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赏析阳关三叠扬州慢2.理解中国古代歌曲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对阳关三叠扬州慢这两首中国古代歌曲的聆听、哼唱、探究等2.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及古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了解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及有关的创作手法3.认识其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对中国古代音乐产生一定兴趣,热爱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4.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知识,感受和了解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价值。教学重、难点:1、阳关三叠上例的赏析。2、古代文人表达情感的特点。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聆听三首跟古诗词有关的流行歌曲片段。教师播放一组歌曲视频片段
2、,提问并小结。学生观看大屏幕、聆听感受、思考回答问题。 2、介绍中国古代歌曲有关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国古代致曲出示中国古代歌曲介绍,板书课题,学生观看了解。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初步了解中国古歌曲相关知识,为接下来的欣赏做准备。二、新课教授1、阳关三叠上阕。(1)教师弹唱阳关三叠上阕,提问。学生聆听和感受,思考并回答问题。(2)出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句,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并提问。设计意图教师演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为欣赏作铺垫。(3)教师请学生朗诵。(4)教师朗诵(5)引导学生朗诵。学
3、生朗诵、熟悉节奏、初步体会意境和情绪。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动性,通过比较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6)教师教唱上阕。(7)引导学生感受古琴的声音特点。(8)引导学生唱出古曲韵味。学生学唱、感受、体验。设计意图通过对古琴声音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代歌曲特有的韵味。(9)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创作手法并提问。学生探究、了解。设计意图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有关手法,增加必要的知识储备。2、阳关三叠(1)教师微课介绍阳关三叠。(2)引导学生完整聆听王震亚改编的合唱曲阳关三叠并提间。(3)师生合作演唱第一叠的上、下侧并进行比较。(4)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第二和第三叠下阕及尾声情感侧重点。学生观看了解
4、,带着问题感受、体验、聆听,然后思考回答(5)阳关三叠的社会意义及他人对它的评价。设计意图全面了解和完整感受阳关三叠,使学生更加认同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三、扬州慢1、教师播放扬州慢视频并提问。学生观赏、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意图视听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感受理解和回答问题。2、教师教唱第一乐句并提问。学生学唱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加深对古代歌曲的了解。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两首古代歌曲的不同和相同点,并小结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加深对古代歌曲的了解。四、全课小结教师出示“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学生观看聆听,理解认同。设计意图对本课内容进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