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第1课时)班级_ 姓名_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书写、含义等基础知识。2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课前学习任务在你的记忆中,儿时的哪些人、事或物是你难以忘怀的?选择其中一个分享给大家。课堂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1根据之前所学的内容和查阅的资料,回顾作者及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_,字_,浙江绍兴人,_家、_家、_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鲁迅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小说集_
2、,散文集_,散文诗集_,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2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2年10月。当时作者看到了曾饱含热望的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悲惨结局,也目睹了仍处于军阀混战、封建割据下种种黑暗、落后、冷酷、污浊的社会现状,现实的黑暗使他不由得想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小时候浙江绍兴外祖母居住的村庄。他从农民身上看到了闪光点,并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以自己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下本文。3知识链接。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后发展为一种地方基层组织或区域的名称,接近“村庄”的概念。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一种祭祀土地神的戏艺活动。最初的社戏只在春秋两季,农家播种或收获之后,演戏来祭祀土地神。因为每年
3、演戏的时间比较固定,所以也叫“年规戏”。后来,社戏不限于祭祀土地神,演社戏的时间亦不限于春秋两季。只要是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统称为“社戏”。4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倘()归省()偏僻()行辈()掘()惮()钳()欺侮()原谅()絮叨()怠慢()撺掇()熬夜()凫水()驳回()篙()磕()橹()潺潺()踊跃()兽脊()弥散()蕴藻()叉港()屹立()捏()赤膊()家眷()糕饼()聋子()舀()踱()喃喃()吁气()皎洁()模样()抛()剥豆()撮()豆荚()桕树()癞()纠葛()棹()楫()拇指()好歹()大抵:_消夏:_归省:_行辈:_犯上:_欺生:_絮叨:_撺掇:_凫水:_弄潮:_驳回:_潺潺:_弥散:_蕴藻:_屹立:_悠扬:_自失:_老生:_家眷:_皎洁:_漂渺:_旺相:_向午:_纠葛:_二、合作探究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2课文第二部分是全文的主体,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这一部分划分层次。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按顺序进行概括。本课小结课后任务鲁迅先生所写的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的是后一部分。请同学们课下从网上找到原文,读一读前面的部分,并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体会鲁迅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抒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