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主干知识梳理与重难点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览表朝代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继承选官(标准)考核监察夏朝控制部族间接统治世袭制商朝内外服制度原始民主传统父子相传、兄终弟及西周分封制原始民主传统宗法制世卿世禄(血缘)秦朝郡县制皇帝、三公九卿宗法制军功爵制(军功)上计制御史大夫、巡视西汉郡国并行制,东汉末年改为州郡县中外朝制度宗法制察举制、征辟制(品行)上计制御史大夫、巡视、刺史魏晋大部分是州郡县三省开始形成宗法制九品中正制(门第)上计制御史大夫、巡视、隋唐隋朝州县两级唐朝道州县三级三省六部制宗法制科举制(才学)吏部考核御史台宋朝路州县
2、制二府三司宗法制科举制(才学)严格标准台谏合一、通判元朝行省中书省宗法制科举制(才学)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朝布政使司、府州、县三级废丞相,设内阁宗法制科举制(八股)考满、考察中央有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地方有按察使司清朝省、府、县三级军机处宗法制科举制(八股)京察、大计概念:什么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3)二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4)两大矛盾(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2)皇权与相权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1 1)经济)经济根源: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秦国商
4、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的个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 2)社会)社会根源: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巩固
5、、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 3)思想)思想根源: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
6、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4 4)地理原因:)地理原因:由于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的管理。管理。探究: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为什么不能称之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它又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萌芽?专制主义的特征是个人的专断和独裁,中央集权的特征是专制主义的特征是个人的专断和独裁,中央集权的特征是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不符合以上特征。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不符合以上特征
7、。(1 1)商周时期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商、周王)商周时期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商、周王无法专断和独裁无法专断和独裁,所以不是专制主义。但相和卿士等协同商周,所以不是专制主义。但相和卿士等协同商周王处理政务,从政治权力上看又有了专制主义的萌芽。王处理政务,从政治权力上看又有了专制主义的萌芽。(2 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地方封侯和伯,侯、伯定期向)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地方封侯和伯,侯、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地方不绝,地方不绝对服从中央,不是中央集权,但有了中央集权的萌芽。对服从中央,不是中央集权,但有
8、了中央集权的萌芽。西周地方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西周地方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地方诸侯地方诸侯有一定独立性有一定独立性,所以不是中央集权,但也有了中央集权的因素。,所以不是中央集权,但也有了中央集权的因素。到后来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到后来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作用: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极作用:皇权专制极易
9、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简表生产工具牛耕耕作方法、技术、制度水利灌溉原始石制、骨制刀耕火种商周石制、骨制,少量青铜工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春秋出现铁农具出现牛耕垄作法芍陂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犁用于牛耕垄作法都江堰、郑国渠两汉耦犁,出现犁壁,耧车牛耕广泛推广,两牛一人耕作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翻车唐曲辕犁筒车宋朝高转筒车
10、明清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风力水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结构看: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2)从生产力发展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5)从国家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是一家一
11、户的个体小生产。(2)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3)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5)落后性: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多元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基础。(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文化上: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
12、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很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上: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关系及家庭和睦的观念。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简表时间金属冶炼陶瓷纺织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新石器时期发明陶器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夏商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繁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等)西
13、周晚期已经有铁器商朝原始瓷器商朝有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斜纹提花织物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技术秦汉两汉高炉炼铁、炒钢技术、东汉杜诗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汉代用煤做燃料用来冶铁东汉成熟青瓷西汉织室规模庞大,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魏晋南北朝南北朝灌钢法北朝成熟白瓷隋唐唐代南青北白制瓷系统(河北邢窑白瓷、浙江越州青瓷)、唐三彩唐代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缂丝技术宋北宋时用煤冶铁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景德镇成为瓷都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吸收花鸟画中写实风格。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元青花瓷、釉里红元代黄道婆发
14、明脚踏三锭纺车。元明时期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明明朝流行用焦炭冶铁五彩、斗彩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清粉彩、珐琅彩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成为丝织业中心古代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特点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通方式劳动力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史论: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
15、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7)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概况(编制:刘连军老师)时期概况商人情况市场货
16、币管理城市原始社会兴起氏族首领交换临时以物易物商周时期初步发展商人形成固定场所贝币工商食官“商邑翼翼,四方之极”,镐京春秋战国商业发达大商人往来列国,地位较高中原市场已经形成;城市中出现市井商业区铜币种类多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出现临淄、邯郸、郢秦汉时期商业活跃商人活跃“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长安设市;通过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发展统一货币:秦半两,汉五铢秦朝明码标价、公开交易。西汉专人管理长安、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魏晋时期起伏波折地位不高坊市分开,草市出现货币流通作用减小,出现以物易物政府加强管理,商业税是东晋及南朝的主要财源北方洛阳,南方建康、荆州、扬州、益州隋唐时期商
17、业繁荣商人富裕,社会地位低东市、西市、草市、夜市通宝钱、飞钱、柜坊管理加强,时空受限,坊市分立,商人纳税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广州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地位有所提高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更普遍,集镇兴盛,边境榷场,海外贸易活跃北宋出现交子,元朝纸币普遍流通政府设市舶管理外贸,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开封、临安、大都、杭州、泉州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商帮形成,会馆出现农副产品大量入市,长途贩运发展快,海外贸易萎缩明朝白银普遍流通,清朝兴办票号控制逐渐松弛,甚至有时还要倚重大商人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工商业城镇很多,广州一地从事外贸。史论: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起源早,并不断发展。(2)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
18、抑和控制下,不管怎样发达,都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也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充分条件。(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5)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6)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如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出现。(8)商人地位低下。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赋役制度朝代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公有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商周时期
19、井田制以土地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私有制贡赋制度贡赋是土贡与军赋的合称,受封者要向国君缴纳贡赋春秋战国土地私有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纳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秦汉时期授田制按“军功授田”为主的土地分配制度编户制度履亩而税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发徭役、兵役,称“编户齐民”。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屯田制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西晋占田制官僚士族占有大量土地,但同时也限制无限占田北魏均田制在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北魏租调制 受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定量的谷物,
20、叫“租”,纳定量的布或帛,叫“调”,服劳役和兵役,赋役期内,不去赋役者可纳布或帛代役,叫“庸”。两税法规定,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两税”指户税和地税)隋唐时期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宋元时期土地私有,不抑兼并土地自由买卖政策,地主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规定,应服役而不去服役者,应交纳免役钱。方田均税法规定,清查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纳税。明清时期土地私有,永佃制和一田二主现象出现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永佃制:佃农在按照租约按时交租的前提下,可以永久租种某块田地。“一田二主”:地主对土地拥有所有权,佃家可再租佃、出卖、抵押和典当。明朝“一
21、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 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这就大大增加了赋税中的货币比重。摊丁入亩即把丁税平均摊入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征收丁税。【重点提示】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22、儒家思想的创立及发展历程时间阶段人物内容特点春秋初创孔子仁、礼带有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思想与政治结合,脱离现实遭冷遇战国形成孟子、荀子仁政、礼法并施秦朝重创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受重创西汉主流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神秘化、官方化魏晋危机佛道盛行,儒学出现危机隋唐融合韩愈三教合一,开始走向融合。古文运动宋明重兴程朱、陆九渊、王阳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思辨化的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融合佛老的儒学明清扬弃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主张经世致用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时期体裁代表人物及作品春秋诗歌诗经孔子整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
23、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战国楚辞离骚屈原汉朝赋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唐朝诗歌初唐:王勃,陈子昂 盛唐: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中唐:白居易 晚唐:杜牧,李商隐宋朝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元朝曲关汉卿,马致远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代表人物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与文学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与文学表现(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儒学逐步确立独尊地位,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
24、的时代气势。(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清新疏朗,一扫当时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4)唐代:政治统一清明,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文化多元,科举取士,文学艺术全面辉煌,李白的诗歌,颜真卿的书法等都体现了盛唐气象。(5)宋元: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6)明清:封建社会衰落(君主专制强化)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更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戏剧走向繁盛。中国古代的书法书体特点代表人物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25、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情,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兼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北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历代绘画特点及时代特征时期绘画内容和特点时代特征原始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单的岩画和陶画;内容多是人物、动物和几何图案;质朴粗狂而又不失浪漫。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过着氏族的集体生活,对自然、动物充满着神秘的崇拜心理 战国出现毛笔绘制的帛画、题材为珍禽异兽(龙凤)绘画材料、工具的改进;人们对吉祥动物的膜拜秦汉有帛画、壁画;以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为主;色彩鲜艳、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人们对鬼神的膜拜、汉代
26、流行“视死如生”的风俗。魏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一批著名画家和绘画理论。绘画艺术走向成熟和形成社会动荡不安;佛、道教流行;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唐代创制法度;画家众多、题材丰富、手法创新的繁荣时代;展现盛唐气象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宋朝 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由写实转而注重意境、寄托情怀中国绘画艺术走向鼎盛时期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明清继承宋元传统,涌现风格鲜明奇特的画家及作品。时代变化、社会动荡思考:中国绘画基本特征?宫廷画、民间画重写实宫廷画、民间画重写实;文人画重写文人画重写意(诗书画印)意(诗书画印)讲求神似、意境、气韵;手法:灵讲求神似、意境
27、、气韵;手法:灵活自由活自由注重抒发主观性情注重抒发主观性情启迪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作用)启迪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作用)目录一目录一1.1.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2.2.重点难点概念:新民主主义政策重点难点概念:新民主主义政策3.3.中国近代各阶级反侵略求民主过程(表格)中国近代各阶级反侵略求民主过程(表格)4.4.近代中国人的三种救国道路近代中国人的三种救国道路5.5.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历程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历程6.6.列强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抗争(表格)列强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抗争(表格)7.7.中国近代各阶级抗
28、争与探索的内在规律中国近代各阶级抗争与探索的内在规律8.8.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特点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特点9.9.中国近代化进程(表格)中国近代化进程(表格)10.10.中国近代的经济转型中国近代的经济转型11.11.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2.12.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表格)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表格)13.13.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分类归纳整理(表格)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分类归纳整理(表格)14.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表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表格)15.15.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启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启示16
29、.16.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地位和作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地位和作用17.17.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18.18.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阶段特征及历史影响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阶段特征及历史影响19.19.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20.20.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21.21.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22.22.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23.2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及特点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及特点24
30、.24.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统一战线(表格)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统一战线(表格)25.25.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格)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格)26.26.中共不同时期的农村和土地政策中共不同时期的农村和土地政策 (表格)(表格)27.27.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28.2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主要会议(表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主要会议(表格)29.2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精神(表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精神(表格)30.30.中共历史上的左倾和右倾中共历史上的左倾和右倾31.31.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民主政权类
31、型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民主政权类型32.3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33.3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34.34.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的转变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的转变35.35.多元史观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多元史观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36.36.历史学的几种主要历史观历史学的几种主要历史观37.37.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剧变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剧变38.38.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与评价的内容与评价39.39.资政新篇资政新篇的内容与评价的内容与评价40.40.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与与资
32、政新篇资政新篇的比较的比较目录二目录二41.41.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42.42.洋务派洋务派“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思想思想43.4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44.1944.19世纪后半期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新特点世纪后半期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新特点45.45.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46.46.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47.47.对义和团对义和团“扶清灭洋扶清灭洋”口号认识口号认识48.48.对清末对清末“新政新政”的历史评价的历史评价49.49.人治、法治兼具的人
33、治、法治兼具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0.50.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51.51.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52.52.全面认识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全面认识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53.53.民国早期重大事件年表民国早期重大事件年表54.5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55.55.近代前期各派别对待儒学的态度及原因近代前期各派别对待儒学的态度及原因56.56.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57.57.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新”的表现的表现58.58.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气象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发展的
34、新气象59.59.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新”表现在哪表现在哪?60.60.中共中共“二大二大”61.61.为什么有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焕然一新?62.62.全面认识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思想63.63.长征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64.6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65.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66.66.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之处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之处67.67.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68.
35、68.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69.69.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作用70.70.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71.71.抗日战争的特点抗日战争的特点72.72.解放战争进程解放战争进程73.73.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性质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革命任务领导阶级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革命前途革命范畴革命范畴名称比较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
36、同半殖半封社会半殖半封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反帝反封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世界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重点难点概念:新民主主义政策 所谓“新民主主义”,是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方针和革命纲领。所谓所谓“基本方针基本方针”,亦称,亦称“总路线总路线”,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7、。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甚至是地主阶级,也应是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所要团结的对象。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甚至是地主阶级,也应是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所要团结的对象。所谓所谓“革命纲领革命纲领”,是,是指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要求中共制定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指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要求中共制定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联合起来,完成反对帝国主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联合起来,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38、主义的革命,并在革命胜利后建立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并在革命胜利后建立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政权。新民主主义的国体,亦即“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政体应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之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例如抗战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例如抗战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既是抗日的,它既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而抗战时期中共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的而抗战时期中共在各抗日根据
39、地建立起来的“三三三制三制”政权,就是新民主主义政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段的具体形式。政权,就是新民主主义政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段的具体形式。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并明确把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总目标作为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分为五种:亦即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亦
40、即民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亦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近代各阶级反侵略求民主过程阶级派别人物思想事件层次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没有付诸实践器物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中体西用洋务运动顽固派慈禧等反对学习西方戊戌政变农民阶级洪秀全、洪仁玕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赵三多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政体戊戌变法制度革命派孙中山、黄兴民主共和政体、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激进派胡适、陈独秀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思想近
41、代中国人的三种救国道路走西方人的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走俄国人的路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城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1927年中国共产
42、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1927年文家市决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历程时间阶段特征表现鸦片战争民族意识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
43、觉醒。甲午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加深,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五四运动民族意识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抗日战争民族意识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列强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抗争列强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抗争侵略史(屈辱史)侵略史(屈辱史)反抗
44、史(抗争史)反抗史(抗争史)事件事件原因原因侵略国家侵略国家结果结果影响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06 6184218428 81 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市场,推销工业,掠夺原料。业,掠夺原料。2 2、导火线:林、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则徐的禁烟英国英国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给英国、赔款21002100万元,开放广州、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45、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同英商定中国同英商定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1.林林则徐虎门销烟(则徐虎门销烟(原因原因、目的、目的、时间、意义、启示时间、意义、启示)2.2.关关天培抗英、血染虎门天培抗英、血染虎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61010186018601010为了进一步打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扩大侵略权益主凶:英主凶:英法联军法联军帮凶:美、帮凶:美、俄俄中国战败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战败签订了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
46、中国半殖民地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化3 3、太平洋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太平洋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背景、时间、开始、运动发生的背景、时间、开始、政权、北伐和西伐、性质,重要政权、北伐和西伐、性质,重要战役,主要功绩、失败的原因)战役,主要功绩、失败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894-1895年年明治维新后,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称霸日本为了称霸世界,加快对世界,加快对外侵略扩张外侵略扩张日本日本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偿日本白银二亿
47、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程度4.4.左左宗棠收复新疆(宗棠收复新疆(时间时间、结果、结果、意义)意义)5.5.邓邓世昌抗击日本舰队,刘永福、世昌抗击日本舰队,刘永福、徐骧抗击日本割台徐骧抗击日本割台八国联军侵华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争190019006 619011901为了镇压中国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人民的反抗,维护世界利益维护世界利益英、法、英、法、美俄、日、美俄、日、德、意、德、意、奥奥义和团被镇压,签订辛丑条约,义和团被镇压,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赔偿白银4 4。5 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亿两,清
48、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帝国主义驻兵北京,划定北京东郊民帝国主义驻兵北京,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准中国人居住给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给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中国完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全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6 6、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19311931 19451945日本为摆脱经日本为摆脱经济危
49、机,变中济危机,变中国为殖民地国为殖民地日本日本中国战胜中国战胜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折点,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失败的根本原因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朝的政治腐朽和经济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统治者的妥协投降。清朝的政治腐朽和经济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统治者的妥协投降。历史思考历史思考“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奋发学习,振兴中华;外国侵略者恃强凌弱的贪婪本质。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奋发学习,振兴中华;外国侵略者恃强凌弱的贪婪本质。(1)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紧密相连,也
50、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自身变化及各阶级的阶级立场紧密相关,在挽救民族危机的同时也在实现阶级主张。(2)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的转变,探索的层面也经历了由浅入深,即“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渐进过程。(3)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国家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基本任务,其中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从洋务派到资产阶级改良派乃至革命派,其基本指导思想都是先富强后独立,而事实证明,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永无富强的可能。难点:中国近代各阶级抗争与探索的内在规律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特点抗争的特点斗争阶层多样性既有政府组织的军事斗争,如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