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能力培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重点: 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 :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2、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看录相、上网查资料等了解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 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录像、有目的的查阅资料,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 设置背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用小刀割一下;用铁锤锤一下;用酒精灯加热;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 培
3、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往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表达实验结论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阅读课文第23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 和归纳能力。利用课件给出讨论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
4、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密切的联系,得出“物质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重要结论。 使学生学会将生活现象与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科学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问:结合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回答: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 思考、查资料、讨论及总结,独立或集体回答问题。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
5、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态度。提问: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 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合金的定义、合金与金属的区别等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
6、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激发学生兴趣和学好化学的决心,培养学生把知识用于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感。【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一、 物理性质: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好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2、 特性:二、性质决定用途三、合金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生铁含碳2%-4.3% ,钢含碳0.03%-2%。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8-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
7、换反应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重点、难点:1、从实验出发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教学方法:实验发现、讨论。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金属的用途不仅与物理性质有关,还与化学性质有关。学生阅读:书P9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能反应,以镁、铝为代表。 2、高温下与氧气反应,以铁、铜为代表。3、高温下也布反应,以金为代表。讲解:上述反应大致反映出金属的活动性:镁、铝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有没有更全面地反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呢?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提示学生观察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放热差
8、异、产生氢气的快慢情况等。学生活动:1、完成探究,填写表格。 2、得到结论: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教师板书: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讲解:置换反应的概念要点。AB + C AC + B第二课时提问思考:除了金属与酸的反应,还有什么事实能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讲解:我们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曾见过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类似的反应还有吗?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教师演示: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学生活动:观察上述实验的现象、记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 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Al +CuSO4 现象:白红(2) 铜丝插入
9、硝酸银溶液中 Cu +AgNO3 现象:红白(3)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Al+ Al2(SO4)3 无现象教师讲解:经过许多类似的探究过程,人们归纳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请同学们务必牢记! 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内容: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Cu Hg Ag Pt Au学生阅读:书,P13教师讲解:判定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要点P13。课堂练习:书,P14 4 5、6 课堂小结:本节要点布置作业:书P14 3,6课后记:本节内容容量大,化学方程式多,学生理解不难但熟练应用,还需一段时间的练习,让他们多多练习。对于金属顺序表可以采取课前抽查背诵
10、的方式来加强学生记忆。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4、认识到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重点、难点:1、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教学方法:实验、 讨论。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大量使用的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呢? 讲解: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Au 、Ag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从化合态的金属制出金属单质就是金属的冶炼,从化合态的金属制出金属单质就是金属的冶
11、炼。 板书:一、铁的冶炼:教师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学生观察: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灯上方有蓝色火焰板书:相关化学方程式。1C+ Fe2O3 高温 Fe + 3CO2(炼铁的原理) 2。Ca(OH)2 + CO2 = CaCO3 + H2O 3 2CO + O2 点燃 2CO2工业冶炼铁 课本17,要注意原料、设备、原理什么什么。讲解: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和产物一般都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杂质问题板书讲解: 1。1000t含铁80的赤铁矿石含氧化铁多少吨?2800吨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多少吨?3用566吨铁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4,用1000t含铁
12、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说明:重点让学生理解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间的转化计算,并注意规范的解题格式:利用纯度公式先将不纯的转化为纯净后计算,最后再转化不纯的。课堂练习:同步训练P32:1,2。9。10第二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课前训练:再次抽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讲解过度: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冶炼金属,另一方面,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呢?一、金属资源的保护: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活动与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探究方法:详见书P19。探究结果: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结果应用:防止铁锈
13、蚀的原理:破坏铁锈蚀的条件防止铁锈蚀做法:a、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b、 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涂油、油漆、电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c、 把铁制品制成合金。2、金属资源保护: 途径一,防止金属的腐蚀; 途径二,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途径三,有计划合理地开采; 途径四,寻找金属代用品。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杂质的计算,了解金属的和防护办法。 课堂练习:同步训练P32的所有练习,作业:书P22习题5,其余写在书上。课后记:学生对含杂质的计算掌握的不是很好,同时解题的格式没有注意规范,还需进一步练习。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 了解溶解在
14、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应用;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一般特点;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辩证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二、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溶解现象2.物质溶解于水时形成溶液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探究 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四、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出下列物质的颜色1、硫酸铜溶液 2、澄清的石灰水 3、高锰酸钾溶液 4、硫酸亚铁溶液 5、稀盐酸 6、稀硫酸二、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互动1 :设问: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实验:91、蔗糖、食盐溶解于水加入水中的少许物质蔗糖食盐现 象刚加入水时沉淀
15、沉淀搅拌后混浊混浊静置一会儿澄清澄清结 论物质都消失在水中得到一种澄清的混合物互动2:提问: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后归纳小结。小结:由于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了混合物。互动3: 提问:上述实验过程中,混合物中最少有几种物质?归纳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点拔:溶液的特征 互动4提问:溶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呢?小结: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提示: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液中溶质可由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互动5实验92溶 剂溶 质现 象分 析水碘水高锰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锰酸钾归纳:互动6 演示实验93溶 剂溶 质振
16、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结 论互动7 实验94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 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归纳: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详见练习题同步训练P35 四、总结反思1、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溶液的形成,组成和乳化现象2、启示: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从化学中走入社会。第2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单独提问1.什么是溶液?溶液具有什么特征?2.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食盐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二、合作交流,共
17、同探究互动1实验:用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等仪器来探究NaCl 、NH4NO3、NaOH溶于水的形成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交流: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NH4NO3NaOH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0C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0C溶解现象结论归纳:互动2提问:为什么溶质溶解于水时,形成的溶液温度会发生变化呢?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后小结:小结: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 点拔:互动3 :学生自学课本提供的资料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祥见练习题同步训练 四、总结反思1、小结: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了溶液的作用和溶解过程的实质2、启示:知识源于实践,理论必须经过实践来检验课题2、溶解度一
18、、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间转化关系(2).了解固体物质和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3).认识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二、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的途径与方法。2、建立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会查阅溶解度曲线。三、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一杯水能溶解多少NaCl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互动1:实验: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的烧杯中加入NaCl,交流:详见下表 操作加入5g NaCl搅拌再加入
19、5g NaCl搅拌再加入5g NaCl搅拌现象结论互动2 :实验: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交流:详见下表 操作加入5gKNO3再加入5gKNO3再加入5gKNO3加热再加入5gKNO3冷却现象结论归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提示学生划书P34指 出: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一种溶质、能否再溶解。互动3 实验:小结:饱和溶液必须在两个前提下才有确定意义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一种溶质互动4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小结:互动5:讨论:饱和溶液降温或蒸发溶剂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小结: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物质的方法结晶具体方法有 归纳:海水晒盐的过程:课本P35 三、应用迁移
20、、巩固提高 详见练习题同步训练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弄清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了它们相互转换的方法,直到了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结晶五、课外练习课本P40,1,2第2课时 溶解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1、什么叫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怎样判断某一溶液的状态是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转换?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互动1 :讨论: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讲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S”点拔: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强调:溶解度
21、概念中的“三定一态” 讨论:20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归纳:在20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剂质量100克,溶质质量36克,溶液质量136克判断:食盐的溶解度是36,这个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练习:课本P41、2、3互动2提问:怎样表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讲解: 溶解性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定性概念表示。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提问: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怎样?提示:学生自学课本相关资料小结: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详见下表 溶解度(200C)克0.010.0111101
22、0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互动3提问:溶解度可用那些方法来表示?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小结: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板书溶解度曲线的规律:强调: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 练习:课本P41、9、10互动4:讨论:课本讨论题1、2、3让学生各谈自己的想法,然后讲评。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T、特别指出气体溶解度没有单位 议一议:1.如何增加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2. 夏天的旁晚鱼池中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详见练习题同步训练、课本P41、7、8四、总结反思:1、小结:学完本课题,了解了表示物质溶解性的方法溶解度2、反思:五、作业 :1、课堂作业 2、课外作业课后小
23、结: 对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学生不会,课后要多加训练,讲解。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稀释的计算。演示:实验9-5,学生归纳现象,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
24、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二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一定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意义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任一溶液的浓度大小条件一定温度不定温度状态饱和状态可饱和可不饱和单位g无单位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学生练习,实验9-6 思考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
25、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但是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提示: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教法:一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教师最后讲评。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增加溶质(溶剂)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减小)。2已知溶液质量
26、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或10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关键: 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设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课堂练习1把30 g质量
27、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g。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多少毫升?提示: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本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三种简单的计算,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反思:学生对溶液稀释计算问题问题的分析不是很熟练,要加强练习和讲解第二课时: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问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
28、式。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溶液稀释稀释前溶质的质量不变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步骤:1计算,2称量、量取,3溶解。强调1天平使用时注意用称量纸、左物右码的原则。2量筒量取液体时注意观察的方法,不可俯视或仰视。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但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学生活动:实验9-7,讨论:哪些因素可造成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低?练习讲解实验误差分析:同步练习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
29、,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4. 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反应后所锝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提问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哪种成分(溶质、溶剂、溶液)?回答溶质与锌发生化学反应。讨论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总结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质的质量。 设问根据以上分析,求解此题。教法:一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教师最后讲评。四:扩大视野:课本P45:溶液、乳浊液、浊液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
30、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教学方法: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酸和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及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第二课时: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回忆在生活中,你接触过、听说过哪些酸和碱?一酸
31、有醋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结构特征:酸:以“H”开头(除H2O、H2O2 外) 通式HXR 碱:以“OH”结尾 通式R(OH)X 活动与探究(实验10-1)将10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二指示1指示剂: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的物质。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2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
32、红色。3使用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过渡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活动与探究课本P49学生自己阅读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现在我们重点探讨几种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板书二、几种常见的酸1物理性质: (1)观察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盐酸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打开瓶盖后的现象瓶口出现白雾无明显现象气味刺激性气味无味教师强调闻气味的
33、方法。酸保存方法:盐酸易挥发要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硫酸易吸水要密封保存于阴凉处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H2SO4)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
34、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发言1稀硫酸没有强腐蚀性,不必采取处理浓硫酸的操作。2应该采取同样的操作。因为稀硫酸中的水会慢慢蒸发,日久后会变成浓硫酸,同样会腐蚀皮肤、衣服。过渡前面我们探究了几种酸的物理性质,下面来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2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思考:将盛有浓盐酸、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打开,溶质质量的质量分数变化怎么样?为什么?第二课时三、几
35、种常见的碱1. NaOH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烧碱1.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吸水性)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但是不能干燥SO2 、CO22. 白色块状固体,容易吸收水分,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3.有强烈的腐蚀性,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4.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2. Ca(OH)2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由灰,对皮肤、衣服等也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白色固体、微溶于水。由生石灰加水制得CaO+H2O=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
36、可以将鸡蛋煮熟。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a. 2NaOH+CO2=Na2CO3+H2O 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b. Ca(OH)2+CO2=CaCO3+H2O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作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讨论:上面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结果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这两个反应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心,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特点是都由金属元素与原子团组
37、成。原子团:CO2CO3原子团、SO2SO3原子因、SO3SO4原子团(氧原子数增加1个)。所以:2NaOH+SO3=Na2SO4+H2O 小结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几种酸和碱的性质,体会到了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另外还总结出了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OH-”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唯一的阴离子(OH-)的化合物。作业习题4、5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
38、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教学重点:1.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引入提问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实验演示(10-9)教师强调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盐+水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
39、子的化合物。如:Na2SO AlCl CaSO4 CuSO43中和反应的实质:H+OH- =H2O4中和反应中指示剂的作用:5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用于医药 有一种胃药的主要成分是Al(OH)治疗胃酸Al(OH)3+3HCl=AlCl3+3H2O第二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设问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试验溶液的酸碱度。那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讲解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 溶液呈碱性 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7 溶液
40、呈中性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课堂阅读:你了解身边一些物质的pH吗?P62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4了解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5.课外1一般人洗发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弱碱
41、性洗发液。2正常人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pH范围在4555之间),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水时,头皮和毛发酸碱平衡会遭到破坏,导致头皮细胞的过度角化,引起头皮干燥,脱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容易开叉等现象。3烫发或直发时,一般用到的试剂是碱性,如:氨水、氢氧化钠等,故做过此类美发的人最好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头,以便头发能恢复正常的酸性状态。课堂练习1 某溶液pH3,则该溶液 (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2933,在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 ) A. 无色 B红色 C. 蓝色 D紫色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ApH14 BpH=7 C. pH1
42、DpH04向40 g 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 g 10的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 g 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备课资料1中和反应的副作用酸碱烧伤可造成严重的深度烧伤。虽然酸碱可中和,但中和反应可产生热量,反而会加深创面深度。头面部化学烧伤时,首先应注意眼部,看角膜有无损伤,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2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血液中有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酸碱缓冲对。比如,剧烈运动时会因缺氧而产生乳酸,这时,血液中的碳酸氢钠等强碱盐和乳酸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和乳酸钠。乳酸钠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碳酸的酸性小,而且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酸碱度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活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当摄入碱性食品后,将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盐也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所以酸碱度不变。3放味精的学问有酸味的菜肴,千万不要放味精,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等。因为味精呈碱性,如果酸性菜加入碱性的味精,这在化学上呈中和反应,即生成盐和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