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统编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教学设计:审核指导:浙江省余姚中学 陈思怡1.通过本单元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家乡余姚的考古遗址,亲口讲解家乡的考古发现,牢记文化传承使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2.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家乡建设,投身社会实践。将优秀文化遗产传播到全国各地,把余姚的深厚底蕴展示得淋漓尽致。1.班级推选出参赛选手 各班合理安排时间,举行班级导游解说大赛。根据比赛结果,每班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校级导游解说大赛。2.召开选手交流会介绍本次导游解说大赛的基本赛程和注意事项:(1)解说稿写作可选取一个小巧的角度展开,避免解说雷同。如跟着邮票了解河姆渡文明 河姆渡人为何爱住杆栏式建筑 高丽青瓷为何
2、会出现在余姚 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的文化内涵 神奇的井头山贝壳堆 田螺山木桩猜想等(2)解说过程中可适当插入余姚方言或余姚地方性曲艺,可将部分讲稿改编成诗词作品,让解说既有文艺范,又具地方特色。(3)必须脱稿解说,解说与画面、音乐有很好的配合。(4)讲稿内容不应局限于已有的文献资料,可以将自己的猜测与探究融入其中,比如对于河姆渡人的外迁路线,以及巍星路窖藏的年代都可以做自己的探索性推测。(5)讲稿字数控制在1200字以内,解说时长不超过5分钟,4分钟会有倒计时提示。(6)比赛服装要求正装,可化淡妆。(7)选手抽签决定参赛顺序和解说内容。序号解说内容参赛选手1河姆渡遗址 2田螺山遗址 3井头山遗址
3、 4巍星路窖藏坑3.制作十佳导游评比打分表“漫说姚墟古遗址 深耕舜境新文明”余姚家乡文化导游解说大赛一、比赛时间:2021年1月9日(周六)晚六点半 二、比赛地点:科技楼5楼报告厅 主持人:陈思怡(教师)苏晗烨(学生)三、比赛流程1.主持人致欢迎词七千年河姆渡,见证时代的变迁;二百里姚江水,涤荡我们的心灵。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我们余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旖旎,才人辈出。作为浙江历史文化名城,余姚还有着漫长而辉煌的过去,在这片土地上,遍布着众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历经沧桑依存的文物古迹。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十七位“导游
4、”的精彩解说,领略著名考古遗址,走进家乡文化。2.介绍在座领导和嘉宾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次大赛的各位评委嘉宾,他们分别是欢迎各位嘉宾评委的到来!3.介绍比赛规则和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的十七位选手将分为四组,依照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井头山遗址、巍星路窖藏坑的顺序,依次为我们带来解说。我们最终将评选出十佳导游,并决出导游解说的冠亚季军。4.导游解说 17位同学分为4组,依次上台解说。5.嘉宾点评6.欣赏歌曲 校十佳歌手演唱歌曲7.揭晓比赛结果 公布最后得分,选出十佳导游和前三甲,其余选手获得“解说大赛优秀导游”称号,全体选手上台领奖。请嘉宾为十佳和所有选手颁奖(奖状)。8.主持人结束语
5、今晚,我们在姚江之滨,龙山之下,穿越八千年悠悠岁月,聆听姚墟古遗址的呢喃。家乡文化,是我们灵魂最深处的印记。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有着鲜活的生活体验,藏有无限的记忆,家乡文化将伴随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家乡余姚更需要一代代的青年参与建设,投身实践。将优秀文化遗产传播到全国各地,把余姚的深厚底蕴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美丽余姚的壮美画卷,稳步向前。新年将至,惟愿山河锦绣,和顺致祥,幸福美满!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各位!展示一:史海拾贝余姚井头山考古遗址解说余姚中学2023届7班 熊烨露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我们余姚井头山!我是这次旅行的导游,
6、大家可以叫我小熊。这古人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余姚有了河姆渡,就出了名。到了2013年,余姚发现了井头山,又带给了我们更大的惊喜。井头山遗址的年代可以追溯到7800到8300年前,比河姆渡早了1000年,但井头山人不和河姆渡人在同一地方生活,这点专家也有许多说法。有说因为海平面上升,井头山人生活的地方被淹没了;有说气候寒冷环境不再适宜井头山人的生活方式的。但小熊今天,是带大家来品品井头山的满汉全席的。首先登场的是这道菜肴。它叫蛏子。蛏子喜欢居住在河口附近和浅海内湾的软泥沙中,井头山人以这为食,说明井头山在当时离海很近。大家来看看井头山的位置,也不沿海啊,所以当时啊,
7、这海平面要比今天的高。蛏子都是海产,喜欢生活在海水盐度不高的地方,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当时井头山时期,应该算是浅海水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先人开始种植水稻,但由于浅海水环境的影响,产量当然不高,水稻种植也还刚刚起步,所以当时水稻还不是主食。直到1000年后这里变为淡水环境,也就是到了(我们的)河姆渡时期,水稻文明才高度发展。好,让我们接着品品下一道菜,(我们的)蚶。蚶和蛏子一样,它也喜欢稍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这再一次证明了井头山时期是浅海水环境。最后展示的这张是贝类的全家福。虽然贝类很多,有生蚝,蛤蜊,生活在海里的海螺蛳,但是不得不承认,井头山人应该只能吃煮的。煮蛏子还说的过去的。但酱螺师
8、要炒,生蚝烤啊焗啊也有,井头山人只有陶器,这怎么做呢?这里我写了一首打油诗,大家也来听听:(余姚话)2013井头山,三七这里新发现。考古挖出大海鲜,营养丰富味道好。葱油蛏子麻蚶子,螺师吸吸蛤蜊汤。烤炒生蚝花样多,口水全都留下来。以前你们东西好,就是吃法非常少。那么井头山怎么吃海鲜了呢,我个人有一个猜测。想必大家都看过这个视频。其中讲的就是小鹬觅食的故事。我猜测,井头山人原先是根据鸟类习性而发现海鲜的。一开始,大家打猎为生,危险系数极大。就算成了,猛兽有一天便去看看鸟儿在干嘛,原来它们也在觅食。现在终于发现贝壳了,也知道能吃,但人们不知道怎么吃,当时有火,那就扔水里去煮吧。煮久了发现壳还真能打开
9、,吃吃看,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就这样,海鲜被发现了。但是我觉得井头山人很厉害。因为蚶是不好煮的。余姚话里有个叫“dangsi”的说法,因为这肉挺矫情,不熟,壳打不开,“不让吃”,太熟,壳都开了,肉很硬,“吃不下”。井头山人吃了这么多蚶,也许他们第一次吃时味道难吃,但他们都在不断的尝试,这一点令人佩服。贝类家族生活在浅海,潮起潮落,海水日夜冲刷,生活很不平静。它们虽然是软体动物,却在长期的演变中适应了千变万化的环境。就像井头山人,生产力低下使他们不得不依靠海洋生存,但他们智慧,顽强,让今天的我们对他们一再改观,惊叹不已。井头山遗址是我们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是至今为止我们浙
10、江和长三角地区首个沿海贝丘遗址。它开启了浙江的海洋文明,我们期待井头山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今天的史海拾贝到这里就结束啦,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展示二:让VR带你游田螺山遗址余姚中学2023届16班 苏煜喆 各位老师同学,叔叔阿姨好!鉴于近日疫情复发,为响应政府号召,本次旅游将使用在线VR导览。在游览之前请大家务必带上口罩,细读VR注意事项。欢迎各位来到本次的田螺山vr体验之旅,我是你们的vr导游小苏,今天我就带大家好好游览一下余姚的名片之一田螺山遗址。古诗有云“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茶文化从古至今都是很重要的,那各位知道最早的人工栽培茶出自哪里吗?我给大家念一首我自己写的打油诗:“青山绿水
11、姚江旁,姚江旁边田螺藏。茶树满山很阴凉,杯里茶叶喷喷香。(方言)”没错,最早的茶树根就出土于田螺山遗址。大家可以用自己手中的VR遥控器拉近这些像老腊肉一样的东西。当然,这可不是什么老腊肉,经过细致入微的微切片检测以及一系列化学检测,这就是最早的茶树根。那我们从何得知这些茶树跟是人工栽培的呢,因为这些茶树跟发掘于田螺山神秘木桩周围,有明显人工开挖痕迹的浅土坑中并伴随着一些古老的陶器碎片,虽然它们长得有些磕碜,但这几块老腊肉组成的树根男团将中国人工种植茶的历史,从距今3000年前上推到距今6000年前。田螺山的茶树根跨越了时间,跨越了时代。历史的洪波为它们盖上了清香的土层,而它们用不老的容颜为茶的
12、芬芳镶上了不会褪去的历史光斑。明代诗人黄宗羲写过一首名为余姚瀑布茶的诗:“炒青已到更阑后,犹试新分瀑布泉。”这里的瀑布茶就是余姚特产瀑布仙茗。我们的vr体验还有一大创新,就是味觉体验,各位现在可以细品手中的瀑布仙茗,感受余姚从古绵延下来的茶文化。瀑布仙茗,回味先民。一截千年之外的茶树根,连接旧与新,古与今,变与不变,成就文明的永恒。就像你们手中的茶杯一样,田螺山遗址的先民们当时也有形色不一的茶具。当然了,那个时候可没有高档的紫砂壶,只有大小不一的陶制的盉。大家可以用遥控器拉近这个仔细看看这个龟形刻纹陶盉。从侧面看,它形如一条鲸鱼,饱含着先民的勤劳与智慧,静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龟形陶盉,顾名思义
13、是像乌龟的形状,我们可以俯视这个盉,它就像是一只乌龟。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个龟壳的纹路拓印,如此整齐的三叶纹,叶片宽而长,尖端尖,叶柄长,三叶略有些倾斜,似被微风吹拂一般,但他们不分不离,紧紧相依,挺立向上,富有生机。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河姆渡遗址中也出现了三叶纹,这种流畅的线条成为了河姆渡文化的精神信仰。当然这个盉最精彩绝伦的图文莫过于身上所刻的图案。大家仔细看看,最左边和最右边的图案的头背部有一撮鬃毛,这就是当时的小猪佩奇;再看看中间的有两只角的,就是当时的小鹿斑比。这头猪后脚着地,前脚腾空似乎要一跃而起。而那鹿像是窈窕淑女,如此的端庄静谧。一静一动,刻画得刚刚好。虽然没有那么的写实,但
14、点到为止的技艺画龙点睛,一笔道破了猪与鹿的奥秘。再往下看,这花纹看似是乱涂乱画,难道只是先人的笔误吗?还是一种记号,一种符文,还是一种文字?或许是盉的主人的名字,又或许是一句神秘的咒语?又或许这些会不会才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我们无法得出结果,因为时光机还只是一个假说,或许本公司在某日会推出田螺山时空穿越之旅。到那时,我们带着一杯瀑布仙茗,与盉的主人谈谈那神秘的符号。尽管他们不是我们真正的祖先,但田螺山人用他们原始的智慧照亮他们行走的道路。也正是他们对美的向往、超凡的劳动力,缔造出了那神秘的符号,那清香的茶叶。也正是他们为我们的家乡文献名邦余姚开辟出了一个冒号。谢谢大家,本次的导览结束了。请各位摘下VR眼睛,放松一下眼睛。期待与各位的再次相遇。(赛场全景)十佳导游合影选手精彩解说谢谢看观谢谢看观谢谢看观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