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全国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 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 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 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
2、”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 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 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 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 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 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 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
3、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 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 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 “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 而是基于“仁学”的“爱” 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
4、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 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 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 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 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 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 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 1. 下列关于
5、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 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 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 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 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
6、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 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 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 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 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答案】1C 2A 3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
7、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 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 项, “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 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 “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 B 项, “ 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错表述有误, “古代社会特有的”不准确。根据最后一 段“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 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 养儿防老 ,就因家庭 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 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
8、 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 “孝”仍有其家 庭伦理意义; C 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 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 D 项, “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 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四世同堂 养儿防老 ,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 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 ,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 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
9、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 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项, “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 “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 孝无疑是 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而“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 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 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
10、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 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C 项, “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以亲亲为基 点,扩大到仁民 ,以及于爱物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 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而并没有提到 “自觉自愿” 。 故选 C。 全国 II 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 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 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
11、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 “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 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 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 说: “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 )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12、”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 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 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 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 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 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 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
13、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 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 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 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 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 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
14、“长卷” ,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 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 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换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1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 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 并非“原物” 。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 注的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 构。
16、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 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 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 组合和观看方式。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 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
17、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 据。 【解答】 (1)A “真实性值得怀疑”理解错误,第一段为“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 C “原初状态已不可考”偏离文意,原文为“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D “更有价值的生命” 无中生有,原文最后一段为“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故选:B。 (2)C “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错误,应该是为了证明“任 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 (3)D “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表述绝对化。最后一段
18、 为“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 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 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意思是要研究这些“环境、组合和观看方 式的变化” ,并不是要“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 答案: (1)B (2)C (3)D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 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 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全国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
19、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观止 是一个文章选本, “观止”本于 左传 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 ” 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 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 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 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20、。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 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 国语到唐朝末 年的作品, 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 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 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 曹刿论战 鲁仲连义不帝秦 ,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 ,反映出当时 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 ,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 罪恶; 宋文 岳阳楼记 , 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 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
21、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 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 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 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 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 , 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 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
22、然不易推行。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 李陵答苏武书 ,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 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 选史记 ,像伯夷 管晏 ,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 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 (摘编自振甫谈谈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 上都有一定差距。
23、B. 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 类复杂。 C. 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 并不浩繁。 D. 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 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 “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 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 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24、D. 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 界的赞誉。 B. 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 变通。 C. 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 阅读古文观止 ,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 变迁史。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2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 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项, “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其中“都有”表述错误,文 章第二段将古文观止与文选进行比对,比对的是二者的文选主张,而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 ,第 三段谈到古文观止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比较高,但并没有与文选进行比对,所以说二者“选文在思 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这一说法不成立; B 项, “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错
26、误, “选 文的时代范围窄” “分类复杂”错误,文章在第三段和第五段都涉及对古文观止和真德秀文章正宗 的比对,第三段说“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 的选本不受欢迎” ,这展现的是真德秀选文的道学气息严重,第五段说“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 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分类并不复杂。但“选文时代范围窄”错误,第三段说“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 正宗选录左传 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 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 宗 ” ,可见选文的时代范围并不窄; D 项, “ 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编者识 力不
27、高,像李陵答苏武书 ,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 ,后人怀疑答苏武书是后人伪托, 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的识别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就是认为答苏武书 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C 项, “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错误, “均与”一
28、说错误,从文中来看, 文章最后一段谈论古文观止的缺点,如“编者识力不高” “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 ,都是直接阐述其 缺点,并没有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 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 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 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
29、一致。 D 项, “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有误,原文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 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由“但”可知, 古文观止无 法选文体例和标准的变化。 江苏卷 六、现代文阅读(二) (六、现代文阅读(二) (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谈诗歌朗诵 朱光潜 近来听到一些诗人、演员、业余爱好者朗诵了许多旧体诗和新诗,其中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占优 势的风格是用演员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那慷慨激昂的调子,有时不完全与诗歌的内容相称。这不免令人 有美中不足之感。 人民为什么爱诗歌?理由也许很多,我想其中
30、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 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许多旧剧的台词并不那么完美,可是演唱起来,却有极大的迷人的力量。不妨把霸 王别姬 林冲夜奔的台词改成白话,请最好的演员用话剧的方式去表演,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话剧 本不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而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 很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在 我看来,朗诵诗歌是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的。 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顺着自然的倾向,是 自发的,倾泻的,无控制的,容许金
31、粒与泥沙俱下的;而音律的形式按照规律的要求却是自觉的,有控制 的,不但要披沙拣金,而且要用一定的模型把金粒熔成一定的形象。这样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 节制和熔铸,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不是生糙自然的思想感情,而是经过形象化和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 思想感情。对于朗诵诗歌来说,做到这一步,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 这只是理想。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在摸索之中要做的事很多,其 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我国历代诗人都特别重吟咏的功夫,过去诗文评家教人读诗,也强调 要懂诗就必须学会诵诗。有人甚至以为一个人如果不会诵诗,即对诗“终身为门外汉”。传统的旧诗朗
32、诵 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 书经里就已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永言” 就是乐记里所说的“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式的朗诵能维持到两千年左右,不能单是凭习 惯的惰力,因为诗歌所要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折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表现方 式也要有相应的低徊往复和曲折。长言才能在低徊往复之中把诗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 玩索出来,咀嚼出来,如实地表达出来。假如这个看法略有一些道理,我们也就可进一步认识到诗歌的朗 诵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办法。 目前诗歌朗诵不少是侧重表达感情的,有时是近于表演的。在节奏上大半不但不是“长言”,而且比 语言的自然
33、节奏还要快一点,急促一点,低徊往复的少。这和我们过去朗诵的传统有很大的距离。责任当 然不能完全在诵诗人,毛病恐怕大半还是在诗本身。如果诗本身见不出音乐美,诵诗人当然就不能凭空添 上音乐美。这就要求诗人们在语言和音律上多下更严肃的功夫。诗歌朗诵已经把诗歌的语言和音律问题很 突出地提出来了。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传统戏曲中的台词与话剧台词要求不同。 B. 朗诵中低徊往复是表达深永情感的需要。 C. 过去的诗文评家认为诵诗是懂诗的前提。 D. 旧诗在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文
34、章开头直接指出了诗歌朗语中存在的间题,从而引出了全文的论题。 B. 文章举霸王别姬之例,是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C. 未经音律形式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诗歌朗诵表达出的感情易流于生糙。 D. 诗歌朗通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朗诵者,诗歌本身的音乐美也非常重要。 17. 如何纠正诗歌朗诵中“演话剧念台词”的倾向?请简要概括。 【答案】15. D 16. B 17. 体现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做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向民族传统学习,借鉴“长言”。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 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35、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 项,“在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错误,原文“言之不足,故长言之”的意思是言语说话不足以 表达,所以用拉长声调歌唱来表达。而不是“旧诗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 项,“是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错误,是为了
36、说明“诗歌具有音乐美”;从第二段“理 由也许有很多,我想其中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可 见。 故选 B。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中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根据题干要求,回到 原文中筛选关键信息,分点概括作答即可。 从“诗歌具有音乐美”“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很 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可见, 首先要理解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从而进入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长 久受用不尽;
37、从“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而音律的形式按照 规律的要求却是自觉的,有控制的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节制和熔铸是经过形象化和 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思想感情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可见,其次,必须要使诗歌表达 感情与音乐美达到统一,在理解诗歌感情的基础上,以自觉、有控制的音律对思想感情进行洗练、节制和 熔铸,从而达到思想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 从“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 懂诗就必须学会诵诗”“传统的旧诗朗诵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诗歌所要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 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线
38、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表现方式也要有相应的低徊往复和曲折。长言才能在低 徊往复之中把诗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玩索出来,咀嚼出来”可见,还需要进行实践, 并向民族传统学习旧诗吟咏的方法“长言”,用低徊往复的表现方式把握诗歌中的“意味”“气势”“骨 力”和“神韵”。 【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 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 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 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 止要点遗漏。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