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不比是比”的辨证思考 导写及范文【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4届南京盐城一模)现代文阅读阿舒中老支书抒发的“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的感慨,对十七岁的阿舒很有启发。这一感慨,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导写】本次作文属于读写结合型的材料作文。材料由文学类文本阅读阿舒中老支书的一句感慨引出关于“不比是比”的辨证思考(“不比”是主观意愿,“比”是客观必然),提示这句感慨“对十七岁的阿舒很有启发”“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
2、思考”。老支书的感慨包含两个短句“人活在世界上”和“你不比也是在比”。前一句相当于状语,突出“活着”(人生、生活、生存)的大背景;后一句强调了“比”的客观性,不论是否有主观上去“比”的意愿,你也会在“比”之中,成为“比”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学生在写作时应该基于对老支书这句感慨的理解认识,由此联想、思考,讨论“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比”。“比”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是两个朝右的人紧靠着并排而坐的形状,最初为靠着、挨着的意思;距离相近为相互比对参照提供了便利,于是就由基本义引申出了比较、对比的意思;当比较、对比从一种思想认识上的活动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于是“比”字又有了较量、比拼、比赛等意思。
3、生活中的“比”应该兼有思想认识上的比较、对比和现实行动中的较量、比赛这双重含义。根据老支书所发感慨的语境,材料中的“比”应该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包括人的类群之间)的“比”,而非物与物之间的“比”,因为老支书的感慨原本有表达上的省略,补充出来就是“你不(和人)比也是在(和人)比”,“你”是“比”不可逃避的当事人。加上这一层限定,对于写作话题完整的表述可以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比”。“对十七岁阿舒很有启发”一句是铺垫,题目提示的重点是这一感慨“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所以,考生在构思立意时完全可以撇开文学类文本中阿舒所受到的启发,直接谈自己的联想、认识和思考。当然,就着阿舒的启发来
4、写也未尝不可,这是考生的自由,但这样写不易写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思考,也容易转移话题的指向。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比”无所不在:生活上比衣食住行吃穿用度,学习上比分数成绩学历文凭,工作上比职业岗位收入贡献;刚出生就比身高体重长相外貌,长大后比才艺学习性格人缘,成人后比婚姻家庭事业发展,年老了还要比儿女孝顺健康寿命;有上位比较,跟比自己优秀的人比,有下位比较,跟不如自己的人比;有和别人比,也有和自己比;有外在的物质上的比,有内在的精神上的比围绕核心话题,考生既可以联想到生活中与“比”相关的人事,选取有价值的素材,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在话题范围内,选取角度,明确议题,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写成议论文;自
5、然也可以夹叙夹议,抒发感怀,写成散文。如前面所述,生活中的“比”原本就有比较、对比、较量、比拼、比赛等多种意蕴,且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材料的核心话题只包含存在性的判断“不比也是比”(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比”客观存在,我们回避不了),不包含对于“比”的价值判断。这就给考生构思立意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有如此大的立意空间,不宜东拉西扯,泛泛而谈,考生应在话题给定的范围有所聚焦,明确写作的对象,缩小讨论的议题,或在“比”的多重含义中选择其一,或围绕生活中某一方面某一类型的“比”,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比”所暴露出的某一具体问题(攀比的心态,盲目非理性的“卷”),或聚焦“为什么”集中讨论、辩证分析“
6、不比”“比”的意义价值,或聚焦“怎么做”结合自身体验专门解决如何去“比”的问题。不论是否出自主观自愿,我们不可避免会成为比较的一方,成为比赛竞争中的参与者。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认识生活中的“比”?生活中的“比”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样的“比”能带来进步,什么样的“比”会拖我们后腿?“比”的意义价值何在?生活中那么多元素、那么多角度,哪些值得去比,哪些不值得去比?我们该如何选择“比”的对像,确立“比”的标准,应该怎样去“比”?通过“比”我们希望获得什么、达成什么结果?有关“比”的意义、对象、目标、方法等,这些都是本作文题涉及的子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不同的思想认识的水平,看出不同的人生观价
7、值观,从而也能看出立意高下的区别。这次作文,除非是套作或宿构,偏题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文章立意的高下成为判分的重要依据。生活中的比较对比能比出人与人的异同,相同处体现了人与人的共性与联系,差异处体现了比较对象各自的特点,特点可能是长处优势,也可能是缺陷不足,更可能只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而有人从差异处只能看到大小多少强弱高下好坏优劣的区别。这种比较对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进而了解周围的世界,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我,从而定位自我。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有的人会受到启发,拓展眼界胸襟,获取人生的滋养、前行的力量;也有的人会滋生出负面消极的心理情绪,从而妨碍了自我更好地发展。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可
8、避免会成为各种各样的比赛竞争的参与者,要与别人一较高下。比拼的对象、手段、目的各有不同,对于生活中的较量竞争的不同态度能看出思想认识的不同境界。有人把出人头地成绩排名看做唯一的目标,有人追求结果更看重过程,也有人把超越自我看得比超越他人更重要。其实现实中的较量比竞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是通过提升并展示自我的能力水平以赢得更多更大的主动性与选择权,以求得或确定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无论是优胜者还是落后者而都能在较量比竞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与进步,收获自我的提升。由此看来,在比赛竞争中与我们一起相较量相比较的参与者或者说对手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和我们一起参与角逐的伙伴,而比赛竞争只是我们借以展示自己的才智、
9、技艺、能力、价值的舞台。由此看来,“比”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把比当成目的,为了比而比,或是仅只追求眼前的分数名次或浅表的功利性目的,便表现出较低的思想认识水平,其写作立意自然也相对较低。【考场范文】在“比”中成长比,既可以是盲目攀比,也可以是互相竞争。而我今天要说的正是在竞争中成长。互相比一比,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借鉴别人的长处。在西方国家,在大型城市,凡是有肯德基的地方旁边一定有麦当劳;凡是有可口可乐的地方,旁边一定有百事可乐。这一规律从出现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然而至今,麦当劳与肯德基依然势均力敌;可口可乐与百事口乐谁也没有败下阵来。相反十几年之间,它们的“联手”击败了无数个竞争对手,
10、成为同一领域的双巨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了互比,有了竞争,让它互相借鉴了对方的优异,弥补自己的不足。因为有了互比,它们在互比中完善了自身,使自己更强大。试想,假如没有这种对峙竞争,麦当劳能成为快餐业巨头,肯德基能闻名世界吗?有互比,才有目标。成龙曾经是一个无名的特技演员。一次在为李小龙做替身时,他发现自己和李小龙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为什么李小龙却成了国际巨星而自己却只是个无名小卒呢?经过一番对比,成龙发誓一定要成为像李小龙一样甚至超过李小龙的国际巨星。如今成龙成功了,他早已是国际巨星了。而这一切只来源于互比,来源于他拿自己与李小龙作对比!假如当年成龙没拿自己与李小龙做对比,就不会把李小龙当作
11、对手,把国际巨星当作自己的目标。那么如今的成龙说不定还在哪个剧里跑龙套呢!互比,为前进提供动力。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是一位黑人女孩。黑人出生的她,在起点比白人已经低了一大截。而父亲告诉她:如果你付出和白人一样的努力,你永远只能落后;如果你付出二倍努力,就可以勉强和白人并驾齐驱;这时如果你付出四倍努力就可以超过他们,而付出八倍努力,就可以把白人远远甩在后面。在以后的日子里,跟白人对比为她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学舞,从政,每一样事情她都投入八倍努力。当成为国务卿后,有人采访她时,她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付出了八倍的努力,八倍的努力,这该需要怎样的动力来支持啊!正是有了和白人对比的决心,让赖斯坚持并成功!对比让你完善自己,对比让你找准目标;对比让你在成功路上越来越远!没有对比,锋利的斧头也会生锈;没有对比,会让你养尊处忧;没有对比,你会一事无成,甚至倒退。清朝末期的闭关锁国正是一个惨痛的教训。闭关锁国,别人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发现不了。所以,清政府最后只能卖国求荣,任凭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比中成长,在竞争中成长,才能走得越来越远!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