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4 ,大小:285.50KB ,
文档编号:711502      下载积分: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711502.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汀枫)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文58篇背诵篇目及情景式默写.doc)为本站会员(汀枫)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语文58篇背诵篇目及情景式默写.doc

1、四、四、58 篇背诵篇目及情景式默写篇背诵篇目及情景式默写 文言文(18 篇) (一一)必修必修(8 篇篇) 1.劝 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ng)绳,(r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go)暴(p),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易误写为“厉”或“利”)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xng)乎己(易误写为“已”),则知(易误写为“智”)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 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假舟楫者,非 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 ng,易误写为“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ku)步, 无以至(易误写为“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j )一跃,不能十步;驽(易误写为“弩”)马 十驾(易误写为“架”),功在不舍。锲(qi,难写字)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 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情景默写】 1.荀子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 ”,也不能够再使 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 ”,告诫我们只有

3、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锻 炼才干。 2.荀子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等是通过后天不断学习而获得的。人要成为 “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与自我检 查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荀子劝学一文中,作者以“木”为喻的句子“ ”和以“金”为喻 的句子“ ”,形象地说明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 理。 答案 1.虽有槁暴 使之然也 2.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易误写为“谗”)谄(易误写为“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 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

4、母者,人之本也。人 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易误写为“坦”),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n),能无怨乎?屈平之作 离骚 , 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 喾(易误写为“酷”),下道齐桓(易误写为“恒”),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易误写为“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 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易误写为“梳”)濯淖(no,易误写为“悼”)污泥 之中,蝉蜕于浊

5、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o,易误写为“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 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情景默写】 1. 在 屈 原 列 传 ( 节 选 ) 中 , 对 “ 离 骚 ” 一 词 作 出 自 己 的 解 释 的 句 子 是:“ , 。”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 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 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 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 “ , ”。 4.屈原在离骚中经常

6、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做 出了自己的解释:“ , 。” 5.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 是:“ , 。” 6. 屈 原 列 传 ( 节 选 ) 中 评 价 屈 原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的 句 子 是 :“ , , , , 。” 7. 屈 原 列 传 ( 节 选 ) 中 揭 示 屈 原 “ 穷 ” 的 原 因 的 句 子 是 :“ , , , 。” 8. 屈 原 列 传 ( 节 选 ) 中 概 括 屈 原 离 骚 的 内 容 的 句 子 是:“ , , 。” 答案 1.“离骚”者 犹离忧也 2.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3.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4.

7、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5.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 也 7.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 8.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靡不毕见 3.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臣闻求木之长(zhn)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易误写为“竣”)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 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 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

8、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 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 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易误写为“懂”)之以严刑,振(易误写为“震”)之 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易误写为“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 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yn)蔽则思虚心以 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ch)恶,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易误写为 “烂”)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 (易误写为“慧”),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 乔之寿,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情景默写】 1. 魏 征 在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中 以 两 组 比 喻 起 兴 , 进 而 提 出 “ , ”,指出治理国家要积聚民心。 2.谏太宗十思疏的观点是:“不念居安思危, ”,想要求得国家长治 久安,无疑是“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

10、大凡帝王都是开始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一旦功成名就则 道德衰退,“ , ”。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以“ ”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 指 出 “ 殷 忧 ” 与 “ 得 志 ” 的 不 同 心 态 :“ 在 殷 忧 , 必 竭 诚 以 待 下; , 。” 5.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起 笔 不 凡 , 作 者 运 用 排 喻 的 手 法 , 用 “ , ; , ”两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 6.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以 三 个 “ 不 ” 字 的 排 比 句 从 反 面 来 说 明 问 题,“ , , ”,进一步强调了自 己的政治意图。 7.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中 用 排 比

11、句 阐 明 知 人 善 任 、 简 能 择 善 效 果 的 语 句 是 :“ , , , 。” 答案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2.戒奢以俭 塞源而欲流长也 3.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4.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5.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6.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7.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4.师 说 韩 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易误写为“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

12、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易误漏)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 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易误写为“逗”)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u, 易误写为“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 曰弟子云者,则群聚

13、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y)。”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 n)子、苌(chng)弘、师襄、老聃(d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 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易误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 先后,术业有专攻(易误写为“功”或“工”),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y )之。 【情景默写】 1. 韩 愈 在 师 说 中 提 出 “ ” 的 观 点

14、后 , 接 着 运 用 “ ”的事例加以论证。 2.韩愈师说认为: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 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 才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3.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 即使生乎吾后, , 。 4.师说中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点出圣人更圣明、 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 是: , , ? 答案 1.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4.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5.

15、阿房宫赋 杜 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易误写为“慢”)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易误 写为“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n qn)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 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 龙?复道行空,不霁(易误写为“济”)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 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y ng qi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n)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16、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 辘远听,杳(易误写为“沓”)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 者, 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 (pi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 能有,输来其间。鼎铛(ch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l y),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易误写为“淄”或“辎”) 铢(z zh),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 在庾(y)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

17、多于市人之言 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sh,易误写为“戌”或“戊”)卒叫,函谷 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注其:苏教、粤教版教材中为“乎”。西东:苏教版教材中为“东西”。不见:语文、鲁人 版教材中为“不得见”。 剽:苏教、 粤教版教材中为“摽”。 呜呼:苏教、 粤教版教材中无“呜呼”。 嗟乎:语文、鲁人版教材中为“嗟夫”。 【情景默写】 1.杜牧在

18、阿房宫赋 中通过“ , ”两句粗笔勾勒, 概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暗示出阿房宫楼阁之高。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 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 姓,“ ”;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 人,“ ”,又怎么会灭亡呢? 答案 1.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6.六 国 论 苏 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l)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 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

19、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 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p)霜露,斩 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 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 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 始有远略

20、,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易误写为“在”),李牧连却之。洎(j )牧以谗诛,邯 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 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 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 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 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1、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情景默写】 1.苏洵的六国论中认为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但齐国因为“ ”而导 致灭国;赵国不能始终坚持抗秦,也为秦所灭,作者感慨“ ”。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阿房宫赋中的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 也; ,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的六国论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认为“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 矣”。 3.苏洵的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借古讽今,发人深 省;而“ ”的告诫又是那样真切深沉。 4. 苏 洵 在 六 国 论 中 借 助 “ 以 赂 秦 之 地 , 封

22、天 下 之 谋 臣, , ”,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 5.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 样评论刺秦事件:“ ,良将犹在。” 6.古人善于引用先贤言语作为文章论据。如韩愈师说中有“孔子曰三人 行 , ”, 苏 洵 六 国 论 中 有 “ 古 人 云 : , , , 。” 答案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族秦者秦也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弊在赂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5.刺客不行 6.则必有我师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7.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

23、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 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 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 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 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 咎其欲出

24、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 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易误写为“鬼”)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 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 n)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易 误写为“也”),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易误写为“熟”) 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

25、所以学者不可 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 川王某记。 【情景默写】 1.王安石在 游褒禅山记 中用“ ,往往有得, ”, 表明古人游赏时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在游褒禅山记中,“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3.在游褒禅山记中,“有志矣, , ,亦不能 至也”,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4.在游褒禅山记中,“有志与力, , ,亦不能 至也”,说明要成功做好一件事,只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26、5.在游褒禅山记中,“然力足以至焉, , ”,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6.在游褒禅山记中,“ ,可以无悔矣, ”,指出 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答案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4.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8.赤 壁 赋 苏 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客,诵 明

27、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 之所如,凌(易误写为“陵”)万顷(易误写为“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 ng,通“凭”)虚御风,而不知 其所止;飘飘(易误写为“漂漂”)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 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 如缕。舞幽壑(h ,难写字)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 ,难写字)妇。 苏子愀(qi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 孟德之

28、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o,难写字),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 l)千里,旌旗蔽空,酾(sh)酒临江,横槊(shu)赋诗,固一 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o)樽 以相属。 寄蜉蝣(易误写为浮游)于天地,渺沧(易误写为苍)海之一粟(易误写为栗)。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 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29、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 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取之无禁(易误写为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ji)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樽:苏教、语文、粤教版教材中为“尊”。惟:粤教版教材中为“唯”。适:这里有享有 的意思,苏教、语文、粤教版教材中为“食”。籍:鲁人、粤教版教材中为“藉”。 【情景默写】 1. 赤 壁 赋 中 写 江 上 水 气 弥 漫 , 江 水 无 边 无 际 和 远 方 天 际 相 接 的

30、句 子 是: , 。 2. 赤 壁 赋 中 概 括 了 曹 操 军 队 在 攻 破 荆 州 顺 流 而 下 的 军 容 盛 状 的 句 子 是: , 。 3.赤壁赋中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 子: , ; , 。 4. 赤 壁 赋 中 写 清 风 与 明 月 可 尽 情 享 用 、 无 人 禁 止 、 无 穷 无 尽 的 句 子: , 。 5.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喜爱明月的句 子: , , 。 6.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 子: , 。 答案 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 旌旗蔽

31、空 3.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4.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5.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6.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二二)选修选修(10 篇篇)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n);由也为之,比及三 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

32、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易误写为“稀”),铿(kn)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易误写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咏而 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易误写为“候”)而何?赤也为之小,孰

33、能为之大?” 【情景默写】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使几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 各自的志向的语句是:“ , 。”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 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 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 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浴乎 沂, , 。” 5.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

34、去暗示:“ 。”孔子最赞同曾晳的回答,从“ ”这句 话可以看出来。 答案 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2.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3.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4.风乎舞雩 咏而归 5.夫子哂之 吾与点也 2.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易误写为“磨”)灭,不可胜记,唯(易误写为“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 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 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 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

35、文以自见(xin)。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y )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 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 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zhi),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 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情景默写】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 际, , ”。 2.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 名 摩 灭 , 不 可 胜 记

36、 , ”, 并 因 此 得 出 结 论 :“ 诗 三 百 篇, 。”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袒露自己写作史记的心扉,面对世人的误解与轻蔑,司马迁语 气坚定地说:“ , 。” 答案 1.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然此可为智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 3.过秦论(上) 贾 谊 秦孝公据崤(xio)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

37、要害之 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 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 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 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 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易误写为“族”)之费,而天下诸 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

38、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 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 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 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 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 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

39、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yu)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 人,非有仲尼、 墨翟之贤,陶朱、 猗(y)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 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易误写为“影”)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 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 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yu)棘矜(q n),非铦(xin)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 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

40、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 陈涉度长絜(xi)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 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情景默写】 1.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 ”,而最能表现 秦始皇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的一句则是“ ”。 2. 贾 谊 在 过 秦 论 中 写 道 秦 始 皇 “ 收 天 下 之 兵 , 聚 之 咸 阳 ”, 并 且 “ , ”,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3.过秦论中贾谊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句子 是:“ ,

41、。” 4.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赢粮而景从”摹写出陈 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且在文末用“ ”揭示了秦王朝 灭亡的原因。 答案 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3.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之渊 4.天下云集响应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 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jn)结褵(l ),申父母 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

42、之,愿汝曹效 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 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易误写为“骛”)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 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 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情景默写】 1.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一文语气恳切,言词之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 其中的“ ”一句运用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之千古的警句。 2.在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 , ,此吾所大恶也,宁死 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一句,告诫子孙不要妄议别人长短。 答案 1.所

43、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2.好论议人长短 妄是非正法 5.陈 情 表 李 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x n),夙遭闵(m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易误写为“仃”)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 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qin)孑(ji)立,形 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n)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

44、(yn)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易误写为“尤”)蒙矜(j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宠命优渥(w),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

45、短也。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情景默写】 1. 陈 情 表 中 写 李 密 自 述 自 己 命 运 多 舛 , 坎 坷 磨 难 的 两 句 是:“ , 。” 2. 陈情表 用“ , ”两句述说自己孤独长大成人 的窘况。 3.陈情表中通过“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表现祖母和自己孤苦无助,更 用“ , ”表现自己家庭人丁稀少,孤单无助。 4.陈情表用“臣无祖母, ”抒写自己对祖母的依赖,用“祖母无 臣, ”表现了祖孙二人相

46、依为命、情意深重。 5.李密用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 是:“ , 。” 6.陈情表中李密先自贬身份,表白自己“ ”的地位,并对晋武帝的 “过蒙拔擢, ”感到无比荣幸。 7.陈情表用“欲苟顺私情, ”陈述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用“人命危 浅, ”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祖母病笃图。 8.陈情表中,李密用“ , ”来表明自己的忠 贞之情。 答案 1.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4.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5.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6.至微至陋 宠命优渥 7.则告诉不许 朝不虑夕 8.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6.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

47、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易误写为“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 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 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rn),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 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易误写为“惜”)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yn),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 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 壶觞以自酌,眄(min)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