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渚”、“轼”2 个生字,会写“德”、“鹊”等 3 个生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 词的意思。 2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 3. 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2 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不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 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 2.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
2、入新课,激发兴趣。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中描绘了一幅幅鲜明 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3 课古诗词三首 2.师板书课题 3. 古诗词三首 3.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行字数相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称为“长 短句”。 (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 二、学习宿建德江。二、学习宿
3、建德江。 1. 揭题,解题。 (1)介绍作者。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 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 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 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 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2)介绍建德江。puXuewangcm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 2.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3.想象画面,入境悟情。 (1)教师泛
4、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 生板书) (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 (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生: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 生:从“野旷天低树”可以看出来。你看原野空旷,只有树相伴,你说孤独不孤独呢? 生:从“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 近人了!这
5、月亮,怎能不勾起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呢?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 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预设 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 (预设 2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 (预设 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 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 4.借
6、月抒情,拓展古诗。 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 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们随宋代大诗 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 2.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
7、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有影响。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边。 3. 初学古诗,感知意思。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自学。 黑云翻墨: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 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 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 4.由诗入手,想象画面,感悟景美。 出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夏天雨到来前与到来时的特
8、点。 云:黑雨:白 “未遮山”说明乌云来势凶猛,大有吞噬一切的快速变化之感。 “乱入船”刻画出雨的大而猛。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 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未遮遍 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像一颗颗跳 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 出示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夏天风和水的大。 “卷地”说明风儿特别大,来势凶猛。 “水如天”说明水天相接,水儿特别大。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 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
9、。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 空一样清澈明净。 5.借助景物,体会感情,感悟写法。 (1)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 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要仔细观察,抓住形、色、声来细致刻画,就 会让景物活灵活现。 (2)通过描写望湖楼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夏日之景的无比 喜爱之情。 四、总结两首古诗四、总结两首古诗的写法。的写法。 1.细致描写眼中景,写出景物特点。 2.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 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 五、
10、背诵两首古诗。五、背诵两首古诗。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情感。 2.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景物的特点。 二、学习西江月二、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夜行黄沙道中 1.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 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 青
11、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 (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 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喜悦之情)对呀,作 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4)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的画面说一 说。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 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 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
12、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 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 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 2.品读下阕。xuewancom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 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 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
13、一抬头,看到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很着急) 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 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 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 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夜行黄沙道中 1.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 2.不同点:抒发的感情
14、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 四、作业。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2.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3.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宿建德江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 优美意境,体会诗词的心境。同时教者还要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 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走进诗词的画面美,并在诵读中感悟情感,体会古诗的节奏美、情 感美。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2. 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 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这样便能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其次还要通过品读悟情,媒 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 产生共鸣。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