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必修必修 1 目录目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 2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4 中外短诗五首 断章 风雨 错误 回旋舞 在一个地铁车站 第第二单元二单元 5 兰亭集序 6 赤壁赋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8 游褒禅山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 10 小狗包弟 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2 金岳霖先生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13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4 包身工 15 寻找时传祥 16 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 写
2、事要有点波澜 朗诵朗诵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后记后记 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 【背景资料】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 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 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 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 载: “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 曾于湘潭衡山一带, 从事农民运动 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
3、。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二、补充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沁园 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 字。上片 13 句,四平韵;下片 12 句,五平 韵。 【示范教案】 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 毛泽东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 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
4、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 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 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 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 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
5、户侯”是明 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 “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课内美读成诵。 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二、诵
6、读 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 三、简要交代写作背景 1指导阅读词前说明文字。 2对下阙有关内容的解说。 这首词写于 1925 年深秋,大约是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毛泽东同 志从 1911 年至 1925 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 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 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
7、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 湖南自修大学,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 义研究会,为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四、带着练习二,就“意象”问题作必要的点拨 “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人了词人情思的形象。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 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 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词用最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和思想。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从
8、理解字面 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诗句、词句能够阐释,含蓄 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着联想和想象,补充字面 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揣摩语句的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 研究型拓展(多媒体字幕) 1把这首词和舶沁园春 雪作比较,自选角度,写 300 至 400 字赏析短文。 2把沁园春 长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较赏析。 附 1: 桂桂 枝枝 香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
9、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 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附 2:板书设计: 万山 峥嵘岁月 意象 湘江 看 作者:“立”于“寒秋” 忆 同学少年 战斗 万类 中流击水 精神 附 3:参考资料 周汝昌 词的欣赏 曹雄飞 诗歌鉴赏的要点和步骤 诗两首诗两首 雨巷雨巷 【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
10、,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 。雨总是带给我们 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 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和和 指导学生学会概括:(1)学会概括书信中的语言特点。这篇古代书信:文字凝练,语言优美,在句法上,以四字 句为主,犹如四言诗;。而中间也有散行。其中写景部分,鲜明生动,声韵和谐。(2)。接着又引导学生结合银屏 中的诗的特点,诗画合一;。情与景相融。接着又谈一谈两者的异同点。也许,一个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表情古代名诗;。另一个是”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古代著名山水游记
11、散文。于是我们也由此说明王维的 写作风格:不管写诗或写文都表现一种以画面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写作风格了。 于是他就被后人称为山水田园诗人 了。 2。让学生完成课件 2 中的练习,便于消化和深化。 (1)。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山转苍翠”,一个”转”字,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B。”秋水日潺湲 ”,”日”就是天天,每日每时,令人感觉它始如一的守恒。 C。”墟里上孤烟”,”墟里”指村里,一个”上”字,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 D。”狂歌五柳前”,”五柳”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辋川别墅前中的五棵柳树。 (2)。选出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首联
12、写山中秋景。山是静的,水是流的,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B。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形象,柴门之外,依伏临风,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神态安逸,闲适潇洒,与隐逸诗人陶 渊明的形象十分相似。 C。颈联写落日,孤烟等富有时间特征的景物,与首联构成一幅和谐的山水田园风景画,表现出诗人不愿意和 统治者合作的反抗精神。 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苏轼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特征,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古诗。 3。(播放课件 3)让学生阅读书信中第二段,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一段文字描绘了一幅_图。 (2)这段文字,从视觉角度描写了_,_,_;。_;。又 从听觉角度描写了_,_,_;
13、。整幅图,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像一幅写意 传神的水墨画,可谓”文如诗,诗如画”。 五。归纳全文的主要内容。 1。让学生概括全文的内容,找出文中的主旨句。 2。结构图解。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图解。 播放课件 4:内容板书。 先提出”故山殊可过”的中心论点。 对山中冬夜清静优美景色具体描写。 山中与裴秀才迪 展望明春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邀请裴秀才开春后同游。 3。让学生探究文中的情意,并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播放课件 5:课外延伸练习 1。学生先单独完成,然后,全体学生互相交流。 2。教师在屏幕上亮出答案。 3。指导学生在课堂背诵,然布置课后背诵。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教学
14、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之”的用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 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
15、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 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 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 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之何可胜()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 乐”“醉能同其
16、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 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 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 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
17、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 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 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无限风光在险峰”。 ) 再说作者的“悔” 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
18、文是王安石 34 岁时的作品。四年 后(1058 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 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 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 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 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 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 1、2 段是记游部
19、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 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 3、4 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 1、2 段。 六、诵读第 1 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的?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 “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 “花”后来讹音为“华”。)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
20、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 说正确。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 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 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 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
21、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为什么说“华()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 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 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 1 段,熟读第 2、3 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 13 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
22、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
23、,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 2 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 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 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既其出游之乐也
24、”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 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 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
25、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 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 3 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 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 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
26、, 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 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
27、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 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 “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 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 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 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 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
28、省略。 “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 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 1 至 3 段,准备背诵第 4 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
29、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 1、2、3 段, 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之”的用法 二、诵读第 4 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 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 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 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
30、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 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 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 4 段,然后齐背第 1 至 4 段。 三、略读第 5 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
31、。(小 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 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 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 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
32、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 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 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 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 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
33、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 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 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 但不采取选择方式, 因为第 1、 3、 4 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 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 A、B、C 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观察。例:A。景象。例:B、E。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例:D。对事物产生看 法。例:C。 名:名义。例:D。命名。例:A、B、C。著
34、名。例:有仙则名。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 名者。 文:文字。例:A、B、C。文章。例:D。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掩饰(读)。 例:E。 求:寻找。例:B。请求。例:D。探究。例:A。索取、要。例:C。 舍:房屋。例:屋舍俨然。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同“捨”(读),放弃。例:便舍 船,从口入。 言: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谁。例:其孰能讥之乎。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经常。例:千里马常有。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
35、少矣。 相():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 四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三个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
36、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 1926 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 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 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 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 22 岁的女 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 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 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 , 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文中注释,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
37、提示:悲、愤!)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 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我们熟悉的作品有 故乡 、 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 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 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 “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君: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注意生字词。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8、: 、给文章的七个小节分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提出听读要求:注意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纠正字词读音。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两个问题。 (明确:?第一层 1、2 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 3、4、5 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 6、7 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一、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 三、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 精神等。 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39、。)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 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 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 边填边分析)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 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 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
40、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 的切入点。 四作业:熟读全文。尽力背诵 2 小节。 在理清文章三大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各小节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 1、2、3、4 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沥青 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到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
41、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 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知道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 1、 2、3、4 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分析一、二小节 1、齐读这一部分,要求带着以下问题: 1) 作者在第 1、 2 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 2)本段段意既然为交代写作原由,请问其写作原由是什么? (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 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 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 “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 久。作文不
42、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 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 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 年”, 其中有何深意? (提示: 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 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 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2)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 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 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 感歉意。) 4)“我
43、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 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快意 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 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 “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提示: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 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
44、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 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分析第三节 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 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 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 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 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 1)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 (提示: 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 悲愤号召) 2)“卫队
45、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 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 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 的意料。) 4)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 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 等) 5)“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 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 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
46、灭亡。”一句中,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 选择复句。 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 就将是爆发的时候。 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 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 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 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作业:背诵 2、4 小节。 思考几个问题: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 附:板书设计: 听到噩耗-居然震惊 概述惨案颇为怀疑-怀疑愤慨 听到污蔑-暴徒愤懑
47、尸骸为证-虐杀悲痛 悲愤号召-爆发怒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 5、6、7 小 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 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 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 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
48、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 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 攒射中”。 “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 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 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 脸。) 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 (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 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 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 彭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