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 理 教 学 设 计课题名称: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授课班级:学时:1学时课标标准及其解读课程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解读:1. 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是不一样的。2. 能够结合所给出具体案例,学习城乡景观所蕴含的地域文化。3. 能够理解身边的城乡景观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的第三节内容的第二部分。第一第二节向学生展示了的乡村和城镇的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以及不合理的利用带来的问题。乡村和城镇的“一般性”的学习过后,进入到第三节“特殊性”的学习,了解不同环境下各不相同的地域文化。本节的第一部分“地域文化”,解释了文化的地域性、“景观”的概
2、念以及“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论学习过后,开始第二部分“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和第三部分“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的学习,本质都是从(乡村景观/城镇景观)中理解地域文化,理论上的学习来看是比较轻松的部分。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高一下册的学习年龄,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学习能力,学生相比更高年级的学生更加活泼,课堂氛围也比较轻松。虽然“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是新接触的专业名词,但是这两个名词与我们任何人都息息相关,概念也比较好理解。这节课理论方面的教学不难,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理念传达的时候,怎么更好地让学生内化。设计思想 本次微课的着力点放在第二部分“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以身边的乡土地理文化
3、资源-崇义上堡梯田为例讲述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重点突破乡村景观如何体现人地协调观念这个难点。最开始引用2022年10月6号,包括中国上堡梯田在内的中国四项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信息作为导入,也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将中国优秀文化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认可和重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从梯田的基本概况(空间位置、历史发展)、平均亩产、神奇灌溉、人地协调理念四个方面介绍崇义上堡梯田。揭示蕴含在梯田景观当中的梯田智慧。教学目标1. 区域认知:结合给定的具体的案例,理解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下的地域文化的特征。2. 综合思维:结合给定的复杂的案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和城
4、乡景观的差异及原因。3. 地理实践力:结合现实,可以通过对城乡景观进行观察和调查,理解地域文化。4. 人地协调:认识到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教学重点1. 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的地域文化各不相同,理解差异及原因。2. 结合某一具体实例,理解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教学难点3.结合实例,说明城乡景观如何体现人地协调的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教学方法:1. 讲授法,微课的受众是屏幕以外的学生,本节课更多地采用讲授法,让学生了了解本节课的知识。2. 案例教学法,本次微课结合上堡梯田展开教学,以特色乡土文化资源梯田为具体案例,体会乡村景观所蕴含的地域文化。教
5、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通过PPT内容展现和语言表述“2022年10月6日,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和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成功入选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此,选自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项,这为世界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中国的治水智慧。”接收PPT当中的信息。将世界对上堡梯田的较高的认可信息带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是什么样的工程让崇义上堡梯田获得了这样的荣誉?崇义位置图帮助学生快速获得梯田位置信息。结合梯田的剖面图开展教学,可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化抽象为具象,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了解梯田良好的山地生态系统和完善的农业灌溉体系。在学生心中种下追求人
6、地协调发展理念的种子,使其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案例教学从基本概况、粮食亩产、神奇灌溉和体现的人地协调观念四个方面去介绍崇义上堡梯田。基本概况的描述主要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两点去简单介绍。展现利用Arcgis软件制作上堡梯田所在的赣州市崇义县的位置地图。神奇灌溉内容的讲述展现一幅手绘的电子剖面图,从高到低介绍梯田的山地生态系统和灌溉系统。了解上堡梯田的基本信息。学习上堡梯田的地理位置时,思考自己与上堡梯田的相对位置。学习梯田的灌溉系统时,紧跟老师的讲解步伐,勤于思考。案例结合课本教学回到书本内容的知识,从梯田景观去解读当地的地域文化,强调蕴含其中的人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价值。学习,理解梯田蕴含
7、的地域文化。课外作业(探究)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去找学生所在的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代表性城乡景观有什么特点?对于优秀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希望通过这个课后作业,使学生本节课获得的能力得到训练,并且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原因的习惯。板书设计无教学资源拓展1. 根据教材和教学需要,结合本地地理资源,将乡土特色搬上课堂,拓宽课程资源。2. 课后延伸方面,布置观察自己身边的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课后作业,继续扩大学生可以学习的资源。课后反思1.本节课没有充分的设计师生互动环节,交互性以及屏幕外的学生的参与感不强。2.本节微课所选取的内容不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与教材的连结不强,视频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