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96 ,大小:1.11MB ,
文档编号:7465318      下载积分:12.8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746531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材知识点回顾与运用 课件196张.ppt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材知识点回顾与运用 课件196张.pptx

1、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材知识点回顾与运用第一部分教材知识回顾七年级上册教材知识回顾 编者说明:加黑的词语出自统编教材中课下注释或课后的“读读写写”。给加点字词注音给加点字词注音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发髻(j)抖擞(su)莅临(l)窠巢(k )淅沥(x l)草垛(du)吝啬(ln s)嘹亮(lio)酝酿(yn ning)贮蓄(zh)咄咄逼人(du)jsulkx lduln slioyn ningzhdu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豌豆(wn)侍弄(sh)粼粼(ln)姊妹(z)攲斜(q)嗅闻(xi)瘫痪(tn hun)徘徊(pi hui)菡萏(hn dn)wnshlnzqxitn hunpi huihn dn第

2、三单元第三单元惭愧(ku)啄食(zhu)蝉蜕(tu)秕谷(b)倘若(tn)争执(zh)绽开(zhn)皂荚(ji)攒集(cun)确凿(zo)锡箔(b)拼凑(cu)搓捻(cu nin)疲倦不堪(kn)倜傥(t tng)kuzhutubtnzhzhnjicunzobcucu ninknt tng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热忱(chn)突兀(w)琢磨(zu)鄙薄(b)酬劳(chu)流淌(tn)抽噎(y)附和(h)干涸(h)坍塌(tn)呻吟(shn yn)刨根问底(po)拈轻怕重(nin)chnwzubchutnyhhtnshn ynponin第五单元第五单元怂恿(sng)倚靠(y)消耗(ho)蜷伏(qun)哺乳

3、(b)嗔怪(chn)惩戒(chng)畏罪潜逃(qin)羞怯(qi)匍匐(p f)sngyhoqunbchnchngqinqip f第六单元第六单元钦差(qn)掺和(chn)庇护(b)勋章(xn)陛下(b )称职(chn)御聘(pn)愚蠢(chn)妥当(tu dn)骇人听闻(hi)莽莽榛榛(mng)(zhn)qnchnbxnbchnpnchntu dnhimngzhn 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干s(涩)朗rn(润)粗gung(犷)静m(谧)屋yn(檐)高mio(邈)hu(喉)咙冷li(冽)ji(睫)毛su l(蓑笠)镶qin(嵌)彩lng(棱)镜迫不j(及)待花zh(枝)招展

4、chn(澄)清涩润犷谧檐邈喉冽睫蓑笠嵌棱及枝澄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分q(歧)x(絮)叨do(祷)告ln(烂)漫n(匿)笑煎o(熬)遮b(蔽)沉j(寂)chu(捶)打心x(绪)qio cu(憔悴)yng(央)求 翻来f(覆)去歧絮祷烂匿熬蔽寂捶绪憔悴央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jin(鉴)赏轻ji(捷)淋l(漓)和i(蔼)奥m(秘)渊b(博)云xio(霄)书sh(塾)ji(截)然不同不求shn(甚)解小心y y(翼翼)hung(恍)然大悟花团锦c(簇)人声dng(鼎)沸yu(油)然而生美不shng(胜)收鉴捷漓蔼秘博霄塾截甚翼翼恍簇鼎油胜第四单元第四单元m(暮)色慷ki(慨)纯cu(粹)xn(殉)职废x(墟

5、)呼xio(啸)派qin(遣)li(溜)达 安wi(慰)帐peng(篷)hung(恍)惚lng(凌)乱m(漠)不关心沉默gu(寡)言精y(益)求精见y(异)思迁麻木不rn(仁)惊慌失cu(措)暮慨粹殉墟啸遣溜慰篷恍凌漠寡益异仁措第五单元第五单元污s(涩)原wi(委)chng(怅)然n(虐)待温xn(驯)乞gi(丐)懒du(惰)yu(忧)郁柠mng(檬)冤wn(枉)安xing(详)z(诅)骂pn shn(蹒跚)yng(鹦)鹉wng(妄)下断语怪dn(诞)不经涩委怅虐驯丐惰忧檬枉详诅蹒跚鹦妄诞第六单元第六单元泥tn(潭)ju(爵)士min(绵)延头xin(衔)po(袍)子jio(狡)猾ki(凯)歌

6、爱m(慕)chng(呈)报雕xing(像)q(杞)人忧天png(蓬)勃潭爵绵衔袍狡凯慕呈像杞蓬 成语解释成语解释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不能说“人声鼎沸的喧闹声”等)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

7、地产生。(多指好的思想、情感等)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一般形容人的行为、态度)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含贬义)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含褒义)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不能形容意见、时间)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惊慌失措: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侧重于害怕)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不能用在自然因素上)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含贬义,注意语境)杞人忧天: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文学常识填空文学常识填空(1)春的作者是 朱自清,著有诗文集 踪迹,散文集 背影 欧游杂记 你我等。(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老舍,著有小说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话剧 茶馆 龙须沟等。(3)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 史铁生,著有小说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散文 我与地坛 合欢树 病隙碎笔等。朱自清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

9、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4)金色花的作者是 泰戈尔,印度(国别)作家、诗人,著有诗集 吉檀迦利 新月集 园丁集 飞鸟集等。(5)荷叶母亲的作者是 冰心,著有诗集 繁星 春水,散文集 寄小读者 樱花赞等。泰戈尔印度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樱花赞(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朝花夕拾,作者是 鲁迅,原名 周树人。1918年,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其代表作有小说集 呐喊(含社戏故乡孔乙己)、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 朝花夕拾(含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坟热风 华盖集 三闲集 二

10、心集等。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且介亭杂文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7)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 安徒生,丹麦(国别)作家,代表作有童话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丑小鸭等。(8)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 郭沫若。代表作有诗集 女神 星空,历史剧 屈原 虎符 棠棣之花等。安徒生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郭沫若女神星空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编者说明:“文白对译”版块中,加黑的句子为重点句子及相应的翻译,加下划线的词语出自课下注释。“阅读精练”版块中的“实词解释”增加课外文言词语的课内链接。训练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课外文言词语链接的课内句子为本篇目里的,需要从本文中找出与考查词

11、语意思相同的句子;b.课外文言词语链接的课内句子为教材其他篇目里的,七年级的文言篇目给出链接的课内句子及出处;八年级的文言篇目只给出链接课内句子的文章出处,句子则需要自己去找;九年级的文言篇目链接的课内句子及出处都不给出,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积累自行查找。“虚词课代表”版块主要训练山东中考常考的13个文言虚词,设置“本篇目训练”“教材其他篇目训练”“课外篇目训练”三组针对该虚词的常考用法及义项进行训练。最后总结该虚词的用法,强化记忆。世说新语二则世说新语二则 文白对译文白对译咏雪原文呈现参考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 空

12、中 差 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飘起。”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呈现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13、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陈太丘丢下(他)而(自己)离开,(太丘)离开以后(朋友)才到。(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父亲)等了您好久(您都)不来,已经走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啊!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正午(一同出发)。到了正午(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走下车(,想去)拉他。元方

14、(径直)走入家门,连头也不回。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 南朝宋(朝代)临川王 刘义庆(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 汉末至 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南朝宋刘义庆汉末东晋 内容主旨内容主旨咏雪: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行:本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表现了陈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不否2.实词解释(1)与儿女讲论文义 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章的义理。(2)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急。(3)

15、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不及。趁,乘。(5)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6)太丘舍去 舍弃。离开。(7)相委而去 舍弃。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章的义理。不久,一会儿。急。大体。相比。不如,不及。趁,乘。约定。舍弃。离开。舍弃。(8)友人惭 感到惭愧。(9)下车引之 拉,牵拉。(10)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感到惭愧。拉,牵拉。回头看。3.虚词解释(1)与儿女讲论文义 和,跟,同。(2)公欣然曰 的样子。(3)陈太丘与友期行 和,跟,同。(4)去后乃至 才。(5)相委而去 表承接。(6)下车引之 代词,代指元方。和,跟,同。的样子。和,跟,同。才。表承接。代词,代指

16、元方。1.咏雪一文哪些地方透露出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从“欣然”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2.咏雪中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柳絮”这一比喻更好。“柳絮”有丰富的意蕴,不仅体现出雪的颜色,更有轻盈之态,而且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比不上“柳絮因

17、风起”。3.陈太丘与友期行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善辩、明白事理、聪敏过人。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见课文咏雪。【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参考译文】黄琬从小就很聪明。他的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

18、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太后召见,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当时)年仅七岁的黄琬在旁边,说道:“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就像初升之月呢?”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报告太后,因而认为黄琬十分与众不同,便十分喜爱他。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2)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3)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回答。课内链接:丁氏对曰(穿井得一人)不久,一会儿。大体。回答。2.下列与“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C)A.相委而去B.博学而笃志C.学而不思则罔D.而深奇爱之【解析】“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中的“而

19、”表转折,却。A.表承接,不译;B.表并列,而且;C.表转折,却;D.表因果,因而。C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2)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4.对于咏雪的“公大笑乐”有三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原因。示例:我认为第一种解释较为合理。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且都出

20、于自己的细心观察与体会,所以谢太傅的“大笑乐”其实是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而感到欣慰、快乐。5.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分别妙在哪里。两个语段都表现出我国古代儿童的哪些特点?谢道韫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因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舞的轻盈之态,给人以想象和美感,生动传神;黄琬用人们所熟知的月相来解释不常见的日食,使人能很快理解当时的情景,十分巧妙。两个语段都表现出我国古代儿童聪明机智、思维敏捷、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见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

21、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节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有改动)【注释】行部:巡视州郡。西河美稷:地名,汉代北疆地区的战略要地。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参考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视州郡,到西河郡美稷县,(看见)有几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路边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这里,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

22、“使君您哪一天能回来”。郭伋让部下官吏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州郡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了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郊野外的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郭伋做人就是这样(说到做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 离开。(2)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3)诸儿复送至郭外 外城。课内链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4)及事讫 等到。课内链接: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离开。回头看。外城。等到。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计日告之处处志之B.去后乃至须期乃入C.遂止于野亭于我如浮云D.相委而去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解析】A项,代词,指孩

23、子们/起补足音节作用;B项,才;C项,在/对,对于;D项,表承接/表并列。虚词课代表虚词课代表1乃乃本篇目训练去后乃至 才。教材其他篇目训练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竟然,居然。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于是,就。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是,就是。才。竟然,居然。于是,就。是,就是。课外篇目训练须期乃入 才。用法点拨:“乃”作副词肯转承,肯定就是转折却,表示顺承就和才;连词顺接于是还有便。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到了正午(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2)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有几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

24、马,在路边拜迎。4.请分别概括两文中陈元方和郭伋的性格特点。陈元方是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孩子。郭伋为人守信用,尊重人。5.甲、乙两文共同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道理:做人要讲信用。启示示例:对人要有礼貌,做人要言行一致。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 文白对译文白对译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原文呈现参考译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25、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了解并顺应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子曰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所疑惑。”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对待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27、浮云。”(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在其中。(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我)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可改变的。”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28、,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论语是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属 语录体散文集。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儒大学中庸孟子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语录春秋儒家 内容主旨内容主旨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的问题。它教育我们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贫贱不移的精神,

29、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及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持节操的思想品德。1.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说悦愉快。有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实词解释(1)学而时习之 按时温习。(2)有朋自远方来 志同道合的人。(3)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4)不亦君子乎 指有才德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自我检查,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7)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按时温习。志同道合的人。生气,恼怒。指有才德的人。每天。自我检查,反省。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30、。(9)四十而不惑 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法度。(11)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14)人不堪其忧 能忍受。(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快乐。(16)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迷惑,疑惑。越过法度。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能忍受。以为快乐。好的方面,优点。(17)三军可夺帅也 改变。(18)博学而笃志 坚定。(19)切问而近思 恳切。(20)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温故而知新 得到。改变。坚定。恳切。了解。得到。3.虚词解释(1)于我如浮

31、云 对,对于。(2)必有我师焉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可以为师矣 凭借。(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和,跟,同。(5)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可以为师矣 当,做。对,对于。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凭借。和,跟,同。替。当,做。(6)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代词,它,文中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曲肱而枕之 指胳膊。代词,它,文中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指胳膊。(7)而:为人谋而不忠乎 表转折。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表转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表承接。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承接。学而不思则罔 表转折。不义而富且贵 表修饰。择其善者而从之 表承接。博学而笃志 表并列。(8)其: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词,他的。人

32、不堪其忧 代词,这样的。表转折。表转折。表承接。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承接。表并列。代词,他的。代词,这样的。1.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借鉴意义?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一方面不怨天尤人,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应该更加宽容地对待别人,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2.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感悟。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用心学习,从而获得进步。其他事情也是如此。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

33、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上闻之大说。(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注释】诸葛靓(jn):字仲思,他父亲诸葛诞讨伐司马

34、氏,被司马昭杀害。他投靠吴国,任右将军、大司马。孙皓:三国时期吴国末代君主。【参考译文】诸葛靓在吴国时,一次朝堂大会上,皇帝孙皓问他:“你的字是仲思,思考的是什么呢?”诸葛靓回答说:“在家里思考尽孝,侍奉君主思考尽忠,和朋友交往思考诚信。也就是这些罢了。”皇帝听了这些话感到很高兴。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博学而笃志词语推断法:笃学不倦 坚定。(2)如斯而已查阅词典法:指示代词,此。连词,那么,就。劈开。(摘自古代汉语词典)(填序号)(3)上闻之大说课内迁移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坚定。同“悦”,愉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35、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A.学而时习之上闻之大说B.人不知而不愠切问而近思C.于朝堂大会于我如浮云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儿女讲论文义【解析】A项,代词,知识/代词,这件事;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C项,介词,在/介词,对,对于;D项,介词,和,跟,同。D虚词课代表虚词课代表2而而本篇目训练人不知而不 表转折。切问而近思 表并列。温故而知新 表承接。曲肱而枕之 表修饰。教材其他篇目训练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表修饰。课外篇目训练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本书P6)表转折,却。而深奇爱之(本书P6)表因果,因而。用法点拨:“而”作连词

36、要分清,并列承接转因果;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面表修饰。表转折,却。表因果,因而。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所疑惑。4.甲文中孔子和曾子在学习方面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学习要及时复习。要时刻反省自己。“学”与“思”要结合。兴趣对学习很重要。5.甲文画线句和乙文都提到了“思”,请对其进行比较,找出“思”在内容上的异同点。相同点:与朋友交往要真诚。不同点:甲文:做事情要竭尽全力;知识要掌握牢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思考力所能及的事情。乙文:孝敬长辈,忠君报国。诫子书诫子书 文白对译文白对译原文呈现

3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参考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干一定(来自)学习,不(努力)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后就像枯枝凋落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

38、)守在自家的陋室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诸葛亮,字 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孔明三国 内容主旨内容主旨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目的在于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1.实词解释(1)静以修身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2)非淡泊无以明志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3)非宁静无以致远 达到远大目标。(4)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5)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

39、纵懈怠。振奋精神。(6)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薄浮躁。修养性情。(7)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目标。增长。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疾行,指迅速逝去。(8)意与日去 意志。消失。(9)学:夫学须静也 学习。非志无以成学 学业。意志。消失。学习。学业。2.虚词解释(1)夫君子之行 的。(2)淫慢则不能励精 就。(3)以:静以修身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非学无以广才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的。就。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1.本文的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劝勉儿子的?请具体分析。治学和

40、做人。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都是“静”:修身须“静”,学习须“静”,获得成就也须“静”。作者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劝说效果。2.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成才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

41、品德。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见课文诫子书。【乙】阳虎去齐走赵,简主问曰:“吾闻子善树人。”虎曰:“臣居鲁,树三人,皆为令尹;及虎抵罪于鲁,皆搜索于虎也。臣居齐,荐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为县令,一人为候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见臣,县令者迎臣执缚候吏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虎不善树人。”主俯而笑曰:“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释】阳虎:又名阳货,春秋时鲁国人。简主:战国时赵国开创者,史书多称赵简子,亦称赵简主。树:培养。令尹:官名。候吏:小吏,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奸盗,或迎送宾客官员。枳棘:指带刺的植物。【参考译文

42、】阳虎离开齐国逃奔赵地,赵简子问道:“我听说你善于培养人。”阳虎说:“我在鲁国,培养过三个人,都做了令尹;等到我在鲁获罪,(他们)都来搜索我。我在齐时,推荐了三个人,一个人能接近国君,一个人做县令,一个人做边防官;等到我获罪了,能接近国君的不见我,做县令的前来捉拿捆绑我,做边防官的追我直到边境,没有追上才罢休。我不善于培养人。”赵简子低头笑着说:“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种植枳棘,(它们)长大后反而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时要慎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夫君子之行 品行。(2)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3)阳虎去齐走赵 离开。课内链接: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乃记之

43、而去(小石潭记)品行。疾行,指迅速逝去。离开。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静以修身不以物喜B.及虎抵罪于鲁于我如浮云C.食之则甘夫君子之行D.成而刺人人不知而不愠【解析】A项,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因为;B项,在/对,对于;C项,代词,代橘柚/结构助词,的;D项,表转折。D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干一定(来自)学习,不(努力)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2)树枳棘者,成而刺人。种植枳棘,(它们)长大后反而刺人。4.请用“/”给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县 令 者 迎

44、 臣 执 缚/候 吏 者 追 臣 至 境 上/不 及 而 止5.甲文中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 勤学立志,修身养性,淡泊宁静;乙文告诉我们要 慎重培养人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勤学立志,修身养性,淡泊宁静慎重培养人狼狼 文白对译文白对译原文呈现参考译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户很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又(拿起

45、一块骨头)投给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原文呈现参考译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屠户非常为难,恐怕前后一起遭受它们的攻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麦场中间,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原文呈现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46、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参考译文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好像闭上眼睛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要走,转身向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他)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原文呈现参考译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

47、料罢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 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他的代表作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人名)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聊斋先生清聊斋志异郭沫若 内容主旨内容主旨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1.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狼不敢前 上前。一狼洞其中 挖洞。上前。挖洞。(2)名词作状语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似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通道。像狗似的。从通道。(3)动词用作名词止增笑耳

48、 笑料。笑料。2.实词解释(1)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2)一狼仍从 跟从。(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追随,追赶。(4)顾野有麦场 看,视。(5)苫蔽成丘 覆盖,遮盖。(6)弛担持刀 解除,卸下。(7)眈眈相向 凶狠注视的样子。(8)目似瞑 闭上眼睛。(9)意暇甚 从容,悠闲。连接,紧跟。跟从。一起。追随,追赶。看,视。覆盖,遮盖。解除,卸下。凶狠注视的样子。闭上眼睛。从容,悠闲。(10)屠暴起 突然。(11)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12)乃悟前狼假寐 睡觉。(13)狼亦黠矣 狡猾。(1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15)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停止。止有剩骨 仅,只。(16)

49、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盖以诱敌 敌人。(17)意:目似瞑,意暇甚 指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打算。突然。大腿。睡觉。狡猾。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停止。仅,只。攻击。敌人。指神情、态度。打算。3.虚词解释(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表转折,可是。(2)之:久之 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又数刀毙之 代词,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表转折,可是。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代词,指狼。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3)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来。投以骨 介词,把。以刀劈狼首 介词,用。盖以诱敌 连词,用来。(4)乃:屠乃奔

50、倚其下 副词,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 副词,才。连词,来。介词,把。介词,用。连词,用来。副词,于是,就。副词,才。(5)其: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指狼。场主积薪其中 代词,指麦场。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代词,指屠户。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的。代词,指狼。代词,指麦场。代词,指屠户。其中的。1.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贪婪。如“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狡猾。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都写出了狼的狡猾。2.本文中作者嘲讽的仅仅是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不仅仅是狼。狼在这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