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面对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北朝权臣宇文泰决心按照周礼的规定来改革官制,并且在朝堂礼仪、车马器物等方面也“多依古礼”。这些举动()A.推动了民族交融进程B.复兴了先秦传统儒学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D.彻底解决了民族矛盾2.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B.维护士族特权地位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D.弘扬士族良好家
2、风3.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迁都洛阳,移风易俗B.大运河的开通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4.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5.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期,大运河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朝的
3、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的统一稳定6.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A.官僚体制的形成B.统治集团的开放性C.科举制度的完善D.社会矛盾基本消除7.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B.北方人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
4、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8.有学者研究指出,汉朝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唐朝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非常写实。骆驼形象的变化表明()A.汉朝骆驼尚未进入中原B.唐朝丝路贸易日趋繁荣C.三彩制作技艺日趋成熟D.汉唐经济格局变化明显9.唐朝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朝()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10.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
5、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11.“(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枢机五房分理有关政务。据此可知,唐朝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1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然成风。这反映了()A.儒学的主流地
6、位受到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C.三教合流的局面开始出现D.玄学的形成完全脱离了儒学13.约成书于唐朝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讲了十戒,第一戒不违逆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道教地位上升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14.从唐朝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朝()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主导B.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发展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刷业的发展D.官营雕版印刷业发达15.754年,唐朝高僧鉴真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安宿王作为天
7、皇的代表在罗城门外等候欢迎。日本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不久鉴真又被任命为大僧正,并决定把过去用来供奉圣武天皇的米盐永远转供鉴真和法进二人。后来新田部亲王把自己的旧王府赐给鉴真。材料表明()A.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B.佛教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C.佛教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D.仅仅日本政界认同鉴真的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摘编自吴枫、陈伯岩隋唐五代史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材料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
8、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不第后赋菊材料四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南宋王应麟三字经(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军民顽强抵抗”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影响?(4分)(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和影响。(6分)(3)材料三中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6分)(4)材料四中的“梁灭之,国乃改”指的是什么?(4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每年需向国
9、家缴纳粟二石,称作租;每年需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此外,按照规定,他们每年还需要为政府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如不服徭役,丁男可以采取“输庸代役”的方式,以获得免役的权利。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大量逃亡。安史之乱爆发后,政府新增很多税收项目,但并没有解决经济困局。780年,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调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变迁材料二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杨炎变为两税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传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
10、粮、存留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杂役仍复纷然。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何新变化,并分析两税法的历史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教师版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面对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北朝权臣宇文泰决心按照周礼的规定来改革官制,并且在朝
11、堂礼仪、车马器物等方面也“多依古礼”。这些举动()A.推动了民族交融进程B.复兴了先秦传统儒学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D.彻底解决了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北朝利用古礼进行改革,可以促进与汉族文化的交融,从而推动民族交融的继续发展,故选A项;题干中的措施不能复兴先秦儒学,排除B项;宇文泰改革的是官制,与南北经济联系无关,排除C项;这些改革措施缓和了民族矛盾,但不等于彻底解决,排除D项。2.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B.维护士族特权地位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D.弘扬士族良好家风答案:
1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有司选举”“家之婚姻”等“必由于谱系”,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士族特权地位,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3.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迁都洛阳,移风易俗B.大运河的开通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稻田亩产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故选D项;孝文帝改革是在北魏时期,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南朝,排除A项; 题干材料反映
13、的是南方稻田亩产量增加,与大运河开通关联不大,排除B项;C项是这种现象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4.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要求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族服饰,所以C项正确。5.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期,大运河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运
14、输方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的统一稳定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大运河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故选D项;题干材料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的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故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但无法说明水路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C项。6.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A.官僚体制的形成B.统治集团的开放性C.科举制度的完善D.社会矛盾基
15、本消除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唐太宗重视人才,唯才是举,体现了统治集团治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官僚体制的形成,故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科举制度无关,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用人情况,没有体现社会矛盾,故排除D项。7.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B.北方人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中唐以后北方“不申户口”,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说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地
16、位提升,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反映当时北方战乱不断,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北方人民南迁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反映赋税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8.有学者研究指出,汉朝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唐朝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非常写实。骆驼形象的变化表明()A.汉朝骆驼尚未进入中原B.唐朝丝路贸易日趋繁荣C.三彩制作技艺日趋成熟D.汉唐经济格局变化明显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这说明汉朝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但贸易不太繁荣;唐朝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非常写实,这说明唐朝丝路贸易日趋繁
17、荣,故B项正确。9.唐朝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朝()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因身份显贵而在科举考试中拥有优势,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宗室特权,排除C项。10.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
18、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通过分散相权,在决策上集体讨论和分工,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故选B项;汉武帝的内外朝制无法体现“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排除A项;内阁制度下,皇帝掌握决策权,排除C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排除D项。11.“(唐)初,
19、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枢机五房分理有关政务。据此可知,唐朝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列举了三个时期政事堂的地位,即从原来的附属性机构,发展到后来能够统领五房的决策机构,故D项正确。1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然成风。这反映了()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
20、荣C.三教合流的局面开始出现D.玄学的形成完全脱离了儒学答案:A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风雅名士醉心于有无、生死、动静等形而上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A项正确;题干材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三教合流,C项错误;“玄学的形成完全脱离了儒学”说法错误,D项错误。13.约成书于唐朝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讲了十戒,第一戒不违逆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道教地位上升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答案:A解析:唐朝的道教经典体现了佛教的“戒”和儒家的“不叛逆君王”的忠君思想,据此可知题干材料反
21、映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A项正确。14.从唐朝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朝()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主导B.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发展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刷业的发展D.官营雕版印刷业发达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的“专门刻家”是指专门从事雕版印刷的人家,说明了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雕版印刷品实物”,可知反映的是雕版印刷,而不是活字印刷,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政策,故C项错误;“刻家”实际上是私人经营,故D项错误。15.754年,唐朝高僧鉴真到达日本首都奈
22、良,安宿王作为天皇的代表在罗城门外等候欢迎。日本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不久鉴真又被任命为大僧正,并决定把过去用来供奉圣武天皇的米盐永远转供鉴真和法进二人。后来新田部亲王把自己的旧王府赐给鉴真。材料表明()A.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B.佛教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C.佛教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D.仅仅日本政界认同鉴真的地位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高僧鉴真受到日本宗教界和政界人士的欢迎,并被授予官职等,鉴真作为佛教文化代表在日本受到重视,表明佛教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故选B项;中日开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是在汉朝,排除A项;鉴真只是向日本宣传佛教的重要代表,但佛教并非是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的
23、,排除C项;题干材料“日本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说明鉴真也受到日本宗教界人士的重视,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摘编自吴枫、陈伯岩隋唐五代史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材料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不第后赋菊材料四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南宋王应麟三字经(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军民顽强抵抗”
24、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影响?(4分)(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和影响。(6分)(3)材料三中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6分)(4)材料四中的“梁灭之,国乃改”指的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事件:安史之乱。结果:叛乱被平定。影响: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2)“藩臣”:节度使。局面:藩镇割据局面。特点:中央权力衰微,地方节度使权势加大。影响:严重削弱了唐朝政府的统治力量,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3)如何实现: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
25、安。(4)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他们每年需向国家缴纳粟二石,称作租;每年需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此外,按照规定,他们每年还需要为政府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如不服徭役,丁男可以采取“输庸代役”的方式,以获得免役的权利。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大量逃亡。安史之乱爆发后,政府新增很多税收项目,但并没有解决经济困局。780年,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调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唐代赋税制度变迁材料二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杨炎变为
26、两税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传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杂役仍复纷然。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何新变化,并分析两税法的历史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参考答案:(1)新变化:税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人丁和资产为主;税种由繁到简。作用: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的赋税制度,减弱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弊端:征税越来越多,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原因:封建专制下阶级压迫沉重;决策随意,缺乏民主监督;统治后期吏治腐败,搜刮百姓;土地兼并严重,影响政府收入。第 11 页 共 11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