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阅读指导及答题技巧20242024年年高考高考语文语文论述性(非连续性)文本论述性(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近三年论述性文本的考情,有效备考2024 2.了解论述性文本的常考知识点,准确掌握,夯实基础。3.掌握论述性文本的命题特点、解题技巧、思考角度,提高解题能力。课程标准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乎。(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2)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
2、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论述类文本所选文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结构和语言非常严谨。经过加工改造的高考论述类文本,篇幅虽短但“五脏俱全”,甚至可以看作一篇完整的论述文的缩影。所选文本论点鲜明,一般会在文本的首段就亮出文章的论点;每段还有分论点,论述结构层次清晰。论述类文本有如下常见类型:1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2学术论文: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3时评: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4书评: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
3、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考情分析考情分析Part 01题号卷别题干及考点题干考点第1题全国新课标卷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全国新课标卷、第2题全国新课标卷、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3题全国新课标卷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全国新课标卷、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023真题引领题号卷别题 干考察能力第4题2023年新课标卷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信息提取内容分析概括分析 2023年新课标卷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
4、”“拷问”等词语,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第5题2023年新课标卷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2023年新课标卷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023年全国卷论述性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
5、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2023真题体验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
6、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材料二: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
7、问题。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
8、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
9、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
10、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
11、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
12、内容的能力。A.“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引用毛泽东了解农民的情况针对的是“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材料二提到要了解农民针对的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C.“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合“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分析可知,社会科学只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能说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D.“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错误。结合材料二“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
13、受害”分析可知,这只是论证调查者不能欺骗被调查者;结合“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分析可知,要想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还有其他方面要做,比如解决“立场”、明确“目的”等,不仅靠“不欺骗”。故选B。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
14、查者的生活。解析,选C。“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错误。结合“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分析可知,被调查者“防备”是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此“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消除不了他们的防备心理。故选C。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C.材料一运用排
15、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解析,选B.。“主要论证人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分析可知,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故选B。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答案:“敲诈”“斗智”“拷问”在本文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的立场、态度和方式,为了论证调查者搞社会调
16、查不能与被调查者敌对,不能欺骗,不能居高临下,应该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从反面论证调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调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式和态度,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首先了解这三个词的本义:“敲诈”意思是指用暴力、恐吓等手段,或滥用法律、借助官方职权等,向他人索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财物的犯罪行为;“斗智”指较量智力;“拷问”意思是拷打审问。然后再分析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前
17、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等内容分析可知,这三个词在本文有特殊含义,这三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调查者的错误调查方式和调查态度,即:欺骗,对立,居高临下。从反面论证了调查者的立场应该是对方的利益,目的是平等解疑,态度是尊重。这三个词的使用,让论证说理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论证语言也要具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特点。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实现调查研究“客观”的目的,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
18、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调查研究要实现“客观”的目的,就要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要与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观察社会现象时,要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才能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和结论。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中的调查研究中的“客观”:结合“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分析可知,调查研究中要达到“客观”的目的,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结合“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19、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分析可知,调查研究要“客观”就应该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材料二中的调查研究中的“客观”:结合“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分析可知,调查研究要实现“客观”的目的,就要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要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
20、,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分析可知,调查研究时,观察社会现象时,要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才能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和结论。知识讲解知识讲解Part 02一、2024论述性文本备考建议1、了解题型和考试要求:备考2024论述性文本,首先要了解2024年论述性文本的题型和考试要求。这包括了
21、解文本类型、题型分布、分值分配等,以便在备考中更好地针对性地进行训练。2、扩大阅读量:提高论述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广泛的阅读。你可以阅读各类论述性文章,包括学术论文、新闻评论、散文等,以增加对不同文本类型的了解和熟悉度。3、掌握阅读技巧:在备考过程中,你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定位关键信息,寻找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4、读写结合:除了阅读外,练习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选择一些论述性题目进行写作训练,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论证能力。同时,要注意模仿优秀的论述性文本,学习其语言风格、论证方式和技巧。5、关注时事和社会
22、热点:论述性文本往往涉及到当前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你需要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了解相关背景信息和最新进展,这对于提高论述性文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6、模拟考试和反思:模拟考试是非常重要的备考环节。你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或者自己模拟一些题目进行练习。在模拟考试后,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寻找改进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论述性文本阅读和写作能力。备考2024年的论述性文本需要注重阅读、写作和时事关注等方面,通过广泛的阅读、写作训练和模拟考试等手段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掌握阅读技巧和关注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为自己的论述性文本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论述性文本
23、答题技巧1、仔细阅读文本:在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文本,了解文章的主旨、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段落关系,这对于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非常重要。2、寻找中心句和关键词:在阅读文本时,要特别注意寻找中心句和关键词。中心句通常是段落中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能够概括该段落的中心思想。关键词则是能够表达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词汇或短语,对于理解文章含义非常关键。3、掌握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在论述性文本中,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用来支持论点的证据或事实,论证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这些要素,可以帮助你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论述方式。4、注意细节和修饰语:在理解论述性文本时,要
24、注意细节和修饰语的作用。细节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背景,修饰语则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这些细节和修饰语对于理解文章含义非常重要。5、排除干扰信息和错误选项:在答题时,要注意排除干扰信息和错误选项。干扰信息通常与文章内容无关或误导性信息,错误选项则可能是与文章内容不符或存在逻辑矛盾的选项。排除这些干扰信息和错误选项,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回答问题。总结答案和反思:在回答问题后,要总结答案并反思自己的思路和答题过程。思考答案是否符合文章内容、逻辑是否严密、是否有遗漏或误解等。通过反思和总结,可以提高自己的论述性文本阅读和解题能力。对于论述性文本的答题技巧,需要仔细阅读文本、寻找中心句和关键词、分析论
25、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注意细节和修饰语、排除干扰信息和错误选项以及总结答案和反思。通过这些技巧的应用,可以提高自己的论述性文本阅读和解题能力。三、重视论述性文本主观题解题策略1、理解题意: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考查点。对于主观题,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和考查重点是关键。2、提炼要点:在阅读论述性文本时,要学会提炼要点,包括文章的主题、论点、论据等。这些要点是回答问题的关键信息。3、分析论证方法:论述性文本通常采用各种论证方法来支持论点。在答题时,要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4、答题表达清晰:在回答主观题时,要确保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
26、答案,先总述观点,再分点说明,最后总结结论。5、举例说明:在论述过程中,适当的举例说明能够增强说服力。可以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事例,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四、“四步法”论述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新高考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的题型是三道单选题和两道主观题。非连续性文本中间一般缺少明显的连续性线索,考生需要经过思考、提炼才能找到相关信息和内在联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类型多,所以要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分类阅读。例如:文本类的要理清结构层次,抓住每个层次的中心词,归纳主旨大意;图形类的要重点阅读标题和简要的文字提示;表格类的通常要关注表头中的重点栏目、表格
27、内的数据变化等;清单、目录、索引、说明书等条款型的宜采用快速阅读的策略,抓住关键信息;材料探究型的要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异同,找出材料中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得出结论。第一步 快速浏览,整体把握。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本整体结构思路,关注重要信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需要考生静下心来整体阅读并把握文本,而不是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如果每次浏览、检索都是走马观花,难免会因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等而对选项判断产生偏差,从而造成答题失误。这表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答题前需要有对文本整体的阅读和把握。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标题或出处一般放在材料后面的括号内,而它
28、们往往概括了文本材料主要谈的问题或表达的观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考生就可以快速弄清文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把握文本材料的主要观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多则文本材料的异和同。如2020年新高考卷中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一出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出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们的标题就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材料的核心内容,并且阐明了两则材料共同的论题,这有助于考生快速地理解并把握文本的内容及其层次。文中加框的语句有定性成分,出现在试题中时要注意与原文进行对比。“直到才”表条件。第段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来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特洛伊之战: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到希腊游玩,却爱上了斯巴达国王墨
29、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两人一见钟情,于是帕里斯偷偷带着海伦私奔回特洛伊。墨涅拉俄斯的哥哥阿伽门农早就垂涎特洛伊富饶的土地,就以此事为借口对特洛伊发动了为期十年的战争。最终希腊人使用木马计赢得了这场战争。第段概述“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的具体内容。拉奥孔雕像:雕像中间的人物就是拉奥孔,他正在极力使自己和两个孩子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臀部被蛇咬住了,所以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正在奋力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雕像中的三人由于苦痛而身体扭曲,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极限,甚至到了痉
30、挛的地步。“因为,才”指出得出结论的原因。第段说明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说的原因。第段为材料的第一部分,介绍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据史诗”与下一段中的“其次,据史诗”“同理”指出了史诗中的拉奥孔与雕像中的拉奥孔的三处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两句,一问一答,说明出现雕像塑造与史诗描述不一致的情况的原因。第段对比史诗中的拉奥孔与雕像中的拉奥孔的面部表情,并说明其不同的原因。“那两条长蛇”两句继续对比雕像塑造与史诗描述的在蛇缠绕位置上的不同并阐述原因表现拉奥孔筋肉上的苦痛。第段描写史诗描绘和雕像塑造中蛇缠绕的方式、部位及拉奥孔衣着的不同并说明原因。第段得出结论:图画与诗歌创作的手段不一样,表现的内容(
31、对象)也不一样。图画用形色模仿物体看得见的属性,诗歌用声音模仿物体的动作。“换句话说”是用简洁的文字进行讲解,是作者将他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比如说”是举例论证。这里举实物的桌子,属于上文中“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所以是图画的题材。这一例子也形象地说明如果描述对象不适合,诗画创作就会显得特别困难。第段阐述作者对莱辛观点的理解。重点讲为什么“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只宜,因为”“不宜,因为”是正反对比论证。第段承接上段,进一步阐述为什么“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第段为材料的第二部分,介绍莱辛诗画异质说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得出的结论。第段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
32、进行了解答。第段得出答案:“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第段为材料的第三部分,说明诗画异质说也存在特殊情况。“绘画宜于表现”是钱锺书对“诗画异质说”这一西方理论核心要点的高度概括。“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是过渡句,由西方理论转入中国古人在这方面的相关论述。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少有奇才,文章冠世”,与潘岳同称“潘江陆海”。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说明陆机、邵雍的观点是一致的,其观点都是“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区别是一详一略而已。第段比较莱辛诗画异质说与中国古人类似的观点。“但是一面观”是作者深入分
33、析莱辛诗画异质说的透彻深细之处。“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止能画一声。”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沈括判断这个说法是无稽之谈,其具体理由是:“霓裳曲凡十三叠,前六叠无拍,至第七叠方谓之叠遍,自此始有拍而舞作。故白乐天诗云:中序擘马砉初入拍。中序即第七叠也,第三叠安得有拍?但言第三叠第一拍,即知其妄也。”因此并不是说“霓裳第三叠第一拍”画不出来,而是霓裳前六叠都无拍,所以自然不存在什么“第三叠第一拍”。第段分析莱辛理论的透彻深细,并用中国古代的观点证明。文本结构分析图第二步结合试题,微观勾画。微观勾画就是考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分别用方框、横线、波浪线等勾画可能是命题点的关键文字,具体如下:(一)勾画关键词
34、1.勾画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能够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括词(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数量、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已经、将来、正在、目前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或许、一定、必然、预计等表假设或判断的词语)。(4)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2.勾画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这类词语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二)勾画关系关系包含“概念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层次与
35、层次之间的关系”。1.概念之间的关系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文章中一些表概念关系的字、词、句,注意它们自身的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当然,这里所说的“概念”比较宽泛,是指语境中的概念(也可称为陈述对象),因为有些选项会着意考查在特殊语境中的同义“概念”。2.句与句之间的关系(1)因果关系:注意勾画含有“因为”“因此”“的原因”“因而”“由于”“从而”等关联词的语句。(2)转折关系:注意勾画含有“虽然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关联词的语句。(3)并列关系:注意勾画含有“也”“又又”“一方面另一方面”等关联词的语句。(4)递进关系:注意勾画含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不
36、仅、不光)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等关联词的语句。3.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这其实就是勾画文中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领起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勾画每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把握文脉。(三)勾画论点句、论据句1.勾画论点句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持的观点,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点。文章在整个论述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达,但也有找不到论点句的,这种就是
37、潜在论点的写法。一般来说,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这就是所谓的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在文章的中间;有时文章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2.勾画论据句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在阅读时,勾画有“如”“例”等词语的句子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勾画有“如果那么”等词语的句子可迅速把握道理论据。这样就可迅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及其观点。第三步对照分析,判断正误。对照原文,仔细、全面地分析选项,包括选项中所用概念或词语的内涵、外延
38、,事物存在的状态(必然、可能),条件的类型(充分、必要、充要),程度的深浅,范围的大小,语义的轻重,时间的先后,内容的主次,等等。对比之后,自然会发现选项与原文存在的差别。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题,先将那些明显的或把握大的错项排除在外。如果仍有个别选项拿不准,可以反复揣摩,并与原文反复对比,结合文意进行判定。第四步找准区域,概括分析。根据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要求,明确概括分析的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影响、方式、特点等),迅速找到相关信息所在的段落(区域),重读原文,理清全文思路,对所要概括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原文中圈点勾画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确保不遗漏要点。在
39、确定信息所在区域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整合,有的信息除了要整合原文相关内容外,必要时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方能得出完整的答案。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些步骤,来完成后面的试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
40、场的题材范围。解析,选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1段“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等句可知,是莱辛的著作使人们从“相信诗画同质”到明白诗画不同质,但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
41、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解析A“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8段“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可知,用语言来描述一件事情的过程比绘画更容易,并不是说用绘画来描述事情比不上诗歌生动明白。B“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说法过于绝对、武断,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可知,画作也可以表现动作的全过程。D“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错误,根据材料
42、一最后一段“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可知,图画也可以叙述动作,抓住一个关键画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歌也可以描写静物,只是要化静为动。王维的诗歌,大多是以动衬静,故而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非没有道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
43、箭射中。解析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意思是:诗歌要空灵,才是好诗,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有障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本句主要强调的是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画则要有形,虽二者并不同质,但莱辛的观点是“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是从空间与时间来划分的,此选项不能支持莱辛的观点。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意思是: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本句说的是诗画同质。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认为诗画能圆满结合,显然是说诗画同质。D
44、“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中,前句写图画摄取了连贯动作的某一画面,而后句写诗歌可以描绘出人被爱神之箭射中的过程,二者并不同质,能支持莱辛的观点。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答:示例: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解析材料一:作者先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来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然后概述史诗内容和莱辛对比史诗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的描写与
45、雕像中的三点不同并推测其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接着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最后从另一方面着想,针对“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的疑问进行解答。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通俗易懂。材料二:作者先谈自己对莱辛诗画异质说实质的理解,再点明中国古人的类似观点,最后引用中国古人对绘画和诗歌的议论来证明这些观点。第2段深入分析莱辛的观点,以沈括质疑王维及唐诗“欲作三声出树难”为例,证明“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
46、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示例: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沙场练兵沙场练兵Part 03(一)(2022年8省市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
47、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
48、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
49、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材料二: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
50、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