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记二则第1课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请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知识链接礼记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礼记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包含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知识链接学记课文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
2、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诵读课文u 听虽有嘉肴的范读音频,注意生僻字的读音,把握朗读节奏。u 自由朗读虽有嘉肴,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命曰/“学(xio)学半”,其/此之谓乎!朗读节奏示例:疏通文意n 重点词语虽有嘉肴虽有至道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虽然。用鱼肉等做的荤菜。最好的道理。自我勉励。
3、强,勉励。互相。促进。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疏通文意n 通假字学学半同“敩(xio)”,教导。疏通文意n 古今异义教学相长古义:教与学。今义: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疏通文意n 古今异义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然后能自反也古义:反思。今义:颠倒的,方向相背的(跟“正”相对)。其此之谓乎!疏通文意n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其谓此乎”。疏通文意n 理解文意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结合以上文言知识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互相解答疑问,尝试翻译课文。疏通文意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
4、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文本研读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运用类比论证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自然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文本研读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
5、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合作探究1“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合作探究1“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用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合作探究2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学相长”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虽有嘉肴运用类比手法,阐述了教和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教和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1背诵虽有嘉肴。2读一读礼记学记中的格言警句,借助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