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气 CO2 HCl 饱和 NaHCO3溶液 洗气 SO2 HCl 饱和 NaHSO3溶液 洗气 Cl2 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 H2S HCl 饱和 NaHS 溶液 洗气 炭粉 MnO2 浓盐酸(加热) 过滤 Fe2O3 Al2O3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Al2O3 SiO2 盐酸;氨水 过滤、灼烧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转化法 FeCl3溶液 FeCl2 Cl2 转化法 FeCl3溶液 CuCl2 Fe、Cl2 过滤 FeCl2溶液 FeCl3 Fe 过滤 乙烷 乙烯 溴水 洗气 乙醇 水 新制
7、CaO 蒸馏 乙烯 SO2 NaOH 溶液 洗气 溴苯 溴 NaOH 溶液 分液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 Na2CO3溶液 分液 省市名校模拟好题 1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 2020 届高三二模)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A. 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钠,故 A正确; B. 浓硫酸先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 B 错误;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向得到的乙酸乙酯溶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故 C 错误; D. 分成两份,因为碘水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看见蓝色现象,要先用稀硫酸除掉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碘 水,才能通过是否有蓝色现象来验
8、证淀粉是否水解彻底,故 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A。 2 (云南省昆明市 2020 届高三“三诊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浓盐酸与 MnO2共热制备纯净 Cl2 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 饱和食盐水 B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配制氯化铁溶液 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适量的热水中 D 分离用 CCl4萃取碘水中的 I2后的混合 物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 后从上口 倒出水层 【答案】D 【解析】A. 得到纯净的氯气中含有 HCl 和 H2O(g),先除去 HCl,后干燥,即通过的顺序是饱和食盐水、浓 硫酸,故 A错误; B.
9、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 CO2,产生新的杂质,应通过溴水,故 B错误; C. FeCl3为强酸弱碱盐,Fe3发生水解,配制 FeCl3溶液时, 将 FeCl3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 然后再加水稀释, 故 C 错误; D. CCl4的密度大于水,碘单质易溶于 CCl4,下层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上层为水层,进行分液时,先从分 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故 D正确; 答案:D。 3 (2020 届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 5 月高三联合)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A. 乙醇与苯酚互溶,不能用过滤方法除去乙醇中的苯酚,故 A 错误; B. SO2属于酸性氧
10、化物,能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SO3,乙烯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故 B 正确; C. NH4Cl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 NH3和 HCl,因此不能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 NH4Cl,应采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得氯化铵晶体,故 C 错误; D. 纯碱是粉末状且易溶于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应将纯碱改为石灰石,故 D 错误; 答案:B。 4 (北京市延庆区 2020 届高三统测)下列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 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加入适量的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检验 Fe2+溶液中是否含有 Fe3+ 向待测液中滴加几滴铁氰化
11、钾溶液 C 除去粗盐中含有 Mg2+、Ca2+、SO42-的试剂 加入顺序 向该溶液中先加入 NaOH溶液、再加 BaCl2溶液,最后 加碳酸钠溶液 D 检验 SO2中是否含有 HCl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HNO3酸化的 AgNO3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 苯酚与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无法除去杂质,且引进了新的杂质溴,A项错误; B. 铁氰化钾溶液用于检验亚铁离子,无法检测铁离子,B项错误; C. NaOH 溶液可以除去 Mg2+、再加稍过量的 BaCl2溶液可以除去 SO42-,最后加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 Ca2+和 过量的 Ba2+,到达除杂目的,C项正确; D. HNO3会氧化二
12、氧化硫为硫酸根,硫酸根与银离子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银白色沉淀,与氯化银无法区分, D 项错误; 答案选 C。 5 (广东省广州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 FeCl3溶液 过滤 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B 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 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C 用 MgCl2溶液制备无水 MgCl2固体 蒸发 MgCl2受热不分解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答案】D 【解析】A项,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分离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渗析,故
13、 A项 错误; B项,乙醇与水互溶,致使碘、水、乙醇三者混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的方法进行分离,故 B项错误; C项,用 MgCl2溶液制备无水 MgCl2固体,要先升温蒸发,然后降温结晶获得六水合氯化镁,然后通过干 燥氯化氢气流加热得到 MgCl2,故 C项错误; D 项,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 D 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6 (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联考)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 利用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 Zn和 Cu)回收 Cu并制备 ZnO 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操作中溶液温
14、度不宜过高 B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氧气或 H2O2 C与锌粉反应的离子可能为 Cu2+、H+ D“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即可得纯净的 ZnO 【答案】D 【解析】A. “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否则过氧化氢分解,故正确; B. 铜帽溶解后,溶液存在过氧化氢,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氧气或 H2O2,防止后面消耗过 多的锌粉,故正确; C. 固体溶解中溶液中存在 Cu2+、H+,都与锌粉反应的离子,故正确; D. “过滤”操作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钠,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不能得至 纯净的 Zn
15、O,其中含有硫酸钠,故错误。 故选 D。 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Na+、K+、NH4+、Mg2+、Cu2+、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 离子浓度都为 0.1mol L1。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 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步骤中 Ba(NO3)2和 HNO3溶液改用 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 Cl 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SO32、Br,是否存在 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Mg2+、Cu2+
16、、SO42、CO32,是否含 NH4+另需实验验证 【答案】A 【解析】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 Cu2+,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无 SO42-,加足量氯水,无气体,则无 CO32-,溶液加四氯化碳分液,下层橙色,则有 Br-,上层加硝酸钡和稀 硝酸有白色沉淀,有 SO32-,无 Mg2+,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且离子浓度都为 0.1mol L1。根据电荷守恒, 一定含有 NH4+、Na+、K+,一定不存在 Cl-。滤液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白色沉淀,是过程中加氯水时引 入的氯离子。 A过程中用氯水与亚硫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已引入氯离子,
17、若改用 BaCl2和盐酸 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故 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 Cl-不存在,故 B 错误; 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SO32-、Br-、NH4+、Na+、K+,故 C 错误; 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Mg2+、Cu2+、SO42-、CO32-、Cl,故 D错误;故选 A。 8 (2020 年泰安三模)Na2S2O3可用作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取 Na2SO3(s)、S、 蒸馏水于烧杯中,在 105左右反应后过滤,将滤液浓缩、冷却,待晶体析出后过滤、洗涤,低温干 燥可得 Na2S2O3 5H2O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需使
18、用外焰加热 B将滤液浓缩至溶液变浑浊,再冷却可析出晶体 C反应原理为 Na2SO3+S=Na2S2O3 D过滤后得到的晶体先浓硝酸洗后水洗 【答案】D 【解析】A. 采用酒精灯加热时需使用外焰加热,故 A正确; B. 应将滤液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再冷却可析出晶体,防止杂质析出,故 B正确; C. 已知反应物为 Na2SO3(s)、S,生成物为 Na2SO3,发生归中反应,则反应原理为 Na2SO3+S=Na2S2O3,故 C 正确; D. 浓硝酸能氧化 Na2S2O3,且 Na2S2O3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浓硝酸、水洗涤 Na2S2O3 5H2O 晶体,Na2S2O3 几乎不溶于乙醇,因此可以用乙醇洗涤,故 D错误; 故选 D。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